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字的成语「左史右经」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左史右经”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左史,右史指的史什么?、左史和右史到底各负责记录什么?、“政右经左版”什么意思?、左史右经打一动物、《四书集注》的《大学》篇中的“右经”“右传”的“右”...、左史右经打一动物?、等
目录索引:
1:成语“左史右经”的词条资料
2:“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左史,右史指的史什么?
3:左史和右史到底各负责记录什么?
4:“政右经左版”什么意思?
5:左史右经打一动物
6:《四书集注》的《大学》篇中的“右经”“右传”的“右”...
7:左史右经打一动物?
成语“左史右经”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ZSYJ
成语注音:ㄗㄨㄛˇ ㄕˇ 一ㄡˋ ㄐ一ㄥ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左图右书、左图右史、左右图史
成语出处:明·宋濂《黄氏义门铭》:“视其斋庭,左史右经,踵武绳绳。”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
成语用法:左史右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左史右经”的扩展资料
1.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左史,右史指的史什么?右史是古代史官名。唐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
起居舍人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唐显庆三年(658年),另置起居舍人于中书省。掌记录皇帝所发命令。唐龙朔二年(662年)改起居郎为左史,起居舍人为右史,咸亨元年(670年)复旧。
天授元年(690年)又改为左、右史,神龙元年(705年)再复旧,皇帝御殿时,郎左、舍人右,对立于殿中,记载皇帝言行,季终送史馆,宋、辽亦置。
此句意思为:天子的一举一动,由左史负责记录;天子的每一句话,由右史负责记录;在天子身边侍候的乐工,负责察辨乐声是否异常。
扩展资料:
这句话出自《礼记·玉藻》。
《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这部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玉藻》是《礼记》中的第13篇, 和《王制》、《礼器》、《郊特牲》、《明堂位》、《大传》、《祭法》、《祭统》、《深衣》等都是记述各种礼制的篇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右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起居舍人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2. 左史和右史到底各负责记录什么?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正确.
www.gyjslw.com
3. “政右经左版”什么意思?
经左是指在经济上采取改革前的计划和集中的方法。政右和经左是两种对立的观点,如果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人格分裂了。政右是指在政治上主张西方式的制度和体制和方法经左是指在经济上采取改革前的计划和集中的方法 本身就是比较矛盾的东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永恒不变的 高度集中的计划集中方法的经济措施必然导致政治上的政 所以 可以说政右经左是矛盾的中国持这种观点的人 多是些不成熟的 知识型群体
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左史右经打一动物
【成语】左史右经【拼音】zuǒ shǐ yòu jīng【解释】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出处】明·宋濂《黄氏义门铭》:“视其斋庭,左史右经,踵武绳绳。”【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来自www.gyjslw.com
5. 《四书集注》的《大学》篇中的“右经”“右传”的“右”...
古代的书与现在的书不一样,古代的书是竖着印的,而且第一页也恰好与今天的书相反,是从左往右翻,即今天的书的最后一页是古代的书的封面。更为主要的是,看的时候,也要从右边的第一行看起。这样的话,写在前面的文字,到了下一行,就在右边了,所以“右经”是指在这一行的右边的文字,而且是“经”;“右传”则是在这一行的右边的文字,而且是“传”。这就要讨论“经”现“传”的区别了。“经”是特指古代的文化典籍,如儒家最早是“六经”:《诗经》、《尚书》、《礼经》、《周易》、《春秋》、《乐经》。后来有变化,发展到十三经,具体是哪些,你可以在百度里搜。“传”则是对“经”的解释的文字,如对《春秋》而言,就有《春秋左氏传》、《春秋榖梁传》、《春秋左氏传》。反正你记住,“传”是对“经”的解释就可以了。
来自www.gyjslw.com
6. 左史右经打一动物?
【成语】左史右经【拼音】zuǒ shǐ yòu jīng【解释】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内览群书或藏书丰容富。【出处】明·宋濂《黄氏义门铭》:“视其斋庭,左史右经,踵武绳绳。”【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