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众”「罚不及众」

2024年06月01日成语大全95

成语“罚不及众”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fá bù jí zhòng
成语简拼:FBJZ
成语注音:ㄈㄚˊ ㄅㄨˋ ㄐ一ˊ ㄓㄨㄥ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法不责众
成语解释:罚:惩罚;及:到达;众:大众。指处罚只对小部分人,不会处罚大众
成语用法:罚不及众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人们都知道罚不及众,因此出现现今的局面

成语“罚不及众”的扩展资料

1. 有关于当场惩罚人的成语
【不教而杀】: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为已甚】: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除邪惩恶】: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从宽发落】: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从轻发落】: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带罪立功】:带着罪过建立功劳,以争取减免处罚。
【二罪俱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罚不及众】:罚:惩罚;及:到达;众:大众。指处罚只对小部分人,不会处罚大众。
【罚一劝百】: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奉辞罚罪】:奉:敬受;罚:处罚,惩罚。遵奉严正之辞讨伐有罪者。
【甘心受罚】:甘心:情愿。情愿受到处罚。
【明赏慎罚】:奖赏严明,处罚慎重。
【数罪并罚】:对前犯数罪的犯人并合处罚。
【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罪加一等】:指对罪犯加重处罚。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及”字怎么翻译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 直接翻译成 金将没能追上他 就可以了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什么不及什么是什么成语
迫不及待、
猝不及防、
言不及私、
行不及言、
罪不及孥、
言不及行、
鸡不及凤、
鞭不及腹、
万不及一、
衣不及带、
虑不及远、
驷不及舌、
言不及义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成语 罚不及嗣 的出处?
罚不及嗣fá bù jí sì 词典解释 [成语解释] 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典故出处] 《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 近义词 ] 罚弗及嗣 [常用程度] 一般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语法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罚等 [成语结构] 主谓式 [产生年代] 古代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清明有感:纵观墓前祭者众,不及堂前儿孙奉。什么意思?
人死之后,清明节到墓前扫墓祭奠的人再多也不如活着的时候儿孙在堂前敬奉着自己。www.gyjslw.com
6.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这句总结曹操胜利的话是出自哪里?谁讲的
隆中对 诸葛亮说的亮答曰:“自董卓已来36,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37。曹操比于38袁绍,则名微而众寡39。然操遂能克40绍,以弱为强者,非惟41天时,抑亦人谋42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43天子而令44诸侯45,此诚46不可与争锋47。孙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48,贤能为之用49,此可以为援50而不可图51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52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53,而其主不能守,此殆54天所以55资56将军,将军岂有意乎57?益州险塞58,沃野千里,天府之土59,高祖60因61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62,张鲁在北,民殷63国富而64不知存恤65,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66,信义67著68于四海,总揽69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70,西和诸戎71,南抚夷越72,外结好孙,内73修74政理75;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76以向宛、洛77,将军身78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7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80,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81,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摘自www.gyjslw.com
7. 罚不择重是什么意思啊?
  法不责众:字面意思是是指当某项行为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或普遍性时,即使该行为含有某种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对其也难予惩戒。法不责众是制定法律的一个原则,制定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不去犯法,而不是等他人犯法后再去惩罚。法律贵在具有可操作性,令易行,禁易止。如果所立之法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说明所立法律本身有问题!需要修改。因为惩罚总是针对少数人的,不是针对大多数的。在法理上其实不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在老百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法制健全的国家内,永远不应该更不可能出现法不责众的情况。   封建社会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阶级所制定的法律常常是违背大众利益的“恶法”,因此多数老百姓不愿意遵守。假如“责众”,很容易引起官民对立乃至暴乱;假如听之任之,统治者又很没面子。于是,统治阶级采取一种无可奈何的、也是给自己下台阶的方法,叫做“法不责众”。“众”虽然不敢“责”,而对于带头闹事的主犯,常常还是不客气的。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3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