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的成语「耳食之谈」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耳食之谈”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关于食的成语、食耳之谈是什么意思?、耳字怎么组词、耳在文言文里的意思、关于耳的成语、什么什么谈猜成语、食耳之谈是什么意思?耳成语有哪些耳食之仑这个成语哪个字是错别字?耳食之仑这个成语哪个字是错别字?带有食字的成语解释带耳的成语有哪些请把下列含有耳字的成语补充完整“耳食肤受”,“风卷云舒”是什么意思?有关耳的谚语和成语!!等
目录索引:
1:成语“耳食之谈”的词条资料
2:关于食的成语
3:食耳之谈是什么意思?
4:耳字怎么组词
5:耳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6:关于耳的成语
7:什么什么谈猜成语
8:食耳之谈是什么意思?
成语“耳食之谈”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ESZT
成语注音:ㄦˇ ㄕˊ ㄓ ㄊㄢ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无稽之谈、耳食之论
成语出处: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成语用法:耳食之谈偏正式;作宾语;指没有根据的话。
成语造句: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
英文翻译:an unfounded talk which is heard
成语“耳食之谈”的扩展资料
1. 关于食的成语足食足兵 食:粮食;兵:武器。粮食充足,武备修整。 钟鸣鼎食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自食其力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足衣足食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自食其果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自食其恶果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伴食中书 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卑宫菲食 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背惠食言 指忘恩失信。 敝衣粝食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弊衣疏食 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弊衣蔬食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俭朴。亦作“弊衣箪食”。 不遑暇食 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不食烟火 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 布衣粝食 见“布衣蔬食”。 不知寝食 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心、努力。 尺板斗食 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 侈衣美食 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吹篪乞食 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鹑衣鷇食 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粗袍粝食 同“粗衣恶食”。 粗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箪食壶酒 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道听耳食 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雕盘绮食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鼎食鸣钟 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鼎食鸣锺 见“鼎食鸣钟”。 鼎食钟鸣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恶衣菲食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恶衣蔬食 同“恶衣菲食”。 耳视目食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耳食之论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焚枯食淡 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凤食鸾栖 鸾凤非竹实不食,非悟桐不栖。比喻高位或帝位。 攻苦食啖 见“攻苦食淡”。 攻苦食俭 犹攻苦食淡。 饥不遑食 同“饥不暇食”。 饥不暇食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击钟鼎食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践土食毛 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 见噎废食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 解骖推食 骖: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解下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匹,换取食物送给急需的人。指以自己的财物解救他人之急。 