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贤任能的意思_用贤任能的出处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用贤任能”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求“举贤任能”的解释、任贤使能是什么意思?、()贤()能,括号里填什么组成成语、举贤任能是成语吗、文言文任能举贤的翻译成和答案、"任用贤能"用英语怎么说?、关于如何选贤任能孔子是怎么想的?贤能为之用的用是什么意思?等
目录索引:
1:成语“用贤任能”的词条资料
2:求“举贤任能”的解释
3:任贤使能是什么意思?
4:()贤()能,括号里填什么组成成语
5:举贤任能是成语吗
6:文言文任能举贤的翻译成和答案
7:"任用贤能"用英语怎么说?
8:关于如何选贤任能孔子是怎么想的?
成语“用贤任能”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yòng xián rèn néng
成语简拼:YXRN
成语注音:ㄩㄥˋ ㄒ一ㄢˊ ㄖㄣˋ ㄋㄥ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任贤使能
反义词:妒贤嫉能、任人唯亲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陛下益养民爱力,用贤任能,疏远奸谀,进用忠鲠,天下悦服,边备日充。”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任用贤良且有能力的人
成语用法:用贤任能作谓语、宾语;指启用贤人。
成语造句: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1回:“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马渡江,正位金陵,用贤任能,中兴指日可待。”
英文翻译:appoint the noble and talent for the important post
成语“用贤任能”的扩展资料
1. 求“举贤任能”的解释jǔ
xián
rèn
néng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典故出处
《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近义词
举贤使能
反义词
任人唯亲
英文翻译
promote
able
me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成语举例: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选拔人才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www.gyjslw.com
2. 任贤使能是什么意思?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一次内乱,荒淫无道的齐襄公被杀死了。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避难,另一个叫小白,当时在莒国避难。他们两人各有一位贤能的老师,公子纠的老师叫管仲,小白的老师叫鲍叔牙。公子纠和小白得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赶回齐国去争夺君位。鲁国的国君鲁庄公亲自送公子纠回齐国,管仲考虑到莒国离齐国更近,担心小白赶在前头,就先带了一队人马去拦住小白。管仲在路上遇到小白以后,就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大叫了一声,就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已经被射死了,就放下心来,不慌不忙地送公子纠到齐国去。没想到,小白当时是装死倒下,为了麻痹管仲。等到管仲陪着公子纠到达齐国时,小白已经抢先回到齐国当上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到齐国,结果被齐桓公的军队打败,只好杀了公子纠,并把管仲用囚车装着送到齐国去治罪。小白的老师鲍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他知道管仲的才能比自己强,就劝齐桓公重用管仲。管仲到了齐国以后,齐桓公果然听从了鲍叔牙的劝告,不记管仲曾用箭射过自己的仇,让管仲担任齐国的相国,管理国家大事。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很快强大起来,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贤()能,括号里填什么组成成语
你好同学,任贤用能。比喻任用有德有才能的人。谢谢。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举贤任能是成语吗
举贤任能jǔ xián rèn néng[释义]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语出] 《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例句] ~,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文言文任能举贤的翻译成和答案
任能举贤
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文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荣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
文王曰:“举贤奈何?”
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注释
世俗:指一般平常、凡庸的人。
党:党羽。
比周:串通勾结,结党营私。
督实:考核其工作实绩。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君主致力于举用贤能。但却不能收到实效,社会越来越动乱,以致国家陷于危亡,这是什么道理呢?”
太公答道:“选拔出贤能而不加以任用,这是有举贤的虚名,而没有用贤的实质。”
文王问道:“导致这种过失的原因在哪里呢?”
太公答说:“导致这一过失的原因在于君主喜欢任用世俗所称赞的人,因而就不能得到真正的贤人了。”
文王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
太公说:“君主以世俗所称赞的人为贤能,以世俗所诋毁的人为不肖之徒,那么党羽多的人就会被进用,党羽少的人就会被排斥。这样邪恶之人就会结党营私而埋没贤能,忠臣无罪而被置于死地,奸臣凭借虚名骗取爵位,所以社会越来越混乱,国家也就不能避免危亡了。”
文王问道:“应该怎样举贤呢?”
太公答道:“将相分工,根据各级官吏应具备的条件选拔贤能,根据官吏的职责考核其工作实绩。选拔各类人才。考查其能力强弱,使其德才与官位相称、官位同德才相称。这样就掌握了举贤的原则和方法了。”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任用贤能用英语怎么说?
任用贤能 Appoint the virtuous and talented person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关于如何选贤任能孔子是怎么想的?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关于选人用人的思想。选贤任能是各个时代的统治者共同的心愿,鲁哀公也是如此。但是,如何选贤就是个大难题了。什么样的人是贤才?什么样的人是公正的人?由谁去判断?由谁去决定?怎样判断?怎样决定?都是问题。如果都由鲁哀公来判断、来决定,他忙得过来吗?即使他有时间,但他如何识别贤才呢?他喜欢为人公正的,在他面前的人都表现的规规矩矩、公公正正的,他喜欢有才华的,在他面前的人都表现的满腹经纶、滔滔不绝的,他喜欢什么,人们都会投其所好。那么,鲁哀公应该怎么办?鲁哀公没有生活在今天,不知道后来人发明了民主制度。
【笔者译】鲁哀公问孔子:“怎么做才能使人民真心服从我?”孔子回答说:“如果您能制定一种制度来选拔重用办事公正的人作国家的各级官吏,而不用办事不公正的人,人民就会真心服从您;如果您选拔重用办事不公正的人作国家的各级官吏,不用办事公正的人,人民就不会真心服从您。”
附:【李泽厚译】哀公问怎么才能使老百姓服从?孔子回答说:“举用正直的人,废弃邪曲的人,老百姓便服从。举用邪曲的人,废弃正直的人,老百姓便不服从。”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贤能为之用的用是什么意思?
贤德而有才能的人被他任用,这是个被用句式,标志词是“为”。第二句是个判断句,典型的“…者,…也”,直接翻译就是诸葛孔明是卧着的龙,者没有实际的意思,它是判断句标志词,如果一定要翻译那就翻译作是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