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不()”的成语「何所不至」

2024年10月28日成语大全89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何所不至”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有什么区别、“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什么意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哪?有何典故?谢谢、等

目录索引:
1:成语“何所不至”的词条资料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3: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有什么区别
4:“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什么意思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哪?有何典故?谢谢

成语“何所不至”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hé suǒ bù zhì
成语简拼:HSBZ
成语注音:ㄏㄜˊ ㄙㄨㄛˇ ㄅㄨˋ ㄓ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解释:①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什么坏事都干。

成语“何所不至”的扩展资料

1.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1.D  2.(1)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              (2)将军身经百战虽存无几,壮士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3.扑朔迷离;磨刀霍霍 4.表现木兰归来后的喜悦心情。(意思对即可)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有什么区别
不至的动作对象不同,无微不至的动作对象是微小,无所不至的动作对象是前往的地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拓展资料:
这是出自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的内容。
原文:
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原文: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
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哪?有何典故?谢谢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9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