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中()”的成语「击楫中流」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击楫中流”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击楫中流什么意思。、什么是击楫中流及其造句、击楫中流文言文翻译、古文翻译 中流击楫、击楫中流,风疾浪高 是什么意思、《晋书祖逖传》 击楫中流 的翻译、等
目录索引:
1:成语“击楫中流”的词条资料
2:击楫中流什么意思。
3:什么是击楫中流及其造句
4:击楫中流文言文翻译
5:古文翻译 中流击楫
6:击楫中流,风疾浪高 是什么意思
7:《晋书祖逖传》 击楫中流 的翻译
成语“击楫中流”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JJZL
成语注音:ㄐ一 ㄐ一ˊ ㄓㄨㄥ ㄌ一ㄡ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中流击楫、中流击枻
反义词:萎靡不振
成语出处:明 韩守益《苏武慢 江亭远眺》:“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 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成语用法:击楫中流动宾式;作谓语;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成语造句:击楫中流,着祖生之鞭;下濑横戈,成汉武之志。(《晚清文学丛钞 童子军 草檄》)
成语故事: 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东晋,北方及中原的大部分土地被外族所占。祖逖准备率军收复中原,朝廷只给他奋威将军的虚名,祖逖率领他的100多家人渡江北伐,在江中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后来他果真收复大片失地,但东晋根本无心抗战 晋祖逖帅师北伐,渡江于中流,敲击船桨立下誓言:不清中原 不罢休。见《晋书·祖逖传》。后因以“击楫中流”称颂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烈壮怀和慷慨志节。
成语“击楫中流”的扩展资料
1. 击楫中流什么意思。击楫中流和中流击楫是同义词,已合并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什么是击楫中流及其造句
击楫中流 jī jí zhōng liú。也写作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例句:时代在变迁,青年学生应该中流击楫,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为国家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3. 击楫中流文言文翻译
成语出处 《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击楫:在大江中流敲打船桨,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古文翻译 中流击楫
基本信息 【名称】中流击楫
【拼音】zhōng liú jī jí
【字词解释】
击:敲打。
楫:桨。
【成语解释】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立志
【成语性质】褒义词
【近义词】奋发图强、击楫中流
【反义词】委靡不振
成语出处
《晋书·祖逖传》: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译文:祖逖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
成语故事
东晋时的祖逖,是一位仗义好侠、忧国忧民的志士。魏晋时期,天下大乱。祖逖看到自己国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无数同胞处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非常痛心。他决心要收复失地,重振国威。晋元帝司马睿迁都建康的时候,祖逖在北府京口召集了一批壮士,日夜操练,准备北上抗敌。他给晋元帝上了一份奏折,文中说:晋朝之所以遭到侵略,皆因藩王争。今百姓在外族的蹂躏之中,都有奋击之志、报国之心,陛下倘能够发威命将,任我做统主,则四方豪杰都会响应而来,由此敌兵去除,国耻可雪矣。 晋元帝见奏,十分高兴,立即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并拨给他大量给养,让他在当地招兵买马、打造兵器,以期早日实现北征。 战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切准备停当后,祖逖带领部下千余人渡江北上。他们的战船驶离南岸,来到波涛滚滚的大江中流,上下将土回望南土,心中像浪花一般翻腾。祖逖神情庄重地站立船头,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祖逖的铮铮誓言极大地鼓舞了船上的勇士。他们紧握刀枪,纷纷表示要同仇敌忾,杀敌报国。 祖逖率军渡江之后,厉兵秣马。东晋道民闻讯,接踵而至,很快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祖逖知人善任,果敢勇武,爱护士卒,体贴部下。士卒们都愿为他出生入死、舍命战斗。因此所向披靡,一连打了几个胜仗,收复了不少城池。他治军有方,赏罚严明;对战死者,收尸埋骨,亲自祭奠;对投降的敌军将士宽厚相待,反戈有赏;所到之处,秋毫无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击楫中流,风疾浪高 是什么意思
击楫中流[jī jí zhōng liú] 比喻立志奋发图强。用 法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作谓语 动宾式例 句~,着祖生之鞭,下濑横戈,成汉武之志。风急浪高fēng jí làng gāo ㄈㄥ ㄐㄧˊ ㄌㄤˋ ㄍㄠ形容风浪很大。例句江上风急浪高,人们都替他捏一把汗。
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晋书祖逖传》 击楫中流 的翻译
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 【古文】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