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除”的成语「年近岁除」
成语“年近岁除”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NJSC
成语注音:ㄋ一ㄢˊ ㄐ一ㄣˋ ㄙㄨㄟˋ ㄔㄨ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年近岁逼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2回:“年近岁除,怎好只管打扰?”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除:逝去。指已迫近年底
成语用法:年近岁除作宾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翻译:toward the end of the year
成语“年近岁除”的扩展资料
1.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是什么节日除夕。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扩展资料
除夕夜中国红点亮东京塔
当地时间2019年02月4日晚6点半,东京塔首次为中国春节闪耀中国红,来自四川的中国传统花灯环绕东京塔下。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日本原首相福田康夫、日本文部科学副大臣浮岛智子共同按键点灯,近500名儿童同时放飞祝福春节和中日友好的千只气球。
程永华大使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红色象征着热情、幸福、美好和蒸蒸日上。东京塔是日本著名观光景点,也是东京的象征。值此除夕之夜,东京塔披上“中国红”。
这不仅表达了广大旅日侨胞对祖国和亲人的赤子之心和亲切问候,也传递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节日祝福和良好祝愿,更寓意着中日关系在新的一年将更上一层楼,迎来新的发展。
福田康夫前首相在致辞中回忆了去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两国开展的各类活动。他表示,去年访日中国客人超过800万人次,由此可以看出两国人员往来正在不断扩大,两国友好关系正在不断向前发展,期待在新的一年里两国人员交流与往来更加频繁。
点灯仪式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过视频致辞向中国人民拜年,送上诚挚的新春祝福。据悉,这是日本现任首相首次通过视频向中国人民拜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程出席点灯仪式,现场挥毫泼墨书写下了“福”字,将春节的喜庆气氛传递给现场嘉宾。
在点亮东京塔中国红的瞬间,孩子们手中一千多个气球飞向天空,《春晓》的大合唱,传递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亲人的深深思念,留给中日两国人民一段难以忘记的美好回忆。
据了解,东京塔高333米,建成于1958年。它不仅是电视信号发射塔,更作为代表日本的地标性建筑在中国广为人知。
东京塔夜晚的灯色一般呈现橘黄,在历史中也曾有过一些特殊点灯的时刻:2016年日本申奥成功时的奥运五色、2013年纪念日本足球联赛20周年时的蓝色以及2018年点亮过庆祝东京塔60周年的特殊颜色。2019年2月4日除夕夜,东京塔为祝福中国春节又点亮中国红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除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贺新春 除夕夜中国红点亮东京塔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年字打头的成语
【年登花甲】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年方弱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年丰时稔】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年丰岁稔】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年谷不登】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年高德卲】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年高德劭】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年高德韶】年纪大,品德好。
【年高德邵】邵: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年高德勋】年纪大而有德行。
【年高望重】年纪大,声望高。
【年高有德】年纪大,品德好。
【年该月值】指命中注定的时辰。
【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年华虚度】虚度:白白渡过。白白地度过年岁。
【年华欲催】年华:时光;欲:将要。年岁正在催人老去。
【年经国纬】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年近古稀】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年久日深】深:久。形容时间久远。
【年近岁逼】指临近年节。
【年近岁除】除:逝去。指已迫近年底。
【年尽岁除】指已临近年底。
【年久失修】年代久远,荒废失修。
【年迈龙钟】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年老力衰】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年老龙钟】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年老色衰】色:容貌,美色。指女人因上了年纪而衰老。
【年老体弱】指衰老的人。
【年老体衰】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年迫日索】老年逼近,馀日不多。
【年轻力壮】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年轻气盛】年纪小,不懂得为人处世,喜欢争强好胜。
【年盛气强】指年纪轻,气势旺盛。
【年少气盛】指年纪轻,气势旺盛。
【年深日久】形容时间久远。
【年深岁久】深:久。形容时间久远。
【年衰岁暮】指年纪衰老,寿命将尽。
【年少无知】年纪轻,不太懂事。
【年事已高】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年深月久】久经岁月。指时间长久。
【年头月尾】指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也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年逾不惑】不惑:指四十岁。年纪超过了四十岁。
【年已蹉跎】蹉跎:过时。年龄已经太大。
【年湮代远】湮:埋没。年代久远。
【年逾古稀】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年已及艾】艾:代指五十岁。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年淹日久】淹:滞留。形容时间久远。
【年谊世好】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年湮世远】指年代久远。
【年幼无知】年纪小,不懂事。
【年壮气锐】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年壮气盛】指年纪轻,气势旺盛。
【年灾月厄】旧时迷信说法,指在一定时刻将遭遇某种灾难。
【年灾月晦】旧时迷信说法,指在一定时刻将遭遇某种灾难。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有一个纪录片,从七岁起记录一群孩子,每七年拍摄一次,现在已经拍了六季还是七季了,叫什么?
