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玉”字的成语「碎琼乱玉」

2024年08月02日成语大全70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碎琼乱玉”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含有玉和琼的成语、碎琼乱玉的解释,成语解释,拼音,示例,语法,用法、想知有‘琼’字的诗句或成语、碎玉的意思是什么、琼是什么意思?、碎琼乱玉的意思是什么、草屋崩坏后林冲为何不在仓廒借宿一晚而要到半里外的古庙?有何作用琼字在字典中怎样解释?乱珠碎玉是什么意思水浒传片段赏析(抄袭则不给分)3篇以上成语接龙,谁的最长采纳谁.不能重复,和以假乱"琼"的繁体字是什么?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天理昭然礼尚往来溯流而上鸦鹊无声 B.贪脏枉法朔风的出处等

目录索引:
1:成语“碎琼乱玉”的词条资料
2:含有玉和琼的成语
3:碎琼乱玉的解释,成语解释,拼音,示例,语法,用法
4:想知有‘琼’字的诗句或成语
5:碎玉的意思是什么
6:琼是什么意思?
7:碎琼乱玉的意思是什么
8:草屋崩坏后林冲为何不在仓廒借宿一晚而要到半里外的古庙?有何作用

9:琼字在字典中怎样解释?

10:乱珠碎玉是什么意思

11:水浒传片段赏析(抄袭则不给分)3篇以上

12:成语接龙,谁的最长采纳谁.不能重复,和以假乱

13:"琼"的繁体字是什么?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天理昭然礼尚往来溯流而上鸦鹊无声 B.贪脏枉法

15:朔风的出处

成语“碎琼乱玉”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碎瓊亂玉
成语读音:suì qióng luàn yù
成语简拼:SQLY
成语注音:ㄙㄨㄟˋ ㄑㄩㄥˊ ㄌㄨㄢˋ ㄩ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雪花。
成语用法:碎琼乱玉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雪花。
成语造句:天上飘下碎琼乱玉,大地瞬间披上素妆
英文翻译:snow like jade fragments
成语谜语:雪花

成语“碎琼乱玉”的扩展资料

1. 含有玉和琼的成语
琼浆玉液、
琼楼玉宇、
碎琼乱玉、
琼台玉阁、
玉佩琼琚、
琼台玉宇、
琼林玉树、
琼堆玉砌、
琼浆玉露、
琼林玉枝、
玉想琼思、
琼枝玉树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碎琼乱玉的解释,成语解释,拼音,示例,语法,用法
碎琼乱玉
suì qióng luàn yù
碎琼的解释: 玉屑。
元 张宪 《听雪斋》诗:“万籁入沉冥,坐深窗户明;微於疎竹上,时作碎琼声。”
碎琼乱玉的意思:
琼:美玉。形容雪花洁白散碎
例: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水浒传》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雪花www.gyjslw.com
3. 想知有‘琼’字的诗句或成语
  成语:
【碎琼乱玉】指雪花。
【瑶林琼树】形容人容貌智力出众。
【玉液琼浆】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瑶台琼室】玉砌的楼台宫室。泛指华丽的宫廷建筑物。
【玉佩琼琚】玉佩:玉做的佩饰。琼琚:赤玉做的佩饰。①泛指玉制的佩饰。②对诗文作品的美称。
【玉树琼枝】①形容树木华美。②比喻贵家子弟。
【仙山琼阁】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
【琼厨金穴】比喻豪富奢侈的人家。
【阆苑琼楼】阆:空旷,宽阔;琼:赤色玉。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阁。传说中的神仙住处。也指皇帝贵族的宫苑。
【镂冰雕琼】琼:美玉。比喻作品风格明洁或构思新颖精巧。
  诗句:
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李白《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结叶繁云色,凝琼遍雪华。-----李世民《喜雪》
玉斝飞千日,琼筵荐八珍。-----李隆基《春中兴庆宫酺宴》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武则天《游九龙潭》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李煜《采桑子》
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李煜《破阵子》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
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包佶《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
草向琼筵乐,花承绣扆香。-----李乂《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4. 碎玉的意思是什么
碎玉指细小的玉片或玉屑。喻指女性死者的遗钗﹑残稿等。对您有帮助的话,望!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琼是什么意思?


