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埋名隐姓」

2024年05月28日成语大全49

成语“埋名隐姓”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埋名隱姓
成语读音:mái míng yǐn xìng
成语简拼:MMYX
成语注音:ㄇㄞˊ ㄇ一ㄥˊ 一ㄣˇ ㄒ一ㄥ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隐姓埋名
反义词:抛头露面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后遂化鹤回家,埋名隐姓,生下你兄弟姊妹,幸今都已长成。”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隐:隐瞒。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成语用法:埋名隐姓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成语造句: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七章:“偷偷地逃到石岛,埋名隐姓雇给人家捞海参。”
英文翻译:conceal one's identity
俄文翻译:скрывать своё имя

成语“埋名隐姓”的扩展资料

1. 隐姓埋名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文子·上德》说:’有隐行者,必有昭名。’认为能隐姓埋名、忍辱含垢之人,必成大功。春秋时豫让为了暗杀赵襄子,便’变名姓为刑人’;伍子胥出逃楚国偷渡边境昭关时,也隐姓埋名蒙混过关;战国智过的反间计不被智伯采用,便改姓辅氏,逃隐山中;宋代赵匡胤派往南唐的’小长老’和’江北名僧’等战略间谍,都是隐姓埋名,混迹于敌方,从而确保自身安全及便于从事间谍活动。这种用间术还有一用:隐投。即投匿名信(或假名信)以密告、离间他人。三国时,曹操收到一封对他肆意诽谤辱骂的匿名信,盛怒之余也无计可施,后由谋士国渊设计才破了此案。唐代《刑律》也说:’隐投文牒,密告人罪,谓之投匿名书。’从间谍活动来看,匿名信并不仅限于’密告人罪’,而有其更大的使用范围。它往往可以故意激怒、恐吓、离间敌方;也可以用此向敌方提供假情报,对敌方的心理、情绪、计划、行动等方面,造成混乱或延滞。由于匿名信本身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所以人们对它的真伪极难辨别,常常抱着’宁信有而不信无’的态度,这使隐姓埋名的投信者正好有隙可乘。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本来我想隐姓埋名 不在过问江湖情 为何扰乱我安宁 逼我拔刀逆天行 这是什么歌
《万人敬仰我》
演唱:网路歌手
作词:不详
类型:DJ
歌词:
不仅有颗帝王星 还有一个好声音 浪费六年的光阴 征战北伐到如今
本来我想隐姓埋名不再过问江湖情 为何扰乱我安宁逼我拔刀逆天行
为了这一个君王 马踏北斗战恶狼 为了名号万人杨 金戈铁马破城墙
既然逼我起风波 只好提笔写传说 就算王者下山坡 归来一样是大哥
我再点起这战火 当然要一个结果 峥嵘岁月谁敢惹 王者一定就是我
今日我 再摇旗 感叹至今无人敌 寒月刀 手中提 纵横天下无披靡
我就是要霸天下 不仅为了称神话 现在谁敢说二话 我要你们都害怕
既然把我山河断 定让皇城鲜血漫 风咆哮 云变换 只好拔刀向天战
你们清楚不清楚 江山都是我做主 你们谁敢跟我赌 你们谁配称猛虎
在我称王的时候 你还是 滚刀肉 别有一点的成就 自认为你很优秀
既然踏入武林门 必定血染这红尘 我TM只有一个人 谁来夺取我灵魂
我是神 你是魔 早已成名全中国 让我跟你生死搏 你根本不够资格
我多想在你身旁 多想和你耍流氓 离别时我愁断肠 写下热泪千万行
不堪一击像条狗 根本不赔我出手 别害怕你别发抖 认输我就放你走
想你想的心好累 不管是错还是对 只要我还有机会 一定给你操下跪
多少人他想得到 天下第一的名号 只是你们还年少 根本不懂我狂傲
你根本就不会懂 帝王也分千万种 你喊**真挺猛 一句我都听不懂
为何我 这么狂 为何我敢称帝王 **写过千万行 猛虎怎会怕群狼
在不在我无所谓 一世情歌一人醉 另不另我类不类 **至今没学会
都说后浪推前浪 我让你们一起上 就算我 太狂妄 你们能把我怎样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签上说你,心高常想去登天,无奈程途力不坚,谨守犹防横事入,埋名隐姓伏杯泉,解日时未到宜守旧,不可
这种模棱两可的签其实是一种心理陷阱,不足信,它会让你胡思乱想,甚至对号入座。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语文隐姓埋名全文
1961年春季的一天,国家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把年近五十的女科学家王承书请到自己办公室,神情庄重地说:“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子弹。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你愿意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
  “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这极为平常的三个字,对王承书来说,将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业,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从此放弃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和掌声;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
