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成语「长江大河」

2024年10月05日成语大全83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长江大河”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我国著名的大江、大河有哪些?、长江是我国第一什么大河、长江是世界上第几大河?世界第一长河是______?、长江大河的长江文明、等

目录索引:
1:成语“长江大河”的词条资料
2:我国著名的大江、大河有哪些?
3:长江是我国第一什么大河
4:长江是世界上第几大河?世界第一长河是______?
5:长江大河的长江文明

成语“长江大河”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cháng jiāng dà hé
成语简拼:CJDH
成语注音:ㄔㄤˊ ㄐ一ㄤ ㄉㄚˋ ㄏㄜ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宋·苏洵《上欧阳内翰书》:“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成语用法:长江大河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长江和黄河。
英文翻译:Changjiang River and Huanghe River

成语“长江大河”的扩展资料

1. 我国著名的大江、大河有哪些?
中国著名的大江大河有
1、长江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2、黄河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3、珠江
又名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
4、黑龙江
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中国古称羽水、黑水、浴水、望建河、石里罕水等,蒙语称哈拉穆河,俄语称阿穆尔河。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以南源额尔古纳河为河源,全长4440公里,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峡。黑龙江总长度,自海拉尔河源起4440公里(一说4370公里),以克鲁伦河为源头计算约5498公里,中俄界河长3000公里,俄罗斯境内长14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5.6万平方公里。
5、松花江
松花江,女真语(满语)“松啊察里乌拉”,汉译“天河”。古代是东北流直至鞑靼海峡的巨大河流名称(混同江),建国后改为黑龙江支流。现为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由头道江、二道江、辉发河、饮马河、嫩江、牡丹江等大小数十条河流汇合而成。发源于中、朝交界的长白山天池,流向西北在扶余县三岔河附近与嫩江汇合,后折向东流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长江是我国第一什么大河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原因是中国自身的地理和气候等客观因素形成的。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多、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1992年底,拥有人口3.98亿人(占全国34%),耕地3.48亿亩(占全国24%),粮食产量1.55亿吨(占全国35%),水稻产量占全国70%;棉花产量占全国1/3以上,农业产值占全国32%。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太湖地区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所以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
摘自www.gyjslw.com
3. 长江是世界上第几大河?世界第一长河是______?
第一:南美 亚马逊河 第二:非洲 尼罗河长江是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曲折东流,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长度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和赣江等.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8%,年径流量9513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约52%,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中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长江在重庆市奉节县向东切穿巫山到湖北省宜昌市形成了193公里的三峡峡谷,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1994年开始在这段峡谷的东段施工,到2009年工程完成后,将能控制附近流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年发电量可达847亿千瓦小时;能改善航道条件;并为中下游地区的城镇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保证.
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长江大河的长江文明
长江流域为人类居住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在安徽省江北发现直立人化石,数处包含人类遗迹的遗址,尤其是在太湖周围,也已被发现。虽然中国政治史多以华北和黄河流域为中心,长江地区却以其农业潜力而对历代王朝始终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大运河就是建来用以从长江流域将粮食运往北方的大都市;可能运河最南段早在公元前4世纪即已得到利用,许多河段是在公元7世纪兴建的。
长江上游除成都平原外,东至三峡地区,西北至甘孜、阿坝境内,西南至安宁河、雅砻江流域,均有遗址发现,初步统计约数十处,其中最著名的巫山大溪文化遗址,经1959年和1975年两次发掘,共发掘墓葬214座,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镜、石凿、网坠、鱼钩、箭链、纺轮等生产工具;釜、罐、曲腹杯、碗等生活用具,还有耳坠、抉等装饰品,代表了新石器时期从中期到晚期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江汉地区,尤其是以江汉平原分布为密,仅湖北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450多处,经发掘和试掘的有60多处,多集中分布在汉江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交汇的江汉平原上。早中晚期文化特征都具备的屈家岭文化,以薄如蛋壳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纺轮、交圈足豆等为主要文化特征,还出土有大量的稻谷及动物遗骸,畜牧业也相应发展。饲养的动物种类增多,并已有了渔业。该文化的影响范围甚广。
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过度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合作农业考古,在遗址新石器早期地层中,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水稻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水稻栽培种植的历史提前了1万年,成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同时,该地层中还发现了距今17000年前发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原始制陶的发源地。
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可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位于
杭州湾附近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于1973年,曾先后两次发掘,出土的约7000件珍贵文物中,有成堆稻谷、稻壳遗存,出土大量“骨耜”,证明已脱离“火耕”,开始用骨耜翻地;还出土了大片木构建筑,已出现榫卯,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干栏式”木构建筑。&l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8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