qióng
【名】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赤色玉)
同本义。泛指美玉〖redjade;finejade〗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
精琼靡与秋菊兮。——《汉书·扬雄传》
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又如:琼斝(一种玉质酒器);琼窗(玉砌的窗户。比喻窗户异常华美);琼琚(美好的佩玉);琼珠(美玉所制的珍珠);琼音(玉声。比喻清脆美好的声音)
博具,相当于后来的骰子〖dice〗
行五道而投琼曰搏,不投琼曰塞。——成玄英《庄子注疏》
比喻雪〖snow〗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水浒传》
又如:琼玉(比喻霜雪);琼田(形容晶莹如玉的江湖田野);琼妃(喻雪花);琼玖(喻冰雪);琼花(喻雪花)
府名。琼州〖Qiongprefecture〗。汉置珠崖、儋耳郡;三国吴复置珠崖郡;晋废;唐贞观五年,始置琼州;宋迁治所于今海南省琼山县南;明改置琼州府;清仍之;民国废;今设海南省


qióng
【形】
喻事物的美好〖good〗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头歌》词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
又如:琼酥金脍(指极名贵的食品)
琼岛
qióngdǎo
〖HainanIsland〗海南岛
琼浆
qióngjiāng
〖goodwine〗传说中神仙饮的仙水,代指好酒
瑶池琼浆千杯少
琼剧
qióngjù
〖Hainanopera〗流行于海南省的地方曲剧种。由潮剧、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成。也叫“海南戏”
琼楼玉宇
qiónglóu-yùyǔ
〖;richlydecoratedjadepalace〗华美的建筑物。形容月宫中或仙家的宫殿华丽精美
俄见琼楼玉宇烂然。——晋·王嘉《拾遗记》
琼瑶
qióngyáo
〖preciousjade〗∶美玉
身居锦秀心无爱,足步琼瑶意不迷。——《西游记》
〖other’sletter,giftorpoemofthanks〗∶比喻别人酬答的礼物、诗文、书信等
琼瑶满匣
〖snow〗∶比喻似玉的雪
只见朔风凛凛,冷气嗖嗖,却已琼瑶密布,飘下一天雪来。——《镜花缘》
琼枝玉叶
qióngzhī-yùyè
〖linealimperialdescendants〗原指帝王的子孙。后常指贵族子弟
况琼枝挺秀,玉叶资神,允厘监抚,仪形稚颂。——唐·萧颖士《为扬州李长史贺立皇太子表》
琼脂
qióngzhī
〖agar〗从某些红藻类植物提取的凝胶质产品,主要用作培养基和食品的凝胶剂和稳定剂
琼州海峡
QióngzhōuHǎixiá
〖QiongzhouStrait〗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海峡最狭处仅18公里,是中国的内海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碎琼乱玉的意思是什么
  碎琼乱玉释义:  指雪花。  [拼音] [suì qióng luàn yù]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林冲]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草屋崩坏后林冲为何不在仓廒借宿一晚而要到半里外的古庙?有何作用
先看原文:大雪下的正紧,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原因是时间较晚,来回几次比较累,另外又遇到草厅被雪压坏了,途中去古庙祈祷表明林冲对现实社会还抱有希望,希望三年五载以后能重回东京。同时也为下文风雪山神庙埋下伏笔,与下文林冲彻底抛弃社会,走向造反的路形成鲜明对比。像林冲这样安分守己的人都被逼上梁山,借此反应了北宋朝廷的黑暗。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琼字在字典中怎样解释?
呵呵~~看了一下词典,如果是用于人名,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美玉,似玉的雪,泛指事物美好。【以下是百度词典中的解释】 琼 qióng <名>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赤色玉) 同本义。泛指美玉 [red jade;fine jade]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 精琼靡与秋菊兮。——《汉书·扬雄传》 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又如:琼斝(一种玉质酒器);琼窗(玉砌的窗户。比喻窗户异常华美);琼琚(美好的佩玉);琼珠(美玉所制的珍珠);琼音(玉声。比喻清脆美好的声音) 博具,相当于后来的骰子 [dice] 行五道而投琼曰搏,不投琼曰塞。——成玄英《庄子注疏》 比喻雪 [snow]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水浒传》 又如:琼玉(比喻霜雪);琼田(形容晶莹如玉的江湖田野);琼妃(喻雪花);琼玖(喻冰雪);琼花(喻雪花) 府名。琼州 [Qiong prefecture]。汉置珠崖、儋耳郡;三国吴复置珠崖郡;晋废;唐贞观五年,始置琼州;宋迁治所于今海南省琼山县南;明改置琼州府;清仍之;民国废;今设海南省 琼 琼 qióng <形> 喻事物的美好 [good]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头歌》词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 又如:琼酥金脍(指极名贵的食品) 琼岛 qióngdǎo [Hainan Island] 海南岛 琼浆 qióngjiāng [good wine] 传说中神仙饮的仙水,代指好酒 瑶池琼浆千杯少 琼剧 qióngjù [Hainan opera] 流行于海南省的地方曲剧种。