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人儿是啥意思-全科人儿的意思解释
成语“全科人儿”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quán kē rén ér
成语简拼:QKRE
成语注音:ㄑㄨㄢˊ ㄎㄜ ㄖㄣˊ ㄦ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全福人儿、全乎人儿
成语解释: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成语用法:全科人儿作宾语、定语;多指妇女。
成语造句:她守着这全科人儿生活,觉得十分幸福
英文翻译:a perfect person-a woman whose parents,husband and children are all alive
成语“全科人儿”的扩展资料
1. 带儿字的成语有哪些一古脑儿、
一股脑儿、
喔咿儒儿、
穷儿暴富、
黄花女儿、
儿童走卒、
吊儿郎当、
妻儿老少、
黄发儿齿、
初生犊儿、
拖儿带女、
卖儿鬻女、
山旮旯儿、
儿女子语、
戴高帽儿、
视若儿戏、
儿女英雄、
妻儿老小、
北宫婴儿、
佳儿佳妇、
一就手儿、
窥牖小儿、
儿童之见、
暴富乞儿、
骄儿騃女、
巴高枝儿、
携儿带女、
儿女成行、
儿童竹马、
伯道无儿
生儿育女、
三尺童儿、
打旋磨儿、
养儿备老、
儿女心肠、
块儿八毛、
儿女姻亲、
儿怜兽扰、
全科人儿、
造化小儿、
痴儿说梦、
非同儿戏、
千儿八百、
儿女亲家、
月下老儿、
攀高枝儿、
有一手儿、
戳无路儿、
正儿八经、
耍心眼儿、
公子哥儿、
雀儿肠肚、
养儿防老、
儿女情长、
视同儿戏、
嗫嚅小儿、
贫儿曝富、
乞儿暴富、
视为儿戏、
孤儿寡妇
血性男儿、
破玩意儿、
羽林孤儿、
鬻儿卖女、
虎不食儿、
乞儿乘车、
騃女痴儿、
儿女夫妻、
正儿巴经、
儿女私情、
儿女情多、
一丁点儿、
乞儿马医、
死心眼儿、
向火乞儿、
黄口小儿、
痴儿呆女、
倒绷孩儿、
卖儿贴妇、
儿女之情、
儿大不由娘、
幽并游侠儿、
金华牧羊儿、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男儿有泪不轻弹、
男儿膝下有黄金、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儿行千里母担忧、
男儿两膝有黄金、
破题儿第一遭
丢下耙儿弄扫帚、
小鹿儿心头撞、
看人下菜碟儿、
咬人狗儿不露齿、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全科专什么意思?
全科医生和科医生。全科医生,只有具备了执业医师的资质,再经过规范的转岗进修后,才能成为正规的全科医生。因此根据政策规定上来解释,拥有乡村医生证的基层医生,即使是通过考核取得了全科医生资格证,依旧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全科医生,之所以在当下放宽条件,只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期,所以只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注意了。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我想办卫生站,基层医生,临床本科,内外儿都懂些,执业范围可以申请内,外,儿科吗,还是申请全科?
