成语“命是”「唯命是听」

2024年05月10日成语大全14

成语“唯命是听”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唯命是聽
成语读音:wéi mìng shì tīng
成语简拼:WMST
成语注音:ㄨㄟˊ ㄇ一ㄥˋ ㄕˋ ㄊ一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唯命是从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成语用法:唯命是听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那我不费俄顷的的迟疑,或许早就是唯命是听的。(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
英文翻译:always do as one is told like wax in somebody's hand
俄文翻译:слушаться беспрекословно

成语“唯命是听”的扩展资料

1. 汉字“唯”和“惟”有什么区别?
一、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说文·口部》“唯,诺也。从口,隹声。”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惟, 读 wéi,也是形声字。《说文》:“惟,凡思也。从心,佳声。”本义为“思考”,如“思维”本写作“思惟”。唯、惟,假借为副词、助词,都与各自的本义无关。 唯,假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 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 “唯一”“唯有”等。此义也可用“惟”,以上词语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页)“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鲁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页) 但是,在此义上,与“唯物”“唯心”相关的词语只能用“唯”,如“唯物论”“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唯物辩证法”等。这是因为它们作为表示哲学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强势词语,长期高频度使用,其词形、语形早已在社会语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例如,清代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中间用字法,不过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绝妙,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维妙维肖,后来也写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这是因为“维”“惟”“唯”在语气助词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二、新 《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的规范 新《现汉》重新规范了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其做法有二。 一是在副词用法上推荐用“唯”,但也可用“惟”。“唯独 3l7—惟独 38”“唯恐 143—惟恐 610 ”“唯利是图 129—惟利是图 9”“唯命是从 12—惟命是从 4”“唯命是听 0—惟命是听0 ”“唯我独尊40 —惟我独尊 7”“唯一 5883—惟一 45 ”“唯有 699—惟有 109 ” (其中的数字表示词频,据《人民日报》 1995—2000 年全部作品语料进行统计。下同)这 8 组全等异形词语,均在“唯”字头下立前者为正条,并在“惟”字头下立后者为副条,即原来以后者为推荐词形或语形,现在反以前者为推荐词形或语形。 这8 组异形词语,除了“唯恐”的频度小于“惟恐” 以及“唯命是听”“惟命是听”的频度均为 0 以外,其余 6 组用“唯”的频度远远高于用“惟”的频度。如果考虑到在受旧《现汉》推荐用“惟”的强烈影响下,用“唯”的频度仍如此之高,则更可见社会对用“唯”的认可程度。 二是在助词用法上只用“惟”,而用不“唯”。“惟其 35—唯其 97 ”“惟妙惟肖 67—维妙维肖 24 、唯妙唯肖 2 ”这两组全等异形词语,只在 “惟”字头下为前者立条,而不在“唯”字头下为后者立条,即仍保留旧《现汉》的做法,只用前一种词形或语形而弃置后一种词形或语形。 这两组异形词中,“唯其”的频度远远高于 “惟其”,“惟妙惟肖”的频度也大大高于“维妙维肖、唯妙唯肖”。 新《现汉》这样调整的结果,使“唯”“惟” 分别承担了它们在相关词语中的副词用法和助词用法,二者的分工更明晰,既遵循了通用性原则,又体现了系统性原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乃至基本消除了通用性与系统性的矛盾、约定俗成与人工干预的矛盾。但新《现汉》对与“唯”“惟”相关的个别异形词语仍进行了较强的人工干预。例如,“惟其”的频度远低于“唯其”,却只取前者,而不收后者;“维妙维肖”的频度并不算低,却只保留“惟妙惟肖”这一种语形,而不兼收“维妙维肖”。这种取其一而舍其余的做法,仍带有较强的人工干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新《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所作的规范,较之旧已大有改进,通用性与系统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里须说明,在范围副词、语气助词这两种用法上,“唯”“惟”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用于语,在古代文献中多用“惟”,因此选用“惟”有更强的理据性,这也是旧《现汉》以“惟”为推荐词形或语形的原因。但是,如今社会与公众又“约定俗成”了新的使用习惯,新《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的词形选择,就反映了这种变化。 反观旧《现汉》,对以上异形词语的处理则颇有欠缺,未充分考虑文字应用的“社会认同”原则,作了过度的人为干预,因规范不当而令人疑惑,难以推行,并造成混乱。 三、“唯”“惟”异形词语的选用 (一)在新编图书的作者及编者的行文中,上述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一般优先采用新《现汉》的推荐词形或语形。 (二)对新编图书中的选文、引文、资料,须忠实于原文。上述与“唯”“惟”有关的异形词语,凡选文或引文使用“惟”的,不必改动,也不应改动。