壸浆箪食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锦衣肉食 见“锦衣玉食”。 敬事后食 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谓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 井渫不食 亦作“井渫莫食”。谓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语出《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已全洁而不见用。” 井渫莫食 见“井渫不食”。 狼飡虎食 同“狼餐虎咽”。 靡衣玉食 美衣美食。 鸣钟食鼎 见“鸣钟列鼎”。 曝背食芹 谦言微薄之献。 强食靡角 谓饱食而角力求胜。《列子·说符》:“强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殷敬顺释文:“《韩诗外传》云:‘靡,共也。’《吕氏春秋》云:‘角,试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轻道,唯食而已,亦犹禽兽饱食而相共角力以求胜也。”一说,靡读为摩,谓以角相摩。见俞樾《诸子平议·列 强食弱肉 同“弱肉强食”。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强食自爱 劝慰人的话。谓努力加餐,保重身体。 且食蛤蜊 《南史·王融传》:“(融)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问。 寝皮食肉 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后以“寝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 寝食俱废 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去食存信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缺衣少食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人浮于食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日旰不食 同“日旰忘食”。 日旰忘食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昃不食 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昃旰食 太阳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日昃忘食 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心致志,勤勉不懈。 杀衣缩食 “杀”念shài。犹节衣缩食。明·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 蛇食鲸吞 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食案方丈 同“食前方丈”。 食必方丈 同“食前方丈”。 食不充肠 见“食不充饥”。 食不充饥 犹言食不果腹。 食不充口 见“食不糊口”。 食不糊口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 食不二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食不遑味 同“食不甘味”。参考资料:我帮您查了字典,望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食耳之谈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耳食之谈吧。耳食之谈是一个成语,读音是ěr shí zhī tán,意思是用耳朵吃东西,比喻没有经过思考轻信传言的话。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耳字怎么组词
耳朵 耳闻 耳目一新 耳熟能详 耳光 耳机 耳环 耳濡目染 耳目 耳膜 耳语 耳畔 耳闻目睹 耳聋 耳鸣 耳熟 耳塞 耳根 耳听八方 耳鬓厮磨 耳旁风 耳边风 耳聪目明 耳垂 耳际 耳坠 耳鼓 耳热 耳廓 耳房 耳背 耳提面命 耳孔 耳刮子 耳蜗 耳饰 耳闻不如目见 耳顺之年 耳福 耳尖 耳门 耳食之言 耳食之谈 耳视目听 耳闻则诵 耳鬓斯磨 耳软心活 耳目昭彰 耳听心受 耳闻目击 耳闻目见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耳力 耳子 耳坠子 耳 耳珠 耳轴 耳重 耳治 耳针疗法 耳针 耳择 耳韵 耳雨 耳喑 耳音 耳衣 耳也 耳檐儿 耳炎 耳言 耳咽管 耳丫子 耳熏目染 耳学 耳穴 耳性 耳消耳息 耳下腺 耳习目染 耳屋 耳斡 耳闻眼见 耳闻眼睹 耳闻目染 耳闻目览 耳闻不如眼见 耳闻不如目睹 耳闻不如面见 耳挖子 耳挖勺儿 耳挖勺 耳挖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耳提面训 耳提 耳套 耳孙 耳诵 耳顺 耳鼠 耳受 耳视目食 耳视 耳屎 耳食之徒 耳食之论 耳食目论 耳食不化 耳食 耳识 耳石 耳生 耳舍 耳扇 耳三漏 耳塞机 耳软 耳擩 耳濡目及 耳濡目击 耳热眼跳 耳染目濡 耳圈 耳齐 耳屏 耳剽 耳目众多 耳目之欲 耳目心腹 耳目喉舌 耳目官 耳目股肱 耳目非是 耳目导心 耳目长 耳目闭塞 耳鸣目眩 耳帽儿 耳满鼻满 耳轮 耳聋眼瞎 耳聋眼花 耳聋眼黑 耳冷 耳括子 耳聩 耳纩 耳快 耳科 耳决 耳界 耳箭 耳鉴 耳记 耳级 耳后生风 耳后风生 耳红面赤 耳号 耳掴子 耳掴 耳聒子 耳郭 耳光子 耳管 耳观 耳刮子,耳掴子 耳垢 耳跟厢 耳根清浄 耳根清净 耳风 耳粪 耳珥 耳耳 耳朵眼儿 耳朵软 耳朵风 耳朵底子 耳珰 耳聪 耳戳 耳唇 耳倕 耳池 耳沉 耳舱 耳参漏 耳菜 耳不忍闻 耳不旁听 耳不离腮 耳卜 耳鬓相磨 耳鬓撕磨 耳边之风 耳边厢 耳闭 耳杯 耳报神 耳报 耳傍风 耳绊 耳伴 耳扒 耳巴 --------------------------------------------------------------------------------以此居中的词土耳其 震耳欲聋 面红耳赤 充耳不闻 掩人耳目 掩耳盗铃 洗耳恭听 马耳他 抓耳挠腮 口耳相传 