由潮剧、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成。也叫“海南戏” 琼楼玉宇 qiónglóu-yùyǔ [fabulously rich residence magnificent building;richly decorated jade palace] 华美的建筑物。形容月宫中或仙家的宫殿华丽精美 俄见琼楼玉宇烂然。——晋·王嘉《拾遗记》 琼瑶 qióngyáo [precious jade]∶美玉 身居锦秀心无爱,足步琼瑶意不迷。——《西游记》 [other’s letter,gift or poem of thanks]∶比喻别人酬答的礼物、诗文、书信等 琼瑶满匣 [snow]∶比喻似玉的雪 只见朔风凛凛,冷气嗖嗖,却已琼瑶密布,飘下一天雪来。——《镜花缘》 琼枝玉叶 qióngzhī-yùyè [lineal imperial descendants] 原指帝王的子孙。后常指贵族子弟 况琼枝挺秀,玉叶资神,允厘监抚,仪形稚颂。——唐·萧颖士《为扬州李长史贺立皇太子表》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9. 乱珠碎玉是什么意思
乱琼碎玉解 释 琼:美玉。 比喻洁白而凌乱的雪。零珠碎玉【拼音】líng zhū suì yù【解释】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0. 水浒传片段赏析(抄袭则不给分)3篇以上
(一)、宋江形象分析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宋江的绰号
《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水浒传》第18回: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住,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
呼保义 第四个绰号就是“呼保义”。呼保义这个词,一直到今天,大家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有一种解释说,保义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称呼,叫保义郎。另外一种解释,说“保”,就是保持的保;“义”就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大体上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
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对宋江的第二个角度的理解:
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二)、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小结: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
几个梁山人物“上山”的比较: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
(三)、《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
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
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 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哑美人。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代名词。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张大户垂涎她,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她不干,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心中不满意,又经了外人的挑唆,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看到了武松,遭到了武松的拒绝。在潘金莲那里,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可能是自然性高于她的社会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走向了毁灭。
《水浒传》中一段绝妙文字 小说第23回写武松见嫂。
金圣叹评:凡叫过三十九遍“叔叔”,忽然改作“你”字,真欲绝倒人也!
金圣叹评:上篇写武二遇虎,真乃山摇地撼,使人毛发倒卓;忽然接入此篇,写武二遇嫂,真又丝柳花朵,使人心魄荡漾也。
1.
武松打虎(片断)