过去受旧《现汉》的影响,将原文中表示副词用法的“唯”通通改为“惟”,是不妥当的;现在新《现汉》在词形选用上将“唯”“惟”掉了个过儿,遇到须忠实于原文的情况,再将原文中的“惟”改为“唯”,同样是不妥当的。 (三)对未经正式的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加以规范的异形词语,原则上可以自由选用。新《现汉》对上述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所作的规范,只是一种推荐性的规范,并非必须使用其推荐词形或语形。因此,选用其推荐词形或语形也可以,但在使用中须保持词形或语形的一致。即使新《现汉》中个别异形词的未收的词形,也可使用,如不选用新《现汉》所收的“惟其”,而选用其未收的“唯恐”。但一般还是以选用新《现汉》推荐词形或语形为宜。 附录 唯独—惟独 副单单;只有唯独这吊钟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秦牧《年宵花市》)| 就这上下三五十里,唯独咱村有枣。(康濯《我的两家房东》) | 他们可以忍受一切困苦,一切艰难,惟独看见敌机那种猖狂劲,实在忍不下去。(杨朔《三干里江山》) 《现汉》只收“惟独”。《新华》(即《新华词典》)以“唯独”为主条,注明“也作惟独”。《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即《汉语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独 3l7 ,惟独 38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 《说文》:“唯,诺也。”本义是应答的声音。借作表范围的副词“只” “只有”。 《广雅·释诂》:“唯,独也。” 《易·同人》:“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唯独”为同义复词。《说文》:“惟,凡思也。”段注:“凡思,谓浮泛之思。” 作副词用时,“惟”与“唯”通用。所以“唯独”也写作“惟独”。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独”为推荐词形。 惟恐—惟恐 动只怕他唯恐别人不相信这些话,所以特别用力地说了出来。(巴金《家》)|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一听见汽车响,就要推开门窗来,张望一回。(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穆公木天也反正了,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 《现汉》只收“惟恐”。《新华》“唯”字头释义:① 副词。单单;只。举例有“唯恐落后”。又“惟”字头释义①同“唯”①。《大词典》只收“惟恐”。但“惟”字条义项⑥为“副词。相当于‘只有 ’‘只是’。也作‘唯’、‘维 ’”。 词频统计:唯恐 143 ,惟恐 610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恐” 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唯利是图—惟利是图 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他们唯利是图,以低价得到精品,以高价向外兜售。(徐迟《火中的凤凰》)| 从唯利是图变得大公无私。( 陆文夫《小贩世家》)|书贾也像别的商人一样,惟利是图。(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现汉》只收“惟利是图”。《新华》以“唯利是图”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利是图”。《大词典》两成语均收,释义无区别。 词频统计:唯利是图 129 ,惟利是图 9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利是图”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命是从—惟命是从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贺龙也严肃地说:“好,信任我贺龙,我当然唯命是从。”(《人民日报》 1997-07-29)| 所谓“唯上”则是指对“上”唯命是从,唯唯诺诺,毫无自己的主见,总是以领导的是非为是非。(《人民日报》2000-02-01)| 北约其他成员国对美国的“越轨”行为说“不”,而不是采取惟命是从的态度。(《人民日报》1999-04-13) 《现汉》《新华》《辞海》均未收。《大词典》则二成语均收:“唯命是从”释义为“同‘唯命是听’”;“惟命是从”释义为“犹言惟命是听”。 词频统计:唯命是从 12 ,惟命是从 4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命是从”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命是听—惟命是听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我是唯命是听的,丞相说怎样我就怎样。(郭沫若《孔雀胆》)| 罗明立乐得唯命是听。(于敏《第一回合》)| 女同志的意见,我惟命是听!( 老舍《女店员》) 《现汉》只收“惟命是听”。《新华》只收“唯命是听”。《大词典》二成语均收,释义相同:“谓绝对服从。” 词频统计:均为 0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系统性原则,宜以“唯命是听”为推荐语形。(参见“唯命是从”条) 唯我独尊—惟我独尊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它们倒像是这屋子的主人,全有着唯我独尊正统的神情。(萧军《五月的矿山》)| 这样的学习观点也决定了他和劳动同伴之间相处的态度,不可能是“唯我独尊”的。(秦牧《艺海拾贝·〈爱友·诤友〉》)| 知其故而言其理,极简单的……仍旧是天无二日,惟我独尊的酋长思想。(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 《现汉》只收“惟我独尊”。《新华》以“唯我独尊”为主条,注明“也作惟我独尊”。《大词典》两成语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我独尊 40 ,惟我独尊 7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我独尊”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一— 惟一 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巴金《随想录·文学的作用》)| 唯一可信的弟子也已经失掉,孔子自然是非常悲痛的。(鲁迅《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现汉》只收“惟一”。《新华》以“唯一”为主条,注明“也作惟一”。