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舟”的成语「覆舟载舟」

2024年07月30日成语大全94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覆舟载舟”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了吗、载舟覆舟是什么意思?、载舟覆舟 全文翻译、载舟覆舟的成语解释、历史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例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什么含义、“载舟覆舟”是什么意思等

目录索引:
1:成语“覆舟载舟”的词条资料
2: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了吗
3:载舟覆舟是什么意思?
4:载舟覆舟 全文翻译
5:载舟覆舟的成语解释
6:历史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例子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什么含义
8:“载舟覆舟”是什么意思

成语“覆舟载舟”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fù zhōu zài zhōu
成语简拼:FZZZ
成语注音:ㄈㄨˋ ㄓㄡ ㄗㄞˋ ㄓㄡ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载舟覆舟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覆:颠覆;载:承载。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
成语用法:覆舟载舟作定语、分句;用于比喻句。
英文翻译:The water that swallows the boat is the same that bears it.

成语“覆舟载舟”的扩展资料

1. 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了吗
释义] 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的航行,也能使船沉没.[谓喻]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亦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简称“载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 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也就是说最早表达这个意思的孔子,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是荀子总结提炼出的.有一次,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说:“一个人的智慧到底有限,君王若多听各方面意见,就明智;若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列举了历史上尧、舜等名君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昏君的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如果能够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们想蒙蔽他也就做不到了.”太宗听了连连点头称是,并时刻提醒自己时刻牢记.隋朝皇室与唐皇室有亲戚关系,唐太宗对隋在很短的时间里亡国的历史记忆犹新.有一次,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对左右大臣们说:“隋炀帝这个人,学识渊博,也懂得尧、舜好,夏桀和殷纣王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那么荒唐广魏征接口道:“一个皇帝光靠聪明和学识渊博还不行,还应该虚心听取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越来越糊涂,就自行灭亡了.” 魏征乘机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并引用《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君喻舟,以民比水,劝太宗体恤民众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载舟覆舟是什么意思?
载舟覆舟 比喻民心向背的重要性。是指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载舟覆舟 全文翻译
载舟覆舟是指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一、出处
战国·荀况《荀子·王制》: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二、译文
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二、作品赏析
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三、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载舟覆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则载舟,水则覆舟www.gyjslw.com
4. 载舟覆舟的成语解释
载:承载;覆:颠覆,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www.gyjslw.com
5. 历史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例子
1、黄巢起义,一开始老百姓是支持他推翻晚唐的统治阶级的,但黄巢打到长安后烧杀抢掠,又被老百姓抛弃。2、王莽篡政,王莽是大司马的时候,很得朝廷上下和群众拥护,但篡政为帝,受到士人和老百姓的反对,很快败亡。3、李自成起义,李自成打着“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旗号推翻了明朝,但起义军内部腐朽,贪污腐化强抢民利,又被推翻。4,苏联解体,苏联解体之时,2000万苏共党员、两亿多苏联公民心向何方?他们为什么没有挺身而出捍卫苏联共产党?纠其原因在于苏共已经失去了民心。5、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嬴政灭六国,吞八荒,囊括四海,建立了秦王朝,可建立了秦王朝后,他推行暴政,修阿房、建长城、焚书坑儒、残民以逞,导致天怒人怨。最终陈胜、吴广起义,顺应民心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什么含义
一、释义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二、谓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亦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简称“载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三、出处(一)最早出自孔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二)《荀子·王制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三)唐初魏征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四)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7. “载舟覆舟”是什么意思
善始善终
开放分类: 成语、词语、词汇、汉语、成语词典
善始善终 (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
解 释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出 处 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3章:“他这回把敬爱的共产党员梁生宝委托的事务办好,~,不要出什么大差错。”
近义词 有始有终、有头有尾
反义词 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灯 谜 原本洁来还洁去;一辈子为人民办好事
故事 秦朝末年,家境贫寒的陈平爱好道表法里的黄老之术,他担任过魏王咎的太仆,项羽的都尉,刘邦的军中尉。他献计使项羽疏远谋士范增,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曲逆侯,历任惠帝、吕后、文帝三朝丞相,他能应付各种情况并能善始善终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5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