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坛罐”的成语「坛坛罐罐」

2024年06月29日成语大全67

成语“坛坛罐罐”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壇壇鏆鏆
成语读音:tán tán guàn guàn
成语简拼:TTGG
成语注音:ㄊㄢˊ ㄊㄢˊ ㄍㄨㄢˋ ㄍㄨㄢ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条条框框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敌人进攻时,对付的办法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先发制人’,‘不打烂坛坛罐罐’,‘不丧失寸土’,‘六路分兵’。”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坛:一种口小肚子大的陶器;罐:盛东西用的大口陶瓷器皿。形容旧有的条条框框或规矩等
成语用法:坛坛罐罐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造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1章:“大家要丢掉坛坛罐罐,洪水已经进城了!快逃命吧!”
英文翻译:pots and pans
日文翻译:がらくた,値打ちのない雑多な品物
其他翻译:<德>Tǒpfe und Pfannen--nicht sehr wertvolles Hab und Gut

成语“坛坛罐罐”的扩展资料

1.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的意思?
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因社会和自然在变化和发展着,因而人类以自身的力量和智慧不断地“去其所害,就其所利”,以变化发展的自我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和自然。
通过对远古以来礼乐变化发展的考察,强调了时变的重要性。
“先王的制度,不适宜的就废除它,而近代的处事方法是好的,就加以继承和发扬。”
治理国家虽然有常规,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政治教化也要切实有效。
所以法度要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礼节随习俗的不同而变化,这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扩展资料: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引用的经典名句。
这句话的出处,是《淮南子·氾论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贵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作品。
《淮南子》有内篇21卷,外篇33卷,糅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思想,而以道家思想为主。此书内容宏富、文笔优美,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是了解汉初思想的重要典籍。
《氾论训》来自《淮南子》的《内篇》。文章广泛讨论了古往今来治乱兴衰的得失,故以“氾论”为名。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的意思
意思: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旧有的规矩。
出处:《淮南子·汜论训》为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创作的一篇散文。
原文节选: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 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译文:只要有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古制;只要符合大事,就不必依循旧章。夏、商的衰微,是因为不变法而灭亡的;禹、汤、武王三代的兴起,是不相互因而称王的。
因此圣人执政法律和时代一起变动,礼制与习俗一起变化。衣服器械,各自方便他们的使用;法令制度,各自依照他们的适宜情况而制定。因此改变古制无可非议,而依循旧俗不值得赞美。
扩展资料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引用的经典名句。
习总书记说:“法治领域改革有个特点,就是很多问题都涉及法律规定。改革要于法有据,但也不能因为现行法律规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那是无法推进改革的,正所谓‘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需要推进的改革,将来可以先修改法律规定再推进。对涉及改革的事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要认真研究和督办。”摘自www.gyjslw.com
3. 老爸花钱收了不少这样的坛坛罐罐,不知道值钱不。
古董 要看釉色 每个时代的东西有自己的特色 你查查应该能找到 收那么多 你家好有钱啊。。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梦到自家里装满了坛坛罐罐是堂屋什么预兆?
放到自家。你装满了云云淡淡的堂屋什么预兆?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沈从文的花花朵朵瓶瓶罐罐的全文
那本书名字是《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是一本轻巧的书,沈从文晚年写的。来自www.gyjslw.com
6. 一段 古文 翻译
只有乙木尚有余气,如果柱中有倚托,且得月令,显贵这句明显不是古文www.gyjslw.com
7. 这个老坛子价值?
上世纪农家常用灶头油罐,田间送饭饭罐,甚至晚上起夜也会用到。罐子大口,两耳穿绳,拎着非常方便。村镇小陶瓷窑口烧制,价格便宜,块儿八角可以使用多年。一般都有瑕疵,器型歪斜,沙眼、釉色不匀··· ···这是一段历史,在玻璃器皿、搪瓷罐、铝制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之前,这些坛子、罐子··· ···就是生活主要器皿。所以说“坛坛罐罐”就是家庭全部使用杂项代称了。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书坛有道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书坛有道”不是成语,“()坛()()”的成语只有3个:
  1、筑坛拜将
  zhù tán bài jiàng
  【解释】指仰仗贤能。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2、坛坛罐罐
  tán tán guàn guàn
  【解释】坛:一种口小肚子大的陶器;罐:盛东西用的大口陶瓷器皿。形容旧有的条条框框或规矩等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敌人进攻时,对付的办法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先发制人’,‘不打烂坛坛罐罐’,‘不丧失寸土’,‘六路分兵’。”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3、登坛拜将
  dēng tán bài jiàng
  【解释】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没坛场,具礼乃耳。’王许之。”
  【结构】连动式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任命将帅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4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