《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一5883 ,惟一45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一”为推荐词形 。( 参见“唯独”条) 唯有—惟有 动只有看谁敢搬进这黑大门楼里来?唯有浮财,得挪动一下。(周立波《暴风骤雨》)| 她说:“我唯有好好工作,为贫困边远地区培养更好更多的人才。”(《人民日报》2000-12-14)| 也没有办法,惟有教他们一切留意,安心住着。(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现汉》《大词典》只收“惟有”,释义为“只有”。《新华》两词均未收,但“唯” 字头义项①举例有“唯有”,而“惟”字头义项 ①为“同‘唯 ’①”。《异体词整理表》视为全等异形词。 词频统计:唯有 699 ,惟有 109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有”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唯其—惟其 连〈书〉表示因果关系,跟“正因为”相近唯其她不大文雅,她才不怕去站队领粮, 以至于挨了皮鞭,仍不退缩。(老舍《四世同堂》)| 读书而使万卷为之破败,非反复研读不可, 唯其如此,作文时才能文思泉涌,有如神助。(《人民日报》2000-11-02) | 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鲁迅《华盖集·战士和苍蝇》) 《现汉》只收“惟其”。《新华》以“唯其”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其”。《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其 97 ,惟其 35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其”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惟妙惟肖—维妙维肖、唯妙唯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这里写赵姑母的唠叨和龙钟,惟妙惟肖。老夫妇情好之笃,也由此可见。(朱自清《“老张的哲学” 与“赵子曰”》)|说来也怪,只有她出走之后,他这做丈夫和父亲的人,才充分地领略了这一切遗传上的惟妙惟肖之处。(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咦! 怎么没收到?” 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维妙维肖。(钱钟书《围城》)|这样从锣鼓中把古人的一举一动形容得唯妙唯肖。(老舍《赵子曰》)| 她唯妙唯肖地学着蒋介石的声调、神色,和她那美丽轻盈的姿态一对比,逗得满屋子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杨沫《青春之歌》) 《现汉》只收“惟妙惟肖”。《新华》以“维妙维肖”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妙惟肖”。《辞海》以“维妙维肖”为主条,注明“亦作‘惟妙惟肖’”。《大词典》三成语均收,释义相同,措词稍有差异。 词频统计:惟妙惟肖 67 , 维妙维肖 24 , 唯妙唯肖 2 。 三者为全等异形成语。《说文》:“维,车盖维也。”段注:“引申之,凡系者曰维。作语气词用时,“维”与“唯”“惟”通用。但它们作为构词语素时,有所分工:“唯” 有“唯一”义,“惟”一般作词缀用,“维” 有“维系”义。据此,宜以“惟妙惟肖”为推荐语形。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成语:违命事从哪个字错别字
唯命是从[wéi mìng shì cóng]【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示例】: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不得韦许。 ◎明·邵景詹《觅灯因话·姚公子传》【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唯”和“惟”怎么区分?
一、与“唯 ”“惟”相关的异形词语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说文·口部》“唯,诺也。从口,隹声。”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惟, 读 wéi,也是形声字。《说文》:“惟,凡思也。从心,佳声。”本义为“思考”,如“思维”本写作“思惟”。唯、惟,假借为副词、助词,都与各自的本义无关。
唯,假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 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 “唯一”“唯有”等。此义也可用“惟”,以上词语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页)“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鲁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页) 但是,在此义上,与“唯物”“唯心”相关的词语只能用“唯”,如“唯物论”“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唯物辩证法”等。这是因为它们作为表示哲学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强势词语,长期高频度使用,其词形、语形早已在社会语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例如,清代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中间用字法,不过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绝妙,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维妙维肖,后来也写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这是因为“维”“惟”“唯”在语气助词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二、新 《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的规范
新《现汉》重新规范了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其做法有二。
一是在副词用法上推荐用“唯”,但也可用“惟”。“唯独 3l7—惟独 38”“唯恐 143—惟恐 610 ”“唯利是图 129—惟利是图 9”“唯命是从 12—惟命是从 4”“唯命是听 0—惟命是听0 ”“唯我独尊40 —惟我独尊 7”“唯一 5883—惟一 45 ”“唯有 699—惟有 109 ” (其中的数字表示词频,据《人民日报》 1995—2000 年全部作品语料进行统计。下同)这 8 组全等异形词语,均在“唯”字头下立前者为正条,并在“惟”字头下立后者为副条,即原来以后者为推荐词形或语形,现在反以前者为推荐词形或语形。
