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字的成语「窥窃神器」

2024年08月28日成语大全78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窥窃神器”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窥开头的成语 请求帮忙、谁能帮我找这八篇古文的原文和翻译和《中国简史网络版》、唐 元 宋代诗人和代表作、谁喜欢王阳明心学啊?有喜欢的朋友一起分享心得体会、等

目录索引:
1:成语“窥窃神器”的词条资料
2:窥开头的成语 请求帮忙
3:谁能帮我找这八篇古文的原文和翻译和《中国简史网络版》
4:唐 元 宋代诗人和代表作
5:谁喜欢王阳明心学啊?有喜欢的朋友一起分享心得体会

成语“窥窃神器”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窺竊神器
成语读音:kuī qiè shén qì
成语简拼:KQSQ
成语注音:ㄎㄨㄟ ㄑ一ㄝˋ ㄕㄣˊ ㄑ一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篡位夺权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摘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神器:帝位、政权。窥伺机会,窃取帝位
成语用法:窥窃神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野心。
成语造句: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1回:“为布告事:迩以袁氏背叛国家,窥窃神器。”

成语“窥窃神器”的扩展资料

1. 窥开头的成语 请求帮忙
窥豹一斑、窥间伺隙、窥牖小儿、窥见一斑、窥窬分毫、窥涉百家、窥谷忘反、窥测方向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谁能帮我找这八篇古文的原文和翻译和《中国简史网络版》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1)东得百里奚于宛,(2)迎蹇叔于宋,(3)求邳豹、公孙支于晋。(4)此五子者,不产于秦,(5)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6)孝公用商鞅之法,(7)移风易俗,民以殷盛,(8)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9)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10)拔三川之地,(11)西并巴、蜀,(12)北收上郡,(13)南取汉中,(14)包九夷,(15)制鄢、郢,(16)东据成皋之险,(17)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18)昭王得范雎,(19)废穰侯,(20)逐华阳,(21)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22)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23)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北山移文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1),驰烟驿路,勒移山庭(2)。夫以耿介拔俗之标(3),萧洒出尘之想(4),度白雪以方洁(5),干青云而直上(6),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7),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8),闻凤吹于洛浦(9),值薪歌于延濑(10),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11),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12)。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13),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14),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15)。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16),偶吹草堂,滥巾北岳(17)。诱我松桂,欺我云壑(18)。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19)。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20)。风情张日,霜气横秋(21)。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22)。谈空空于释部,核玄玄于道流(23),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24)。 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25),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26),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27)。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28),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至其钮金章,绾墨绶(29),跨城之雄,冠百里之首(30)。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31)。道帙长摈,法筵久埋(32)。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33)。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34),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35),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36)。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磵户摧绝无与归(37),石径荒凉徒延伫(38)。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39),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40)。于是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41)。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 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遣风,春萝罢月(42)。骋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谒(43)。 今又促装下邑,浪栧上京(44),虽情殷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45)。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46),尘游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47)。宜扃岫幌(48),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49)。于是丛条瞋胆,叠颖怒魄(50)。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51)。请迥俗士驾,为君谢逋客(52)。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1〕,性非和顺,地实寒微〔2〕。昔充太宗下陈〔3〕,曾以更衣入侍〔4〕。洎乎晚节〔5〕,秽乱春宫〔6〕。潜隐先帝之私〔7〕,阴图后房之嬖〔8〕。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9〕;掩袖工谗〔10〕,狐媚偏能惑主〔11〕。践元后于翚翟〔12〕,陷吾君于聚麀〔13〕。加以虺蜴为心〔14〕,豺狼成性,近狎邪僻〔15〕,残害忠良〔16〕,杀姊屠兄〔17〕,弑君鸩母〔18〕。