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像怎么翻译

2024年05月23日成语大全23

成语“四不像”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sì bù xiàng
成语简拼:SBX
成语注音:ㄙˋ ㄅㄨˋ ㄒ一ㄤ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三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不伦不类
成语出处:朱自清《罗马》:“现在满是一道道颓毁的墙基,倒成了四不像。” 摘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麋鹿。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成语用法:四不像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指不伦不类。
成语造句:老舍《我的‘话’》:“地方语言运用得好,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毫无精力的、普通官话强得多。”
英文翻译:David’s deer <neither fish nor fowl>
俄文翻译:ни то ни сё
其他翻译:<法>élan de Chine <inclassable>

成语“四不像”的扩展资料

1. “四不像”是哪四不像?
四不像”是指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
驼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或者称为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驼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
中国麋鹿从1985年首批回归38头,被放养于北京南海子的千亩鹿苑后,逐渐繁衍壮大,迁往长江之畔的湖北石首,从而成功完成回归野外的“重引入”工程。
另外,在江苏大丰黄海之滨的一些麋鹿也蓬勃发展,加上全国20几处动物园等饲养的麋鹿,至2001年初,已经达到1300只,麋鹿失而复得、重引入的成功是向国际社会展示的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就,是向公众表达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可能性与必要性的重要范例。
扩展资料
麋鹿体长2米多,肩高1米多。毛色浅褐,背部较深,腹部较浅。雄麋鹿有形状美丽的双角。麋角表面有凹凸,内有黑色纹理,形状迷人。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种都长,尾端生有丛毛,所以又称“大尾鹿”。
它的鹿蹄宽大,而且能够分开,可以在沼泽地中奔走如飞。更奇特的是它的外表,角像鹿而又不是鹿,颈像驼而又不是驼,蹄像牛而又不是牛,尾像驴而又不是驴。因此,民间俗称麋鹿为“四不像”,把麋鹿看作一种“怪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不像 (麋鹿)摘自gyjslw.com
2. 什么是四不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四不像来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而有一种动物,也被叫做四不像。这种动物就是麋鹿。
麋鹿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毛呈淡褐色。它的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身似驴,而从整体上看,它什么都不像。因此,人们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四不像。
四不像是一种古老的生物,它的存在已有300万年的悠久历史了。四不像只生长在我国,因而很珍贵。1910年左右,由于严重的战乱,麋鹿种群受到环境的严重干扰,数量急剧减少。最后,全国只剩下18只麋鹿了,这时,一个英国人想方法将它们捉住,带回了英国培育。
从麋鹿衍变、发展、濒临灭绝的情况来看,它无疑与中国的另外两种保护动物——大熊猫、东北虎同样珍稀。
新中国与英国建交后,有人提议:应该让麋鹿回到它的本土——中国。这一提议得到了中英两国政府的支持,1986年7月,生长在英国伦敦动物园的39头麋鹿,被运回了中国,重归阔别了80多年的故乡。
中国政府门为麋鹿设了一个特别保护区。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麋鹿繁殖、生长得很好。
1998年,保护区决定将8头麋鹿放回自然,以考查麋鹿在野外是不是还有生存、生殖的能力。一年之后,喜讯传来:这批麋鹿中的一只母麋鹿,顺利在野外产了一个幼仔。
这个喜讯表明:麋鹿放归自然的尝试是成功的,麋鹿完全有能力在野外生活。而中国放归自然的这8头麋鹿,则是世界上惟一真正的野生麋鹿群。
今天,麋鹿的保护与放归活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仅江苏大丰麋鹿国家保护区就有麋鹿516头,是国际重要的麋鹿繁殖基地。摘自gyjslw.com
3. 被称为"四不像"的是什么
所谓的四不像其实就是麋鹿,野生麋鹿早在三千多年商周前就有了,到了清末时期基本绝迹。目前的麋鹿大多为人工繁殖饲养的观赏型物种。“四不像”是 麋鹿的绰号。由于麋鹿长相非常特殊,它的犄角像 鹿,面部像 马,蹄子像 牛,尾巴像 驴,但整体看上去却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故获得“四不像”的美名。相传,《 封神榜》中 姜太公的 座骑即为’四不像’,给这种珍稀动物增添了神秘色彩。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食草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年脱换两次。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加上水灾,使南海子的麋鹿全部毁灭。50年代从英国接回几头种兽,1985年再从英国乌邦寺接回20头,在它们祖先的故居北京南海子还家落户,重建种群。目前,中国另一个麋鹿饲养中心为江苏 大丰麋鹿保护区。脱换两次。麋鹿本是我国特有物种,却本土绝迹,沦落天涯,实在令人唏嘘。还好现在国内野生麋鹿已到达1000多头。
摘自gyjslw.com
4. 四不像用来比喻什么