这 8 组异形词语,除了“唯恐”的频度小于“惟恐” 以及“唯命是听”“惟命是听”的频度均为 0 以外,其余 6 组用“唯”的频度远远高于用“惟”的频度。如果考虑到在受旧《现汉》推荐用“惟”的强烈影响下,用“唯”的频度仍如此之高,则更可见社会对用“唯”的认可程度。
二是在助词用法上只用“惟”,而用不“唯”。“惟其 35—唯其 97 ”“惟妙惟肖 67—维妙维肖 24 、唯妙唯肖 2 ”这两组全等异形词语,只在 “惟”字头下为前者立条,而不在“唯”字头下为后者立条,即仍保留旧《现汉》的做法,只用前一种词形或语形而弃置后一种词形或语形。
这两组异形词中,“唯其”的频度远远高于 “惟其”,“惟妙惟肖”的频度也大大高于“维妙维肖、唯妙唯肖”。
新《现汉》这样调整的结果,使“唯”“惟” 分别承担了它们在相关词语中的副词用法和助词用法,二者的分工更明晰,既遵循了通用性原则,又体现了系统性原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乃至基本消除了通用性与系统性的矛盾、约定俗成与人工干预的矛盾。但新《现汉》对与“唯”“惟”相关的个别异形词语仍进行了较强的人工干预。例如,“惟其”的频度远低于“唯其”,却只取前者,而不收后者;“维妙维肖”的频度并不算低,却只保留“惟妙惟肖”这一种语形,而不兼收“维妙维肖”。这种取其一而舍其余的做法,仍带有较强的人工干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新《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所作的规范,较之旧已大有改进,通用性与系统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里须说明,在范围副词、语气助词这两种用法上,“唯”“惟”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用于语,在古代文献中多用“惟”,因此选用“惟”有更强的理据性,这也是旧《现汉》以“惟”为推荐词形或语形的原因。但是,如今社会与公众又“约定俗成”了新的使用习惯,新《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的词形选择,就反映了这种变化。
反观旧《现汉》,对以上异形词语的处理则颇有欠缺,未充分考虑文字应用的“社会认同”原则,作了过度的人为干预,因规范不当而令人疑惑,难以推行,并造成混乱。
三、“唯”“惟”异形词语的选用
(一)在新编图书的作者及编者的行文中,上述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一般优先采用新《现汉》的推荐词形或语形。
(二)对新编图书中的选文、引文、资料,须忠实于原文。上述与“唯”“惟”有关的异形词语,凡选文或引文使用“惟”的,不必改动,也不应改动。过去受旧《现汉》的影响,将原文中表示副词用法的“唯”通通改为“惟”,是不妥当的;现在新《现汉》在词形选用上将“唯”“惟”掉了个过儿,遇到须忠实于原文的情况,再将原文中的“惟”改为“唯”,同样是不妥当的。
(三)对未经正式的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加以规范的异形词语,原则上可以自由选用。新《现汉》对上述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所作的规范,只是一种推荐性的规范,并非必须使用其推荐词形或语形。因此,选用其推荐词形或语形也可以,但在使用中须保持词形或语形的一致。即使新《现汉》中个别异形词的未收的词形,也可使用,如不选用新《现汉》所收的“惟其”,而选用其未收的“唯恐”。但一般还是以选用新《现汉》推荐词形或语形为宜。
附录
唯独—惟独
副单单;只有唯独这吊钟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秦牧《年宵花市》)| 就这上下三五十里,唯独咱村有枣。(康濯《我的两家房东》) | 他们可以忍受一切困苦,一切艰难,惟独看见敌机那种猖狂劲,实在忍不下去。(杨朔《三干里江山》)
《现汉》只收“惟独”。《新华》(即《新华词典》)以“唯独”为主条,注明“也作惟独”。《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即《汉语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独 3l7 ,惟独 38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
《说文》:“唯,诺也。”本义是应答的声音。借作表范围的副词“只” “只有”。 《广雅·释诂》:“唯,独也。” 《易·同人》:“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唯独”为同义复词。《说文》:“惟,凡思也。”段注:“凡思,谓浮泛之思。” 作副词用时,“惟”与“唯”通用。所以“唯独”也写作“惟独”。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独”为推荐词形。
惟恐—惟恐
动只怕他唯恐别人不相信这些话,所以特别用力地说了出来。(巴金《家》)|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一听见汽车响,就要推开门窗来,张望一回。(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穆公木天也反正了,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
《现汉》只收“惟恐”。《新华》“唯”字头释义:① 副词。单单;只。举例有“唯恐落后”。又“惟”字头释义①同“唯”①。《大词典》只收“惟恐”。但“惟”字条义项⑥为“副词。相当于‘只有 ’‘只是’。也作‘唯’、‘维 ’”。
词频统计:唯恐 143 ,惟恐 610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恐” 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唯利是图—惟利是图
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他们唯利是图,以低价得到精品,以高价向外兜售。(徐迟《火中的凤凰》)| 从唯利是图变得大公无私。( 陆文夫《小贩世家》)|书贾也像别的商人一样,惟利是图。(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现汉》只收“惟利是图”。《新华》以“唯利是图”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利是图”。《大词典》两成语均收,释义无区别。
