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下天()”「上下天光」

2024年08月15日成语大全65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上下天光”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上下天光的上下和天光分别是什么意思?、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意思、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出自...、急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什么意思?50分!、上下天光中的上下词类活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意思、岳阳楼记中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一是什么意思?上下天光什么意思岳阳楼记中"上下天光"下一句是什么等

目录索引:
1:成语“上下天光”的词条资料
2:上下天光的上下和天光分别是什么意思?
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意思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出自...
5:急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什么意思?50分!
6:上下天光中的上下词类活用
7: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意思
8:岳阳楼记中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一是什么意思?

9:上下天光什么意思

10:岳阳楼记中"上下天光"下一句是什么

成语“上下天光”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shàng xià tiān guāng
成语简拼:SXTG
成语注音:ㄕㄤˋ ㄒ一ㄚˋ ㄊ一ㄢ ㄍㄨㄤ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水天一色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上空与水中碧光一色。形容水中倒影使天水连成一片
成语用法:上下天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上下天光”的扩展资料

1. 上下天光的上下和天光分别是什么意思?
上下,指的是天空和水面,天光,指的是天上景色和水中倒影连接起来的美好景色。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989043.htm
www.gyjslw.com
2.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意思
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意思是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2、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
3、原文(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译文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出自...
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来自www.gyjslw.com
4. 急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什么意思?50分!
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出自9年级上册20课文下注释
来自www.gyjslw.com
5. 上下天光中的上下词类活用
上下,指的是天空和水面,天光,指的是天上景色和水中倒影连接起来的美好景色.
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6.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至若,至于。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该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散文《岳阳楼记》第四段,写的是岳阳楼的春日之景,选段原文如下: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白话文释义: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该文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此句语出此文的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7. 岳阳楼记中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一是什么意思?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面光色交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一,一片。万顷,极言其广。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上下天光什么意思
上下天光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本景是圆明园较早修建的一组建筑,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建成。上下天光景区的命名来自北宋文豪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中的诗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除了“上下天光”之外,“一碧万顷”也被用于命名园中的其他景区。 本景临后湖建两层楼阁,两翼曲桥架湖 , 蜿蜒百尺,并在桥上建有亭、榭。凭栏俯瞰,大有登岳阳楼所见洞庭湖之胜概 , 上下水天一色,水天上下相连。当年,这里是观赏后湖风光及中秋赏月的佳处。 1860年在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被全部烧毁,今仅存主体建筑基址。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9. 岳阳楼记中上下天光下一句是什么
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6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