人神之所同疾,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19〕。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20〕;贼之宗盟〔21〕,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22〕,朱虚侯之已亡〔23〕。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24〕;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25〕。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26〕。奉先君之成业〔27〕,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28〕,良有以也〔29〕;袁君山之流涕〔30〕,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31〕。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32〕,爰举义旗〔33〕,以清妖孽。南连百越〔34〕,北尽山河〔35〕,铁骑成群,玉轴相接〔36〕。海陵红粟〔37〕,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38〕,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39〕,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40〕。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41〕,或协(xie)周亲〔42〕,或膺重寄于话言〔43〕,或受顾命于宣室〔44〕。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45〕?倘能转祸为福〔46〕,送往事居〔47〕,共立勤王之勋〔48〕,无废大君之命〔49〕,凡诸爵赏,同指山河〔50〕。若其眷恋穷城〔51〕,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52〕,必贻后至之诛〔53〕。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
  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论积贮疏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嬴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中国简史网络
  盘古说:我开;
  女娲说:我补;
  共工说:我撞;
  神农说:我尝;
  精卫说:我填;
  夸父说:我追;
  后羿说:我射;
  嫦娥说:没射着!
  黄帝说:我们做什么;
  尧说:我让;
  舜说:我也让;
  禹说:咱爷们怎么办?
  启说:让他们球!
  桀说:好玩;
  汤说:造反有理了;
  夏亡了……
  纣说:痛快;
  武王说:我也反了;
  商亡了……
  幽王说:点火;
  褒姒说:刺激;
  周也亡了……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无为;
  庄子说:我逍遥;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干将说:我铸;
  诸说:我舞;
  荆柯说:我刺;
  赢政一躲:没刺着……
  始皇说:我修;
  姜女说:我哭;
  陈胜说:有种;
  项羽说:我举;
  刘邦说:我斩;
  秦亡了……
  张良说:我出谋划策;
  韩信说:我统帅三军;
  萧何说:我运筹帷幄;
  高祖说:老婆,怎么办?
  孙说:周郎自有妙计安天下;
  周瑜说:加油,烧死老曹;
  诸葛说:天下三分,人人有份;
  司马昭说:向刘备同志学习;
  晋开始了……
  司马迁说:要想成功,不怕被宫;
  班固说:我要出书;
  司马相如说:一首赋稿费一千;
  曹操说:家伙我要赋诗;
  曹植说:命题作文有何难;
  孔明说:我要写道动员令;
  陶潜说你们累不累呀……
  朱温说:我同花顺;
  萧道成说:我一条顺;
  陈霸先说:重新洗牌;
  杨广说:去扬州观花;
  李渊说:公费旅游;
  李世民说:魏征,你的意思;
  李治说:老婆,你的意思;
  武则天说:那还不如我说了算;
  薛刚说:反了你了!
  骆宾王说:鹅肥;
  王勃说:情深;
  李白说:酒美;
  王维说:景幽;
  孟浩然说:风流;
  杜甫说:屋漏;
  白居易说:抱想琵琶唱OK;
  吕后说:全喀嚓了。
  文景说:我治;
  武帝说:我兴;
  光武说:我中兴;
  献帝说:我说了不算。
  张骞说:我通;
  班超说:我也通;
  苏武说:通个屁!
  卫青说:我打;
  霍去病说:我也打;
  李广说:我还打;
  昭君嫣然晕笑,遂天下太平。
  董卓说:我势大;
  吕布说:我人帅;
  貂婵说:你们俩谁厉害?
  董卓完蛋了。
  曹操说:快帮我脱鞋迎老许;
  刘备说:快给我牵驴来访诸葛;
  李商隐:我没话说了。
  柴荣说:三武废有我一份;
  赵匡胤说:今年流行黄袍子;
  寇准说:带上瓶醋谈判去;
  李刚说:保家卫国;
  徽宗说:没保成;
  钦宗说:我想回家;
  金兀朱说:没门;
  赵构说:把姓岳的抓了;
  岳飞说:我有何罪?
  秦桧说:也许有……
  陆游说:我要死了;
  文天祥说:死得好,我为你喝彩!
  完颜说:金大;
  耶律说:辽大;
  成吉思汗说:大你个球!
  忽必烈说:亚欧大陆我说了算……
  朱元璋说:高筑墙;
  建文帝说:孙承祖业;
  朱棣说:我找我爹;
  严嵩说:清史留字;
  崇祯说:袁崇焕,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
  李自成说:歇会,找个小姐来;
  吴三桂说:敢泡我老婆;
  皇太极说:三桂是个好同志。
  顺治说:爱江山更爱美人;
  康熙说:江山好管儿子难教;
  雍正说:说我狠,我就狠给你们看;
  乾隆说:我爹是谁;
  嘉庆说:和坤是我爹留给我的遗产……
  施耐庵说:天罡盖地煞;
  罗贯中说:曹刘震河腰;
  吴承恩说:全盘西化;
  曹雪芹说:读书人的事能算淫么;
  蒲松龄说:我是另类我怕谁?
  林则徐说:我销;
  洪秀全说:我反;
  康有为说:我变;
  孙中山说:看我的。
  慈禧说:木偶戏你当好演呀;
  李连英说:有奴才伺候;
  李鸿章说:九亿白银,小意思;
  袁世凯说:窃国者为诸候!?
  蒋介石说:共党未灭何以为家?
  毛泽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邓小平说:一百年不动摇 ;
  ……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唐 元 宋代诗人和代表作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主要词作】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
hEgA75 - 2007-12-19 20:05 - 最佳回答者: rzyly -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人们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宋代大诗人___在《 》中’____,_...
【宋-苏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夏雪 - 2007-8-24 09:09 - 最佳回答者: jyy1210 -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 > 高考
我国传统把大年夜称作()宋代诗人王安石写过一首关于春节的诗
除夕,王安石的元日
无敌☆小冬瓜 - 2008-6-5 21:36 - 最佳回答者: xuelinfeng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北京市月季花
宋代大诗人苏辙在《所寓堂后月季再生》的诗: “何人纵千斧,害意肯留木卉,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 宋代大诗人徐积的《长春花》这首咏月季,赞美月季的诗,从大处落笔,描写的绘声绘色,使读者诵读后赏心悦... >>2个相似问题
sunbin200129 - 2007-6-13 10:50 - 最佳回答者: 奚玥 - 娱乐休闲 > 花鸟鱼虫
表示四季的古诗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 公元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满后,离 别杭州时在西湖边写下这样的诗句。 宋朝诗人杨万...
梁恺 - 2008-11-17 20:33 - 最佳回答者: 待定 -
