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作茧自缚”的故事
“作茧自缚”的成语故事:
成语“作茧自缚”词条资料:
繁体成语:作繭自縛成语注音:ㄗㄨㄛˋ ㄐ一ㄢˇ ㄗˋ ㄈㄨˋ
其他翻译:<德>einen Kokon um sich selbst spinnen--sich im eigenen Netz fangen<法>
近义词:作法自毙、自讨苦吃、自作自受
反义词:嫁祸于人
造句:我们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但不可过于繁琐,弄得作茧自缚,捆住自己的手脚。
英文翻译:fail into the cocoon set by oneself
成语用法:作茧自缚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成语简拼:ZJZF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俄文翻译:связáть сеая по рукáм и ногáм
成语谜语:蚕;春蚕吐丝
成语读音:zuò jiǎn zì fù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摘自gyjslw.com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析:作茧自缚与“自作自受”有别:作茧自缚侧重于形容束缚自己;“自作自受”侧重于形容惩罚自己。
读音纠正:茧,不能读作“jiǎnɡ”。
错字纠正:缚,不能写作“博”或“附”。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