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的成语「去梯之言」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去梯之言”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跪求语文文言文虚词“而”、“之”的解释意思、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成语什么之言、古文 之 的解释、补充成语:( )( )之言、成语什么什么之言、读书之道的格言警句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中的“过墙梯”,究竟与诸亮有关还是与墨子有关?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一点一横长,梯子搭上房,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加个言字口,你一藏我一藏里面住个马成语里有去字的成语星之卡比镜之迷宫的升降梯怎么下去论语‘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下句()()之言上楼去梯是什么意思等
目录索引:
1:成语“去梯之言”的词条资料
2:跪求语文文言文虚词“而”、“之”的解释意思
3: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4:成语什么之言
5:古文 之 的解释
6:补充成语:( )( )之言
7:成语什么什么之言
8:读书之道的格言警句
成语“去梯之言”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qù tī zhī yán成语简拼:QTZY
成语注音:ㄑㄨˋ ㄊ一 ㄓ 一ㄢ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除去梯子后说的话。比喻绝密的话
成语用法:去梯之言作宾语;用于谈话等。
成语造句:《南史·蔡廓附传》:“仆荷眷深重,故吐去梯之言,公宜详其祸福。”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表把新野送给刘备,让刘备抵御曹操。同时准备让次子刘琮继承自己的位置,这让长子刘琦感到处境比较危险。刘琦请诸葛亮到自家后花园高楼上吃饭,命人把楼梯撤去,虚心向诸葛亮求救,诸葛亮要刘琦去当江夏太守脱险
成语“去梯之言”的扩展资料
1. 跪求语文文言文虚词“而”、“之”的解释意思1、而:
(1)表并列关系。前后两个词语词性相同,语义类型相同,一般是并列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2)表转这关系。前后两部分意思是转折关系。这个容易判断。
(3)表承接关系。前后两个动作有先后关系。一般连接的是动词。
(4)表修饰关系。前后是修饰关系,即状中关系(状语+中心语)。前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是动词作谓语。
(5)表因果关系。前后是因果关系,译作“因而”。这个也容易判断。
(6)非连词的情况:
a、通“尔”。你的,你们的。
b、通“能”或“耐”。
c、本义,胡须。
d、动词,等待。
等等
2、之
(1)主谓间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这套主谓结构不能够独立做一个句子,而是做整个句子的一个句子成分,通常是作主语。
(2)定语后置的标志。用在中心语与定语之间,常见的格式有:
a、(中心语)+之+定语
b、(中心语)+之+定语+者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动词谓语与宾语之间。
(3)结构助词,的。用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4)作代词。
(5)作动词,到。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 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⑤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⑥云之崔嵬。 ⑦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⑶作动词:往,到......去。例: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一首示子侄》)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陈涉世家》)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桃花源记》)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过秦论》)▆⑸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例: ①何陋之有? (《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7)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来自www.gyjslw.com
3. 成语什么之言
’之言’结尾的全部成语
【变色之言】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
【不言之言】意在言外的话。
【刍荛之言】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顿腹之言】犹言肺腑之言。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风尘之言】风尘:污浊。指谗言。
【肺腑之言】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肤受之言】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负薪之言】负薪:背柴草,旧指地位低微的人。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
【过耳之言】听来的传言不值得认真对待。
【荒唐之言】指荒诞无稽的言论。
【解构之言】解构:附会,捏造。指牵强附会或胡乱捏造的话。
【金石之言】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金玉之言】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狂瞽之言】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盲瞽之言】盲瞽:眼睛瞎,比喻不明事理。指见识短浅或没有分寸的话。常用作自谦语。
【媒妁之言】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两可之言】两可:可彼可此,态度暧昧。不肯明确表示自己态度的言论和意见。
【欺世之言】欺骗人的话。
【去梯之言】拿走上楼用的梯子后,再民之交谈。比喻极端机密的话。
【三夫之言】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
【绳墨之言】可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
【世俗之言】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般人的言论、说法。含贬义。
【无稽之言】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违心之言】违;违背。违背个人心意的言论。
【心腹之言】藏在心里轻易不说的真心话。
【训格之言】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着。
【溢美之言】过分夸奖的话。
【一偏之言】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片面的看法。
【药石之言】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由衷之言】衷:内心。出自内心的话。
【由中之言】出自内心的话。
【中冓之言】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来自www.gyjslw.com
4. 古文 之 的解释
其实古文的解释也要看你的语文哪一科是否认真学了的,学习用了心去记的一般是很好理解古文得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补充成语:( )( )之言
肺腑之言 成语 一家之言三夫之言肤受之言无稽之言训格之言金玉之言金石之言顿腹之言风尘之言这些也都是成语的www.gyjslw.com
6. 成语什么什么之言
什么什么之言的成语有有一家之言、耳食之言、由中之言、媒妁之言、顿腹之言、去梯之言、肤受之言、变色之言、风尘之言、逆耳之言、绳墨之言、狂瞽之言、肺腑之言,等等。
扩展资料:
成语解析:
一、一家之言
【解释】: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白话文:“我也想要探究天人关系,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说。”
二、耳食之言
