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大将”的成语「大厦将倾」
成语“大厦将倾”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dà shà jiāng qīng
成语简拼:DSJQ
成语注音:ㄉㄚˋ ㄕㄚˋ ㄐ一ㄤ ㄑ一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大厦将颠、危在旦夕
反义词:国运昌盛、稳如泰山、坚不可摧
读音纠正:厦,不能读作“xià”。
成语出处: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成语用法:大厦将倾主谓式;作定语;指即将崩溃。
成语造句:其实,这也难怪,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谁又不是这样?(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成语“大厦将倾”的扩展资料
1. “呼啦啦,大厦将倾”是什么意思?出处:《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翻译:一生聪明过人用尽机谋,到最后反而搭进了自己的性命。活着的时候已经操碎了心,死后空落了个聪明的名声。原指望全家富贵人人康宁,到后来家破人亡各自奔波。白费了终日操劳,心悬意恍的半生苦心;就好像是忽悠悠一场大梦初醒,又好比哗啦啦的大厦倾塌,昏惨惨的的灯火将灭。哎呀!一场欢喜忽然变为悲痛和辛酸。可叹人世间啊,贫贱富贵、兴盛衰落谁也难以预料!来自www.gyjslw.com
2. 信陵君魏无忌:大厦将倾独木支
如战国四公子般拥有独立王国的实人物,如果才干过人,那么他是忠于祖国还是徇私自利,恐怕不是君主能控制得了的,如何行事只能凭自己的良心。田文与魏无忌是四公子中最有才干的两位,既能养士也有战功,并且魏无忌能力还要强于田文几分;但是魏无忌始终能够以魏国为先,并且在战国末期挽救赵国于水火。可惜他也逃不过君主的猜忌,最终郁郁而终。
一、慧眼识士
魏无忌是魏昭王幼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魏国在战国初期率先变法强国,成为霸主,可是第三代国君魏惠王其人志大才疏,把魏文侯、魏武侯两代攒下的家底几乎败光,接下来几代国君都在走下坡路。到魏安釐王这一代,已经称为强秦虎视眈眈的嘴边肉。魏无忌以其过人才干,成为此时魏国仅有的亮点。
与孟尝君田文类似,魏无忌也热衷养士,但是他看中的士人绝不是鸡鸣狗盗之徒,而是能够以大义为先,能够帮助魏无忌救亡图存,这一点远远超过田文。魏无忌的门客,最有名的是侯嬴、朱亥、毛公、薛公四人。
侯嬴本是魏国的隐士,在大梁当一个守城门的小吏。魏无忌得知此人之后,带着礼物亲自去侯嬴家里迎接。此时侯嬴已经七十岁,他说:“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不能因我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礼。”被拒绝之后,魏无忌仍不放弃,在家里大摆宴席,然后再次上门请侯嬴,希望他能够赴宴,免得众客人等得太久。
魏无忌亲自驾车,空出车子左边的尊位留给侯嬴。侯嬴坦然上车,毫不谦让。接着,侯嬴要求魏无忌带他去探访一位杀猪的友人朱亥,并且故意和朱亥谈话很长时间,观察魏无忌的反应。魏无忌在整个过程中都表现得十分恭敬,毫不气恼,以致连魏无忌的门客都感到愤怒。
在来到府中之后,魏无忌在宴席中向贵客介绍侯嬴,并向他敬酒。侯嬴说:“今天我为公子尽力也够了。我只是个城东门看门的人,可是公子委屈车马,亲自在大庭广众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该再去拜访朋友,今天公子竟屈尊陪我拜访他。
可我也想成就公子的名声,故意让公子车马久久地停在街市中,借拜访朋友来试探公子,结果公子愈加谦恭。街市上的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而认为公子是高尚的人,能礼贤下士啊!”从此以后侯嬴就成了魏无忌府上的贵客。通过侯嬴的关系,朱亥日后也成了魏无忌的一枚重要棋子。
魏无忌窃符救赵之后,长期留在赵国不敢回魏国。他听说邯郸有两位贤人毛公和薛公,一个是开赌场的,一个是开酒馆的。于是魏无忌经常去拜访他们。魏无忌的姐夫、平原君赵胜听说了,就对夫人说:“我原以为信陵君是个贤人,可是他整天跟赌徒和酒鬼混在一起,看来也不过如此。”
夫人把这话告诉魏无忌,魏无忌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满足了平原君的要求。如今才知道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富贵的豪放举动罢了,他不是求取贤士人才啊。我从前在大梁时,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有才,到了赵国,我惟恐不能见到他们。拿我这个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愿见我。
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耻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于是魏无忌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赵胜听说后赶紧上门道歉,承认是自己不识人。因为这件事,赵胜的门客们大半投奔了魏无忌。这四位被魏无忌着意结交的士人,也成就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两场大战。
二、窃符救赵与合纵伐秦
魏无忌在战国四公子中,军事才能最为突出。田文虽然也曾领兵打败秦楚两大国,可是当时齐国国势正盛;魏无忌两次破秦,却是在战国后期秦国一家独大、山东六国衰弱不堪的情况下打赢的。
长平之战后,赵国危急,秦国不断攻赵意图一鼓作气灭亡赵国。前257年,秦军包围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援,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十万救赵。然而秦国放话,谁敢救援赵国,秦国灭赵后就先攻打谁,结果魏安釐王慑于秦国威胁,命晋鄙暂时停止进军。
赵国上下心急如焚,平原君赵胜三番五次派人向魏无忌求救,希望他能劝魏安釐王,但安釐王始终不肯出兵。魏无忌无奈之下,准备自己带领一百多名门客去和秦军拼命,经过大梁城门时,侯嬴不冷不热地对他说:“公子尽力而为,老臣这次不能跟随公子了。”
魏无忌越想越不对劲,感觉自己平时没有对不起侯嬴的地方,怎么这次侯嬴态度这么冷淡呢,于是返回想要询问。侯嬴说:“我就知道公子会回来,公子平时待我不薄,我这次却如此无礼,想必公子一定会回来问我。公子自己带人去同秦军拼命,好比割肉饲虎,毫无用处。公子养了这么多门客,这种危难时刻派不上用场,有什么意义呢?”
