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均力敌”成语故事

2024年09月10日成语故事70

“势均力敌”的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王安石推行新法,吕惠卿极力巴结他,帮助推行新法,参与有关重要的变革措施,受到王安石的器重。吕惠卿鼓动王安石倡导暴虐的政策。王安石被罢相时,吕惠卿与他势均力敌,就想方设法倾轧与陷害他

成语“势均力敌”词条资料:

日文翻译:五分五分である <勢力が伯仲 (はくちゅう)する>
成语谜语:相当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繁体成语:勢均力敵
造句:这场比赛对阵的双方势均力敌,最终以平局收场。
其他翻译:<德>gleich stark sein <法>à forces égales
成语辨析:势均力敌偏重于指力量相等。“不相上下”应用范围更广;指二者在某方面差不多少。
近义词:不相上下、棋逢对手
成语读音:shì jūn lì d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注音:ㄕˋ ㄐㄨㄣ ㄌ一ˋ ㄉ一ˊ
成语简拼:SJLD
错字纠正:均,不能写作“军”。
反义词:天差地别、寡不敌众
成语解释: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
成语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读音纠正:均,不能读作“yūn”。
英文翻译:balance in power
俄文翻译:быть равными по силе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势均力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7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