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斧()()()”「斧钺汤镬」

2024年08月08日成语大全66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斧钺汤镬”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古代有哪些酷刑、"钺"这是什么? 怎么发音 ? 什么意思啊?、古代舍生取义的人的事例、成语斧字开头的、汤镬 是怎么行刑的、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翻译一下??、虽蒙斧钺汤镬的蒙什么意思苏武牧羊北海上原文和译文汤镬 是怎么行刑的“钺”是什么意思?“钺”是什么意思?文言文中烫镬的含义等

目录索引:
1:成语“斧钺汤镬”的词条资料
2:古代有哪些酷刑
3:"钺"这是什么? 怎么发音 ? 什么意思啊?
4:古代舍生取义的人的事例
5:成语斧字开头的
6:汤镬 是怎么行刑的
7: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翻译一下??
8:虽蒙斧钺汤镬的蒙什么意思

9:苏武牧羊北海上原文和译文

10:汤镬 是怎么行刑的

11:“钺”是什么意思?

12:“钺”是什么意思?

13:文言文中烫镬的含义

成语“斧钺汤镬”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fǔ yuè tāng huò
成语简拼:FYTH
成语注音:ㄈㄨˇ ㄩㄝˋ ㄊㄤ ㄏㄨㄛ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汉书·苏武传》:“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成语用法:斧钺汤镬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刑罚。

成语“斧钺汤镬”的扩展资料

1. 古代有哪些酷刑
凌迟 车裂 斩首 腰斩 剥皮 炮烙 宫刑 刖刑 插针 活埋 鸩毒 棍刑 剖腹 抽肠 射杀 沉河 绞缢 黥(qíng)面截舌虿(chài)盆烹煮大卸八块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钺这是什么? 怎么发音 ? 什么意思啊?
钺 yuè◎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古星名。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古代舍生取义的人的事例
  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把全身漆成癞子,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邱少云宁愿火烧也不愿暴露目标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苏武、吉平、谭嗣同三人,为了忠义可以忍受万般折磨,直至献出生命。他们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他们舍生而取的“义”,只能是忠义。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成语斧字开头的
斧字开头的成语 :斧破斨缺、斧钺之诛、斧钺刀墨、斧钺汤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汤镬 是怎么行刑的
把人扔进烧沸水的铜鼎里煮死,也有扔进油锅里炸死的。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翻译一下??
意思: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出处:汉班固《苏武传》。《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原文节选: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译文:
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
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头两小节,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共十一小节,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况而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第三部分为最后四小节,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
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入骨三分。
创作背景:苏武是西汉大臣。他出使匈奴,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
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
左大都尉是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冒险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
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苏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没有想到的难题,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苏武在解决这道难题的过程中的表现,刻画了他的光辉形象。
作者简介: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少善文,因续作其父班彪《史记后传》,为人告发私改国史,下狱。
经弟班超上书力辩,得释。后任兰台令史,转为郎,典校秘书,成《汉书》。后从大将军窦宪远征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得罪,班固亦受牵连,下狱死。有集十七卷,已佚,明人辑有《班兰台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武传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虽蒙斧钺汤镬的蒙什么意思
蒙[méng] 解释受:出 处 《汉书·苏武传》:“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苏武牧羊北海上原文和译文
律1.知武终不可胁2.,白3.单于。愈益欲降之4.,乃幽5.武,置大窖6.中,绝不饮食7。天雨8.雪,武卧啮9.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10.上无人处,使牧羝11.,羝乳12.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13.,掘野鼠去14.草实15.而食之。杖汉节牧羊16.,卧起操持,节毛尽落。 (选自《汉书·苏武传》) [注释]: 1.律:指卫律,汉人,投降匈奴,单于封为丁灵王,是单于的重臣。 2.胁:胁迫(他投降)。 3.白:禀报。又,《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又,《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 4.降之:让苏武投降。降,作使动用。 5.幽:囚,禁闭。 6.窖:地穴。 7.绝不饮食:不给他水喝,饭吃。 8.雨:下。名词作动词用。 9.啮(nie):吃、嚼。 10.北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11.羝(di):公羊。 12.羝乳:公羊生小羊。 13.廪食不至:公家不给他供应食物。 14.去:藏。 15.草实:野生的果实。 16.杖汉节牧羊:拄着代表汉廷的节杖放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摘自www.gyjslw.com
9. 汤镬 是怎么行刑的
把人扔进烧沸水的铜鼎里煮死,也有扔进油锅里炸死的。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0. “钺”是什么意思?
钺(yuè; 音同“越”)是中国先秦时代武器,为一长柄斧头,重量也较斧更大,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在当时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但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终退为仪仗用途,常作为持有者力的表现之用。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1. “钺”是什么意思?

钺、戉
yuè
【名】
(戉,形声。本义: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同本义〖battle-axe〗
戉,大斧也。——《说文》
王左杖黄戉。——《书·牧誓》。传引《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戉,经传皆以铖为之。”
钺,车銮声也。——《说文》。伟借为戉。
一人冕执钺。——《书·顾命》
授铖四七。——张衡《东京赋》
斧钺汤镬。——《汉书·李广苏建传》
碧汉中百十队翔鸾振羽,黄旌白钺。——《梼杌闲评——明珠缘》
又如:钺钺(车铃声。也作“哕哕”);钺斧(圆刃大斧);钺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套语。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
星名。钺星,即天枪三星,也称天钺〖astar’sname〗
辛酉,月行在东井钺星南八寸。——《南齐书·天文志上》
“戉”另见yuè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2. 文言文中烫镬的含义
应该是“汤镬”,有两义:1、滚开的水锅或油锅。例如:当于汤煮之。——晋· 干宝《搜神记》2、指用滚汤水煮人的酷刑。例如:臣请就汤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蒙斧钺汤镬。——《汉书·李广苏建传》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5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