酒酣耳热 打耳光 中耳炎 咬耳朵 日耳曼人 以耳代目 遮人耳目 脸红耳赤 当耳边风 外耳道 赁耳佣目 口耳之学 马耳东风 贵耳贱目 挖耳当招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面命耳提 撧耳挠腮 目濡耳染 逆耳之言 倾耳注目 倾耳而听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舌敝耳聋 目击耳闻 两耳塞豆 口耳并重 六耳不同谋 黄耳传书 目食耳视 遮掩耳目 扎耳朵 庸耳俗目 以耳为目 佯打耳睁 眼瞎耳聋 眼跳耳热 眼饧耳热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眼花耳热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掩耳偷铃 掩耳而走 掩耳蹙頞 熊耳兵 熊耳杯 小耳朵 洗耳翁 洗耳拱听 斡耳朵 挝耳揉腮 威耳逊 外耳门 土耳其人 土耳其鸡 土耳其海峡 帖耳俯首 天耳通 俗耳针砭 松耳石 顺耳悦目 鼠耳巾 搔耳捶胸 三日耳聋 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三耳秀才 塞耳偷铃 塞耳盗钟 清耳悦心 倾耳细听 倾耳拭目 倾耳戴目 倾耳侧目 爬耳搔腮 逆耳忠言 逆耳良言 逆耳利行 泥耳笼首 闹耳朵 内耳眩晕症 目擩耳染 目染耳濡 目见耳闻 目睹耳闻 目达耳通 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面命耳训 面红耳热 弭耳受教 弭耳俯伏 没耳性 猫耳洞 迈克耳逊莫雷实验 马耳风 马耳春风 乱人耳目 绿耳梯 绿耳公 鹿耳门 鹿耳巾 六耳不通谋 六耳不传道 两耳垂肩 脸红耳热 口耳相承 口耳讲说 撧耳揉腮 撧耳顿足 酒酣耳熟 惊耳骇目 接耳交头 焦耳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耳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ěr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ear]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4)
听觉,听力 [sense of hearing]。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5)
耳状的东西 [an ear-like thing]。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sprout(of grain on the cereal)]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7)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耳
ěr
(1)
听到,听说 [hear;listen]。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2)
附耳而语 [whisper]。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3)
通“佴”。退后,居次 [withdraw]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耳
ěr
(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that is all]
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耳
ěr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关于耳的成语
耳的成语如下:
1、抓耳挠腮,面红耳赤,耳熟能详,耳听八方,如雷贯耳,耳濡目染,掩人耳目,掩耳盗铃,耳提面命,俯首帖耳,洗耳恭听,耳聪目明,交头接耳,肥头大耳,震耳欲聋,舌敝耳聋,耳目一新,不堪入耳,充耳不闻,耳鬓厮磨 ,口耳相传,耳顺之年,贱目贵耳等
1、耳鬓厮磨
成语拼音:ěr bìn sī mó
成语解释: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
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2、耳顺之年成语拼音:ér shùn zhī nián成语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3、俯首贴耳成语拼音:fǔ shǒu tiē ěr成语解释: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尊从的样子。成语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4、贱目贵耳成语拼音:jiàn mù guì ěr成语解释: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比喻舍近求远成语出处: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草三 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
5、口耳相传成语拼音:kǒu ěr xiāng chuán成语解释: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成语出处: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1、耳鬓厮磨成语拼音:ěr bìn sī mó
成语解释: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
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
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2、耳顺之年
成语拼音:ér shùn zhī nián
成语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3、俯首贴耳