……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一声响,跳出一只吊晴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纵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才窜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又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大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山冈也动,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答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着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拳头,尽平生动,只顾打,打到五六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赏析:
《武松打虎》节选自《水浒传》,短文之所以能把武松打虎的经过写得如此具体、精彩,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善于捕捉人物的动作。武松的’闪、轮、劈丢、揪’等一系列动作的贴切运用,写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有力地突出了武松的武艺高强,其中,我们也发现选择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动作来写。这样,动作最能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此外,作者把老虎的动作“一扑、一掀、一剪’都写得惟妙惟肖,让人读后如临其境,为武松捏一把汗,作者对人物动作的观察是细致而敏锐的,本文的文字写得干净利落、情节曲折生动。
2.
水浒传》这部长篇英雄传奇的开山之作,有着空前的艺术成就,对明清以至现代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风雪山神庙》节选自第十回,这部分在情节构成、人物言行和环境描写方面堪为观止。
一、情节张弛有致,揭示官逼民反的重大主题。
章回小说脱胎于“说话”,它有意识地追求情节的曲折生动。在《风雪山神庙》中,情节的设置和推进张弛有致,扣人心弦,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微风细浪,极尽腾挪变化之妙,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愉悦。它展示出林冲性格由隐忍走向反抗的历史,又昭示了性格变化的社会制约因素,突出了官逼民反的重大主题。
本文由六个部分构建成完整的叙事单元。沧州逢故人是序幕,酒店授杀机是开端,买刀寻仇人、替守草料场、投宿山神庙是发展,火烧草料场是高潮,头祭山神庙是结局,雪夜上梁山是尾声。
序幕中作者虽云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它娴熟地利用偶然,牵出了穿针引线的人物李小二;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慷慨尚义的性格;高太尉三字为后文窃听埋下了伏线,可谓肌理缜密,颇具匠心。林冲他乡遇故人,难中逢高朋,困厄之中出现意外之喜,情节设置显示为“弛”。
开端中,东京不速之客“闪”进酒店,约会无一面之缘的管营差拨,辞退招待,面授机宜,高价收买,使情节平地生波。读者虽不能断定来人是谁,高太尉三字已同林冲息息相关。情节骤然由驰变张,森森杀气弥满沧州牢城。
发展中,林冲闻风购刀,怀揣利刃,到处寻仇,情节继续升温。作者分三层来写,由当日的前街后巷,到次日的城里城外,再到三五日后的心下自慢,情节由张变弛,构成第一波澜。林冲替守草料场,杀身之祸未降,美差反而临头,情节松弛降到零点。到林冲雪夜沽酒,因草厅坍塌,投宿庙中,情节由弛渐张,却有惊无险,毒辣的杀机潜伏在林冲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表象之中。到草料场大火烧天,不共戴天的仇敌也来到庙下避雪,同林冲只有一门之隔,情节的紧张达到惊心动魄的高潮。
结局中,林冲手刃仇敌,邪恶的一方血染荒郊,暴尸野外,情节也由张变驰。林冲大步朝东,逃离现场,全文的情节也自然绾合。
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情节张驰中,刻画了林冲由隐忍到反抗的性格转变。东岳庙前,林冲惧于势,教训高衙内的拳头自行瘫软。误入白虎堂,刺配沧洲道,野猪林中几乎命丧黄泉,林冲却苦劝鲁智深饶过董超薜霸。来到沧洲后,又用白银讨好管营差拨,苟且偷生,身履死地还随遇而安,想着请城里匠人来修缮草厅。草厅倒塌后,还要亲手摸摸炭火是否熄灭,可谓兢兢业业,尽心尽责。这一切都说明林冲本无反意,东京温柔的好梦总是憧憬在林冲的幻想世界,成为他屈辱求生的精神支柱。然而身为大僚的高太尉为了满足继子的淫心,却步步陷害,得寸进尺,追杀沧州营,火烧草料场,堵死了林冲所有的生路,只留下地狱一条通道。林冲到了不在反中为人,便在刀下为鬼的情况下,性格才产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出英雄本色,全部情节都是围绕官逼民反的深刻主题安排提炼的。
二、人物性格鲜明,开掘典型性格的内在逻辑。
林冲的性格首先是一个多维系统,既善良反抗,又隐忍幻想;其次是一个圆体系统,例如善良使他扶危济困,力助小二,又使他惯于以己之善,衡人之心,冤情如山却随遇而安,被骗到死亡谷地还以为吉星高照;再次还是一个流动系统,未到绝路时一忍再忍,相对稳定,邪恶压力超过他的最大包涵力的时候,又会显示出怒目金刚的雷霆之威。而这一切主要是靠林冲自己的言行来完成的。