描写公鸡 诗句
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老鸡》:“老鸡拥肿不良行,将旦犹能效一鸣。碓下糠粞幸不乏,何妨相倚过余生。”看似... 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上云乐》),大诗人杜甫的诗句“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3个相似问题
匿名 - 2009-10-19 14:47 - 最佳回答者: snakefish911 - 文化/艺术 > 文学 > 诗歌来自www.gyjslw.com
4. 谁喜欢王阳明心学啊?有喜欢的朋友一起分享心得体会
1、王守仁(—)(图) 字伯安,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明朝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年)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还到过。 生平 相传,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欢喜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不料守仁提起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三中,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归,结庐于会稽山龙瑞宫旁之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王守仁病愈复职后,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年)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年)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年)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谥文成。 成就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洲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处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uot;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的学说以“反传统&uot;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他广收门徒,遍及各地。死后,“王学”虽分成几个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见其长。他的哲学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 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非常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故乡时,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他写的《忆龙泉山》: 我爱龙泉山,山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云山,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王守仁的游足还到奉化雪窦山,他写的《雪窦山》诗明丽、秀拔。数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息。 穷山路断独来难,过尽千溪见石坛。 高阁鸣钟僧睡起,深林元暑葛衣寒。 壑雷隐隐连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讶诸峰俱眼熟,当年曾向画图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余姚“四碑亭”,留有纪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横额:真三不朽。 王阳明记功碑 在古代,大的征战之后,胜利的一方,大都会在战地附近刻石记功。庐山也有一处这样的地方。 在秀峰境内的李璟读书台下,有一块数丈见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处石刻:中间是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的《七佛偈》,右边是明代徐岱的诗,左边是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写的碑文,人称记功碑。碑文共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后人评述此碑刻云: 此山此刻同不朽,风雷呵护森光芒。 王守仁(公元—年),字伯安,因筑室读书于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系浙江人,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家和军事家,曾任提督军务都御史。明正德十四年(公元年)6月14日,明王朝宗室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谋反,叛军十万,势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顺流而下。一路克安庆,逼南京,大有挥戈北上直取京城之势,明朝廷上下震动,惊慌失措。这时,驻守在丰城的赣南巡抚王阳明迅速赶到吉安,果断决策,调集军队,直捣叛军老巢南昌。宸濠闻讯,急忙回师救援,王阳明与叛军大战鄱阳湖,仅用了35天时间,王阳明就大败叛军,在南昌附近的生米街生擒朱宸濠。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乱几乎是在谈笑间平定了。可是,王阳明立了如此大功,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毁谤与陷害。明武宗甚至觉得王阳明这么快就轻而易举平定了叛乱丢了自己的面子,认为像这样的战斗应由他亲自带兵南征才能显示“皇威”。宦官张忠之流又诬陷他与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阳明放了宸濠让他率军与朱宸濠再战……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连夜赶到钱塘,将宸濠交给太监,同时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报捷,将平叛的胜利归功于武宗。这样顾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证了王阳明的身家性命。 第二年正月三十日,王阳明到开先寺(即今秀峰寺),刻石记功。记功碑上称颂武宗的“皇威神武”“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在短短的碑文中,王阳明也隐隐表达了自己难言的复杂心情。 大概这次刻石记功时,开先寺一带的景色给王阳明很深的印象,他十分喜爱这个地方。这年3月,他又一次来到开先寺。徜徉林中,沉吟水畔,这清幽山水,这林涛泉石和众多的人文胜迹,使他联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坎坷人生。感慨之余,他写下了好几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烦忧。 其《又重游开先寺题壁》云: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 还有一首《龙潭夜坐》云: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诗中表达了作者多么孤独、郁愁、沉重的心情。李璟读书台下的记功碑数百年后依然清晰、醒目,读罢这篇百余字的碑文,再读读上面提到的两首诗,面对石壁,就像是面对一页深沉的历史,透过颂天子皇威的碑文,我们可以看到被掩盖的历史的真实面目。 附:《记功碑》全文: 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 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从征官列于左方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6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