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使()”「任贤使能」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任贤使能”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兴贤的原文、王安石的《兴贤》的翻译、兴贤的原文、任字开头的成语有那些、翻译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任贤使能是什么意思?、任贤使能的意思及成语解释请帮我翻译下这段文言文任贤使能的意思及成语解释兴贤的原文关于任的四字成语等
目录索引:
1:成语“任贤使能”的词条资料
2:兴贤的原文
3:王安石的《兴贤》的翻译
4:兴贤的原文
5:任字开头的成语有那些
6:翻译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
7:任贤使能是什么意思?
8:任贤使能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成语“任贤使能”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rèn xián shǐ néng
成语简拼:RXSN
成语注音:ㄖㄣˋ ㄒ一ㄢˊ ㄕˇ ㄋㄥ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成语出处:《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自然》:“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成语用法:任贤使能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任用贤人。
成语造句:吴主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
英文翻译:appoint the virtuous and capable
成语“任贤使能”的扩展资料
1. 兴贤的原文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商之兴也,有仲虺①、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②。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③之路开矣;不迩④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⑤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2. 王安石的《兴贤》的翻译
[原文]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途哉。 [译文] 国家都是因为任用贤能的人才能兴盛,因为不用贤能之人而凭君主一己之见而衰败。这两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古往今来都是这样,也是一般人所能认同的。可为什么和平安定的时代,有了贤能之人,就能够兴盛;混乱动荡的年代即使有这样的人也不能兴盛呢?这就在于是否任用这些贤能之人了。有了贤能的人并加以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商朝的兴起,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这样的贤人;周朝兴起时,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臣;两汉兴起时,有萧何、曹参、寇恂、邓禹这样的人,等到衰败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这样众多的贤人。从魏晋以后,一直到唐朝,这样的贤人很多,不能全部列举,而这其中有的出现在兴盛的时代,有的出现在衰败的时代,也和上面所说的相同。由此看来,有贤能之人并加以任用,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对于这种情况,怎么不应该慎重的对待呢?现今的情况,和古代是相通的。现今的天下,就如同古代的天下。现今的士人和民众,也如同古代的士人和民众。古代在扰动不安的时代,还有像以上所说的那么多的贤能之人,何况现今太平安宁,怎么能说没有贤人呢? 这就在于君主和处于上位的人如何任用了。广泛的征求众人的意见,有才能的人就能进用了;没有忌讳的事情,人们就敢于直言进谏了;不亲近小人,那些进谗阿谀之人就被疏远了;不斤斤计较于文牍细节,受制于世俗之见,主管相关部门的人就能够明辨的处理事务了;不挑别人的小毛病,有办事能力的人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以达到相应的效果了。如果能够这样做,还怕不会超越两汉,胜过三代而达到五帝三皇那样的盛世么?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兴贤的原文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商之兴也,有仲虺①、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②。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③之路开矣;不迩④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⑤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任字开头的成语有那些
【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任达不拘】任性放纵,不受礼法拘束。
【任劳任怨】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任其自便】自便:按自己的方便行动。任凭自己的意思行事。
【任其自流】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任其自然】任:听任;其:代词,他,它。听任人或事物自然发展。
【任情恣性】任、恣:放任。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
【任人摆布】听凭别人操纵处置。
【任人摆弄】听凭别人操纵处置。
【任人唯亲】任:任用;唯:只;亲:关系密切。指用人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任人唯贤】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任人宰割】宰:杀;割:切。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
【任所欲为】任:听凭;所欲为:想要做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任贤受谏】贤:有德有才的人。任用有才德的人,接受劝谏。
【任贤使能】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任性妄为】任性:放纵性情;妄:胡乱。凭着自己的性情胡乱作事。
【任贤用能】任:任用;贤:德才兼备的人。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任性恣情】任、恣:放纵。放纵自己的性情,一点约束都没有。
【任怨任劳】任:担当,经受。不怕招怨,也不怕吃苦。同“任劳任怨”。
【任重才轻】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任重道悠】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
【任真自得】任真:任其自然;自得:自己有所体会。凭任自己的体会。指写文章不受拘束,有自己的风格。
