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的成语「枯骨之余」

2024年06月01日成语大全96

成语“枯骨之余”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kū gǔ zhī yú
成语简拼:KGZY
成语注音:ㄎㄨ ㄍㄨˇ ㄓ ㄩ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卷:“华存卑贱,枯骨之余。自处尘垢,久染浊秽。” 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枯骨:白骨,引申为死人。比喻垂死的人
成语用法:枯骨之余作主语、宾语;指垂死的人。

成语“枯骨之余”的扩展资料

1. 成语 什么之余
枯朽之余、枯骨之余、刀锯之余、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枯骨辶余典故怎样的一件事情引出枯骨之余这个成语
枯骨之余释义:谓将死之人。 出处:《云笈七签》卷四:“夫人叩头自搏而言曰:‘ 华存 卑贱,枯骨之馀。自处尘垢,久染浊秽。’”
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枯骨之余是什么意思?
枯骨之余,读音kū gǔ zhī yú,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垂死的人,出处是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第四卷。
扩展资料
成语注音:ㄎㄨ ㄍㄨˇ ㄓㄧ ㄧㄩ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参考资料枯骨之余_百度百科 来自www.gyjslw.com
4. 枯骨之余是什么动物
枯骨之余(枯骨之馀) kū gǔ zhī yú [释义] 谓将死之人。《云笈七签》卷四:“夫人叩头自搏而言曰:‘ 华存 卑贱,枯骨之馀。自处尘垢,久染浊秽。’”
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枯骨之余中的余是什么意思
事实就是这样,没有为什么。你看糖吃多了,牙齿会坏。为什么,糖养胃,胃五行对应土,土克水,水五行对应肾,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糖吃多了坏牙齿。现在很多人牙齿疼,往往是手淫多了,导致肾水压不住心火,虚火上炎而牙疼。说玄一点,肾精的流失,导致骨髓的流失,骨髓的流失导致骨头和牙齿干枯且脆!所以齿为骨之余,说彻底一点齿为肾之余!
来自www.gyjslw.com
6. 华存卑贱,枯骨之余,自处尘垢,久染污秽这句话的意思
无论贵贱,都有一死,身在满是污垢的尘世,久了自然身染污秽。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7. 枯骨之余什么意思?
“三步,我不骗你吧”,鬼仙儿说道。“你有防备”,鬼司眉头一邹,手臂立马显出白色的鳞甲来。
www.gyjslw.com
8. 枯骨之余的动物
我看到有人说是兔子
www.gyjslw.com
9. “枯骨之余”中的“余”是什么意思?
1、释义
残留的、将尽的。意思是比喻垂死的人。
2、出处
出自宋代张君房的第《云笈七签》四卷:’华存卑贱,枯骨之余。自处尘垢,久染浊秽。’。
3、流派
《云笈七签》以上清派为正统,故收载该派道书尤多,叙上清经传授系统和上清修真方法甚详,体现出上清派占居显学地位的时代特征。此外,收录唐代以前著作也比五代宋初新出的其他道书为多。然而本书除了继续承认老子的教主地位之外,特别突出宋真宗时代出现的圣祖(赵玄朗)崇拜。例如将真宗所制《先天纪叙》和《轩辕本纪》列于纪之首,位居《元始天王纪》《太上道君纪》《混元皇帝圣纪》之上。传则首录宋真宗制序、以宣扬宋王朝君神授为主要特征的《翊圣保德真君传》,然后继以上清众真传记。这与同为类书,以灵宝派为正统,收载灵宝派道书的《大道通玄要》截然不同。
4、影响
本书所收今佚道书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即尚存之书亦颇具参校之用。例如《翊圣保德真君传》虽系摘录,然序题宋真宗制,文内黑杀神封号仅’翊圣保德真君’六字,可正今本署’宋仁宗御制《翊圣应感储庆保德传序》’之误。此书收宋真宗《天童护命经序》及《太上天童经灵验录》记唐昭宗景福元年(892)诵经灵验事,足证《天童护命经》早出于唐代,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四月茅山梁悟真所得确系加句本(据洪迈《夷坚志》,梁加句本二百九十二字,多出一百零七字)。《云笈七签》素为道教界和学术界所重视。《大宋天宫宝藏》早已亡佚,幸赖此书得以考见其概貌。因此书具有系统、全面和简明等优点,故而人称’小道藏’,是了解和研究道教必备的资料。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0. 枯骨之余什么意思?
枯骨之余:kū gǔ zhī yú,意思是比喻垂死的人。常用作作主语、宾语。
出自: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卷。
原文:“华存卑贱,枯骨之余。自处尘垢,久染浊秽。”
白话释义:无论贵贱,都有一死,自身在满是污垢的尘世,久了自然身染污秽。
枯骨:白骨,引申为死人。
扩展资料:
《云笈七箓》以上清派为正统,故收载该派道书尤多,叙上清经传授系统和上清修真方法甚详,体现出编者上清派思想倾向的特征。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
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择其他认为的精要万余条,于天圣三年至七年(1025~1029)间辑成本书进献仁宗皇帝。
本书所收今佚道书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即尚存之书亦颇具参校之用。因此书具有系统、全面和简明等优点,故而人称“小道藏”,是了解和研究道教必备的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枯骨之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笈七签来自www.gyjslw.com
11. 枯骨之余中的“余”是什么意思?
枯骨之余中的“余”是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枯骨:白骨,引申为死人。比喻垂死的人枯骨之余意思是比喻垂死的人,出处是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第四卷。
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3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