中央9 《七年》。刚播了3 刚在豆瓣找了一下,貌似是叫《人生七年》。但是这两个名字均没有在网上找到视频电驴上有了。叫《成长系列》 。字幕在射手网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年组词有哪些词语
年节、年金、年馑、年尽岁除、年近古稀、年近岁逼、年经国纬、年景、年敬、年久日深、年久失修、年久月深、年酒、年均、年开、年刊、年考、年课、年腊、年来、年来岁去、年劳、年老力衰、年老色衰、年老体弱、年礼、年力、年历、年利、年例、年龄、年流、年柳、年律、年轮、年迈、年貌、年貌册、年面、年杪、年名、年命、年末、年暮、年年、年年岁岁、年盘、年迫日索、年谱、年期、年耆、年器、年侵、年青、年青的一代、年轻、年轻力壮、年轻人。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形容老去的诗句
唐·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村居》滕白
种茶岩接红霞坞,灌稻泉生白石根.
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
盆池五首其一作者:韩愈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沐浴作者:白居易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
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
岁暮归南山
作者: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秘省后厅》白居易
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
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老人歌
作者:王建
白发老人垂泪行,上皇生日出京城.
如今供奉多新意,错唱当时一半声.
偶题邓公
作者:白居易
偶因携酒寻村客,聊复回车访薜萝.
且值雪寒相慰问,不妨春暖更经过.
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间事校多.
一种共翁头似雪,翁无衣食自如何
曲江有感
作者:白居易
曲江西岸又春风,万树花前一老翁.
遇酒逢花还且醉,若论惆怅事何穷
客亭
作者: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作者: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宿洄溪翁宅
作者:元结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
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
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
时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年近在前面的成语
【年近古稀】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年近岁逼】指临近年节。【年近岁除】除:逝去。指已迫近年底。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7. 感叹自己又老一岁的诗有哪些?
感叹自己又老一岁的诗包括:
1、东汉曹操《短歌行二首(其一)》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2、明朝文嘉《昨日歌》
原文:
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之功绩,今日何不为?
今日空想昨日事,今日之空变昨日。若知今日空欢喜,昨日何不平常事?
多做一些平常事,胜过成功只一日。莫把昨日当今日,昨日只能为昨日!
译文:
嘴里总是在说着昨天的成功事迹,但是昨天又在哪呢?昨天能成功,现在为什么不做点同样成功的事情?
现在你的不切实际的回忆昨天往事,而你现在无为浪费的时间终究会变成你未来日子里的昨天。早知道当初你的成功事迹会让你像现在这样无所事事,那么你的昨日还不如做点平平淡淡的事呢!