成语拼音:fǔ shǒu tiē ěr成语解释: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尊从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4、贱目贵耳
成语拼音:jiàn mù guì ěr
成语解释: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比喻舍近求远成语出处: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草三 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
5、口耳相传成语拼音:kǒu ěr xiāng chuán成语解释: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成语出处: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什么什么谈猜成语
避而不谈 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抵掌而谈 指谈得很融洽。
耳食之谈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泛泛而谈 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高睨大谈 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海外奇谈 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举止言谈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谲怪之谈 谲怪:怪诞。荒诞不稽的言论。
侃侃而谈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款款而谈 款:诚恳。诚恳而从容的谈话。
阔步高谈 阔步:迈大步。潇洒地迈着大步,随意地高声交谈。比喻言行不受束缚。
老调重谈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老生常谈 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扪虱而谈 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偷窃,无所畏忌。
欺人之谈 骗人的鬼话。
万口一谈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7. 食耳之谈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耳食之谈吧。耳食之谈是一个成语,读音是ěr shí zhī tán,意思是用耳朵吃东西,比喻没有经过思考轻信传言的话。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
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耳成语有哪些
避人耳目
不绝于耳
不堪入耳
长目飞耳
充耳不闻
出口入耳
窗外有耳
垂耳下首
垂首帖耳
垂头塞耳
戴目倾耳
当耳边风
当耳旁风
盗铃掩耳
盗钟掩耳
道听耳食
鼎铛有耳
东风吹马
东风过耳
东风射马
洞心骇耳
杜耳恶闻
耳目昭彰
耳目之欲
耳目众多
耳旁风
耳染目濡
耳热眼花
耳濡目击
耳濡目及
耳濡目染
耳软心活
耳食之论
耳食之谈
顿足捩耳
耳报神
耳边风
耳边之风
耳鬓斯磨
耳鬓厮磨
耳鬓撕磨
耳鬓相磨
耳不离腮
耳不旁听
耳不忍闻
耳根清净
耳红面赤
耳后风生
耳后生风
耳聪目明
耳聋眼黑
耳聋眼花
耳聋眼瞎
耳满鼻满
耳鸣目眩
耳目股肱
耳目喉舌
耳目心腹
耳目一新
耳食之言
耳视目食
耳视目听
耳熟能详
耳顺之年
耳提面命
耳听八方
耳听是虚
耳听是虚
耳听心受
耳闻不如
耳闻不如
耳闻目睹
耳闻目击
耳闻目见
耳闻目览
耳闻目染
耳闻是虚
耳闻眼睹
耳闻眼见
耳闻则诵
耳习目染
耳熏目染
法不传六
方面大耳
俯首戢耳
俯首弭耳
俯首贴耳
俯首帖耳
肥头大耳
肥头胖耳
风吹马耳
伏首贴耳
伏首帖耳
附耳低言
附耳低语
附耳密谈
附耳射声
隔窗有耳
隔墙须有
隔墙有耳
隔舍须有
公耳忘私
公耳忘私
股肱耳目
盥耳山栖
贵耳贱目
国耳忘家
国耳忘家
过耳秋风
禾生耳
禾头生耳
轰雷贯耳
黄耳传书
黄耳寄书
豁人耳目
疾雷不及
疾雷不及
疾雷不暇
贱目贵耳
交头接耳
接耳交头
捷雷不及
惊耳骇目
酒酣耳热
撧耳顿足
撧耳挠腮
撧耳揉腮
聊复尔耳
口耳并重
口耳相承
口耳相传
口耳之学
苦口逆耳
赖有此耳
历历在耳
脸红耳赤
脸红耳热
两豆塞耳
两耳塞豆
赁耳佣目
六耳不同
乱人耳目
马耳春风
马耳东风
弭耳俯伏
弭耳受教
面红耳赤
面红耳热
面红过耳
面命耳提
面命耳训
目不忍见
目不忍视
目达耳通
目睹耳闻
目击耳闻
目见耳闻
目染耳濡
目擩耳染
目食耳视
挠腮撧耳
逆耳利行
逆耳良言
逆耳之言
逆耳忠言
扒耳搔腮
爬耳搔腮
飘风过耳
窃钟掩耳
墙风壁耳
墙有耳
墙有缝,
倾耳戴目
倾耳而听
倾耳拭目
倾耳注目
清耳悦心
秋风过耳
如风过耳
搔耳捶胸
搔头摸耳
搔头抓耳
如雷贯耳
如雷灌耳
软耳朵
塞耳盗钟
塞耳偷铃
舌敝耳聋
双豆塞耳
拭目倾耳
人耳目
挖耳当招
危言逆耳
嵬目鸿耳
嵬眼澒耳
蚊虻过耳
洗耳恭听
洗耳拱听
想当然耳
袖手充耳
许由洗耳
眩目震耳
掩耳蹙頞
掩耳盗铃
掩耳盗钟
掩耳而走
掩耳偷铃
掩人耳目
迅雷不及
言提其耳
言犹在耳
眼观六路
眼观四处
眼花耳热
眼跳耳热
眼瞎耳聋
洋洋盈耳
咬耳朵
以耳代目
以耳为目
庸耳俗目
游心骇耳
裒如充耳
褎如充耳
娱心悦耳
在人耳目
在人口耳
遮人耳目
遮掩耳目
震耳欲聋
执牛耳
忠言逆耳
垣有耳
挝耳挠腮
挝耳揉腮
抓耳挠腮
抓耳搔腮
抓腮挖耳
抓头挖耳
濯缨洗耳
闭目塞耳
稗耳贩目来自www.gyjslw.com
9. 耳食之仑这个成语哪个字是错别字?
耳食之论【发音】 ěr shí zhī lùn 【释义】 耳食:耳朵吃饭。指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无稽之谈 【近义词】耳食之谈、无稽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示例】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今人动谓新书过旧书远甚,此~也。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0. 耳食之仑这个成语哪个字是错别字?
