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归”字的成语「放牛归马」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放牛归马”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是什么典故?、放牛归马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归马放牛、博雅中国象棋残局破解之放牛归马、等
目录索引:
1:成语“放牛归马”的词条资料
2: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是什么典故?
3:放牛归马是什么意思
4:什么叫归马放牛
5:博雅中国象棋残局破解之放牛归马
成语“放牛归马”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FNGM
成语注音:ㄈㄤˋ ㄋ一ㄡˊ ㄍㄨㄟ ㄇㄚ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偃武修文
成语出处:《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用法:放牛归马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再用兵。
成语造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好容易海晏河清,放牛归马。”
英文翻译:desist from military operations and cultivate literary skill
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成语“放牛归马”的扩展资料
1. 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是什么典故?典故: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出自春秋佚名《尚书·武成》。
节选原文: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译文:
一月壬辰日,月亮大部分无光。到明天癸巳日,武王早晨从周京出发, 前往征伐殷国。四月间,月亮开始放出光辉,武王从商国归来,到了丰邑。 于是停止武备,施行文教,把战马放归华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旷野, 向天下表示不用它们。
扩展资料
《武成篇》记载的武王伐纣的事件经过,作于公元前1046年。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武成》于《古文尚书》,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散失了。2014年的通行本是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的《伪古文尚书》。真古文《武成》的部分佚文存于《汉书·律历志》中年,完整即《逸周书·世俘》。
《古文尚书》原指《尚书》的一种本子,后发展为学术体系之称。传说西汉景帝程姬之子刘余封为鲁王后,为扩大王府,侵占一部分孔子旧居,在屋壁中发现暗藏的《礼》、《论语》、《孝经》、《尚书》等简书,因其字体远在先秦,时人称为蝌蚪文字。
孔子十二世孙孔安国以伏胜所传校定,多出二十五篇。《商书·盘庚》分上、中、下,伏胜合而为一,《周书·顾命》与《康王之诰》则合在一起,《秦誓)上下两篇,亦合在一起,又多出四篇,总共五十九篇,四十六卷。
每篇的写成年代各不相同,记录了涉及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中商周王朝的历史,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论,而且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情况,以及古代天文和地理等等,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成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放牛归马是什么意思
放牛归马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fàng niú guī mǎ,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出自《书·武成》。【出处】《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什么叫归马放牛
归马放牛 [ guī mǎ fàng niú ] 【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出自】:《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博雅中国象棋残局破解之放牛归马
你好,招法如下:1. 车四进七 士5退6 2. 马八进七,绝杀。用白话解释就是:红方用车杀掉黑方底士,黑方落士吃掉红车,红方再跳马形成马后炮绝杀。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