词频统计:唯利是图 129 ,惟利是图 9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利是图”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命是从—惟命是从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贺龙也严肃地说:“好,信任我贺龙,我当然唯命是从。”(《人民日报》 1997-07-29)| 所谓“唯上”则是指对“上”唯命是从,唯唯诺诺,毫无自己的主见,总是以领导的是非为是非。(《人民日报》2000-02-01)| 北约其他成员国对美国的“越轨”行为说“不”,而不是采取惟命是从的态度。(《人民日报》1999-04-13)
《现汉》《新华》《辞海》均未收。《大词典》则二成语均收:“唯命是从”释义为“同‘唯命是听’”;“惟命是从”释义为“犹言惟命是听”。
词频统计:唯命是从 12 ,惟命是从 4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命是从”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命是听—惟命是听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我是唯命是听的,丞相说怎样我就怎样。(郭沫若《孔雀胆》)| 罗明立乐得唯命是听。(于敏《第一回合》)| 女同志的意见,我惟命是听!( 老舍《女店员》)
《现汉》只收“惟命是听”。《新华》只收“唯命是听”。《大词典》二成语均收,释义相同:“谓绝对服从。”
词频统计:均为 0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系统性原则,宜以“唯命是听”为推荐语形。(参见“唯命是从”条)
唯我独尊—惟我独尊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它们倒像是这屋子的主人,全有着唯我独尊正统的神情。(萧军《五月的矿山》)| 这样的学习观点也决定了他和劳动同伴之间相处的态度,不可能是“唯我独尊”的。(秦牧《艺海拾贝·〈爱友·诤友〉》)| 知其故而言其理,极简单的……仍旧是天无二日,惟我独尊的酋长思想。(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
《现汉》只收“惟我独尊”。《新华》以“唯我独尊”为主条,注明“也作惟我独尊”。《大词典》两成语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我独尊 40 ,惟我独尊 7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我独尊”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一 — 惟一
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巴金《随想录·文学的作用》)| 唯一可信的弟子也已经失掉,孔子自然是非常悲痛的。(鲁迅《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现汉》只收“惟一”。《新华》以“唯一”为主条,注明“也作惟一”。《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一5883 ,惟一45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一”为推荐词形 。( 参见“唯独”条)
唯有—惟有
动只有看谁敢搬进这黑大门楼里来?唯有浮财,得挪动一下。(周立波《暴风骤雨》)| 她说:“我唯有好好工作,为贫困边远地区培养更好更多的人才。”(《人民日报》2000-12-14)| 也没有办法,惟有教他们一切留意,安心住着。(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现汉》《大词典》只收“惟有”,释义为“只有”。《新华》两词均未收,但“唯” 字头义项①举例有“唯有”,而“惟”字头义项 ①为“同‘唯 ’①”。《异体词整理表》视为全等异形词。
词频统计:唯有 699 ,惟有 109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有”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唯其—惟其
连〈书〉表示因果关系,跟“正因为”相近唯其她不大文雅,她才不怕去站队领粮, 以至于挨了皮鞭,仍不退缩。(老舍《四世同堂》)| 读书而使万卷为之破败,非反复研读不可, 唯其如此,作文时才能文思泉涌,有如神助。(《人民日报》2000-11-02) | 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鲁迅《华盖集·战士和苍蝇》)
《现汉》只收“惟其”。《新华》以“唯其”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其”。《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其 97 ,惟其 35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其”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惟妙惟肖—维妙维肖、唯妙唯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这里写赵姑母的唠叨和龙钟,惟妙惟肖。老夫妇情好之笃,也由此可见。(朱自清《“老张的哲学” 与“赵子曰”》)|说来也怪,只有她出走之后,他这做丈夫和父亲的人,才充分地领略了这一切遗传上的惟妙惟肖之处。(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咦! 怎么没收到?” 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维妙维肖。(钱钟书《围城》)|这样从锣鼓中把古人的一举一动形容得唯妙唯肖。(老舍《赵子曰》)| 她唯妙唯肖地学着蒋介石的声调、神色,和她那美丽轻盈的姿态一对比,逗得满屋子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杨沫《青春之歌》)
《现汉》只收“惟妙惟肖”。《新华》以“维妙维肖”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妙惟肖”。《辞海》以“维妙维肖”为主条,注明“亦作‘惟妙惟肖’”。《大词典》三成语均收,释义相同,措词稍有差异。
词频统计:惟妙惟肖 67 , 维妙维肖 24 , 唯妙唯肖 2 。
三者为全等异形成语。《说文》:“维,车盖维也。”段注:“引申之,凡系者曰维。作语气词用时,“维”与“唯”“惟”通用。但它们作为构词语素时,有所分工:“唯” 有“唯一”义,“惟”一般作词缀用,“维” 有“维系”义。据此,宜以“惟妙惟肖”为推荐语形。
(选自李行健主编《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项目<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上海辞书出社 2002 年 2 月第 1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唯命是从”中的“唯”“是”均是助词吗?