  但是,“名利”二字在王承书心中,一向是十分渺小的。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放弃名利了。
  青年时代的王承书,怀着一腔爱国热忱留学美国。她决心努力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来报效祖国。在美国,她获得了博士学位,在稀薄气体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yù)(我国著名高能物理学家)毅然决定,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美国政府听说王承书要回国,立即派特务监视她的行踪,没收了她替中国科学院采购的半导体材料,还对她非法传讯;美国政府百般威逼利诱,企图阻止她回国。但是,王承书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1956年,王承书夫妇终于冲破重重难关,一起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当时,我国正在研制原子弹。原先中苏曾有协定,由苏联家帮助我国研制。但是,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撤(chè)走家,带走全部资料,只留下一堆拆不走的机器和厂房。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我国政府毅然决定,依靠本国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弹。
  在研制过程中,有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那就是研究掌握提炼浓缩铀(yóu)的技术。不掌握这项核心技术,就不能制成原子弹。
  可是由谁来解决这一难题呢?于是,钱三强找到王承书。这对王承书也是难题,因为在她原来的研究领域中,没有涉及这个难题。再加上国外封锁,更是困难重重。从事这项工作,一切要重新开始。这需要牺牲自我的极大勇气!但王承书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从此,她再没有在国内外任何学术刊(kān)物上发表过论文;就是在我国内部保密刊物和工作报告中,她也不署(shǔ)名,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
  王承书接受任务以后,深知责任重大,任务紧迫。因为党中央决定,要在国庆十五周年前后,成功爆炸我国自制的第一颗原子弹。
  虽然王承书从没接触过提炼(liàn)浓缩铀技术研究领域,但她决心凭着自己坚实的物理学术功底,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攻克这个难关。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取的有用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出现在实验室和工厂,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有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1964年元旦,高纯度的浓缩铀在王承书和她的同事手中诞生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个国庆节后半个月,刚刚平静的中华大地又沸腾起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一百多年的祖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中国人民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王承书也抑制不住心头激动,不禁热泪满面。为了祖国国力增强,为了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虽然她为之付出极大牺牲,但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不折不扣的功臣;虽然她没能上台领奖,报刊的喜讯中也没提到她的名字,但她还是心甘情愿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祖国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
  王承书为祖国隐姓埋名三十年,直到逝世前,人们才在报纸上读到她的业绩,知道她的名字。王承书,这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将永远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熠(yì)熠生辉!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隐姓埋名28年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核物理学家是谁