耳食之论【发音】 ěr shí zhī lùn 【释义】 耳食:耳朵吃饭。指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无稽之谈 【近义词】耳食之谈、无稽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示例】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今人动谓新书过旧书远甚,此~也。
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1. 带有食字的成语解释
伴食宰相 伴食:陪伴人家吃饭。唐朝朝会结束时,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布衣蔬食 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昌亭旅食 寄食南昌长亭处,借指寄人篱下 不食周粟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草衣木食 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黜衣缩食 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节约 粗衣粝食 粗:粗劣;衣:衣服;粝:差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 东食西宿 比喻贪婪的人唯利是图 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丰衣足食 指衣食充足,生活富裕 旰食宵衣 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狗彘不食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哀梨蒸食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鲸吞蚕食 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手段侵吞 酒食征逐 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 靡衣偷食 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帮虎吃食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饱食暖衣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并日而食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不食马肝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不食之地 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蚕食鲸吞 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啜食吐哺 辍:中止,停止。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吹箫乞食 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鹑居鷇食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箪食壶浆 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扼吭夺食 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恶虎不食子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恶衣恶食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恶衣粝食 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饿虎扑食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耳食之谈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菲食薄衣 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心努力。 攻苦食淡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狗彘不食其余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虎不食儿 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侯服玉食 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褐衣蔬食 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饭食。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形容生活困苦。 饥不择食 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鸡鹜争食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嗟来之食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节衣缩食 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具食与乐 备办了酒饭和歌舞。 解衣推食 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酒食地狱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锦衣玉食 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口多食寡 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粝食粗衣 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列鼎而食 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鸣野食苹 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灭此朝食 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靡衣偷食 靡:华丽;偷:苟且。身穿丽服,苟且而食。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 目食耳视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率兽食人 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民以食为天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暖衣饱食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寝食不安 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日月交食 比喻作对,相斗。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旧时俗语。意思是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 肉食者鄙 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为有位的人;鄙: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 三旬九食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日食万钱 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弱肉强食 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 食租衣税 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盛食厉兵 吃饱饭,磨快兵器。比喻做好战斗准备。 生众食寡 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食亲财黑 指人贪婪自私,爱占便宜。 