首先说明从古汉语语法的角度说“唯命是从”中的“唯”不是助词而“是”则是助词。助词是独立性很差,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特殊的虚词。而“唯”在“唯命是从”中用的是“只”的义项,有实在意义,而“是”则是用于前置宾语“命”之后的助词,无实在意义。如《后汉书·列女传》:“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脩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中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甕出汲,脩行妇道,乡邦称之(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向少君的父亲求学,少君的父亲看重鲍宣守贫刻苦,因此就把女儿许配给了鲍宣,并送给鲍宣很多衣物和钱财。鲍宣为此很不高兴。对少君说:‘你生在富有尊贵之家,习惯于华美修饰,可是我实在贫贱,不敢接受这些礼物。’少君说:‘我父亲认为你品德好生活节俭,所以才把我嫁给你,现在我已是你的妻子,我就只听命于你’。鲍宣听了笑着说:‘你能这样,这就随了我的心愿了。’于是少君把父亲送来的衣物钱财以及婢女车夫全部退还给父亲,自己换上了短布裳和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家。回到家少君拜过婆婆后就提着水罐去打水,做儿媳应做的事,受到乡中人的赞誉)。”在上面把“唯命是从”解释为“只听命”就是按照“唯”是“只”,“从命”是“听命”解释的。“只听命”是把“丈夫的心愿”和“父亲的好意”对比着说的,意思是“只听丈夫的”。后来“悉归侍御服饰”即是证明。在这里“是”则没有解释出实在意义。此外与“唯命是从”同义的还有“唯命是听”“惟命是从”。“唯”“惟”二字今日并存,哪个字也没简化掉。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宋及楚平的意思
就是指:宣公十五年时,楚国围宋,逼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宋国人同仇敌忾,从气势上让楚国人泄了气。楚国人就后退了几十里,然后偶两国达成和解。引申一下的话,是指经过激烈的攻守之后达成的和解?应该没错。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耳朵选择性的听 这个成语叫什么 突然忘了
耳濡目染
耳目一新
耳闻目见
耳听八方
耳熟能详
道听途说
闭目塞听
垂帘听政
耳视目听
耳听八方
耳听心受
俯首听命
拱手听命
公听并观
姑妄听之
倾耳而听
骇人听闻
混淆视听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偏听偏信
迷惑视听
内视反听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其自然
听人穿鼻
耸人听闻
收视反听
听而不闻
听之任之
天高听卑
听天由命
危言耸听
唯命是听
娓娓动听
妄言妄听
洗耳恭听
言听计从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唯和惟都是只的意思 具体有什么区别吗
一般我们所常用的是“唯一”,有排它的意思。“惟一”的意思同“唯一”不同。有一的意思。 【唯一】唯独;独一无二。 汉 王充 《论衡·言毒》:“物为靡屑者多,唯一火最烈,火气所燥也。”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有一匹还成了 爱罗先珂 君在 北京 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 巴金 《随想录·文学的作用》:“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 【惟一】1.一。 唐 李邕 《春赋》:“迈惟一之德,究吹万之性。”参见“ 惟精惟一 ”。2.独一无二,只有一个。《梁书·儒林传·范缜》:“人体惟一,神何得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 汉 惟一 赵充国 , 唐 惟一 王忠嗣 ,本朝惟一 曹彬 ,有三代将帅气象。” 柔石 《人间杂记》:“但又有一位矮胖的男人,好似他自己是惟一的慈善家。” 惟 wéi 单,只:惟独。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从。惟我独尊。 但是:雨虽止,惟路仍甚泥泞。 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 想,思考:思惟(亦作“思维”)。惟度(?)(思量,揣度)。 惟 wéi 【副】 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only〗 惟明克允。——《书·舜典》 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惟有乳下孙。——杜甫《石壕吏》 惟手熟尔。——宋·欧阳修《归田录》 惟,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清·王引之《经传释词》 又如:惟一惟精(精诚事,毫无杂念);惟义是从(只要有道理就坚决服从);惟口起羞(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惟利是求(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惟精惟一(精纯一)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again〗。如:惟新(更新) 相当于“犹”、“还”〖still〗 惟,犹犹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wish〗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孟子·梁惠王下》 惟思既往。——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惟思将来。 惟留恋也。 惟希望也。 唯 wéi 【副】 只有,只是〖only;alone〗 唯圣人为能和。 唯北狄野心。——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唯余其一。——吴均《与朱元思书》 唯巨石岿然。——《吕氏春秋·慎行论》 又如: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 以,因为〖because〗 唯无德也。——《国语·晋语》 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左传》 表示希望、祈使〖wish〗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史记》 表示听任、任随〖allow;let〗。常和“所”搭配 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左传》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敢不唯命是听 是字的意思
敢不唯命是听 ’是’字的意思:助词,不翻译,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马首是瞻。唯命是从——唯从命唯命是听——唯听命唯马首是瞻——唯瞻马首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唯、维、惟怎么区别
维基本字义1.系,连结:系.絷.2.保持:持.护.修.生素.3.纲:(总纲,亦指法度).4.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5.思考:(亦作“思惟”).6.以,因为: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7.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新.肖.8.姓.唯的基本字义1.义同“惟”: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理论.名论.2.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否否.惟基本字义1.单,只:独.一.有.恐.命是从.我独尊.2.但是:雨虽止,路仍甚泥泞.3.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肖.二月既望.4.想,思考:(亦作“思维”).度(dù)(思量,揣度).区别:唯: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只有,只是 以,因为 虽然,纵使 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由于,以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关于语法!