接着侯嬴和信陵君到隐秘处谈话,侯嬴献策道:“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爱,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随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有复仇的志向,魏王以下的臣民都想为如姬报仇,但均未如愿。
为此,如姬曾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只是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公子果真一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就能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伟业啊。”
魏无忌听从侯嬴的计策,通过如姬窃得虎符准备赶赴晋鄙大营,侯嬴又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晋鄙仍然不交出军队怎么办?不如带上朱亥,他是个大力士,如果晋鄙不从,朱亥能够杀了他。”魏无忌听了这番话就哭了。侯嬴问他是不是怕死,魏无忌说:“我是可惜晋鄙这位老将,他肯定不会轻易交出兵,看来我不得不杀了他。”
魏无忌找到朱亥,朱亥说:“我不过是个杀猪的,公子三番五次登门问候我,我觉得无以为报所以一直没什么表示,现在为您效力的时候到了。”魏无忌向侯嬴辞行,侯嬴说我这次是真的帮不上忙了,在公子到达晋鄙大营那天,我将会面向北方自刎,以答谢公子的知遇之恩。在魏无忌到达那一天,侯嬴果然面向北方自刎。
于是魏无忌带领朱亥前往晋鄙大营,果然晋鄙不肯交出兵符,朱亥用藏在袖子里的大锤杀了晋鄙。魏无忌首先整顿军队,命令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家;兄弟都在军中的,长兄回家;独生子全都回家。这样挑选出八万精兵,一举击败秦军救赵国于水火。魏无忌班师时,平原君赵胜亲自背着箭囊在前面带路。
之后,魏无忌知道安釐王会怨恨自己,一直留在赵国。秦军又不断攻打魏国,安釐王多次派人请魏无忌回国领兵,可魏无忌仍然忧心忡忡,不肯回国。毛公、薛公得知此事,面见魏无忌说:“公子所以在赵国备受敬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
如今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魏无忌听后脸色大变,立刻回魏国担任上将军,凭借自己的威名,组织起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再次击败秦国,迫使秦国暂时退回函谷关内。
三、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魏无忌回魏国之时,安釐王与这位兄弟相对而泣;可是暂时击败秦国之后,外部压力一旦减小,内斗立刻重燃。安釐王剥夺了魏无忌兵,魏无忌心灰意冷,把自己写成的《魏公子兵法》全部烧毁,沉溺于酒色,四年之后死在大梁。
田文和齐湣王可以算是堂兄弟,互相之间的猜忌和仇恨势如水火,田文以叛国为报复。魏无忌和魏安釐王是异母兄弟,关系虽然近了一层,可是互相之间依然没有信任可言。魏无忌才华胜过田文,对魏国的忠心却从未动摇,可以说是魏国的顶梁柱。
可是他的父亲魏昭王不肯传位于自己最有才华的孩子,魏安釐王面对处处强过自己的魏无忌,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一方面离不开魏无忌的能力,一方面又心事重重,对魏无忌的能力和声望充满怀疑。不管秦国有没有在魏国散布流言声称魏无忌要称王,他的下场都不会有太大差别。
魏无忌自己的势力遍布魏国上下,一方面是他能力的展现和救国所需,另一方面也是对王的重大威胁。一次魏无忌与安釐王外出打猎,离赵国边境不远,突然赵王率军出现,安釐王阵脚大乱,以为是赵国进攻。可魏无忌却镇定自若,告诉安釐王:“我有手下提前得到了消息,这是赵王也在打猎,大王不必担心。”可见魏无忌的消息甚至比安釐王还要灵通。
任何一个君主,知道自己的臣下有这种能力,都会产生怀疑。再加上后来指使安釐王的爱妾偷虎符,率领门客杀大将晋鄙,魏无忌纵然是从大局出发,可安釐王也绝不会信任他。事情做到这种地步,魏无忌对魏国的忠心多么坚定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可正是这种忠心是魏无忌不敢走出最后一步。
假如是同为三晋的赵国出了这样一位公子,他恐怕早就篡位自立,因为此类事情在赵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假如魏无忌也敢于自立,以他的能力和声望,恐怕要比田文在薛地自保的结局好得多,虽然不太可能重新振兴魏国、改变秦国统一的历史结局,可是也足以给秦国增添足够的麻烦,给山东六国争取更多时间。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3.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出处?
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书中,老艺人苏昆生放声悲歌,尽情发抒: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扩展资料:
《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1690年,孔尚任还京,任国子监博士,过了很长一段冷局闲曹的生活。他的剧本《桃花扇》,正是经过了长期酝酿,于1699年左右写成的。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
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参考资料:桃花扇-百度百科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请给出几句【红楼梦】中的最好最传神的【偈语】:预示贾家【大厦将倾】
1.收尾-飞鸟各投林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还了命,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2.好事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3.梦秦氏赠言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4.春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5.贾母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猴子身轻站树消。 6.甄士隐注释《好了歌》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 ,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 为他人做嫁衣裳。 7.好了歌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www.gyjslw.com
5. 大厦将倾 是成语
是成语。大厦将倾:高楼大屋,眼看就要倒了。比喻即将来临的崩溃局势。成语典故【出处】《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