食不重味 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食不甘味 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食玉炊桂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食不下咽 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食日万钱 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食辨劳薪 形容见识卓越。 食指大动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食不果腹 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食而不化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食前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食宿相兼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食毛践土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食少事烦 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食古不化 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食肉寝皮 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 食言而肥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晚食当肉 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逶迤退食 从容谦退,公正廉洁。 同盘而食 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宵衣旰食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鲜衣美食 鲜:有光彩的。穿的是华丽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 摇尾求食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衣单食薄 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衣食父母 指生活所依赖的人。 衣租食税 租、税: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易子而食 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衣食不周 周:齐备。形容衣食缺乏,生活困窘。 饮食男女 泛指人的本性。 凿饮耕食 指百姓乐业,天下太平。 自食其言 指说了话不算数。 足食足兵 食:粮食;兵:武器。粮食充足,武备修整。 钟鸣鼎食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自食其力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足衣足食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自食其果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自食其恶果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伴食中书 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卑宫菲食 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背惠食言 指忘恩失信。 敝衣粝食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弊衣疏食 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弊衣蔬食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俭朴。亦作“弊衣箪食”。 不遑暇食 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不食烟火 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 布衣粝食 见“布衣蔬食”。 不知寝食 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心、努力。 尺板斗食 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 侈衣美食 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吹篪乞食 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鹑衣鷇食 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粗袍粝食 同“粗衣恶食”。 粗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箪食壶酒 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道听耳食 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雕盘绮食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鼎食鸣钟 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鼎食鸣锺 见“鼎食鸣钟”。 鼎食钟鸣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恶衣菲食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恶衣蔬食 同“恶衣菲食”。 耳视目食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耳食之论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焚枯食淡 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凤食鸾栖 鸾凤非竹实不食,非悟桐不栖。比喻高位或帝位。 攻苦食啖 见“攻苦食淡”。 攻苦食俭 犹攻苦食淡。 饥不遑食 同“饥不暇食”。 饥不暇食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击钟鼎食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践土食毛 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 见噎废食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 解骖推食 骖: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解下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匹,换取食物送给急需的人。指以自己的财物解救他人之急。 壸浆箪食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锦衣肉食 见“锦衣玉食”。 敬事后食 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谓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 井渫不食 亦作“井渫莫食”。谓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语出《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已全洁而不见用。” 井渫莫食 见“井渫不食”。 狼飡虎食 同“狼餐虎咽”。 靡衣玉食 美衣美食。 鸣钟食鼎 见“鸣钟列鼎”。 曝背食芹 谦言微薄之献。 强食靡角 谓饱食而角力求胜。《列子·说符》:“强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殷敬顺释文:“《韩诗外传》云:‘靡,共也。’