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8226;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淆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命是听。
唯命是从。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十渐十不克疏》)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鸡鸣而架,塞井夷灶,唯予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然则何以慎?(《察传》)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庄暴见孟子》)
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5)、方位词宾语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
瞬南面而立,尧帅领诸侯北面而朝之。
被人忽略的三种 宾语前置句
人们学习文言文,往往比较重视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如《鸿门宴》: “ 沛公安在? ”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 王问: ‘ 何以知之? ’”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石钟山记》: “ 古人之不余欺也。 ” ),用 “ 之 ” 或 “ 是 ”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公输》: “ 宋何罪之有? ” 又如成语 “ 惟命是听 ” )等三种宾语前置的句式,而忽略了下面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
一、有时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便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不同于前面所说的疑问句中介词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种情况,以介词 “ 以 ” 和 “ 于 ” 为常见。例如:
①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②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③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④ 室于怒,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九年》)
例 ① 的 “ 以 ” 是 “ 用 ” 的意思,它的宾语是 “ 全石 ” ,为了突出 “ 全石 ” ,便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② 的 “ 以 ” 表示原因,它的宾主是近指代词 “ 是 ” ,为了突出 “ 是 ” ,也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③ 的 “ 夜以继日 ” 就是 “ 以夜继日 ” , “ 夜 ” 是 “ 以 ” 的宾语,为了突出 “ 夜 ” ,也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例 ④ 的 “ 室于 ” 就是 “ 于室 ” , “ 市于 ” 就是 “ 于市 ” , “ 室 ” 和 “ 市 ” 都是宾语,为了突出 “ 室 ” 和 “ 市 ” ,便把宾语提到 “ 于 ” 之前。
二、指代性副词 “ 相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杂然相许。(《愚公移公》)
② 稍出近之, …… 然莫相知。(《黔之驴》)
③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④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滕文公上》)
例 ① 的 “ 相 ” 代 “ 愚公 ” ,例 ② 的 “ 相 ” 代 “ 它 ” (驴),例 ③ 的 “ 相 ” 代 “ 你 ” (焦仲卿),例 ④ 的 “ 相 ” 代 “ 大家 ” 。这些 “ 相 ”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 相 ”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
三、指代性副词 “ 见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冀 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②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③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④ 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史记·苏秦列传》)
例 ① 的 “ 见 ” 代 “ 我 ” (王安石),例 ② 的 “ 见 ” 代 “ 我 ” (刘兰芝),例 ③ 的 “ 见 ” 代 “ 我 ” (李密),例 ④ 的 “ 见 ” 代 “ 自己 ” (苏秦)。这些 “ 见 ”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 见 ”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这种 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里仍可见到。如 “ 见谅 ” (请谅解我)、 “ 见教 ” (请指教我)、 “ 见示 ” (请指示我)、 “ 见告 ” (请告诉我)等。
上面所说的三种 宾语前置句 ,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可是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都未把它们视为宾语的前置句,这是很不公正的。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与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上所说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和借助于 “ 之 ” 或 “ 是 ” 的宾语前置同等重要,忽略不得。
状语后置
开放分类: 语法、文学、修辞手法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状语后置的类型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状语后置
把状语摆到中心词的后边,突出状语所表达的内容。
例如:
①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鲁迅《伤逝》)
②春天去了大半,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鲁迅《白莽〈孩儿塔〉序》)
③老爷爷多么好啊!我要是有那么一个老爷爷,我就一年〈不掉〉一回眼泪,〈一定〉!(老舍《女店员》)
④我们要用带血的声音,
一万次呼唤:
醒来吧,总理!