这个问题,建议你不要在网上咨询了,没有用。各地的主管部门应该是卫生局业务股,卫生服务站的设立具体要看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规划设置,在你具备申请资格的前提下,如果符合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事情就好办;另外,在当今社会,如果你有关系,事情应该不难办。县官不如现管,建议你还是找人去当地卫生局具体办理,祝你好运!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想请问下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主要为那些??谢谢
一、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
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员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门诊、 巡诊、出诊、家庭病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2、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住户,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求。
3、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指导、帮助其康复。
4、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 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协助转诊。
5、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6、开展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监测与处理。开展社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 保健。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
7、建立家庭卫生保健合同制及家庭病床,主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8、参加在职全科医学学习和社区项技术服务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社区卫 生服务技能。
9、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各项登记、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二、全科医生工作内容:
1、建立并使用家庭、个人健康档案(病历)。
2、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及适宜的会诊/转诊。
3、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与转诊。
4、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预防筛查与咨询。
5、社区慢性病人的系统管理。
6、根据需要提供家庭病床及其他家庭服务。
扩展资料:
特点
1、强调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照顾。
2、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
3、强调在社区场所对病人进行不间断的管理和服务,并在必要时协调利用社区内外其他资源。
范畴
1、可及性服务。
2、人格化照顾。
3、综合性照顾。
4、持续性服务。
5、协调性服务。
6、以家庭为照顾单位。
7、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
8、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诊断程序。
9、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
10、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全科医生和其他医生的区别和联系
1、服务宗旨与责任不同
2、服务内容与方式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科医生 (医务工作者)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里面有儿字的成语
有儿字的成语 :
一古脑儿、
一股脑儿、
喔咿儒儿、
穷儿暴富、
黄花女儿、
儿童走卒、
吊儿郎当、
妻儿老少、
黄发儿齿、
初生犊儿、
拖儿带女、
卖儿鬻女、
山旮旯儿、
儿女子语、
戴高帽儿、
视若儿戏、
儿女英雄、
妻儿老小、
北宫婴儿、
佳儿佳妇、
一就手儿、
窥牖小儿、
儿童之见、
暴富乞儿、
骄儿騃女、
巴高枝儿、
携儿带女、
儿女成行、
儿童竹马、
伯道无儿
生儿育女、
三尺童儿、
打旋磨儿、
养儿备老、
儿女心肠、
块儿八毛、
儿女姻亲、
儿怜兽扰、
全科人儿、
造化小儿、
痴儿说梦、
非同儿戏、
千儿八百、
儿女亲家、
月下老儿、
攀高枝儿、
有一手儿、
戳无路儿、
正儿八经、
耍心眼儿、
公子哥儿、
雀儿肠肚、
养儿防老、
儿女情长、
视同儿戏、
嗫嚅小儿、
贫儿曝富、
乞儿暴富、
视为儿戏、
孤儿寡妇
血性男儿、
破玩意儿、
羽林孤儿、
鬻儿卖女、
虎不食儿、
乞儿乘车、
騃女痴儿、
儿女夫妻、
正儿巴经、
儿女私情、
儿女情多、
一丁点儿、
乞儿马医、
死心眼儿、
向火乞儿、
黄口小儿、
痴儿呆女、
倒绷孩儿、
卖儿贴妇、
儿女之情、
儿大不由娘、
幽并游侠儿、
金华牧羊儿、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男儿有泪不轻弹、
男儿膝下有黄金、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儿行千里母担忧、
男儿两膝有黄金、
破题儿第一遭
丢下耙儿弄扫帚、
小鹿儿心头撞、
看人下菜碟儿、
咬人狗儿不露齿、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我想办卫生站,基层医生,临床本科,内外儿都懂些,执业范围可以申请内,外,儿科吗,还是申请全科?
这个问题,建议你不要在网上咨询了,没有用。各地的主管部门应该是卫生局业务股,卫生服务站的设立具体要看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规划设置,在你具备申请资格的前提下,如果符合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事情就好办;另外,在当今社会,如果你有关系,事情应该不难办。县官不如现管,建议你还是找人去当地卫生局具体办理,祝你好运!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全科医疗的最主要的服务形式是
1、社区基本情况(包括住户数、服务人口年龄构成比、发病率等)
2、社区居民健康调查与分析(人口发展、死亡和疾病谱变化、人均年医药费用)。
3、建立社区和个人健康档案。
二、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治及转诊,以及相关的各项医疗服务。
三、预防:传染病防治、儿童计划免疫、慢性病防治和监控等。
四、保健:儿童保健、妇孕保健、老年人保健、残疾人保健。
五、康复:接纳上级医院转回的康复期病人,侧重于慢性病、术后病人及残疾病人康复指导和管理。
六、健康教育:制订健教计划,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
七、计划生育:
1、避孕、节育措施的指导与服务;
2、优生、优育、优教的指导与服务;
3、不孕症的咨询、查治、转诊。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儿字组词有哪些
那儿[nàr] 1.口语。那里。张天翼《丰年》一:“陈七 把那双浓浓的眉毛皱了起来:‘没呀,那姓回 奚 的小子在那儿,不便答说。’”这儿[zhèr] 这里,多用于口语。儿子[ér zi] 1.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9. 取得执业医师,能否注册为全科医师?
