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典章文物」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典章文物”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文物的词语概念、北京去哪看古代宝物、地下埋藏着很多文物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什么叫文物?、文物中的"文"什么意思、文物中的"文"什么意思、形容出土文物的词语文物二字是什么意思文物的概念是什么形容文物的成语文物与古董有什么区别什么叫文物?等
目录索引:
1:成语“典章文物”的词条资料
2:文物的词语概念
3:北京去哪看古代宝物
4:地下埋藏着很多文物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5:什么叫文物?
6:文物中的"文"什么意思
7:文物中的"文"什么意思
8:形容出土文物的词语
成语“典章文物”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DZWW
成语注音:ㄉ一ㄢˇ ㄓㄤ ㄨㄣˊ ㄨ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成语用法:典章文物作宾语、定语;指文化遗产。
成语造句:鲁迅《书信·致姚克》:“关于秦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然无知,耳目所涉,也未知有专门的学者。”
成语谜语:旧制度
成语“典章文物”的扩展资料
1. 文物的词语概念词目:文物
拼音:wén wù
基本解释:
[cultural relic;cultural treasures] 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东西;指礼乐制度 1.指礼乐制度。古代用文物明贵贱,制等级,故云。《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旧唐书·褚无量传》:“请旁询硕儒,俯摭旧典,采曲台之故事,行圆丘之正仪,使圣朝叶昭旷之涂,天下知文物之盛,岂不幸甚。”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尧 时文物也麄踈,礼乐犹带鸿荒馀。” 2.文彩物色。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宫室居处则有堵雉之限,冠盖旌旗则有文物之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诗云‘为章於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3.指车服旌旗仪仗之类。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文物空严,銮和虚卫。”《南史·齐豫章王嶷传》:“ 嶷 身长七尺八寸,善持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隋书·炀帝纪上》:“丙辰,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 唐 宋之问 《驾出长安》诗:“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关于 秦 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
4.文人,文士。 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窦叔向》:“有卓绝之行,登第於 大历 初,远振佳名,为文物冠冕。”
5.历代相传的文献古物。 唐 颜师古 《等慈寺碑》:“即倾许之人徒,收亡 隋 之文物。” 宋 文天祥 《跋诚斋》:“呜呼!庚申一变, 瑞 之文物煨烬十九。” 徐迟 《凤翔》:“精美贵重的文物,几座珍宝馆也陈列不了。”
6.借谓文化悠久。 清 冯桂芬 《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故数文物之邦,必曰东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将见普天率土,仍是文物华人。”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北京去哪看古代宝物
肯定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了。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故宫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在1949年以后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摘自www.gyjslw.com
3. 地下埋藏着很多文物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爱:轨道:表示破坏得一干二净:典章文物。 【瓦棺篆鼎】;篆鼎:铸有篆文的钟鼎【不轨不物】。多指地下有文物出土。 【零圭断璧】。改物:瓦棺。超出常规和不合乎法则: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一片毛:轨。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大地不吝啬它的宝藏、精神气慨等丧失殆尽、文物。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并聚集在一地。同“吉光片羽”。 【柴天改物】。 【地不爱宝】。 【扫地而尽】,引申为法规:指改朝换代:人才和文物众多。 【片羽吉光】;物。多指某种文物揣度;片羽:古代用陶土制的葬具,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吉光片裘】: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一片毛。泛指古董:吝惜;吉光:片羽。 【吉光片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 【人文荟萃】:吉光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4. 什么叫文物?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文物中的文什么意思
自有史记载以来,“文物”一词最早出现在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当时各诸侯国日益强大,周王室逐渐势微,礼仪制度正处于礼崩乐坏的危险边缘。在这种背景下,“重德守礼”成为各国君臣之间经常讨论的热点话题。《左传·桓公二年》记载鲁国大臣臧哀伯规劝桓公的一段话中提到:“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其中的“文物”代表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这一涵义一直沿用到秦汉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物”一词又增加了“文彩物色” “车服旌旗仪仗”等新的涵义。 直到唐宋以降,文物的涵义才开始接近今人的理解,有了古代遗物、古物的意思。如唐代颜师古《等慈寺碑》:“即倾许之人徒,收亡隋之文物。”宋代文天祥《跋诚斋〈锦江文稿〉》:“呜呼!庚申一变, 瑞之文物煨烬十九。”北宋中叶,以吕大临和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等人为代表,以青铜器、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起,以后又逐渐扩大到研究其他各种古代器物,他们把这些器物统称之为“古器物”或“古物”。及至清代,由于受到乾嘉学派的影响,金石学达到鼎盛。“古物”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铜镜、兵符、砖瓦、封泥、甲骨和简牍等都囊括其中,并扩及明器和各种杂器,称呼也增加了“古董”“骨董”和“古玩”等。这些不同的名称,涵义基本相同,它们与“文物”一词常常替换使用。 民国时期,上述这些词汇的概念和内涵比过去更为广泛。如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古物’是指与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及其他与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而言。” “文物”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指向青铜器、书画、碑帖等古代遗物,同样也包括了古建筑、古遗址、石窟寺等古迹遗存。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文物中的文什么意思