例如林冲手刃仇敌时的三声大喝就是典型的个性化语言。三个仇人在得意忘形时的檐下对话,对自己的阴谋和罪行是无意的自白,对庙内的林冲是难得的供词。它使林冲对事件的内幕恍然大悟,对自己不为刀俎、便为鱼肉的处境也如梦方醒。于是轻移巨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喝一声:“泼贱哪里去!”这一喝,是人间最简短的反抗宣言,表现出怒不可遏的复仇意识,锋芒直逼为虎作伥的陆、富、差三人。接着胳察一枪先搠倒差拔,再后心一枪搠倒跑了十几步的富安。先搠此二贼的原因是,差拨乃为金钱出卖灵魂,富安替陆谦帮闲,都是胁从,不必深咎。陆谦则不然,他是卖友求荣、出谋划策、认贼作父、落井下石的首恶之一。林冲先喝道:“奸贼!你待哪里去!”抓住他之后又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这二喝包容了林冲东岳庙被辱以来的无限酸楚和满腔义愤,更是对死有余辜的奸贼的罪行判决和道德审判。语言是小说的家园,言行是人物的自塑,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传达作者褒贬向背的外在形式。这三声大喝和杀仇行为,的确具有一箭三雕的作用。
三、景物层层渲染,营造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景物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本文中的景物,不是纯客观的自然复印,而是因人设景,因情布景,使景物成为推动故事情节,衬托人物心境,象征社会本质,构成性格处延的“积极背景”,耐人寻味。
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三个方面:风雪、大火和山神庙。
取路草料场时,“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这是暗示陆谦之流的阴谋已经开始实施,象征高俅之流构成的社会环境发刀风剑雪,极其恶劣。正因为风狂雪大,才使草厅撼动,摇摇欲坠,也才导致林冲市井沽酒的情节。“林冲一路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下得正紧。”这是进一步烘托险恶多艰的社会环境,突出一个“逼”字。虽然“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鲁迅《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也正因为这样猛烈的北国风雪,草厅才会“被雪压倒”,逼迫林冲投宿山神庙中,对情节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到晚越下得紧”,更衬托出邪恶势力的步步相逼,穷凶极恶。
山神庙的描写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远镜头,外景观。林冲沽酒去时于路边“看见一所古庙”,便跪拜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这为下文草厅倒塌后林冲来庙中投宿埋下了伏线,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表现了林冲孤苦无依的心态。武艺超拔的堂堂英雄,因被人陷害,千里为囚,孤身一人,挣扎在急风暴雪之中,在现实世界之外寻求山神的庇护,是对人间丑恶的批判。第二次是近镜头,内景观,是林冲入庙之所见:“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这种气氛萧条、阴森、威严,令人毛骨悚然,表现了林冲的潦倒、落魄、举目无亲。乾坤无边,却容不得林冲一人,就因为妻子美艳非凡,便落得有国难报,有家难投,陪伴林冲的只有破庙一间,泥塑三尊,面目狰狞而刚正,暗喻冥冥之中自有明察秋毫的神祗,主持公正,除暴安良,虽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却也是落难林冲此时此境下的心态,同时又为下文祭献罪恶头颅的情节设伏。林冲杀人,火烈雪猛,月黑风高,无人可见,无人可闻。然而,山神可证,人鬼可见,判官可闻。陆、富、差三人实蓄谋已久,情理难容,方才的檐下交谈已将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而杀人的武器则是势、阴谋、大火、监牢,林冲只不过在忍无可忍时用刀枪进行正当防卫罢了。
火的描写是通过人物感受和直接描写实现的。林冲“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在壁缝中看见草料场“刮刮杂杂地烧着”。火热冲天,才有可能在半里外听闻远观,也是林冲直冲云霄的内心怒火的外化。火烧掉了高俅父子的黄粱美梦,也烧掉了林冲的一肚皮窝囊气,烧光了陆谦一伙升官发财的野心,也烧光了林冲的奴气和幻想,终于在熊熊烈火中得到涅磐,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成为一员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猛将。
3.
《水浒》里,“武松打蒋门神”是一出大戏。武松铁拳到处,一个恶势力的代表人物轰然倒下,演绎着水浒英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主题,端的大快人心。
然而武二郎在为谁鸣不平?施恩父子也。书中说得明白,施恩他爹乃孟州城监狱的管营,这位管营老爷品性如何呢?武松作为犯人最初解到时,
因为没有“孝敬”,管营大人差点照常规赏给武松一顿“杀威棒”,好歹在旁边的施恩另有打算,才免却皮肉之苦。这样看来,施恩的老子其实和当时多数墨吏一样,有钱好办事,无钱就会找人晦气。至于施恩本人,他自己也交待得极为清楚,他在孟州城黄金地段开的快活林酒店并非寻常,据其对武松介绍:“但有过路妓女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那许多去处,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如此赚钱。”这不就是今之所谓收取保护费么?施恩的本钱是什么?无非是他老子的势,和他本人曾“学得些小枪棒在手”,书中还写道,他的酒店之所以独霸孟州,还靠他老子管的八九十个拼命囚徒护场子,这小子也真能利用一切资源呢。可是“如此赚钱”的勾当却活生生被蒋门神夺了。蒋门神又有多少本钱,为何偏偏压过施恩一头?无他,拳头更大,后台更硬,所以一场火并下来,快活林换了主人,人们转而向蒋门神上交保护费了。
