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国”「开国元老」

2024年09月15日成语大全77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开国元老”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西晋开国元老官至太傅、开国元勋有哪些人?、东晋开国元老王导没有大功,为何能得到很高的历史评价?、唐朝开国元老徐茂公后裔下落、等

目录索引:
1:成语“开国元老”的词条资料
2:西晋开国元老官至太傅
3:开国元勋有哪些人?
4:东晋开国元老王导没有大功,为何能得到很高的历史评价?
5:唐朝开国元老徐茂公后裔下落

成语“开国元老”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開國元老
成语读音:kāi guó yuán lǎo
成语简拼:KGYL
成语注音:ㄎㄞ ㄍㄨㄛˊ ㄩㄢˊ ㄌㄠ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开国元勋
成语出处:《北史·赵普传》:“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
成语用法:开国元老作主语、宾语;指建国功臣。
成语造句:秉忠自幼为僧,世祖至大都见之,乃以释服相从军旅间,未年始就冠服,为元朝开国元老,非偶然也。(明 李贽《焚书 与周友山书》)
英文翻译:a statesman who aided in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narchy
日文翻译:蕣国(けんこく)する元老(げんろう)

成语“开国元老”的扩展资料

1. 西晋开国元老官至太傅
羊祜后来羊祜病重不能入朝,晋武帝门派中书令张华前去咨询方略,羊祜对张华说:“当今主上有受禅让的美名,但功德尚未著称于世,吴人暴政已到极点,此时伐吴可不战而胜。统一天下而兴办文教,则晋主可比尧舜,而臣下犹如稷契,这是百代难逢的盛事。如果放过这个机会,孙皓或不幸死去,吴人另立英明君主,虽有百万大军,长江是难以越过的,这不是留下后患吗?”张华很赞赏羊祜的主张。羊祜又对张华说:“能实现我这个愿望的是你啊!”晋武帝打算让羊祜卧病统领征吴诸将,羊祜说:“取吴不必我亲自参加,但平吴之后还要圣上操心去治理啊!关于功名的事,臣不敢自居。若我的一生即将完结,应当将未成事业托付他人,希望能审慎选出这个人。”同年十一月羊祜病逝,享年五十八岁,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23] 羊祜墓志铭羊祜死后,举天皆哀。晋武帝亲着丧服痛哭,时值寒冬,晋武帝的泪水流到鬓须上都结成了冰,追赠羊祜为侍中、太傅,持节如故。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2. 开国元勋有哪些人?
开国元勋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1、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东晋开国元老王导没有大功,为何能得到很高的历史评价?
开国元老王导没有大功,能得到很高的历史评价是因为他是开国元老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唐朝开国元老徐茂公后裔下落
整个家族被灭族了。
儿女:
长子    李震    官至桂州刺史,先于李勣去世。    
次子    李思文    后改名武思文,官至司仆少卿。    
女儿    李氏    贞观元年(627年)卒。    
李氏    嫁杜怀恭。    
孙子: 
徐敬业    李震之子,英国公,后起兵反武,兵败被杀。    
徐敬猷    李震之子,官至盩厔令,随兄叛乱,被杀。    
徐敬真    李震之子。    
徐思顺    字知通,官至鸿胪寺卿。    
李钦载    字景初,李思文之子。    
曾孙辈 :
曾孙    徐湘    字汉津,李思顺之子,寿州刺史。    
玄孙辈:
玄孙    徐弘光    字大明,官至岐王傅。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 ,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
李勣兼通医学,曾参与编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并自撰《脉经》一卷,今已佚。
扩展资料:
大唐朝有一位大家比较熟悉的人物,就是徐茂公。他本来名为徐世勣,后来李渊为了奖赏他将李姓赐给他,然而改姓之后的名字变成了李世勣,为了能够避讳李世民的名字,他又改名李勣。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在《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个能掐会算、神神叨叨的老道,仿佛一个半仙。然而在正史中,徐茂公却是个能征惯战的悍将。徐茂公出生于豪强之家,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据其自己说,他原本是个急躁的人,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做贼,动不动就要杀人。但经过战场的历练,徐茂公心智逐渐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在20岁时,徐茂公已经成为瓦岗军的骨干将领,已经能够指挥十万兵马。
公元619年,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不得已之下,李密与王伯当投靠李渊。唐高祖李渊派人劝徐茂公归唐,徐茂公向使者表示,他可以降唐,但须仍归李密部下,李渊知道后十分的倾佩这位勇士,认为他时刻牢记主君恩德,是一个知恩图报、纯厚的臣子。
后李密叛唐被杀,徐茂公也感恩戴德的厚葬了他,满朝文武闻讯后都赞叹他忠肝义胆。随后徐茂公投靠在秦王李世民旗下,徐茂公连同李世民连续端掉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人的贼窝,功勋赫赫。
其后,徐茂公又先后率军征服东突厥、薛延陀以及高句丽,横扫十胡,成为大唐帝国名副其实的军神。
徐茂公的一生混迹官场,左右逢源,又知进退,深得帝王心。在年近70岁的高龄时,仍然出征讨伐高丽。徐茂公与世长辞后,高宗李治对这位元老甚感惋惜,全朝上下集体示哀,并为其隆重的举办仪式,风光的送别他。
可是好景不长,武则天继位不久后,徐公的家族倍受牵连,甚至连本人的坟墓都受到严重的破坏。
这究竟是为何呢,这一切都要从他那个不成器的孙子说起。徐茂公的孙子名唤李敬业,可是行事却不似他的名字那般“敬业”,而是成天惹是生非。徐茂公在世之时,提起他这个不孝孙子,总是要叹气几分,还说过一句话:“这小儿将来必定使家破。”
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去刚登基的中宗李显,另立四子李旦为帝,自己临朝称制。她正想进一步登位称帝,建立大周王朝的时候,引起一些忠于唐室的大臣勋贵的愤怒。
身为开国元勋英国公李积嗣孙的李敬业,以已故太子李贤为号召,在扬州起兵,建立匡复府,自任匡复府上将、扬州大都督,起兵反对武则天称帝。
武则天派兵镇压,不久叛军便土崩瓦解,李敬业兵败被杀后,武则天雌威大发,迁怒到已经死了的李积。她不顾李积在她进位封后时曾经为她亲奉冠冕,并在后来助她一步步登上力巅峰的种种旧情,将其坟墓刨开,然后追削他的官爵,恢复他本姓姓。
大唐开国元勋,中华一代名将徐世积竟然被开棺戮尸,绝户灭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勣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7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