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谨”「小心谨慎」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小心谨慎”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小心谨慎的意思、小心谨慎的相应成语、形容“谨慎小心”的成语有什么?、小心谨慎的意思,小心谨慎什么意思,出处、诸葛亮小心谨慎的事例、等
目录索引:
1:成语“小心谨慎”的词条资料
2:小心谨慎的意思
3:小心谨慎的相应成语
4:形容“谨慎小心”的成语有什么?
5:小心谨慎的意思,小心谨慎什么意思,出处
6:诸葛亮小心谨慎的事例
成语“小心谨慎”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XXJS
成语注音:ㄒ一ㄠˇ ㄒ一ㄣ ㄐ一ㄣˇ ㄕㄣ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谨小慎微
反义词:粗心大意、粗枝大叶
读音纠正:慎,不能读作“sèn”。
错字纠正:谨,不能写作“禁”。
成语辨析:小心谨慎和“谨小慎微”;都含有“十分小心;不敢疏忽”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小心谨慎多用于形容认真仔细;不马虎的态度。“谨小慎微”多指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畏首畏尾;常用作贬义。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成语用法:小心谨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说话或做事。
成语造句:杜兴到此多时,小心谨慎。(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回)
英文翻译:be discreet
俄文翻译:осмотрительность и осторожность
日文翻译:用心(ようじん)に用心を重(かさ)ねる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大将军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光被任命为光禄大夫,每当皇帝出行,霍光总跟随左右。他出入皇宫总是处处小心,事事谨慎,从不出任何差错。汉武帝十分宠信他,封他为大司马。汉武帝死后,他与御史大夫桑弘羊辅佐汉昭帝刘弗陵执政
成语“小心谨慎”的扩展资料
1. 小心谨慎的意思小心谨慎 [xiǎo xīn jǐn shèn] 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出 处《汉书·霍光传》:“(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例 句1. 你身在敌营,遇事要~,不可马虎大意。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小心谨慎的相应成语
小心谨慎的相应成语:
【朝兢夕惕】: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晨兢夕厉】:兢,小心谨慎;厉,严格。指终日勤勉谨慎。
【诚惶诚惧】:诚:确实;惶:害怕;惧:畏惧。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诚恐诚惶】:诚:确实;惶:害怕。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吃饭时要防止被食物噎住,走路时要防止摔跤。形容处事小心谨慎。
【持盈保泰】:盈:盛满;泰:平安。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
【持重待机】:持重:小心谨慎。形容谨慎地等待时机。
【大而化之】: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低心下意】:指小心谨慎、注不移。
【奉命唯谨】: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腐索捍马】:索:粗的绳子;捍:拉、套。腐烂的粗绳子套马。比喻小心谨慎地处理政事。
【火烛小心】: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谨小慎微】: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谨言慎行】:谨、慎:小心,慎重。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兢兢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敬小慎微】: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敬终慎始】: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局高蹐厚】: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局高天,蹐厚地】:局:弯曲;蹐:小步走。蜷曲不敢伸展。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形容“谨慎小心”的成语有什么?
有:小心翼翼 、小心谨慎、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一丝不苟、如履薄冰、轻手轻脚、蹑手蹑脚、言行慎重、谨言慎行明察秋毫 、心致志 、全神贯注 、细致入微 、察言观色 、见微知著 、明见万里。
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小心谨慎的意思,小心谨慎什么意思,出处
小心谨慎_成语解释【拼音】:xiǎo xīn jǐn shèn【释义】: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5. 诸葛亮小心谨慎的事例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 旷世济民
2、火烧博望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
3、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
4、祭七星坛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