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台背成语的近义词、反义词、意思、出处
成语“黄发台背”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huáng fā tái bèi成语简拼:HFTB
成语注音:ㄏㄨㄤˊ ㄈㄚ ㄊㄞˊ ㄅㄟ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黄发鲐背
成语出处:《诗经·鲁颂》:“黄发台背,寿胥与诚。”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成语用法:黄发台背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成语“黄发台背”的扩展资料
1. 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一百岁在古语里都叫什么?是什么含义?年龄称谓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很黄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很黄的四字成语有哪些黄尘清水 比喻变化迅速.黄道吉日 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黄发垂髫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黄发儿齿 比喻人长寿.黄发骀背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同“黄发台背”.黄发台背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背的成语有哪些
挨肩擦背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āi jiān cā bèi,意思是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是成语,借代手法黄发垂髫 ( huáng fà chuí tiáo )释义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出处《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示例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晋·陶潜《桃花源诗并记》)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老人和儿童.造句:改革开放后,乡村两旁,黄发垂髫都喜笑颜开.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形容黄色的4字词语
白草黄云 白旄黄钺 白叟黄童 半青半黄 抱恨黄泉 碧落黄泉 不到黄河心不死 苍黄翻复 苍黄翻覆 苍黄反复 橙黄桔绿 橙黄橘绿 抽黄对白 初写黄庭 翠竹黄花 戴玄履黄 丹黄甲乙 淡饭黄齑 蝶粉蜂黄 东门黄犬 遁迹黄冠 翻黄倒皂 翻黄倒皂 飞苍走黄 飞黄腾达 飞黄腾踏 槁项黄馘 过时黄花 怀黄佩紫 怀黄握白 黄尘清水 黄道吉日 黄耳传书 黄发垂髫 黄发儿齿 黄发骀背 黄发台背 黄发鲐背 黄风雾罩 黄干黑廲 黄公酒垆 黄冠草服 黄冠草履 黄冠野服 黄河水清 黄花晚节 黄齑白饭 黄齑淡饭 黄金时代 黄金时间 黄金世界 黄金铸象 黄卷青灯 黄卷幼妇 黄绢幼妇 黄口孺子 黄口小儿 黄梁美梦 黄梁一梦 黄粱美梦 黄粱一梦 黄龙痛饮 黄垆之痛 黄麻紫泥 黄麻紫书 黄茅白苇 黄绵袄子 黄袍加身 黄袍加体 黄皮刮廲 黄皮寡廲 黄旗紫盖 黄泉之下 黄雀伺蝉 黄雀衔环 黄雀在后 黄人捧日 黄人守日 黄台之瓜 黄汤淡水 黄汤辣水 黄天焦日 黄童白颠 黄童白叟 黄童皓首 黄杨厄闰 黄钟长弃 黄钟大吕 黄钟毁弃 黄钟毁弃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黄发垂髫成语的意思
黄发垂髫成语解释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出处《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例句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 ◎晋·陶潜《桃花源诗并记》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成语,xxx背
望其项背、
汗流浃背、
芒刺在背、
人心向背、
力透纸背、
如芒在背、
水过鸭背、
挨肩搭背、
如芒刺背、
袒胸露背、
亚肩迭背、
汗流夹背、
亚肩叠背、
耸肩缩背、
挨肩擦背、
睟面盎背、
蜂腰猿背、
鸡胸龟背、
扼喉抚背、
压肩叠背、
熊腰虎背、
黄发台背、
蜂腰削背、
晬面盎背、
膝痒搔背、
冷水浇背、
鲽离鹣背、
压肩迭背、
挨肩叠背、
扼吭拊背
吧~~~~~~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黄发骀背plwh什么?
酒肉朋友肝胆胡越庄舄越吟丹青妙手荒诞无稽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9. “八十杖朝 九十鲐背 百岁期颐” 是什么意思?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0. “八十杖朝 九十鲐背 百岁期颐” 是什么意思?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1. 什么什么什么背背成语
望其项背、
汗流浃背、
芒刺在背、
人心向背、
力透纸背、
如芒在背、
水过鸭背、
挨肩搭背、
如芒刺背、
袒胸露背、
亚肩迭背、
汗流夹背、
亚肩叠背、
耸肩缩背、
挨肩擦背、
睟面盎背、
蜂腰猿背、
鸡胸龟背、
扼喉抚背、
压肩叠背、
熊腰虎背、
黄发台背、
蜂腰削背、
晬面盎背、
冷水浇背、
压肩迭背、
挨肩叠背、
膝痒搔背、
鲽离鹣背、
汗出洽背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2. 成语:黄()()()
你好!
黄尘清水
黄道吉日
黄耳传书
黄发垂髫
黄发儿齿
黄发台背
黄发骀背
黄发鲐背
黄风雾罩
黄干黑廋
黄公酒垆
黄冠草服
黄冠草履
黄冠野服
黄河水清
黄花晚节
黄齑白饭
黄齑淡饭
黄金时代
黄金时间
黄金世界
黄金铸象
黄卷青灯
黄卷幼妇
黄绢幼妇
黄口孺子
黄口小儿
黄梁美梦
黄梁一梦
黄粱美梦
黄粱一梦
黄龙痛饮
黄垆之痛
黄麻紫泥
黄麻紫书
黄茅白苇
黄绵袄子
黄袍加身
黄袍加体
黄皮刮廋
黄皮寡廋
黄旗紫盖
黄泉之下
黄雀伺蝉
黄雀衔环
黄雀在后
黄人捧日
黄人守日
黄台之瓜
黄汤淡水
黄汤辣水
黄天焦日
黄童白颠
黄童白叟
黄童皓首
黄杨厄闰
黄钟大吕
黄钟毁弃
黄钟瓦釜
黄钟长弃
黄锺毁弃
黄锺瓦缶
回答如满意,请点击 选为满意答案 谢谢合作!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3. 为什么<桃花园记>里是黄发垂髫,难道他们是黄发的?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黄发垂髫 ( huáng fà chuí tiáo ) 释义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出处 《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示例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晋·陶潜《桃花源诗并记》)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老人和儿童。 造句:改革开放后,乡村两旁,黄发垂髫都喜笑颜开.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