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字的成语「轻财重义」

2024年11月04日成语大全120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轻财重义”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轻财重义,讷言敏行,俭己厚人,恭己恕人是什么意思、解签 轻财重义世称贤 天赐康宁福寿全 堪笑世人看不透 津津有味只言钱、轻财足以聚人什么意思、何为: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求翻译: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是什么意思、李白侠客行写的是什么人? 将炙啖朱亥 这句什么意思?吃人?、轻财重义的意思是什么轻财重义反义词为何说郭松龄是“五虎将”中能力最差的一个?等

目录索引:
1:成语“轻财重义”的词条资料
2:轻财重义,讷言敏行,俭己厚人,恭己恕人是什么意思
3:解签 轻财重义世称贤 天赐康宁福寿全 堪笑世人看不透 津津有味只言钱
4:轻财足以聚人什么意思
5:何为: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6:求翻译: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是什么意思
7:李白侠客行写的是什么人? 将炙啖朱亥 这句什么意思?吃人?
8:轻财重义的意思是什么

9:轻财重义反义词

10:为何说郭松龄是“五虎将”中能力最差的一个?

成语“轻财重义”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輕財重義
成语读音:qīng cái zhòng yì
成语简拼:QCZY
成语注音:ㄑ一ㄥ ㄘㄞˊ ㄓㄨㄥˋ 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仗义疏财、轻财好义
反义词:爱财如命
成语出处: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成语用法:轻财重义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很大方。
成语造句:少时轻侠,数犯公法,长而修改,轻财重义,多所交结。《北齐书·高乾璺》
英文翻译:make light of money and lay store on justice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别部司马凌统统领父亲凌操生前的军队,他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在与都督陈勤等喝酒时,陈勤暴戾任性,借醉酒侮辱凌统,凌统忍无可忍杀了他。一次战斗中凌统立下大功,孙权让他将功赎罪

成语“轻财重义”的扩展资料

1. 轻财重义,讷言敏行,俭己厚人,恭己恕人是什么意思
这是阎锡山教子有方,送给儿子的16个字,使其能做到“知行合一”:把财物看得轻些,把情义道德放得重些;少说空话,做事要快要实;对自己要节俭,对别人要舍得;自己做人要态度恭谦恭,对别人要宽宏大度,能够宽恕别人的过错。希望能帮到你。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解签 轻财重义世称贤 天赐康宁福寿全 堪笑世人看不透 津津有味只言钱
此签为此人轻财重情义够朋友、天降福碌寿、长命、财来财去就是无忧。上签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轻财足以聚人什么意思
原文: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译文]
   不看重钱财足以将众人聚集在自己身边,约束自己足以使人信服,度量宽阔足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凡事率先去做,足以为世师范.
[评说]
   这里讲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尤其是对待人的态度.轻财重义,众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如果自己重视财利,将利益全部捞入自己的腰包,他人得不到一点好处,自然就离你而去.而能够自我约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就会使人信服,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众人作出表率,那么又何愁大家不与你齐心协力,将事情办成呢?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何为: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原文: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译文]
   不看重钱财足以将众人聚集在自己身边,约束自己足以使人信服,度量宽阔足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凡事率先去做,足以为世师范.
[评说]
   这里讲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尤其是对待人的态度.轻财重义,众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如果自己重视财利,将利益全部捞入自己的腰包,他人得不到一点好处,自然就离你而去.而能够自我约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就会使人信服,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众人作出表率,那么又何愁大家不与你齐心协力,将事情办成呢?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5. 求翻译: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待父辈祖辈,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兄辈,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同胞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出处:清代李毓秀《弟子规》
《弟子规》主要阐述生活习惯、为人处世、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在传统文化中熏习其高尚的人格。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弟子规》就是最好的家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
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弟子规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李白侠客行写的是什么人? 将炙啖朱亥 这句什么意思?吃人?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写的是战国时魏国信陵君门客侯嬴和朱亥的故事“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蠃”,是说信陵君为了求贤,大宴宾客,“把好的食品给朱亥吃;手拿酒杯劝侯蠃喝”。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7. 轻财重义的意思是什么
轻财重义_成语解释【拼音】:qīng cái zhòng yì【释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出处】:汉·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例句】:少时轻侠,数犯公法,长而修改,~,多所交结。 ★《北齐书·高乾璺》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轻财重义反义词
轻财重义反义词:爱财如命、见利忘义轻财重义 拼音: qīng cái zhòng yì 简拼: qczy 解释: 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摘自www.gyjslw.com
9. 为何说郭松龄是“五虎将”中能力最差的一个?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的奉军大败,只有张学良和郭松龄的三八旅表现英勇,守住了山海关一线,给张作霖了以喘息和恢复的机会。从这时起,张作霖才真正意识到他手下的这些老派军官(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孙烈臣)这些人在正规战场上不肯重用,只能提拔一些新派人物出来。
由此奉军五虎上将新鲜出炉,他们分别是姜登选、韩麟春、郭松龄、张宗昌、李景林。这5个人都是标准的80后,姜登选出生于1880年,张宗昌出生于1881年,郭松龄出生于1883年,李景林和韩麟春都出生于1885年。
姜登选和韩麟春都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郭松龄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李晶琳毕业于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同时也是中国的武术家,张宗昌是土包子。但这五个人各有所长,一度都是张作霖奉军中的名将,但因为性格不同,最终的命运也不同。
说郭松龄是奉军五虎上将中最差的一个,也不能算错。因为正是郭松龄的叛乱,才导致奉军内部自相残杀,直接损失了三员五虎上将。间接逼迫张作霖和日本人签订了有利于日本的条约,但因为张作霖最终没有兑现,在1928年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东北群龙无首,张学良不堪重用,三年后东北全境沦陷,被日本人占领。