四不像,读作sì bù xiàng。用来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它善于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树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活动范围在长江流域一带。
黄河流域是人类繁衍之地,生息于此的四不像自然成了人们为获得食物而大肆猎取的对象,致使这一珍奇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其野生种群很快便不复存在了。
值得庆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四不像就被捕进皇家猎苑,在人工驯养状态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猎苑内尚有二百多头。
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的人工环境中生活的最后一群麋鹿。根据大量化石和历史资料推断,野生四不像大概在清朝才濒临灭绝的境地。
1865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动植物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这是世人第一次从学术角度知道了四不像。此后的几十年间,不断有四不像的活体被运出中国,流向西方。
1894年,永定河水泛滥,冲破了南苑的围墙,逃散的四不像成了饥民们的果腹之物。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苑里的四不像几乎被全部杀光。一部分被运往为欧洲各地。
不过,在2009年1月8日,一队科学考察团于洞庭湖发现27头糜鹿,是全球首位发现有野生四不像的足迹。
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使四不像回归家乡。
1985年提供22只,放养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并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986年又提供39只,在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养。1987年又提供18只。
回归后的四不像繁殖相当快,1994年中国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成立第三个麋鹿保护区,从大丰迁来64只。在中国的四不像总数已经繁殖达1320头。但仍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世界也没有超过2000头。
扩展资料:
一、“四不像”简介: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原产于中摘自gyjslw.com
5. 四不像长什么样子
“四不像”是麋鹿的绰号。由于麋鹿长相非常特殊,它的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但整体看上去是一种头像马、尾像驴、蹄像牛、角像鹿,极其少几见野生动物。“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沼泽地带,主要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格好,比较合群,善于游泳,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的因素,在汉末年时近乎绝种。元朝时候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直到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的一群。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摘自gyjslw.com
6. 四不像是什么动物
麋鹿。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
扩展资料
归国的麋鹿:失而复得三十三年
1865年秋,即清同治四年,法国神甫阿芒·戴维在京南皇家猎苑外隔墙一瞥,发现了这种前所未见的动物。他用20两纹银买通侍卫,趁月黑风高时运出两副完整的麋鹿骨架,并一路运至法国。鉴定结果震惊世人,这竟是一种全新物种,得英文名“戴维鹿”。
1866年,麋鹿经巴黎自然博物馆爱德华鉴定后蜚声西方科学界,它比大熊猫闻名于世至少早了半个世纪。
此后十年,欧洲许多国家都从中国南海子弄到了麋鹿,流落他乡的麋鹿,分别被饲养于德、法、荷、比等国动物园中,但越养越少,处境堪忧。此后,才有了后来贝福特公爵收养麋鹿、使其绝处逢生的展开。
在今天的南海子麋鹿苑内,立着一座戴维的石像,侧面镌刻他的功绩。从1862年到1875年,戴维在中国度过了13载悠悠岁月。13年间,他不仅向世界公布了所见之麋鹿、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珙桐的拉丁名即以戴维的姓氏来命名)等。
还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本鸟类学著《中国之鸟类》(1877年出)的作者,述及772种鸟,包括他见到或采集到的470种,其中58种为新种。他的著作还有《蒙古旅行记》《华北自然产物和气候及地质情况观察》《中国雉类生境笔记》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不像摘自gyjslw.com
7. 被称为"四不像"的是什么
所谓的四不像其实就是麋鹿,野生麋鹿早在三千多年商周前就有了,到了清末时期基本绝迹。目前的麋鹿大多为人工繁殖饲养的观赏型物种。“四不像”是 麋鹿的绰号。由于麋鹿长相非常特殊,它的犄角像 鹿,面部像 马,蹄子像 牛,尾巴像 驴,但整体看上去却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故获得“四不像”的美名。相传,《 封神榜》中 姜太公的 座骑即为’四不像’,给这种珍稀动物增添了神秘色彩。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食草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年脱换两次。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加上水灾,使南海子的麋鹿全部毁灭。50年代从英国接回几头种兽,1985年再从英国乌邦寺接回20头,在它们祖先的故居北京南海子还家落户,重建种群。目前,中国另一个麋鹿饲养中心为江苏 大丰麋鹿保护区。脱换两次。麋鹿本是我国特有物种,却本土绝迹,沦落天涯,实在令人唏嘘。还好现在国内野生麋鹿已到达1000多头。
摘自gyjslw.com
8. 古代传说的四不像是什么东西?