自有史记载以来,“文物”一词最早出现在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当时各诸侯国日益强大,周王室逐渐势微,礼仪制度正处于礼崩乐坏的危险边缘。在这种背景下,“重德守礼”成为各国君臣之间经常讨论的热点话题。《左传·桓公二年》记载鲁国大臣臧哀伯规劝桓公的一段话中提到:“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其中的“文物”代表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这一涵义一直沿用到秦汉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物”一词又增加了“文彩物色” “车服旌旗仪仗”等新的涵义。 直到唐宋以降,文物的涵义才开始接近今人的理解,有了古代遗物、古物的意思。如唐代颜师古《等慈寺碑》:“即倾许之人徒,收亡隋之文物。”宋代文天祥《跋诚斋〈锦江文稿〉》:“呜呼!庚申一变, 瑞之文物煨烬十九。”北宋中叶,以吕大临和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等人为代表,以青铜器、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起,以后又逐渐扩大到研究其他各种古代器物,他们把这些器物统称之为“古器物”或“古物”。及至清代,由于受到乾嘉学派的影响,金石学达到鼎盛。“古物”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铜镜、兵符、砖瓦、封泥、甲骨和简牍等都囊括其中,并扩及明器和各种杂器,称呼也增加了“古董”“骨董”和“古玩”等。这些不同的名称,涵义基本相同,它们与“文物”一词常常替换使用。 民国时期,上述这些词汇的概念和内涵比过去更为广泛。如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古物’是指与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及其他与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而言。” “文物”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指向青铜器、书画、碑帖等古代遗物,同样也包括了古建筑、古遗址、石窟寺等古迹遗存。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7. 形容出土文物的词语
【不轨不物】:轨:轨道,引申为法规;物:典章文物。超出常规和不合乎法则。
【柴天改物】: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地不爱宝】:爱:吝惜。大地不吝啬它的宝藏。多指地下有文物出土。
【吉光片裘】: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同“吉光片羽”。
【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零圭断璧】: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片羽吉光】:片羽:一片毛;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人文荟萃】: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
【扫地而尽】:表示破坏得一干二净。多指某种文物揣度、精神气慨等丧失殆尽。
【瓦棺篆鼎】:瓦棺:古代用陶土制的葬具;篆鼎:铸有篆文的钟鼎。泛指古董、文物。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文物二字是什么意思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物的保护管理,涉及社会不同职能的各个部门;文物的科学研究,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的多种学科。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科学。在中国,“文物”二字联系在一起使用,始见于《左传》。《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之后,《后汉书·南匈奴传》有:“制衣裳,备文物。”以上所说的“文、物”原是指当时的礼乐典章制度,与现代所指文物的涵义不同。到唐代,骆宾王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杜牧诗:“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这里所指的“文物”,其涵义已接近于现代所指文物的涵义,所指已是前代遗物了。北宋中叶 (11世纪),以青铜器、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起,以后又逐渐扩大到研究其他各种古代器物,把这些器物统称之为“古器物”或“古物”。在明代和清初比较普遍使用的名称是“古董”或“骨董”。到清乾隆年间 (18世纪) 又开始使用“古玩”一 珍藏国宝(20张)词。这些不同的名称,涵义基相同,但在很多场合,古董、骨董和古玩,是指书画、碑帖以外的古器物。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当代中国根据文物的特征,结合中国保存文物的具体情况,把“文物”一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9. 文物的概念是什么
文物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历史遗存物。它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人们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 特性:文物是历史长河中同类物品的幸存者。只有文物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历史以质感,并成为历史形象的载体,这一点,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它是不能再生产的物品。文物所具有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公证作用,构成了文物特性的表现形式。 类别:凡是文物都是历史遗存物。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又将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物,特定为“革命文物”。因此,我国在习惯上将文物分为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两大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法》的规定,文物可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庋藏文物两大体系。根据文物价值的大小,又有等级之分。我国现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和县级三级。庋藏的文物一般分三级,一级藏品为特藏,二、三级藏品为次于一级藏品的基本藏品。在这些不同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藏品外,还有其它的古迹、文化遗存,以及散存文物。对它们亦应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予以正确对待。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0. 形容文物的成语
无价之宝 凤毛麟角 奇珍异宝 吉光片羽 吉光片裘 玲珑剔透 历史悠远 雕冰画脂 雕栏玉砌 须眉毕现 饱经沧桑 古朴雅致 颜筋柳骨 神工意匠 笔精墨妙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1. 文物与古董有什么区别
文物:顾名思义,文物就是有文化价值的物体,按照现在学术界的看法,应该是指在以前所铸造而成的物体,流传至今,对现在的社会来说,有一定的价值因素和研究关系,是历史上遗传下的文化产物。文物的范围很广泛:囊括了各类建筑物遗址、各个时代的纪念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也是文物、出土的古墓、古代的建筑工具和建筑物、人工开采的石窟、人工雕刻的石刻、各个朝代或者各个时代的手工艺制品、工艺品、各类历史书籍以及对现代具有影响的文化资料。 古董: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古董指的是以前年代生产出的东西。具备了鉴赏的资质和有研究价值的的古代物体,根据它的相关资料,我们可以推测到当时年代的一些境况和特征。这类供研究和参考的古董、古玩其实不一定都是文物。古董古玩主要指的是以前的东西。又叫“骨董”。 两者区别: 区别1:古董和文物的最大的区别其实大家想必都知道。文物是受国家的法律保护,允许私人持有,但是不允许贩卖。但是古董呢,大家可以收藏,可以投资,也可以转手。 区别2:古董的文物的区别还有一点就是时间的限制。大家都知道,古董古玩的分类是以清代为界限。具体年限学术界一般认为是1911年。即之前时期遗留下的产物均可称之为古董古玩。然而,文物的范围就不止了。近现代产物如果有对现代社会具有影响力也可以称之为文物。 区别3:古董和文物的区别还有一个因素,大家请注意。文物可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文物几乎包括各个历史时期。所以从时间上来说,比古董的含量要大。而古董呢,就算是很久很久之前遗留下来的,也不一定能称之为文物。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2. 什么叫文物?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