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烛”字的成语「西窗剪烛」

2024年08月05日成语大全64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西窗剪烛”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西窗烛是什么意思、剪烛西窗”的典故含义是什么?、剪烛西窗是什么意思、西窗剪烛组成成语、剪烛西窗,什么意思,、等

目录索引:
1:成语“西窗剪烛”的词条资料
2:西窗烛是什么意思
3:剪烛西窗”的典故含义是什么?
4:剪烛西窗是什么意思
5:西窗剪烛组成成语
6:剪烛西窗,什么意思,

成语“西窗剪烛”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xī chuāng jiǎn zhú
成语简拼:XCJZ
成语注音:ㄒ一 ㄔㄨㄤ ㄐ一ㄢˇ ㄓㄨ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剪烛西窗
成语出处: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成语用法:西窗剪烛作宾语;指亲友聚谈。
成语造句:清·纳兰性德《青玉案·宿乌龙江》:“几时相见,西窗剪烛,细把而今说。”
英文翻译:the happy reunion of friends chatting together late into the night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诗人李商隐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四川一向多雨多雾,阴雨绵绵。他身处异乡,面对秋雨夜深人静,勾起对妻子的怀念,作诗《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成语“西窗剪烛”的扩展资料

1. 西窗烛是什么意思
解释: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古代是没有电灯的,主要依靠蜡烛来照明,蜡烛里面有一根烛芯,烧着烧着就会烧焦,这就使得烛光特别昏暗,看不清楚。剪烛就是剪去烧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是指两个人在深夜坐在家里的西窗前秉烛夜谈。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全诗原文: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扩展资料
赏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
“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
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夜雨寄北是一首抒情诗,作者即兴写来,语言质朴自然,毫无修饰。但写出了作者刹那间的情感曲折变化。头两句是实写,秋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剪烛西窗”的典故含义是什么?
剪烛西窗【释 义】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 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示 例】 今视之殆如梦寐,与谈诗文,慧黠可爱。剪烛西窗,如得良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 【近义词】 西窗剪烛 【用 法】 作宾语;指亲友聚谈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剪烛西窗是什么意思
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剪烛西窗指因为一对情人在烛光下彻夜畅聊,以至于蜡烛燃烧太多,蜡烛油全滴下来,而需要剪去滴下来的部分,象征了情人间的心心相印,心有灵犀
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西窗剪烛组成成语
西窗剪烛 【拼音】:xī chuāng jiǎn zhú 【解释】: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示例】:待归来细问当年事,有谁念残香冷腻,共话却潦倒~时。 ★明·陈汝元《金莲记·便省》 【近义词】:剪烛西窗 【语法】:作宾语;指亲友聚谈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诗人李商隐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四川一向多雨多雾,阴雨绵绵。他身处异乡,面对秋雨夜深人静,勾起对妻子的怀念,作诗《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烛西窗 【拼音】:jiǎn zhú xī chuāng 【解释】: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示例】:今视之殆如梦寐,与谈诗文,慧黠可爱。~,如得良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 【近义词】:西窗剪烛 【语法】:作宾语、定语;泛指亲友灯下聚谈
摘自www.gyjslw.com
5. 剪烛西窗,什么意思,
剪烛西窗读作:jiǎn zhú xī chuāng意思是诗人李商隐思念远方妻子,盼望能早日相聚夜语 。后用来泛指亲友间的相聚交谈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5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