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的成语「亭台楼阁」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亭台楼阁”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关于“亭台楼阁”的古诗词有哪些?、陕西镇安中学喷泉凉亭被火速拆除,建了又拆不更浪费吗?、"亭台楼阁"是一种建筑还是四种不同的建筑?、亭 台 楼 阁 殿有什么区别?、等
目录索引:
1:成语“亭台楼阁”的词条资料
2:关于“亭台楼阁”的古诗词有哪些?
3:陕西镇安中学喷泉凉亭被火速拆除,建了又拆不更浪费吗?
4:"亭台楼阁"是一种建筑还是四种不同的建筑?
5:亭 台 楼 阁 殿有什么区别?
成语“亭台楼阁”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tíng tái lóu gé
成语简拼:TTLG
成语注音:ㄊ一ㄥˊ ㄊㄞˊ ㄌㄡˊ ㄍㄜ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楼台亭阁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那亭台楼阁,树林山水,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
成语用法:亭台楼阁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建筑物。
成语造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如果要修怎么样一座亭台楼阁的大花园,我力量不够。”
英文翻译:pavilions,terraces,and towers
俄文翻译:беседки и павильоны
成语“亭台楼阁”的扩展资料
1. 关于“亭台楼阁”的古诗词有哪些?1.《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 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3.《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题岳阳楼》
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5.《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陕西镇安中学喷泉凉亭被火速拆除,建了又拆不更浪费吗?
一、事情经历
近期新华社新华社刊发了一则报道《学校建漂亮点本无错,为何这所“豪华中学”让人困惑?》,该报道提到,位于陕西西南部的深度贫困县——镇安县刚刚脱贫摘帽,花了7.1亿元修建了一所“豪华中学,镇安县需连续12年、每年至少偿还5000余万元贷款。
8月24日中午,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新校区大门紧锁,校门口标志性的4层“鲤鱼跳龙门”水景喷泉开始被拆除。
二、豪华的学校背景
这个学校超级豪华,一进入学校感觉到了AAAAA级旅游度假区,亭台楼阁、瀑布流水、高楼林立、高档公寓,每个学校的角落就是浮夸、豪华,试问在这样学校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该怎样树立?
学生知道县里刚刚脱贫,就建设这么豪华的学校,而且每年要偿还5000万。这样一个对比,学生该怎样理解,难道国家的钱就可以浪费吗?
三、个人观点
学校就是教书育人地方,学校能够满足师生学习就可以了,不必要这么豪华。我认为拆除凉亭不是浪费,是拆除了豪华、腐败、浪费的理念,在学生们中树立知错就改的理念。
在这么豪华学校学习会影响学生消费观念,有的学生就和家长提出要享受较好物质条件,遭到家长拒绝,他们却振振有词,县里没钱,我们的学校不也超级豪华吗?这种脱离实际生活条件给孩子的高配投入,对身心成长更是不利。
拆除了这些凉亭就是树立了知错就改,量力而行理念。做事量力而行,花钱量入为出,大到国家各级政府,小到个人家庭,都应该是适用的。
教育界陶行知老人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认为拆除凉亭不是浪费,是树立了教育本质。www.gyjslw.com
3. 亭台楼阁是一种建筑还是四种不同的建筑?
四种具体解释:亭台楼阁 在中国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亭是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梅花形和扇形等多种形状。亭子常常建在山上、水旁、花间、桥上,可以供人们遮阳避雨、休息观景,也使园中的风景更加美丽。中国的亭子大多是用木、竹、砖、石建造的,如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苏州的沧浪亭等。 廊是园林中联系建筑之间的通道。它不但可以遮阳避雨,还像一条风景导游线,可以供游人透过柱子之间的空间观赏风景。北京颐和园中的长廊,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的一边是平静的昆明湖,另一边是苍翠的万寿山和一组组古典建筑。游人漫步在长廊中,可以观赏到一处处美丽的湖光山色。 榭是建在高台的房子。榭一般建在水中、水边或花畔。建在水边的又叫“水榭”,是为游人观赏水景而建的,如北海公园的水榭、承德避暑山庄的水心榭等。 楼阁是两层以上金碧辉煌的高大建筑。可以供游人登高远望,休息观景;还可以用来藏书供佛,悬挂钟鼓。在中国,著名的楼阁很多,如临近大海的山东蓬莱阁、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等。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亭 台 楼 阁 殿有什么区别?
1,亭: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从立体构形来说,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西蜀子云亭。――《三国志·诸葛亮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梦令》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姚鼐《登泰山记》 亭西有岱祠。2,台,本义: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 可以处台榭。――《礼记·月令》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台阁相向。――唐·李朝威《柳毅传》 守台军士。――《广东军务记》3,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superstructure]。如:楼子(楼阁);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楼堞(城楼上的矮墙)。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4,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但较小巧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pavilion (usu.two-storeyed)] 接屋连阁。――《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促织》。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5,殿:接待大众,办公集会的场所称为’殿 ’像我们现在的客厅.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