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二桃”的成语「二桃三士」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二桃三士”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解释一下: 一桃杀三士、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内容是什么?出自何处?、经常说两桃杀三士,那么该典故出自何处?都发生了...、二桃三士指什么生肖?、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二桃逐三士什么意思、等
目录索引:
1:成语“二桃三士”的词条资料
2:解释一下: 一桃杀三士
3: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内容是什么?出自何处?
4:经常说两桃杀三士,那么该典故出自何处?都发生了...
5:二桃三士指什么生肖?
6: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
7:二桃逐三士什么意思
成语“二桃三士”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ETSS
成语注音:ㄦˋ ㄊㄠˊ ㄙㄢ ㄕ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二桃杀三士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成语用法:二桃三士作宾语、定语、分句;比喻借刀杀人。
成语造句:潘飞声《秋感》诗:“迟暮仍为《梁甫吟》,二桃三士费沉吟。”
英文翻译:kill somebody by underhand tricks or by schemes and plots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成语“二桃三士”的扩展资料
1. 解释一下: 一桃杀三士应该是二桃杀三士,它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
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后人以二桃杀三士一词表示“运用计谋杀人”的涵义;但在《晏子春秋》的原文之中,还可以发现一些古代力分配与君王杀功臣的斧凿。
该故事在秦汉时期就已广为流传,汉代的画像材料中常能看到此故事场景。代乐府诗《梁父吟》抒发了对三位勇士牺牲的感叹,对晏子的谋也稍稍做了讽刺。《喻世明言》也有一章讲述此故事。
扩展资料:
这则成语故事最打动人的,是三位勇士的“君子之风”。晏子本想利用的三人恃才傲物的弱点,让彼此相互争功,离间人心,从而削弱他们的政治威胁,并没有想到他们会舍生取义,有如此君子风度。他们开始时比较骄傲,都看重自己的事功。
是古冶子的一番话让另二人感到了羞耻,当他们觉得自己做错事情时,宁愿用生命去弥补耻辱,这是一种很高贵的精神。古冶子后来的举动同样如此。所以他们自刎之后,无论是晏子还是君王,都有悲切之意,为稳定朝野,反错杀了三位大义将才。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内容是什么?出自何处?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释义:晏子让齐景公赐三士二桃,让他们论功食桃,终致三士自杀而死。后遂用“二桃杀三士、齐相计”等谓施用阴谋手段杀人;用“齐三士、三士”等指此三人,也借指被谋害的人。
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
内容是说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
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
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借刀杀人:指让别人的情况去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提供优势。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的手去害人。
拼音:jiè dāo shā rén。
引证:明代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翻译:说的是范仲淹的政敌企图让他任军队统帅——环庆路经略招讨使,去平息西夏人赵元昊,企图借西夏人的刀杀死范仲淹。
引用:清代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周老爷因为胡统领不能遂他的心愿,晓得这里县丞单太爷神通广大,他二人从前在那里又同过事,交情自与别人不同,所以特地进城拜望他,同他商酌一个借刀杀人的办法。
例句:他打算借刀杀人,借你的力量来打击我,所以才不断地在你面前说我的坏话;他这一招厉害,既交了新朋友,又借刀杀人,除掉了眼中钉。
2、二桃三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经常说两桃杀三士,那么该典故出自何处?都发生了...
这句成语,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来人们多把这句成语用在形容一个人诡计多端用计谋杀人上。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三个大将,他们分别是::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个人除了都是齐国的大将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军功十分的显赫。而且他们都因为军功显赫,变得恃宠而骄。
晏子觉得这三个人是齐国的安全隐患,所以劝谏齐景公早日解决这三个问题人物。幸好齐景公很听晏子的话,设计把他们三个人请了过来,一起参加宴会。
杀他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他们之间互相争斗,而起因竟然是因为桃子。晏子准备了两个十分珍贵的桃子,但是他们有三个人,所以,这骄傲的三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分不到。
这三位大将都十分的自负,不能容忍自己成为失败的那个人。所以,他们三个人为了这两个桃子,开始了互相攀比军功。古冶子说了自己的功绩,让之前拿到桃子的两个人自愧不如,所以拔剑自刎,而古冶子觉得自己这样做很丢人,所以也自杀了。
可能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觉得为了个桃子就自杀这件事情很奇怪,根本没法理解,可是春秋时期的古人非常重视诺言,就连之后的刘邦杀韩信,也是重视诺言,没有用兵刃杀韩信。
所以,那个时代的人因为这种原因自杀的情况很正常。
如果你是晏子,你会觉得自己的计谋好吗?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二桃三士指什么生肖?
应该是羊吧,因为羊字上面有两点代表二桃,下面部分可以组成三个士。
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
二桃杀三士 读 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解 释: 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事见春秋·齐·晏婴《宴子春秋·谏下》,比喻借刀杀人。 出 处: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用 法:主谓式;作分句;比喻借刀杀人 示 例:1、当代·殷谦《晚茶集》:“说‘孔子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还说‘任何像孔子一样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这样内蕴着二桃杀三士的因子的言论,侮辱了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拐弯抹角地在他们身上形成了精神杀伤。那教授就是一个蔑视别人的存在的妄人,因为他的批评并不是针对同时代人的,而是以自己在文化、政治上的好恶来判断古代人的,这不用说就是一个笑话,这种人的话不听也罢,其人不足法,其言也不足取。”2、唐·李白《惧谗》诗:“~,讵假剑如霜。” 近义词:借刀杀人、二桃三士
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二桃逐三士什么意思
【解释】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补语;比喻借刀杀人。【结构】主谓式【近义词】借刀杀人、二桃三士【同韵词】挈瓶小智、无微不至、千金一掷[1] 【造句】他只是个阴险小人,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二桃杀三士。【注意事项】“杀”、“三”一个是翘舌音,一个是平舌音。“士”不能写成“土”。指贬义,注意用法。【英译】Make use of another person to get rid of an adversary、murder a person with a borrowed knife【扩充】后人以二桃杀三士一词表示“运用计谋杀人”的涵义;但在《晏子春秋》的原文之中,还可以发现一些古代力分配与君王杀功臣的斧凿。后世《梁父吟》抒发了对三位勇士牺牲的感叹,对晏子的谋也稍稍做了讽刺。《喻世明言》也有一章讲述此故事。
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