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秤”的成语「大斗小秤」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大斗小秤”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 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 多贪多杀,瞒心昧己 大斗小称,害命杀生 造下无边之孽,、古代计量单位一斗和三合分别指多少、秤的成语有哪些、为什么利用杆秤(案秤)可用质量小的秤砣称量较大物体的质量?、等
目录索引:
1:成语“大斗小秤”的词条资料
2: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 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 多贪多杀,瞒心昧己 大斗小称,害命杀生 造下无边之孽,
3:古代计量单位一斗和三合分别指多少
4:秤的成语有哪些
5:为什么利用杆秤(案秤)可用质量小的秤砣称量较大物体的质量?
成语“大斗小秤”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dà dǒu xiǎo chèng
成语简拼:DDXC
成语注音:ㄉㄚˋ ㄉㄡˇ ㄒ一ㄠˇ ㄔㄥ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大秤小斗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大斗小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烧舂锉之苦。”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秤:称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标准的斗收进,小于标准的秤出,进行盘剥克扣
成语用法:大斗小秤作宾语、定语;用于剥削等。
成语造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剥百端,以致小民愁怨。”
成语“大斗小秤”的扩展资料
1. 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 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 多贪多杀,瞒心昧己 大斗小称,害命杀生 造下无边之孽,他说的是人之共性的弱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免。但是我们中华文明里有提倡自省 自律 自重者以教化之。非异族他国所能齐肩,故有蛮夷。摘自www.gyjslw.com
2. 古代计量单位一斗和三合分别指多少
斗和合都是量制单位,即体积单位,在古代,不同朝代的换算方式有差别,换算如下:
1、汉朝时期
1斗相当于现在2000毫升。3合相当于现在60毫升。
2、唐朝时期
大量制:1斗相当于现在6000毫升。3合相当于现在180毫升;
小量制:1斗相当于现在2000毫升。3合相当于现在60毫升。
3、明清时期
1斗相当于现在10000毫升。3合相当于现在300毫升。
古代常见容量单位有:石、豆和斛。
古代常见重量单位有:石、钧。
古代常见长度单位有:跬、仞、舍和寻。
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豆:容量单位。
斛:容量单位,五斗为一斛。;钧: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跬:长度单位,半步为跬
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为一仞;舍:长度单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扩展资料:
中国的计量,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据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
自秦朝以来,历朝历代多建有度量衡单位制度,而且变革较多,单位量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民国时期,河南于1932年曾在部分县实施《度量衡法》,推行公制,但各县政府并未完全执行。1937年,日本侵占河南以后,旧制复燃,市场上新旧制同时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进行过3次重大计量制度改革。一是1959年的贯彻了国务院《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二是1978年全省改革了医用戥秤;三是1985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计量单位三次重大改革,都是在各级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全面认真进行,而且改革得比较彻底。截止到1987年,除少数民众仍存有旧制计量器具外,政府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都按照国家规定的计量制度使用了法定的计量器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度量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www.gyjslw.com
3. 秤的成语有哪些
大秤小斗 我心如秤 秤不离铊 秤平斗满 秤斤注两 秤薪而爨 秤薪量水 秤锤落井 秤砣虽小压千斤 人心如秤、绵裹秤锤 求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为什么利用杆秤(案秤)可用质量小的秤砣称量较大物体的质量?
杠杆原理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挪动!”这句话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这些公理是:(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5)相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般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