多做点平常的小事吧,也比只有一天光辉历史要强。别把昨天当今天,昨天只能成为过去。
3、东晋陶渊明《惜时》
原文: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盛年就是生命力旺盛的人生时段,不会再有;一日之中难有第二个早晨。
应当及时自勉自励生活和工作,因为时间和岁月是不随人而改变的。
4、唐代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原文: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译文:
不再在朝廷宫门前陈述已见,返归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屋。没有才能才使君主弃我不用,又因多染病痛朋友与我离疏。
白发渐渐增多催人慢慢老去,岁暮已至新春已经快要临近。心怀愁绪万千使人夜不能寐,松影月光映照窗户一片空寂。
5、唐代杜牧《送隐者一绝》
原文: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译文:
由于没有人引荐,你只好遁迹云林,远离争名逐利的市朝,结果门庭冷落,径路上杂草丛生。
世间最公道的事就是任何人到了老年都要生长白发,包括公伯王侯,谁也没有例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短歌行二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昨日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惜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岁暮归南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隐者一绝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耄耋”之年是什么意思,每个年龄段的名称都是什么?
古代年龄称谓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另外还有: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摘自www.gyjslw.com
9. 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
这个“屠苏”并不一定是屠苏酒的意思
“春风送暖”同喝“屠苏”没有逻辑关系,而且“屠苏”前有一“入”字(应为“饮”或“喝”等)于搭配不当。那么根据屠苏的本来含义可以尝试其他解释,看是否更为合适。
查阅《辞海》得知,“屠苏”有三个义项:①酒名。②草名。③房屋;草庵。《宋书·索虏传》:“(拓跋)焘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杜甫《槐叶冷淘》诗:“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仇兆鳌注引《杜臆》:“锦屠苏,天子之屋。”
唐代韩谔《岁华纪丽》的《元日》篇“进屠苏”注:“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含囊进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
这篇文献很重要,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屠苏的各种含义。根据以上记载可以得知:一是“屠苏”是一间草庵(茅舍)的名称。二是此草庵的名医送草药,让人们兑上酒成为药酒,喝下就能避免瘟疫。三是时间是除夕送一包草药,让人们在春节那天兑上酒来喝。这样,辞海里的三个义项就有了很大关联。
查阅更多资料发现,“屠苏”也并不是某间草屋的名,据汉朝人服虔的《通俗文》说,凡是茅屋都称“利苏”。那么,屠苏为什么能引申为“房屋”和“家园”之意呢?
其实,“屠苏”是远古时代的语言遗留,“屠”为古越音记音字,发音类舒。“屠苏”当为荼(原始茶)的一种古老的称呼,故其有花草之意。“屠苏”的“草舍”之意,还有:
汉的服虔《通俗文》曰:“屋平曰屠苏。”
三国魏的张揖《广雅·释宫》:“屠苏,庵也。”
北宋的《广韵》:“屠苏,草庵也。”
两宋以后的诗人骚客的笔下,“屠苏”作为“房屋”乃至“家园”的引申义却未曾消失。北宋山东籍文士张因写有咏浙南名胜仙都峰的长诗排律《鼎湖》,其中诗云:“姓刘天师半山居,修真自给草屠苏。”仙都峰在缙云县境,这里是古代黄老文化的一个中心,居山里草庵中修参者自古不绝。诗中的“草屠苏”显然是“草庵”了。
王安石是江西临川籍,临川为古越地。王安石在苏浙一带做过地方官,而他在江宁和苏南等地生活游历的时间最长,将近三十年之久。所以,《元日》小诗就是江南民间生活习俗的现场记录。他在这首小诗中,不仅描述了除夕之夜当地民间喜过春节的古老习俗,还用了“屠苏”这一古意深奥的词汇,其实均是表达自己的抱负和期待。
如今,我们再来看王安石的《元日》,其中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应该把这里的“屠苏”译作“美酒”还是译为代表“家园”、“房屋”的“草舍”才符合诗人的原意,想必读者诸君此刻也有判断了。笔者认为,如将此句译为“春天的暖风开始吹进我们的家园”,诗意就畅通了,情感也就更真挚了。
我们老师讲课的时候是把“屠苏”当做“家门”来释义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更容易让人接受,那位回答“百姓人家”的答友我觉得还有点门道。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