【解释】: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白话文:“不观察他们始终就都耻笑它,不敢说,这与用耳朵吃没有什么不同。”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三、逆耳之言
【解释】: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白话文:“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利于行。”
四、媒妁之言
【解释】: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出自】:春秋孟子《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白话文:“不需要父母的命令,媒人的介绍,就自己钻洞扒缝互相偷看,翻过墙头跟,那就要受到父母和社会上其他的人鄙视。”
五、肺腑之言
【解释】: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出自】: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白话文:“内心的真诚的话没有间隔,形体两不羁。”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与“一番”连用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7. 读书之道的格言警句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NextPage]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2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2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2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NextPage] 3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3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3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郭沫若 34、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3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6、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9、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40、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4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2、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罗曼、罗兰(法) 43、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念书吧!——契坷夫(俄) 44、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王安石 4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46、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47、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48、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孟子[NextPage] 49、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50、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苏轼 51、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52、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53、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雨果 5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培根 55、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5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7、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58、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59、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NextPage] 6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61、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62、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63、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的家实在是一无所…… ——韬奋《韬奋文集》 64、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65、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66、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67、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68、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NextPage] 69、“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70、“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 71、“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72、“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73、“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74、“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75、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76、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77、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78、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79、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80、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81、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NextPage] 82、勤动笔墨勤看书。 83、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84、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85、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86、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中的“过墙梯”,究竟与诸亮有关还是与墨子有关?
过墙梯 说的是 墨 子 !
典故由来:
秦朝时,韩国有个贵族名叫姬良。他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为了逃避通缉,便改了姓「张」。他就是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以足智多谋著名的张良。
汉留侯张良(公元前186年),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张良其祖先是战国时韩国人,五代在韩为相。秦国灭韩后,张良散家财而求得一大力士相助,用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伏击行刺秦始皇于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中,却击中副车而未获成功。
