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遥”字的成语「逍遥自得」
成语“逍遥自得”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XYZD
成语注音:ㄒ一ㄠ 一ㄠˊ ㄗˋ ㄉㄜ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悠然自得、逍遥自在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成语用法:逍遥自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成语造句:茅盾《森林中的绅士》:“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英文翻译:happy-go-lucky
其他翻译:<法>sans souci
成语“逍遥自得”的扩展资料
1. 含有连个自得成语自业自得 自得其乐 悠游自得 怡然自得 逍遥自得 超然自得 昂然自得 安闲自得 悠然自得 一字连城 哑子吃黄连 血肉相连 唯唯连声 同气连枝 十指连心 山水相连 炮火连天 藕断丝连 诺诺连声 流连忘返 连珠合璧 连中三元 连枝比翼 连天烽火 连篇累牍 连绵不绝 连理之木 里勾外连 累牍连篇 空话连篇 结驷连骑 接三连四 接连不断 接二连三 叫苦连天 价值连城 甲第连天 掎裳连袂 祸绝福连 祸结兵连 合从连衡 骨肉相连 烽火连天 烽火连年 废话连篇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轻什么自得词语
1、怡然自得:拼为yí rán zì dé,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出自《列子黄帝》.2、悠然自得:【发音】 yōu rán zì dé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3、洋洋自得:yáng yáng zì dé ,犹言洋洋得意.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4、逍遥自得:无拘无束,安闲自得.出处:先秦·庄周《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3. 用逍遥作为名字好不好?
文化印象94 分。(主要参考成语、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格数理86 分。(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用字的意义:
遥:远,长。(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7,860次)
《说文解字》释云:逍遥也。又,远也。从辵·声。
总评:
遥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字义遥表示遥想、遥袅、遥遥,意义优美。
音律逍、遥的读音是xiāo、yáo,声调为阴平、阳平,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逍为半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14画;遥为半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17画;。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4-17,五格大吉。
意蕴成语逍遥自得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文化印象:成语释名、趣味解释、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语释名:
逍遥自得 逍遥自娱(解释)
逍遥自在 逍遥自得 消遥自在(解释)
趣味解释:
逍遥 · 遥久
逍遥自得 · 遥遥领先
逍遥 · 遥远
逍遥派 · 逍遥子
名言名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无名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初春小雨》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名言名句
名人用字:
路遥:(1949—1992),著名作家,文学家。原名王卫国。
殷遥:中国古代(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代表作主要有:《送杜士瞻楚州觐省》、《友人山亭》、《春晚山行》等。
传统解析:五行八字、相、五格数理
五行、相分析:
温馨提示:由于您没有指定详细的出生日期和时间,故此信息无法获取。因为五行八字需要提供详细的生日信息才能进行推算!
五行相
>>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五格数理解析:
结构解析外格 2
(阴木) 1逍 14遥 17 1天格 15
(阳土)人格 31
(阳木)地格 18
(阴金)总格 31 (阳木)天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地格数又称前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前的活动力。
人格数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的一生命运。
外格又称变格,影响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数理不用重点去看。
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后的命运。
天格15解析福寿双全的立身兴家数。
地格18解析有志竟成的内外有运数。
人格31解析智勇得志,心想事成数。
外格2解析混饨未定,进退保守。
总格31解析智勇得志,心想事成数。
三才解析
(天人地)虽成功可能较小,但并非绝对,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成功之日也将不远。
基础运解析
(人地)境遇可能有变动,有不安定因素伴随。
成功运解析
(人天)吉祥,但成功难,需要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人际关系
(人外)善容忍,少言多行,外柔内刚,能努力图发展,但切勿猜疑心过重,三才不善者有性急缺点。
上述分析仅供参考!五行、五格、生肖起名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痀偻承蜩》的古文和译文
《痀偻承蜩》
作 者:庄子
朝代:战国时期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选自《庄子·达生》
注释
1、痀偻:脊背向前弯曲。“佝偻者”即驼背的人。
2、承:(用长竿)取物。
3、蜩:蝉
4、出:经过,取道
5、道:方法
6.、锱铢:锱和铢都是古代重量单位,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这里比喻极少的数量或极小的可能。
7、厥:通“橛”,断掉的树木。
8、株枸:断残的树桩
9、凝:精力注或注意力集中
10、邪(yé):疑问语,“吗”“呢”
11、执:举
译文:
内 容:孔子去楚国游历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的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说:“先生的技艺真是巧妙啊!有什么技巧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弹丸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弹丸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
叠起五个弹丸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我不反身,不侧视,一动不动,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怎么会不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它就是驼背老人说的道理!”
扩展资料:
典故出自庄子的《外篇·达生》,讲述了孔子去楚国游历,走进森林,看到一个驼背老人蝎子。他的粘腻外观就像在地上捡东西一样容易,孔子受益匪浅。它是所有事物的隐喻,只要你注于所有事情,消除外界的一切干扰,努力工作,集中注意力,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即使天生的条件不够,你也一定会有所成就。
说明了凡事只要心致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不例外。
本篇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一切脱离自然法则而认识的知识,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并无区别,极力否定离开自然本源而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现实面前的处世态度,缔造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客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处事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政治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痀偻承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外篇·达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仲尼适楚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5. 有什么自得成语
安闲自得,超然自得,昂然自得,逍遥自得。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