《吕氏春秋》云:‘角,试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轻道,唯食而已,亦犹禽兽饱食而相共角力以求胜也。”一说,靡读为摩,谓以角相摩。见俞樾《诸子平议·列 强食弱肉 同“弱肉强食”。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强食自爱 劝慰人的话。谓努力加餐,保重身体。 且食蛤蜊 《南史·王融传》:“(融)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问。 寝皮食肉 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后以“寝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 寝食俱废 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去食存信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缺衣少食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人浮于食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日旰不食 同“日旰忘食”。 日旰忘食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昃不食 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昃旰食 太阳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日昃忘食 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心致志,勤勉不懈。 杀衣缩食 “杀”念shài。犹节衣缩食。明·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 蛇食鲸吞 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食案方丈 同“食前方丈”。 食必方丈 同“食前方丈”。 食不充肠 见“食不充饥”。 食不充饥 犹言食不果腹。 食不充口 见“食不糊口”。 食不糊口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 食不二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食不遑味 同“食不甘味”。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2. 带耳的成语有哪些
包含“耳”的成语共有249个 1)扒耳搔腮 2)稗耳贩目 3)闭目塞耳 4)避人耳目 5)不绝于耳 6)不堪入耳 7)长目飞耳 8)充耳不闻 9)出口入耳 10)窗外有耳 11)垂耳下首 12)垂头塞耳 13)当耳边风 14)当耳旁风 15)盗铃掩耳 16)盗钟掩耳 17)盗锺掩耳 18)道听耳食 19)鼎铛有耳 20)东风过耳 21)东风马耳 22)洞心骇耳 23)杜耳恶闻 24)顿足捩耳 25)耳边之风 26)耳鬓斯磨 27)耳鬓厮磨 28)耳鬓撕磨 29)耳鬓相磨 30)耳不离腮 31)耳不旁听 32)耳不忍闻 33)耳聪目明 34)耳根清净 35)耳红面赤 36)耳后风生 37)耳后生风 38)耳聋眼黑 39)耳聋眼花 40)耳满鼻满 41)耳目闭塞 42)耳目导心 43)耳目股肱 44)耳目心腹 45)耳目一新 46)耳目昭彰 47)耳目众多 48)耳染目濡 49)耳濡目击 50)耳濡目及 51)耳濡目染 52)耳软心活 53)耳食不化 54)耳食之论 55)耳食之谈 56)耳食之言 57)耳视目食 58)耳视目听 59)耳熟能详 60)耳顺之年 61)耳提面命 62)耳提面训 63)耳听八方 64)耳听心受 65)耳闻目睹 66)耳闻目击 67)耳闻目见 68)耳闻目览 69)耳闻目染 70)耳闻眼见 71)耳闻则诵 72)方面大耳 73)防蔽耳目 74)肥头大耳 75)肥头胖耳 76)风吹马耳 77)伏首贴耳 78)俯首戢耳 79)俯首弭耳 80)俯首贴耳 81)俯首帖耳 82)附耳低言 83)附耳低语 84)附耳射声 85)感心动耳 86)隔窗有耳 87)隔墙有耳 88)盥耳山栖 89)贵耳贱目 90)过耳春风 91)过耳秋风 92)过耳之言 93)禾头生耳 94)轰雷贯耳 95)黄耳传书 96)黄耳寄书 97)豁人耳目 98)贱目贵耳 99)交头互耳 100)交头接耳 101)接耳交头 102)惊耳骇目 103)酒酣耳热 104)酒酣耳熟 105)撧耳顿足 106)撧耳挠腮 107)撧耳揉腮 108)口耳并重 109)口耳相承 110)口耳相传 111)口耳之学 112)苦口逆耳 113)赖有此耳 114)历历在耳 115)脸红耳赤 116)脸红耳热 117)两豆塞耳 118)两耳塞豆 119)聊复尔耳 120)赁耳佣目 121)乱人耳目 122)马耳春风 123)马耳东风 124)俛首帖耳 125)面红耳赤 126)面红耳热 127)面命耳提 128)目达耳通 129)目睹耳闻 130)目击耳闻 131)目见耳闻 132)目攋耳染 133)目染耳濡 134)目濡耳染 135)目擩耳染 136)目食耳视 137)挠腮撧耳 138)逆耳利行 139)逆耳良言 140)逆耳之言 141)逆耳忠言 142)蹑足附耳 143)爬耳搔腮 144)飘风过耳 145)裒如充耳 146)墙风壁耳 147)窃钟掩耳 148)窃锺掩耳 149)倾耳侧目 150)倾耳而听 151)倾耳细听 152)倾耳注目 153)清耳悦心 154)秋风过耳 155)如风过耳 156)如雷贯耳 157)如雷灌耳 158)塞耳盗钟 159)塞耳盗锺 160)塞耳偷铃 161)三耳秀才 162)三日耳聋 163)搔头摸耳 164)搔头抓耳 165)舌敝耳聋 166)俗耳针砭 167)妥首帖耳 168)挖耳当招 169)危言逆耳 170)嵬目鸿耳 171)嵬眼澒耳 172)蚊虻过耳 173)洗耳不闻 174)洗耳恭听 175)洗耳拱听 176)想当然耳 177)袖手充耳 178)褎如充耳 179)言不入耳 180)言提其耳 181)言犹在耳 182)掩耳盗铃 183)掩耳盗钟 184)掩耳盗锺 185)掩耳而走 186)掩耳偷铃 187)掩人耳目 188)眼花耳热 189)眼饧耳热 190)眼跳耳热 191)眼瞎耳聋 192)洋洋盈耳 193)一人耳目 194)一新耳目 195)以耳代目 196)以耳为目 197)庸耳俗目 198)游心骇耳 199)娱心悦耳 200)悦人耳目 201)在人耳目 202)在人口耳 203)遮人耳目 204)遮掩耳目 205)震耳欲聋 206)忠言逆耳 207)人耳目 208)垣有耳 209)抓耳挠腮 210)抓耳搔腮 211)出人口,入人耳 212)春风不入驴耳 213)东风吹马耳 214)东风射马耳 215)恶言不入于耳 216)耳报神 217)耳边风 218)耳旁风 219)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220)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22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222)耳闻不如面见 223)耳闻不如目见 224)耳闻不如眼见 225)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226)法不传六耳 227)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228)国耳忘家,公尔忘私 229)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230)禾生耳 231)疾雷不及塞耳 232)疾雷不及掩耳 233)疾雷不暇掩耳 234)捷雷不及掩耳 235)六耳不同谋 236)目不忍见,耳不堪闻 237)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238)墙有耳 239)墙有缝,壁有耳 240)人生行乐耳 241)善言不入耳 242)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243)西风贯驴耳 244)迅雷不及掩耳 24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246)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247)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248)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249)执牛耳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3. 请把下列含有耳字的成语补充完整
忠言逆耳、
充耳不闻、
耳鬓厮磨、
掩耳盗铃、
耳濡目染、
耳提面命、
耳熟能详、