说到底,这施恩、蒋门神不就是当年孟州城两股“黑社会”吗?法律家们说,“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有几个特征:犯罪组织比较稳定,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试看,“黑社会”的基本要素蒋门神、施恩们哪条不具备?究其实,施恩和蒋门神争夺快活林不过是“黑吃黑”。而武二郎显然见不及此,施恩父子给了他一些优待,天天好酒好肉,给他戴了几顶诸如“大丈夫”“义士”“神人”的高帽,便感激涕零了,死心塌地愿意为施恩父子驱驰。当然作为“黑社会”中的不同个体,施恩与蒋门神可能还有区别,这就是施恩本人相对地比较重哥们儿义气,这没什么奇怪,就像当代也有义气浓厚的“黑社会”老大一样,但这种义气却显然不能改变“武松醉打蒋门神”事件的性质:一边惩恶,一边帮凶。对在快活林周围做生意的各色人等来说,这保护费是交到施恩手中还是蒋门神手中,也并无本质的差别。可笑武松被别人的小恩小惠迷住了眼却不自知,他答应助施恩重夺快活林的当日,居然还振振有辞地说:“凭着我胸中本事,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
一个人糊里糊涂被人当枪使上了,这还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他对自己的角色全无认识,还自以为是在打抱不平替天行道。我为堂堂武二郎一哭。来自www.gyjslw.com
11. 成语接龙,谁的最长采纳谁.不能重复,和以假乱
和以乱假 → 假公济私 → 私相授受 → 受宠若惊 → 惊弓之鸟 → 鸟语花香 → 香消玉殒 → 殒身不恤 → 恤老怜贫 → 贫贱之交 → 交头接耳 →耳濡目染 → 染神刻骨 → 骨瘦如柴 → 柴米夫妻 → 妻离子散 → 散兵游勇 → 勇往直前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师心自用 → 用舍行藏 →藏污纳垢 → 垢面蓬头 → 头头是道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 倚老卖老 → 老马识途 → 途穷日暮 →(需要加长的话还可以再接)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2. 琼的繁体字是什么?
是“琼”的繁体字。
琼的读音如下:
琼(qióng)
字的释义如下:
1、美玉
2、喻美好的
3、中国海南省的别称
4、古代博具,犹後来的骰子。
5、古代方士用以炼丹的材料。 
琼的组词如下:
1、碎琼乱玉【suì qióng luàn yù】
2、弃琼拾砾【qì qióng shí lì】
3、琼浆玉液【qióng jiāng yù yè】
4、镂冰雕琼【lòu bīng diāo qióng】
5、琼楼玉宇【qióng lóu yù yǔ】
6、仙山琼阁【xiān shān qióng gé】
7、琼浆金液【qióng jiāng jīn yè】
8、琼厨金穴【qióng chú jīn xué】
9、琼枝玉树【qióng zhī yù shù】
10、琼岛春云【qióng dǎo chūn yún】
11、玉液琼浆【yù yè qióng jiāng】
12、玉宇琼楼【yù yǔ qióng lóu】
13、玉佩琼琚【yù pèi qióng jū】
14、炊琼爇桂【chuī qióng ruò guì】
琼姓来源如下:
1、汉族琼姓,未得其源。琼指美玉,琼姓应当就是以物为姓。
2、历史上藏族亦有此姓,聂赤赞普之后有父系六族,其中有琼氏(族),此当以族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按:’聂赤赞普’--’聂’,颈项之意;’赤’,座位;’赞普’,威武雄长之意,引申为’王’义。综合’聂赤赞普’之意:’颈座王’。亦即骑在人们脖子上的王。传说中藏族先民最早的王,其时约在西汉。父系六族有洛氏、聂氏、琼氏、努氏、色氏、保氏。)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3.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天理昭然礼尚往来溯流而上鸦鹊无声 B.贪脏枉法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和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该题将成语放在一起考查,主要考查了同音字和形似字,应注意以义辨形。本题中错字因音同而误写,正确书写为:A.鸦雀无声 B.全对 C. 伏侍不暇 交头接耳 D. 再接再厉 人才荟萃  绿草如茵。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4. 朔风的出处
1、厉严寒复,阴气下微霜。制——三国魏·阮籍《咏怀》2、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袁枚《祭妹文》3、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东晋·谢灵运《岁暮》4、施耐庵《水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 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5、冰心《谈生命》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56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