姜登选和韩麟春两个人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都于奉军中的士官派,这一派的核心人物就是杨宇霆。郭松龄对杨宇霆恨之入骨,这也为他活埋姜登选埋下了铺垫。
姜登选是五虎上将中人品和能力都比较好的人,大局观也非常清晰。他豪爽侠义,和蔼可亲,与士兵能同甘共苦,轻财重义,在奉军中人缘非常好,也深为张作霖信任。
韩麟春是姜登选的同学,有智有谋,不拘小节,能力比较突出,曾被北洋政府任命为陆军中将。第1次直奉战争后才进入奉军,他曾协助杨宇霆创建东北兵工厂。在他的管理下,兵工厂每年可以生产大炮150多门,机关枪1000挺,步枪6万支。他指挥的四方面军和张学良指挥的三方面军都是奉军的主力,能力可见一斑。 
姜登选在得知郭松龄起兵反叛的时候,程来到滦州,劝他顾全大局,不要意气用事。他认为东北处在苏俄和日本的夹缝中,只有奋发图强才有生路,不能自相残杀,这样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恼羞成怒的郭松龄下令把他处死,时年46岁。后来韩麟春亲自为他厚葬,结果发现棺材板上有很多抓痕,才明白他是被活埋的。1927年冬,韩麟春突然中风。1931年病逝,享年46岁。 

郭松龄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李景林毕业于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他们被称为陆大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正是郭松龄。当郭松龄发起反奉战争时,李景林也是其中的重要成员。
郭松龄指挥的部队,在第1次和第2次直奉战争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这说明他的能力并不差。并且他个人品德不错,平时和士兵吃穿住都在一起,深受底层军官厚爱。
李景林自幼习武,是当时国内有名的武林高手。1921年他帮助张作霖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名为疾行军,受到张作霖的赏识和重用。他指挥的军队也在因此和第2次直奉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手下的干部基本上都在武术方面有一技之长,实战能力比较突出。
当郭松龄发起反奉战争时,李景林就不愿意和冯玉祥合作,原因很简单,冯玉祥是倒戈将军,从来就没有朋友。最终冯玉祥偷李景林,逼迫李景林断了郭松龄的后路。郭松龄兵败被杀,时年43岁。李景林被冯玉祥击败,后被张作霖撤销职务。虽然他数次向东山再起,但都被张作霖给击败了,最终只能投靠了南京政府。晚年的李景林背靠蒋介石创办了山东国术馆,于1931年因病去世,时年47岁。

张宗昌是奉军五虎上将中唯一的土包子,但也并不是目不识丁,他从小读过几年私塾。17岁的那年因为山东出现了灾情,开始闯关东。辛亥革命时他投奔了陈其美,后来又叛逃了冯国璋,在冯国璋的支持下,刺杀了陈其美。因为陈其美是蒋介石的结义大哥,因此张宗昌后来被逼得走投无路。
1921年张宗昌投奔了张作霖,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吉林得军旅长高士傧联合土匪卢永贵共同对付张作霖。张作霖抽调不出兵力作战,张宗昌和卢永贵手下的土匪非常熟悉,招安了这些土匪,组装成了三个团。随后他又收留了很多英勇善战的白俄士兵,依靠这些人张宗昌的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1925年12月,张宗昌担任了直鲁联军总司令,这也达到了他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他手下的白俄士兵熟悉现代化武器,尤其是装甲车,在国内战场上所向无敌。但最后被北伐军用智谋消灭,他的军队也基本上被击溃。几经反复他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山东,但山东省会主席韩复榘担心他会来抢自己的地盘。
1932年9月,张学良担心他投向日本人,就借他老婆的名义给他发了一封电报,让他回北京。在济南火车站,张宗昌郑金声的儿子郑继成枪杀,这也是民国使其为父报仇的案例之一,时年43岁。
郭松龄心胸狭隘,缺乏大局观,经常因为个人意气而闹事。在东北军中他朋友没有几个,敌人却是一大把。得势时趾高气扬,失势时众叛亲离。和冯玉祥这样的无耻小人结为同盟,说明他的眼光很差。跟张作霖这样的枭雄闹翻,说明他缺乏大局观,没有认识到东北形势的复杂性。本来他依靠张学良,终究会有成就大业的那一天,可他耐性太差,最终起兵叛乱,说明这是一个心性不定的人。就连张学良都能把他看透,在巨流河大战中把他击败,说明这是一个心无城府的人。以上这些,都可以证明郭松龄是奉军五虎上将中最差的一个。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9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