震耳欲聋、
不绝于耳、
面红耳赤、
交头接耳、
耳闻目睹、
抓耳挠腮、
言犹在耳、
耳听八方、
肥头大耳、
耳聪目明、
掩耳盗钟、
马耳东风、
秋风过耳、
酒酣耳热、
不堪入耳、
倾耳细听、
俯首贴耳、
垣有耳、
洋洋盈耳、
贵耳贱目、
眼跳耳热、
遮人耳目、
马耳春风
耳软心活、
耳食之言、
公耳忘私、
口耳之学、
脸红耳赤、
聊复尔耳、
闭目塞耳、
倾耳而听、
耳闻目见、
酒酣耳熟、
目擩耳染、
耳食之谈、
耳听心受、
耳目昭彰、
如风过耳、
危言逆耳、
耳目闭塞、
东风过耳、
肥头胖耳、
以耳为目、
耳后风生、
伏首贴耳、
附耳低言、
当耳边风、
国耳忘家、
眼饧耳热、
耳目众多、
逆耳良言、
搔头抓耳、
耳目股肱
耳后生风、
耳濡目及、
当耳旁风、
在人耳目、
顿足捩耳、
逆耳之言、
耳闻眼见、
目达耳通、
耳食之论、
俯首弭耳、
长目飞耳、
洗耳拱听、
口耳并重、
塞耳盗钟、
道听耳食、
抓耳搔腮、
赁耳佣目、
风吹马耳、
俛首帖耳、
游心骇耳、
撧耳挠腮、
惊耳骇目、
庸耳俗目、
洞心骇耳、
飘风过耳、
耳提面训、
稗耳贩目、
附耳射声、
耳视目听、
逆耳利行
耳根清浄、
言提其耳、
扒耳搔腮、
耳视目食、
撧耳顿足、
目击耳闻、
嵬目鸿耳、
垂头塞耳、
爬耳搔腮、
窃钟掩耳、
袖手充耳、
搔头摸耳、
撧耳揉腮、
褎如充耳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4. “耳食肤受”,“风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耳食肤受”的典故出自《论语》【耳食之谈】 ,【肤受之愬】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说的是不经深入考察,道听途说,理解事物虚浮而泛泛,不切实际。“风卷云舒”意思应该很简单吧,不就是形容天上景色,风吹云动吗。
来自www.gyjslw.com
15. 有关耳的谚语和成语!!
【稗耳贩目】比喻见闻浅薄的人。
【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不堪入耳】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闭目塞耳】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避人耳目】指避免走漏消息。
【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垂耳下首】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
【春风不入驴耳】比喻好话听不进去。
【出口入耳】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长目飞耳】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
【出人口,入人耳】原指两人私下谈话,第三者不会知道。后多指话一说出口,就会为人们传开。
【垂首帖耳】垂:低下;帖:顺从,服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顺从听命的样子。
【垂头塞耳】指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窗外有耳】指秘密言谈可能泄密。
【鼎铛有耳】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当耳边风】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
【当耳旁风】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东风吹马耳】风吹过马耳边。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东风过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同“东风射马耳”。
【东风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戴目倾耳】戴目:仰视的样子;倾耳:侧着耳朵细心倾听。认真听,抬头看。形容殷切期盼。
【盗铃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道听耳食】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洞心骇耳】形容使人震惊。
【顿足捩耳】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盗锺掩耳】后以“盗钟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亦省作“盗钟”。
【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耳不离腮】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神情十分注的样子。
【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耳鬓斯磨】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耳鬓撕磨】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耳鬓相磨】鬓:鬓发;相: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耳边之风】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耳根清净】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耳根清浄】谓耳中不闻胡言乱语或嘈杂声音。常指不闻闲是闲非。参见“耳根”。
【耳后风生】形容驰驱迅速。
【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耳后生风】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耳满鼻满】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耳目导心】耳目:视听。耳目的熏染,可以启发人心的善恶。
【耳目非是】指声色不同于平常。
【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耳目喉舌】喉舌:泛指说话的器官,比喻代言人。起到耳目喉舌的作用。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方针政策的工具。
【耳鸣目眩】眩:眩晕。双耳作响,两眼眩晕。
【耳目心腹】耳目:指侦探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耳目一新】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耳目之欲】欲:欲望。满足声色享乐的欲望。
【耳目昭彰】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耳聋眼黑】人糊涂,昏聩。
【耳聋眼花】年老体衰者听力和视力都不好。也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耳旁风】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耳濡目及】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濡目击】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染目濡】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软心活】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耳热眼跳】耳根发热,眼皮跳动。迷信的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耳食不化】指没有经过思考,轻信听来的话。
【耳食目论】耳食:轻信听来的话。像用耳朵吃饭而不知食物味道,像眼睛能看见细毛而不见睫毛。比喻轻信他人的话,缺乏确凿根据。
【耳视目食】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耳食之论】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耳食之谈】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耳食之徒】指全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人。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