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碑”的成语「树碑立传」

2022年08月07日成语大全65

成语“树碑立传”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shù bēi lì zhuàn
成语简拼:SBLZ
成语注音:ㄕㄨˋ ㄅㄟ ㄌ一ˋ ㄓㄨㄢ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歌功颂德
反义词:口诛笔伐
读音纠正:传,不能读作“chuán”。
错字纠正:树,不能写作“竖”。
成语辨析:见“歌功颂德”(339页)。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树: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成语用法:树碑立传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1)群众不喜欢自己给自己树碑立传的领导。(2)历代的反动统治者都为自己树碑立传,以抬高个人,掩盖罪行。
英文翻译:build up sb.'s public image
俄文翻译:воздвигнуть пáмятник
日文翻译:威信(いしん)を確立(かくりつ)し声望(せいぼう)を高(たか)めること
其他翻译:<德>eine Ehrentafel errichten und eine Biographie verfassen <jm ein Denkmal setzen>
成语谜语:写墓志铭

成语“树碑立传”的扩展资料

1. 病入膏肓、树碑立传、前程似锦、头重脚轻、千变万化、入木三分、春兰秋菊这些成语隐藏了那句诗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 这个成语来源于唐.张怀瑶《书断》,晋帝祭北郊,王羲之书祝,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立碑树传是什么意思
通过设立碑并撰写文卷流传后世的一种纪念丰功伟绩的方式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树碑立传什么意思?
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现在比喻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以自我强调(含贬义)。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从春兰秋菊,病入膏肓,树碑立传,土木三分,头重脚轻,前程似锦,挂一漏万”中各找出一个字,使这几个字
病树前头万木春????你是说这个意思么?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秦始皇没有设立皇后,为什么反而为巴清树碑立传?
为巴寡妇树碑立传的原因是因为巴寡妇所统治的巴族是秦国想要拉拢的部族,而巴族所在地所产的矿产以及朱砂是秦国急需的,至于秦始皇没有设立皇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母亲赵姬的缘故吧。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曾刺杀超7位“王侯将相”的他,为何后世没为其树碑立传?
因为他刺杀人是奉命行事,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什么可贵的品质值得后世为其树碑立传。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陵,武则天为高宗树碑立传,为何自己仅树碑而不立传?
这应该是她儿子的任务,不过在她死后的八年里,唐朝的政局很乱,就拖了下来,最终没了下文。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