〈继续〉您的革命生涯
〈以你对党的忠贞和崇高的政治品质〉。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
定语后置
开放分类: 语法、文言文、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家“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2.用之.“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
3.用“者”又用“之”。“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英语的..
句子的成分:
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叫做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同位语。它们可以由单词来担任,也可以由词组,以及句子来担任。
主语
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的主体。
Iworkhere.
我在这儿工作。
Sheisanewteacher.
她是一个新教师。
Heisinchargeofalimitedcompany.
他主管一家有限公司。
主语可以由名词,代词,数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化形容词,分词,从句,短语等来担任。
Thebookisonthedesk.
书在桌子上。
Igetanidea.
我有一个主意。
Twoandtwoarefour.
二加二等于四。
Smokingisbadtohealth.
吸烟对身体有害。
Thewoundedhasbeentakentothehospital.
伤员已经送到医院。
Whentobeginisnotknownyet.
什么时间开始还不知道。
WhatIknowisimportant.
我所知道的很重要。
谓语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Thechildhasbeenbroughtupbyhismother.
这孩子是由他的妈妈带大的。
Wedon’tknowhimverywell.
我们不太了解他。
ShespeaksEnglishfluently.
她英语讲得很流利。
表语表语是用来说明主语的性质,身份,特征和状态。表语须和连系动词一起构成句子的复合谓语。表语一般放在系动词之后。表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或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和短语担任。
Thesedesksareyellow.
这些桌子是黄色的。
Iamallright.
我没事。
Wearehappynow.
我们现在很幸福。
It’sover.
时间到了。
Sheisten.
她十岁了。
MyworkisteachingEnglish,
我的工作是教英语。
Thedictionaryisinthebag.
词典在书包里边。
Myquestionishowyouknewhim.
我的问题是你如何认识他的。
宾语
宾语是谓语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它是动作的承受者,宾语可以由名词或起名词作用的成分担任,宾语一般放在谓语动词后面。
Isawacatinthetree.
我看见树上有一只猫。
Iwanttogoshopping.
我想去买东西。
Hesaidhecouldbehere.
他说他会来的。
Wethinkyouareright.
我们认为你是对的。
有些及物动词可以有两个宾语,其中一个宾语多指人,另一个宾语指物,指人的宾语叫做间接宾语,指物的宾语叫做直接宾语,可以带两个宾语的动词有bring,give,show,send,pass,tell等。间接宾语一般放在直接宾语的前面,如果强调直接宾语可把直接宾语放在间接宾语的前面,但间接宾语前须加’to’。
Myfatherboughtmeabook.
我父亲给我买了一本书。
Givetherubbertome.
把橡皮给我。
PleasegivethelettertoXiaoLi.
请把这封信给小李。
有些及物动词除跟一个宾语外,还需要加上宾语补足语,否则意思不完整,它们一起构成复合宾语,复合宾语中宾语和后面的宾语补足语有一种逻辑上的主谓关系,这也是判断是两个宾语还是复合宾语的依据,宾语可以由名词或起名词作用的词担任。
WeallcallhimLaoWang.
我们都叫他老王。
Pleasecoloritred.
请给它涂上红颜色。
Wefoundthelittlegirlinthehill.
我们在山上找到了小女孩。
定语用于描述名词,代词,短语或从句的性质,特征范围等情况的词叫做定语,定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Thatisabeautifulflower.
那是一朵漂亮的花。
TheTVsetmadeinthatfactoryisverygood.
那个工厂生产的电视机很好。
Thisismybook,notyourbook.
这是我的书,不是你的书。
Therearemorethantwentytreesinour
school.
我们学校里有二十多棵树。
Ihavealotofthingstodo.
我有好多要做的事情。
Ourcountryisadevelopingcountry.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状语:说明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方式,条件或伴随情况,程度等情况的词叫状语。状语可以由副词,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3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