  2015年01月0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不仅是核物理学家,也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屡有突破。  于敏,核物理学家。1926年8月16日生于天津市宁河县。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三人同形 性格各异 一人游山玩水 一人埋名隐姓 打一人抚琴吹笛猜一字
三人同行,下一句什么呢?原文是“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现在很多都写成“三人行,必有我师”或者“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隐姓埋名的意思
隐姓埋名[yǐn xìng mái míng][释义]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出处]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着他隐姓埋名,假说做王同知的女儿。”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隐姓埋名是什么意思,隐姓埋名的汉语
隐姓埋名 【近义】遮人耳目【反义】抛头露面【释义】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出处】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着他隐姓埋名,假说做王同知的女儿。”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9. 贺晓明的隐姓埋名
每个人都有自己惧怕的事情,元帅的儿女也不例外。在贺晓明幼时的记忆中,最怕的就是父亲那如钢针般的胡子,扎得自己脸上刺痛。但后来贺晓明才体会到,“那原来也是一种幸福”。
1966年,林彪一伙凭空炮制“八·二五”反革命事件,江青高呼:“我们要造贺龙的反!”宣传车也喊出了“打倒贺龙”的口号——贺龙的家被了。1967年1月,周总理派人将贺龙夫妇安置在了京郊山区一处僻静的院落内,与世隔绝。然而,林彪一伙并未罢休,他们将黑手伸到了贺龙的住处。
不久,林彪得知71岁高龄的贺龙患了糖尿病,他和“四人帮”对贺龙进行了更凶残的迫害。他们以水源困难为由,连续45天断绝该处的水供应。大热天,每天只给一小壶水。一次,贺龙为了接雨水,不慎摔倒,扭伤了腰,剧烈的疼痛使他18天靠在椅子上不能动,大便也解不下来,薛明硬是拿着氧气筒上的导管,用嘴含着洗衣服的肥皂水为他灌肠,肥皂水把薛明口腔的黏膜都烧坏了。在那困难的日子里,薛明为了照顾好贺龙,长时间睡在地板上,不梳头,不洗脸,耳朵里竟然结了一层蜘蛛网……
在父亲被“打倒”后,正在清华就读的哥哥贺鹏飞也成了被通缉的对象,而此时,贺晓明刚刚考入北京大学。鉴于当时形势的危急,兄妹二人迅速将身体虚弱的妹妹贺黎明,送到了廖承志家中托养。之后,他们连夜乔装打扮,骑自行车逃离北京城。
“就这样一路躲着、骑着,我们兄妹俩终于逃到了天津塘沽。”从此,在往返天津和上海的运输船上,多了一对名为“吴亮”和“李烈”的男女同学。
“这是我们给自己起的化名,借着大串联的机会,我们上了运输船。”贺晓明回忆说,船上的大部分工种她都做过:在航海图上标注船只位置;利用星月辨航;在轮机舱里给船加油;在食堂给水手做饭;在甲板上和大家一起刷油漆、敲铁锈;每天清晨,她都要挨个去踢船员们的卧室门,然后高唱着“东方红,太阳升……”叫他们起床。
贺晓明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从塘沽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塘沽,她和哥哥在海上一待就是40多个日夜。暂时安定的生活,并没有减轻贺晓明对父母亲和妹妹的思念。每一次,当船舶停靠到塘沽港口,她便会小心翼翼地走进邮电局的长途电话格子间,和妹妹取得联系。
之后不久,被关在京郊的贺龙夫妇收到了小女儿贺黎明的一封信:“我很好,很想念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隐姓埋名在海船上参加劳动,表现很好,八级大风也不晕船,水手们对他们很爱护……”
对于久久不能和外界取得联系的贺龙夫妇来说,这封信无疑是他们得到的最大安慰:孩子们都还安然无恙!之后,在周总理的努力下,学校终于解除了对兄妹二人的追捕,他们这才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
1969年6月9日,贺龙被迫害致死。“我们接到通知赶往301医院后,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了。父亲的遗体什么时候火化,没有告诉我们;火化后,骨灰放在什么地方,我们也不知道。”回忆起那段痛苦万分的经历,贺晓明停顿了片刻,平静地说道:“那是一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年代……”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0. 我想隐姓埋名,去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生活,我想逃避现在的一切。
去就去吧,跟我们说干嘛又不是要我们解决问题的。开个玩笑,有可能是楼主心情比较压抑了我曾经有一段这样的经历,也会导致这样的想法。 可以放松一下到外面放松放松心情,会使自己心情好一点,想开一些,什么事都不要放在心里,一切都会过去的。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3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