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壹”「不壹而三」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不壹而三”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不( )而( )、不.....而...的成语(五个)、不壹而三拼音、我有一枚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北洋机器局壹圆圆眼龙银币,现市价几何、像不胫而走这样的词语(注意:要第三个字才是“而”)、不( )而( )、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请问还有两不孝分别是什么?等
目录索引:
1:成语“不壹而三”的词条资料
2:不( )而( )
3:不.....而...的成语(五个)
4:不壹而三拼音
5:我有一枚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北洋机器局壹圆圆眼龙银币,现市价几何
6:像不胫而走这样的词语(注意:要第三个字才是“而”)
7:不( )而( )
8: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请问还有两不孝分别是什么?
成语“不壹而三”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BYES
成语注音:ㄅㄨˋ 一 ㄦˊ ㄙㄢ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几次三番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 弟子行》:“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来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再三;多次。
成语用法:不壹而三作谓语、状语;用于多次。
成语“不壹而三”的扩展资料
1. 不( )而(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不得而知 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不欢而散 散:离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劳而成 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不劳而获 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不了而了 犹不了了之。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谋而同 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期而会 ①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②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
不期而同 指不约而同。
不期而遇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不勤而获 指不劳而获。
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不言而谕 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言而喻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药而愈 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不一而足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不壹而三 指再三;多次。
不壹而足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同“不一而足”。
不翼而飞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不.....而...的成语(五个)
【不得而知】无从知道。《后汉书?桓谭传》:“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不恶而严】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周易?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不欢而散】不愉快地分手。明?冯梦龙《醒世通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众客咸不欢而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大惭,~。”
【不教而诛】见“不教而杀”。《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厉害,不忍~。”
【不胫而走】胫jìng:同“胫”,小腿。形容事物传布迅速,风行一时。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袁伯珍慌忙把家里所有的东西,检点一番;别的一样不缺,只有金银首饰和钞票洋钱,却一概~。”
【不劳而成】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不劳而获】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劳动的成果。《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不了而了】犹不了了之。
【不期而会】见“不期而遇”。
【不期而然】没有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表示意外。宋?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清?吴研人《糊涂世界?序》:“名山大川之间,赤县神州之外,无远勿届,~。”
【不期而同】不约而同。
【不期而遇】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九回:“前在公主府内,也是我们姐妹三十三个先会面;今日~,又是如此。”
【不言而信】旧指君子不用多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拥护。形容具有崇高的威望。《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尧舜之世,正百官而诸侯服,去四凶而天下安,~,不怒而威。”
【不言而喻】亦作“不言而谕”。不用说就可明白。形容事理极其显明。《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了。”
【不言而谕】见“不言而喻”。
【不药而愈】不吃药病会好。《野叟曝言》三七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人约可以不药而愈。”叶圣陶《马铃瓜》:“刚才着了凉的不爽快,也就~了。”
【不一而足】亦作“不壹而足”。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汉书?陈汤传》:“御使大夫财禹、博士匡衡以为《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颜师古注:“言节制之,不皆称其所求也。”后用以表示所言事物不能尽举。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
【不壹而三】再三;多次。
【不壹而足】见“不一而足”。
【不翼而飞】①形容运行或传播迅速。语本《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②比喻东西突然消失。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便~了。”
【不约而同】谓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中军元帅栾书,~,亦至朝门,正遇胥童引兵到来。”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不壹而三拼音
成语名称 不壹而三 汉语拼音 bù yī ér sān 成语释义 指再三;多次。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弟子行》:“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使用例句 无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我有一枚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北洋机器局壹圆圆眼龙银币,现市价几何
估计8,000-10,000 还有,要确保真品。因为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北洋机器局造壹圆银币,清代正式发行的官铸机制银币之一。光绪二十三年北洋机器局铸造的壹元银币实际上是英文错币。银币的背面英文为错TWENTY FOURTH(24年)而不是TWENTY THIRD(23年),这是该银币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不明就里的造假者不了解这一特征,所制造的真银假币背面的英文铸成TWENTY THIRD(23年),对这种银币熟悉的内行银币家一眼就能识破造假者的伎俩。本品有轻度的流通痕迹保存较好。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像不胫而走这样的词语(注意:要第三个字才是“而”)
安枕而卧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 白头而新 指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同“白头如新”。 * 败兴而归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 * 半涂而罢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 半涂而废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 半途而废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倍道而行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比屋而封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 并日而食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得而知 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不欢而散 散:离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 不劳而成 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 不劳而获 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 不了而了 犹不了了之。 *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不谋而同 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不期而会 ①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②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 *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 * 不期而同 指不约而同。 * 不期而遇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 不勤而获 指不劳而获。 * 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 不言而谕 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 不言而喻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 不药而愈 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 不一而足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 不壹而三 指再三;多次。 * 不壹而足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同“不一而足”。 * 不翼而飞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 侧目而视 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 侧足而立 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 察察而明 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 * 冁然而笑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 称柴而爨 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同“称薪而爨”。 * 称薪而爨 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 趁虚而入 趁:乘着;虚:空虚。趁力量虚弱时侵入。 * 瞠目而视 瞪大眼睛看着。 * 乘隙而入 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 乘兴而来 乘:趁,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 乘虚而入 乘:趁。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 秤薪而爨 薪:柴;爨:烧火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 冲口而出 冲口:脱口,一下子说出。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 * 础泣而雨 柱子的基石泣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 础润而雨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 触类而长 意指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 * 触类而通 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 传檄而定 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 垂拱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 垂手而得 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 从风而服 从:顺从;服:服从。象顺风倒下一样就迅速服从了。 * 从风而靡 指如风之吹草,草随风倾倒。①比喻强弱悬殊,弱者不堪一击,即告瓦解。②比喻仿效、风行之迅速。 * 从天而降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 从天而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 从一而终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 待贾而沽 等待善价出售,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亦作“待价而沽”。 * 待价而沽 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 待时而动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旦旦而伐 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 当刑而王 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 抵掌而谈 指谈得很融洽。 * 抵足而眠 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 鼎足而居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 鼎足而立 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 鼎足而三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 夺眶而出 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 夺门而出 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 而今而后 而:语助词。从今以后。 * 泛泛而谈 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 废然而反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同“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 废然而返 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焚林而猎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 焚林而狩 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焚林而田 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焚林而畋 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焚薮而田 薮,林薮。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奋袂而起 奋袂:挥袖。袖子一挥站起来。形容奋然而起。 * 蜂拥而来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 蜂拥而上 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 * 蜂拥而至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 肤寸而合 指(云气)逐渐集合。 * 拂袖而归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 高枕而卧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 拱手而降 拱手:两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 * 股战而栗 战:怕;栗:发抖。两腿发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惧异常。 * 观机而动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观机而作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同“观机而动”。 * 罕譬而喻 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 和衣而卧 和:连着;卧:躺下。穿着衣服躺下睡觉。www.gyjslw.com
6. 不( )而(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不得而知 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不欢而散 散:离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劳而成 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不劳而获 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不了而了 犹不了了之。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谋而同 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期而会 ①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②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
不期而同 指不约而同。
不期而遇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不勤而获 指不劳而获。
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不言而谕 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言而喻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药而愈 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不一而足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不壹而三 指再三;多次。
不壹而足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同“不一而足”。
不翼而飞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7. 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请问还有两不孝分别是什么?
你好!古语有云:“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听书讲古,经常能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原话即是如此,并没有解释此“三”究竟是哪些。虽然孟子没有明示,但是汉朝的经学家赵岐在注释这一篇的时候,给出了起码是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赵岐,东汉经学家。字邠卿,初名嘉,字壹卿。京兆长陵人。曾任并州刺史,因党锢被免职。后任议郎、太常等职。著有《孟子章句》。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的有一些进步了。从不孝的第一条“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表面上的顺从、唯唯诺诺,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孔子《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而到了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反思,对于这种情况,孟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这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不孝。对于第二条,也是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是中国历来所宣扬的崇高思想品德之一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