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的成语「德才兼备」
成语“德才兼备”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dé cái jiān bèi
成语简拼:DCJB
成语注音:ㄉㄜˊ ㄘㄞˊ ㄐ一ㄢ ㄅㄟ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德高望重、又红又专
反义词:德薄能鲜、德薄才疏
错字纠正:才,不能写作“材”。
成语辨析:德才兼备和“品学兼优”;都含有“品德和才学都好”的意思。但德才兼备的“才”一般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多适用于踏上工作岗位的成年人;“品学兼优”的“学”指的是“学业”;侧重在“优”;指非常好;多用于小学学生;也可用于大学生。
成语出处:《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成语用法:德才兼备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李扬是个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英文翻译:have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俄文翻译:сочетáние морáльных и деловых кáчеств
日文翻译:才徳兼備 <徳才兼備(とくさいけんび)>
其他翻译:<德>politisch und fachlich einwandfrei
成语谜语:又红又专
成语“德才兼备”的扩展资料
1. 德才兼备,德是什么意思德的意思是品德。德才兼备的意思是品德和才能都好。
一、德的释义
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
2、心意;志向。
3、恩惠;好处。
4、德国的简称。
二、汉字字源
“德”的本义是道德、信念,引申为好的品行和恩惠。
三、组词
品德、德馨、积德、医德、私德等。
四、字形演变(如图)
扩展资料:
一、品德 [ pǐn dé ]
品质道德。
二、德馨 [ dé xīn ]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品德高尚。
三、积德 [ jī dé ]
迷信的人指为了求福而做好事,泛指做好事。
四、医德 [ yī dé ]
医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五、私德 [ sī dé ]
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德才兼备的具体含义
德才兼备的意思为: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德才兼备的出处:
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才,不能写作“材”。
扩展资料:
德才兼备的近义词:才高意广
才高意广的出处: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敦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朱熹注:“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之徒。”
才高意广的例句:
妖由人兴,象由心造。才高意广 ,翻以好异陨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德才兼备的反义词:才疏志大、才疏意广。
才疏意广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指疏:粗疏;广:广大。才干有限而抱负的心却很大。
才疏意广的例句:
他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大有作为,只可惜才疏意广,这个愿望成为泡影。
参考资料:德才兼备-百度百科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德才兼备原著出自哪里?
出自宋·许月卿《先天集·人邑道中三首》:“天涵地育王公旦,德备才全范仲淹。”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形容“德才兼备”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德才兼备”的成语有:1.德高望认;2.品学兼优;3.才高行洁;4.又红又;5.才高行厚。1.德高望重[dé gāo wàng zhòng]: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2.品学兼优[pǐn xué jiān yōu]: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3.才高行洁[cái gāo xíng jié]:才智高超,操行纯洁。4.又红又[yòu hóng yòu zhuān]: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业知识和门技术。5.才高行厚[cái gāo xíng hòu]: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什么叫德才兼备?
发音 dé cái jiān bèi释义 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指同时兼有优秀的品德和才能。近义词: 德高望重、又红又反义词: 德薄能鲜、德薄才疏语法: 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出处 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讲政治的角度:德:是指政治素质。这种素质决定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事业心、责任心、原则性、廉洁性、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勇于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等。才:是指智能水平。包括理论知识、管理科学知识、本职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实际工作中的谋划能力、决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怎样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所谓“德”,指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包括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等所有与精神境界有关的内容。落实到具体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这“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持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懈。没有人生目标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于国于家有用的人,因为他没有成才的内在需要,或只有一种没有行动的空想。有了目标,也不一定就能成才,最要紧的是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努力,遇到困难不退缩,碰到挫折再向前。他有前进的方向,更有拼搏的动力,人生路上,一路向前,勇为人先。
第二,无论在何时在何处,都有一种责任感。我校德育的基本框架是高一的家庭责任感教育,高二的校园责任感教育,高三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这明白地告诉我们,在家要懂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在校要遵守校纪校规,学做一个修养高尚、学业优秀的人;踏上社会,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我想,这责任感,应该是最基本的“德”,也是最本质的“德”。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他就会讲诚信,就会谦恭礼让,就会见义勇为,就会以天下为己任。
第三,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不仅注重自我的修身,更注重于群体相处之中,能起文明提升、精神修炼、行为规范的引领作用。古人倡导品德教化,出色的人才不仅是学校德育教化的接受者,更应该是德育教化的实践者、传播者与施予者。领袖气质的培养正是有意识地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以德化人。
所谓“才”,指的是才华、才干、才能,而不仅仅是指文化学习成绩。
作为学生,以学为主,在学校首先是接受文化学科知识等教育,因而表现都不错的衡量意义上,“好学生”的基础或者说底线,是学习好。因为有了坚实深厚的文化知识作基础,以后才可能更好地“修身治国平天下”,很难想象,一个善良的文盲,能对国家的科技进步与现代化建设起多少的推动作用。
其次,学会知识与会学知识,接受传授与实际运用,是“才”的层次提升。现代意义的“才能”已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知者,已不再是能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的知识储存器,而应该是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自我开发潜能,与学习中不断发现、不独创新的学习者与开拓者。
再者,这“才”更要求表现在学习中,能具备交流、沟通、合作、组织与领导的能力。
也许我说了这么多,大家觉得这“德才兼备”的要求很高,离自己的实际很远,其实不然。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好学生,我想肯定是;算不算“德才兼备”的人,我想也应该算得上。我们已经走在了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出发路上,虽然离真正的成功还有距离,但层次的提高就在不断向前的过程中,“德才兼备”也是一种滚雪球似的积累。相信自己,你能成为一个比现在更好的德才兼备的人。
我想,我们的父老前辈陈惟俭、沈雪如夫妇,以及他们的子女陈意子、陈又军姐弟,不忘桑梓情谊,设立平湖中学教育奖学金的真正用意,也在于此。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怎样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好和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在一起,不知不觉中,你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了.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德才兼备的人的认识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俗语云:’有才无德,行而不远,德是人才之本。’德乃水之源,才乃水之波。若无君子可用,与其用小人,不若用愚人。盖有才无德,其才足以济其奸,重用了很危险;然有德无才,难以当大任,亦不可不慎。故用人贵在德才兼备。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9.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德才兼备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后人本心理学’的原文是’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或译’超个人心理学’、’超越性心理学’。马斯洛在1968年再的《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序言中写道:’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0. 德才兼备的名言名句
孔子名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语出《论语·子罕》
寒冷的季节,众树凋而松柏青翠依旧,引申指越在艰苦中越能见人的品格。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语出《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语出《论语·子罕》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语出《论语·宪问》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要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出《论语·卫灵公》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语出《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往者不可谏,来才犹可追
语出 春秋·接舆《凤歌》
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出《论语·颜渊篇》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语出《论语·卫灵公》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既来之,则安之
语出《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
已经使他们来了,那就使他们安定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语出《论语·子罕》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寓意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倍加珍惜。
是可忍,孰不可忍
语出《论语·八佾》
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就是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语出《论语.雍也》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出《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言必信,行必果
语出《论语·子路》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语出《论语·学而》
意思是说跟别人交朋友要遵守诺言,说到做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语出《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出《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语出《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或是
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不知道是不是……你看看。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