可以,但是需要满足相应的工作年限,报考条件如下:报名参加全科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同时具备下列相应条件:
1、取得相应业中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7年;
2、取得相应业科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6年;
3、取得相应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4年;
4、取得相应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2年;
5、取得相应业博士学位。
扩展资料
全科医师的职责:
1、建立并使用家庭、个人健康档案(病历);
2、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及适宜的会诊/转诊;
3、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与转诊;
4、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预防筛查与咨询;
5、社区慢性病人的系统管理;
6、根据需要提供家庭病床及其他家庭服务;
7、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
8、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科医生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0. 全科医师为什么被称为守门人
数量少 培养体系不健全 岗位缺乏吸引力
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为何缺位
近年来,儿科、急诊科、麻醉科、精神科等业的医师因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患者就诊需求,频频告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月25日,在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院士指出,全科医生紧缺、水平亟须提高,如不解决,百姓的“看病难”困境就无法突破!
数量少且水平普遍不高 难以留住患者
全科医学,这一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从国外引入的概念,百姓对它还不甚了解。曾益新解释,相对于大医院的科医师,全科医生又称为家庭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因而又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在基层,百姓最需要这种“科科通”的全科医生,目前却极为紧缺。据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介绍,截至2014年年底,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共有17.3万人,占医生总数比例仅为6%,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约为30%。他指出,按照到2020年每万名城乡居民有2至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要求,我国约需28至42万名全科医生。“即便按照30万的目标测算,还缺13万人,每年至少还需培养2.6万人。”
在会上,令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家委员会的50余位家更为担忧的是,全科医生还面临着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目前,城市社区的临床医生拥有大学历的约为40%;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师大和中学历约占84%,且大多数都是通过转岗培训成为全科医生。
曾益新指出,在目前全科医生总量中,经过5年医学业学习并通过3年严格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医生极少,也就是所谓的“5+3”全科医生,诊疗水平相对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较高。
亟须健全培训体系 提高诊疗水平
如何把患者留在基层医院、让大医院回归学术和诊治疑难杂症的定位,也是目前医改的关注重点之一。在曾益新看来,除了目前推行的分级诊疗等政策外,“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关键是要尽快培养好一支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全科培训的高素质全科医生队伍,为‘强基层’提供人才支撑。”
曾益新介绍说,我国目前主要通过转岗培训、“3+2”住培、“5+3”住培和农村订单定向等几种方式培养全科医生,全国共有599余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担任培训任务。“基地主要依托三甲医院的科医生对学员进行培训,科医生一般缺乏全科医学理念,会习惯性地用科思维培训学员。”曾益新强调,这种培训意识需要改变。
同时,有些基地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老师水平也亟须提高。“教不出合格的学员来,如何让百姓放心去基层看病?”曾益新认为委员会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功夫。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对此表示认同,我国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师资队伍力量薄弱,高校理论师资、临床师资、社区基地师资不仅数量不足,更存在带教能力不足和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他强调,家委员会要把加强师资培训,作为提高全科医生培训质量的重中之重,尽快制定师资标准和考核标准,推进师资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
岗位缺乏吸引力 留得住人才是关键
如同儿科医师一样,全科医生同样面临着待遇低的问题。“不仅如此,全科医生还要面对职称晋升难、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的诸多问题。”秦怀金指出。
据了解,国家卫计委曾计划在2015年招收1万名全科规培生,但是报名并不踊跃。“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科医生的工作前景尚不被看好。”曾益新分析,岗位吸引力按重要性,可依次分为薪酬、职业发展、激励机制、就业环境和社会地位等。
对全科医生关注多年的曾益新等院士和家们曾建议,设立10万个基层特聘全科医生岗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会卫生服务中心设两个,其编制由国家特设,采取县管乡用的模式,除了正常收入外,由国家每年给予个人10万元特殊津贴。
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拥有90多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他们最需要合格的全科医生。但是,在总量不多的全科医生中,约80%分布在大中城市的社区,中西部的基层仅占不到20%。
尽管中央财政对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支持力度空前,累计投入95亿元,建设了599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投入了28亿元用于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能力建设项目;建立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常性补助机制,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等。但在家们看来,如果不提高岗位吸引力,招不来规培学员、留不住全科医生的局面仍会长期存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慢性病代替传染病成为了死亡的主要原因。曾益新指出,疾病谱的变化要求医学的重心必须下移,必须关注预防和健康管理,关注人群情感和心理需求,而全科医生能够承担这样一种变化,他们对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能起到基础性作用。“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