【任重至远】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任重致远】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摘自www.gyjslw.com
5. 翻译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
译文:(他)任用有才能的人,手下的将相没有不是这样的人的,恭谨俭约节省费用,治理天下几乎到了置刑法而不用的地步。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6. 任贤使能是什么意思?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一次内乱,荒淫无道的齐襄公被杀死了。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避难,另一个叫小白,当时在莒国避难。他们两人各有一位贤能的老师,公子纠的老师叫管仲,小白的老师叫鲍叔牙。公子纠和小白得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赶回齐国去争夺君位。鲁国的国君鲁庄公亲自送公子纠回齐国,管仲考虑到莒国离齐国更近,担心小白赶在前头,就先带了一队人马去拦住小白。管仲在路上遇到小白以后,就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大叫了一声,就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已经被射死了,就放下心来,不慌不忙地送公子纠到齐国去。没想到,小白当时是装死倒下,为了麻痹管仲。等到管仲陪着公子纠到达齐国时,小白已经抢先回到齐国当上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到齐国,结果被齐桓公的军队打败,只好杀了公子纠,并把管仲用囚车装着送到齐国去治罪。小白的老师鲍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他知道管仲的才能比自己强,就劝齐桓公重用管仲。管仲到了齐国以后,齐桓公果然听从了鲍叔牙的劝告,不记管仲曾用箭射过自己的仇,让管仲担任齐国的相国,管理国家大事。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很快强大起来,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任贤使能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任贤使能 [rèn xián shǐ néng] [释义]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出处] 《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请帮我翻译下这段文言文
张纮,字子纲,是广陵人。他曾游学京都, 后回到本郡, 被荐举为秀才, 官府征召, 他一概推辞不往,避乱来到江东。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便委身投靠了孙策。孙策上表任他为正议校尉, 后跟随孙策征伐丹杨。孙策亲临战斗前线, 张纮劝谏说:“主将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 不可轻率行动, 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 符合天下的愿望, 不要让全国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
建安四年( 199 ) , 孙策派遣张奉献奏章到许昌皇宫, 被留在那里担任侍御史。少府孔融等都和他亲近友善。曹操听说孙策去世,打算趁东吴举丧期间进行征伐, 张纮对他进行劝谏, 认为乘人丧事而用兵, 既有违传统的道义, 如果攻而不胜, 还会使两方结仇而丢弃往日盟好, 不如借此机会厚待东吴。曹操听取了他的意见, 当即上表任孙为讨虏将军, 兼会稽太守。曹操想让张纮劝引孙归降, 外任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后来孙任命张纮为长史, 随军征讨合肥。孙率领轻骑准备亲自前往突击敌人, 张纮劝谏说:“兵器即是凶器, 战争即是凶险。现在您依恃旺盛雄壮的气势, 轻视强大凶暴的敌人, 三军将士, 无不寒心, 虽说斩敌将夺敌旗, 威震敌
军, 但这只是偏将的责任, 而不是主帅所干的事情。希望您抑制住
孟贲、夏育那样的勇猛鲁莽, 胸怀成为王霸的大计。”孙接受了他
的建议而放弃了行动。回师后, 第二年孙准备再次出兵, 张纮又劝
谏说:“ 自古以来帝王是承受天命的君主, 虽有皇灵辅佑在上, 文德
传扬于下, 也要依靠武功来昭其勋绩。然而武功贵在因时而取, 然后
才建树威势。如今您正遭遇汉家四百年未有之厄运, 有扶助危难之
功业, 理当暂且隐伏偃息军队, 广泛开垦农耕, 任贤使能, 务须崇尚
宽和仁惠政策, 顺应天命来施行诛讨, 这样就可以不劳师动众而天下
平定。”于是孙便停止了军事行动。张纮建议应当离开吴郡移都
秣陵, 孙依从其说。孙让张回吴郡接来家眷, 走在半路上张纮病逝。临死前, 他授意儿子张靖给孙留下书笺说:“ 自古以来有国有家之人, 都想修治德政来兴隆盛世, 至于他们的治理, 大多没有理想的结果。并非没有忠臣良将相辅佐, 不是不明白治国的根本, 而是由于君主不能克服自己的好恶情感, 不善于听取意见。人之常情是畏难趋易, 喜好相同的意见而讨厌不同的意见, 这与治世法则正好相反。《易传》有言‘从善如登山,学坏如崩山’, 是说学好不容易。君主继承数代相传的基业, 凭借自然的趋势, 掌握着驾御群臣的八柄
威, 乐于做好做的事、听好听的话, 无须向他人索求什么, 而忠臣
心怀难于进用的治国之术, 说出逆耳的忠言, 两者不能相互合意, 不
也是理所当然吗? 不合就会产生隔阂, 巧言令色之人便乘虚而入,君主就会被假忠迷惑眼睛, 贪恋小人的恩爱, 于是贤愚混杂, 长幼失
序, 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 是人情关系扰乱了正常的统治秩序。故
此圣明的君主醒悟到这一点, 如饥似渴地寻求贤才, 不厌其烦地接受
忠谏, 克制感情、减抑情欲, 为了道义而割舍恩爱, 在上者无偏颇错误
的任命, 在下者也就绝了非分之念。您应当加以三思, 忍受辱垢、掩藏锋芒, 以成就仁义泽被天下的大业。”张纮卒年六十。孙看了他的遗书涕泣交流。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9. 任贤使能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任贤使能 [rèn xián shǐ néng] [释义]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出处] 《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0. 兴贤的原文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商之兴也,有仲虺①、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②。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③之路开矣;不迩④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⑤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来自www.gyjslw.com
11. 关于任的四字成语
众怒难任、负材任气、任人唯贤、听之任之、任其自然、武爵武任、致远任重、简贤任能、任重致远、一身二任、任怨任劳、自由放任、举贤任能、废文任武、负任蒙劳、任贤使能、胜任愉快、沈诗任笔、一方之任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