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李”「满城桃李」

2024年06月13日成语大全83

成语“满城桃李”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mǎn chéng táo lǐ
成语简拼:MCTL
成语注音:ㄇㄢˇ ㄔㄥˊ ㄊㄠˊ ㄌ一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桃李满天下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桃李:比喻学生。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
成语用法:满城桃李作宾语、定语;用于教师。
英文翻译:have disciples everywhere

成语“满城桃李”的扩展资料

1. 满城桃李各嫣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什么意思
美好貌。 南朝 梁 沉约 《四时白紵歌·夏白紵》:“嫣然宛转乱心神,非子之故欲谁因。” 宋 范成大 《红梅》诗:“满城桃李各嫣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明 王錂 《春芜记·瞥见》:“纤腰束素更嫣然,并香肩瑶阶踏遍。” 清 蒲松龄 《志异·阿纤》:“视之,年十六七,窈窕秀弱,风致嫣然。”《红楼梦》第一一○回:“回头又看 宝琴 等也都是淡素妆饰,丰韵嫣然。” 杨沫 《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而最漂亮的还是她那双忧郁的嫣然动人的眼睛。”
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2. “桃李”代指() “桑梓”代指() “汗青”代指() “杜康”代指()
“桃李”代指学生,正所谓“桃李满天下”。“桑梓”代指家乡,古时常在家旁种桑树和梓树。“汗青”代指史册,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这个意思。“杜康”代指酒,比如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3. 关于桃李的成语
桃僵李代、 凡桃俗李、 门墙桃李、 夭桃秾李、 桃夭李艳、 报李投桃、 桃李春风、 以桃代李、桃李门墙、 夭桃襛李、 李代桃僵、 桃李成蹊、 公门桃李、 桃李争妍、 城中桃李、 桃李精神、 夭桃穠李、 桃李之教、 桃李之愧 浓桃艳李、 投桃报李
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4. 为什么用“桃李”指代学生
桃李原本就是指桃和李。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华如桃李的诗句,因此后世用桃李来形容貌美,也喻人青春年少。
它最早源自西汉学者韩婴(生卒不详)所著的《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集,原文为: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令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之所树,非其人也。’
说的是战国时期,魏国有位叫子质的大臣,因免职罢官,曾受他培养和荐举入朝做官的人都避而不见,也没人帮助他,他只得离开魏国,流落到北边的赵国,向一位知识渊博的好友名叫简主(也称筒子)的诉说内心的忿怨: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培养和举荐人才了。简主问其原因,子质说:魏国坐在厅堂之上办事的人,朝廷命官和戍边将领之中经我培养举荐的占一半以上,可现在他们有的在国君面前讲我的坏话,有的用法令威胁我,有的用武力逼迫我,真是忘恩负义,因此我决定今后不再施恩德给别人了。简主用打比方的方法开导他说:噫!你的话错了。如果你在春天种植的是桃树、李树,到了夏天你便可以在树阴下歇凉,秋天能吃到它的果实。如果你春天种植的是有尖刺的蒺摹,夏天就不能够采摘它的叶子,秋天能够得到的只能是扎伤人的尖刺。所以培养争举荐人才就如同植树一样,你所培养举荐的人是不可重用的卑劣之人,你怎么可以不加选择就随便培养和举荐这种人呢?
据此,后人将培养举荐优秀人才称作树人,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提拔起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那么
据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后久视元年》记载:(狄)仁杰又荐尝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说的是唐朝时期,武则天夺执政,她为了巩固政,对外招贤纳士,网络人才。宰相狄仁杰,为人正直,心地无私,深受武则天的信任,狄仁杰推荐了姚元崇等数十人,后来皆为名臣,有人赞扬狄仁杰:天下桃李都出在您的门下了!因此后人就用桃李代称学生或所荐人才,如说某某老师桃李满天下。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36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