麋鹿 别名:四不象 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英文名:David’s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原产于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中下游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是中国特产动物。 麋鹿性喜水,善游泳。由于至蹄宽大,侧蹄亦能着地,适于在雪地和泥泞地上活动。以青草、树叶、水生植物为食。6~8月发情。怀孕期约10个月,次年5月左右产仔。 麋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大型鹿类。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俗称四不像。它体长约2米,肩高可达 1·3米。尾长,尾端下垂到脚踝;冬毛长呈灰棕色,夏毛红棕色,颈部有1条黑褐色纵纹延伸到体背前部,颈下有黑褐色长毛。雌鹿无角,雄性有角,角枝形态十分特殊,没有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角分两枝,每枝2杈,每杈又分一些小杈。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角枝次级的分叉更为复杂些。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类长得多,可达65厘米,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末端生有丛毛。
摘自gyjslw.com
9. 四不像是什么意思?
四不像说的是麋鹿。
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
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
扩展资料:
四不像的悲惨遭遇:
1865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在一次骑马考察京郊农村时来到了“南海子”,偶然发现了围墙里的“四不像”,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翌年他以贿赂的手段用20两银子骗去了一对“四不像”运往巴黎。此后,又有一些“四不像”先后被运往欧洲一些国家。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海子”围场的“四不像”被抢、杀,洗劫一空,从此“四不像”在中国销声匿迹。
后来,英国乌邦寺庄园把“四不像”豢养起来,并能繁衍生息,到1901年,这里拥有全世界仅有的“四不像”18只。1981年,中国派出科学代表团前往乌邦寺庄园参观考察“四不像”。
该庄园的主人塔维斯托克勋爵曾多次向国际科学界表示,他希望有朝一日“四不像”能重新回到中国安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不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麋鹿 (哺乳动物)摘自gyjslw.com
10. 四不像长什么样子
“四不像”是麋鹿的绰号。由于麋鹿长相非常特殊,它的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但整体看上去是一种头像马、尾像驴、蹄像牛、角像鹿,极其少几见野生动物。“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沼泽地带,主要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格好,比较合群,善于游泳,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的因素,在汉末年时近乎绝种。元朝时候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直到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的一群。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摘自gyjslw.com
11. 古代传说的四不像是什么东西?
麋鹿 别名:四不象 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英文名:David’s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原产于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中下游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是中国特产动物。 麋鹿性喜水,善游泳。由于至蹄宽大,侧蹄亦能着地,适于在雪地和泥泞地上活动。以青草、树叶、水生植物为食。6~8月发情。怀孕期约10个月,次年5月左右产仔。 麋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大型鹿类。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俗称四不像。它体长约2米,肩高可达 1·3米。尾长,尾端下垂到脚踝;冬毛长呈灰棕色,夏毛红棕色,颈部有1条黑褐色纵纹延伸到体背前部,颈下有黑褐色长毛。雌鹿无角,雄性有角,角枝形态十分特殊,没有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角分两枝,每枝2杈,每杈又分一些小杈。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角枝次级的分叉更为复杂些。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类长得多,可达65厘米,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末端生有丛毛。
摘自gyjslw.com
12. 四不像什么意思呢?
四不像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摘自gyjslw.com
13. 四不像是什么意思
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
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驼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
扩展资料
麋鹿作为野生种群早已绝迹多年,1986年8月14日,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中国林业部的共同努力下,来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39头麋鹿返回故乡——江苏大丰,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
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林茂草丰,人迹罕至,是麋鹿野生放养的天然理想场所。适宜的生境加上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精心管护,其野生种群数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经过繁衍扩大,已达到1000多头。
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约52头麋鹿在这里被野化放归。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完全摆脱对人类依赖、可自我维持的麋鹿野生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来麋鹿无野生种群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不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麋鹿摘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3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