传说张良意外得到姜太公吕尚所著的《太公兵法》,从而助刘邦登上王位。大部分人认为《太公兵法》就是《六韬》,也有人认为这两个不太一样,一切分歧都源于无证可查——古书都已经找不到了。而《史记》上则说是黄石公给张良授书,即所谓「一桥三敬履」、「孺子可教」的故事。
汉朝建立后,刘邦谈及张良时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汉六年正月,封为留侯。死后谥为文成侯。《史记》中有门的一篇《留侯世家》记录他的生平。
现在的人为赞叹张良的智慧,在坊间流传一句俗谚:「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过墙梯 则是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公输班(鲁班)与墨子之间的对话:
战国时代,一次,楚惠王派公输班制造云梯(攻城器具,也就是过墙梯),准备攻打宋国。
墨子知道了,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郢都来见公输班,说:“北方有个人欺侮我,请你帮我杀了他。”公输班不高兴了。墨子说:“我可以送你很多金子。”公输班说:“我奉行仁义,不随便杀人。”墨子说:“楚国土地广大有余,人口稀薄不足,为甚么要用不足的人口,去夺得有余的土地呢?宋国没有得罪楚国,楚国为甚么要去攻打它呢?你奉行仁义,不杀那个欺侮我的人,却帮助楚王去攻打无罪的宋国,这不就是随便杀人吗?”公输班说:“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我已经答应楚王了。”墨子就请公输班带他去见楚王。
墨子见到了楚王,说:“有个人,不坐自己的好车,却要去偷邻居的破车;不穿自己的丝绸,却要去偷邻居的粗布;不吃自己的美食,却要去偷邻居的糟糠。这是个甚么样的人呀?”楚王说:“这个人爱偷盗。”墨子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宋国方圆五百里;楚国富甲天下,宋国一无所有。攻打宋国,这和那个爱偷盗的人有甚么区别?”楚王说:“虽然这么说,公输班已经给我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于是墨子请求和公输班当场演示攻守战阵,楚王同意了。墨子解下皮带作城池,和公输班各拿木片作器具,比试起来。开始时,墨子守城,公输班换了九种攻法,都没有成功;轮到公输班守城,第三次就失败了。公输般放下了木片,墨子说:“我已经派了三百个弟子去帮助宋国守卫城池,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我的守城办法。”
楚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决定不攻打宋国了。”
孔子能举起城门上的大门闩,可是从来不肯向人炫耀自己力气大;墨子进攻和防守的技巧,连公输班都佩服,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善于用兵。因为他们知道:一时的胜利并不难,难的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只有有道之人才能做到。(出自《墨子.公输》)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有利害的计谋,我也有应对方案,大家都有对策,各不相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意思。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9.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孔子的学生)问道:是否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 孔子答:那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而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0. 一点一横长,梯子搭上房,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加个言字口,你一藏我一藏里面住个马
用于陕西关中地区流传的一种面食,即biangbiang面,类似于扯面,但要比通常的扯面宽出许多。其读音汉语普通话中无,乃象声词,谓用力扯面中面条击打案板之声。关中民谣:“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挂麻谈糖,推个车车逛咸阳”。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1. 成语里有去字的成语
死去活来、
扬长而去、
春去秋来、
眉来眼去、
汤里来,水里去、
大势已去、
说来说去、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何去何从、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直来直去、
一去不复返、
不知去向、
来龙去脉、
说不过去、
翻来覆去、
心去难留、
去害兴利、
恶不去善、
投传而去、
效死勿去、
夜去明来、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2. 星之卡比镜之迷宫的升降梯怎么下去
用利器把绳子砍断。例:剑士。回力标,万能剑www.gyjslw.com
13. 论语‘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下句
<<卫灵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4. ()()之言
【变色之言】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
【不言之言】意在言外的话。
【刍荛之言】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顿腹之言】犹言肺腑之言。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风尘之言】风尘:污浊。指谗言。
【肺腑之言】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肤受之言】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负薪之言】负薪:背柴草,旧指地位低微的人。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
【过耳之言】听来的传言不值得认真对待。
【荒唐之言】指荒诞无稽的言论。
【解构之言】解构:附会,捏造。指牵强附会或胡乱捏造的话。
【金石之言】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金玉之言】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狂瞽之言】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盲瞽之言】盲瞽:眼睛瞎,比喻不明事理。指见识短浅或没有分寸的话。常用作自谦语。
【媒妁之言】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两可之言】两可:可彼可此,态度暧昧。不肯明确表示自己态度的言论和意见。
【欺世之言】欺骗人的话。
【去梯之言】拿走上楼用的梯子后,再民之交谈。比喻极端机密的话。
【三夫之言】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
【绳墨之言】可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
【世俗之言】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般人的言论、说法。含贬义。
【无稽之言】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违心之言】违;违背。违背个人心意的言论。
【心腹之言】藏在心里轻易不说的真心话。
【训格之言】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着。
【溢美之言】过分夸奖的话。
【一偏之言】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片面的看法。
【药石之言】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由衷之言】衷:内心。出自内心的话。
【由中之言】出自内心的话。
【中冓之言】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来自www.gyjslw.com
15. 上楼去梯是什么意思
1、回答: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2、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3、汉语拼音:【shàng lóu qù tī】4、近义词:【上树拔梯】5、造句:他尽干些上楼去梯之类的坏事。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