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岁”「一岁再赦」

2024年10月09日成语大全73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一岁再赦”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一岁载赦是什么意思及造句、一岁成语有哪些、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上书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一岁载赦是什么意思及造句、特赦中说的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服刑罪犯是特指未满18周岁的还是所有罪犯、格里高利七世1075年赦令等

目录索引:
1:成语“一岁再赦”的词条资料
2:一岁载赦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3:一岁成语有哪些
4: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
5:上书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
6:一岁载赦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7:特赦中说的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服刑罪犯是特指未满18周岁的还是所有罪犯
8:格里高利七世1075年赦令

成语“一岁再赦”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yī suì zài shè
成语简拼:YSZS
成语注音:一 ㄙㄨㄟˋ ㄗㄞˋ ㄕㄜ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一岁载赦
成语出处:宋·范祖禹《唐鉴》卷三:“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见“一岁载赦”。
成语用法:一岁再赦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一岁再赦,好人喑哑。《旧唐书·太宗纪上》

成语“一岁再赦”的扩展资料

1. 一岁载赦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一岁载赦[ yī suì zài shè ] 基本解释一年之中再次赦罪。 指赦免过滥。亦作“一岁再赦”。造句在线词典详细解释一岁载赦的解释、含义、近义词、反义词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一岁成语有哪些
一岁三迁 [yī suì sān qiān] 基本释义比喻官职升得极快。出 处《南史·到儰传》:“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一岁成语有哪些 :一岁三迁、一岁再赦
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
1.B2.B3.(1)还未成年,他就被授予朝散郎的职位,多次向朝廷进献颂。  (2)这件事被人发觉后,王勃被判处死刑,恰逢大赦(免死罪),取消了罪名。  (3)于是,都督拿出纸笔一个一个邀请客人(写序文),没有人敢接受,到王勃那里,他漫不经心,毫不推让。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上书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
上书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皇上读完奏书说谁说方氏没有人才?这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就赦免了他,不再问罪www.gyjslw.com
5. 一岁载赦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一岁载赦[ yī suì zài shè ] 基本解释一年之中再次赦罪。 指赦免过滥。亦作“一岁再赦”。造句在线词典详细解释一岁载赦的解释、含义、近义词、反义词
www.gyjslw.com
6. 特赦中说的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服刑罪犯是特指未满18周岁的还是所有罪犯
剩余刑期在1年的要求是未成年人犯罪。
  本次拟定特赦人群如下:
  一、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服刑罪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犯贪污受贿犯罪,危害人民安全的严重暴力性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及涉恐、涉黑等有组织犯罪的主犯,以及累犯)。
  三、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服刑罪犯。
  四、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犯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性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贩卖毒品犯罪)。
  有关2015年特赦拟定全文如下:
  草案规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2015年1月1日前正在服刑、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罪犯实行特赦。一是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服刑罪犯。对这类罪犯予以特赦,目的在于突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体现本次特赦的历史意义。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符合上述条件的服刑罪犯曾经为维护国家主、安全和领土完整作出过贡献,符合本次特赦目的。草案规定对上述罪犯中犯贪污受贿犯罪,危害人民安全的严重暴力性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及涉恐、涉黑等有组织犯罪的主犯,以及累犯不予特赦。
  三是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服刑罪犯。对这类人员予以特赦,既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也符合国际上通行的人道主义赦免原则。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已体现了对75周岁以上老年人犯罪予以从轻处罚的精神。
  四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对这类罪犯予以特赦,体现了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精神,能够实现刑法的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同时,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他们中犯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性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贩卖毒品犯罪的罪犯,不予特赦。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7. 格里高利七世1075年赦令
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宣布,僧侣不受世俗控制,教皇在世俗事务中有终极的至上地位,包括有罢黜皇帝和国王。教会在与王的斗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公元1075年,格里高利七世颁布《教皇敕令》27条,宣称教皇力至上,一切君王应亲吻教皇的脚,教皇有废除皇帝有解除人民对邪恶统治者效忠的誓约,同时规定只有教皇才有力任免主教,世俗君主无进行册封。   这一命令在西欧诸国引起了普遍的混乱。其中,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特别反对教皇否定世俗君主封立主教的利,即主教叙任。原因是在德意志王国,主教、修道院院长拥有巨大的势。世俗册封的被禁,严重打击了德意志皇的基础。年约五十的教皇与年仅二十三岁的德意志皇帝之间,关于教与政的争斗,日益明朗,一触即发。   1075年6月,亨利四世平定国内萨克森诸侯叛乱,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1076年1月, 他公开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格里高利七世的教皇职位。而格里高利七世的答复,被称为“中世纪最著名的教皇敕令”。他于1076年2月在罗马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除亨利四世。同时他还下达了《绝罚令》,解除臣民对皇帝效忠的誓约。支持亨利四世的主教,或被停职,或受到开除出教的威胁。亨利四世的实力迅速被削弱,萨克森诸侯也再次发生动乱。同年10月,帝国会议决定,如果一年之内亨利四世所受的《绝罚令》未被解除,其君主职即应被废除。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8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