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人骥”的成语「附人骥尾」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附人骥尾”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什么图什么骥成语、骥的成语、请问苍蝇之飞,不过数步,附于骥尾则腾。是什么意思?、胜芳人拜把子有什么规矩啊?、为人谋何所图,成了嫌坏骨,败而落匹夫名措。、嵇,姬,骥,彘,蠡什么意思?、青蝇之飞,不过数武;附之骥尾,可致千里写人的成语有那些等
目录索引:
1:成语“附人骥尾”的词条资料
2:什么图什么骥成语
3:骥的成语
4:请问苍蝇之飞,不过数步,附于骥尾则腾。是什么意思?
5:胜芳人拜把子有什么规矩啊?
6:为人谋何所图,成了嫌坏骨,败而落匹夫名措。
7:嵇,姬,骥,彘,蠡什么意思?
8:青蝇之飞,不过数武;附之骥尾,可致千里
成语“附人骥尾”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FRJW
成语注音:ㄈㄨˋ ㄖㄣˊ ㄐ一ˋ ㄨㄟ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附骥名彰
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痛责那倡言合作的学生,说他们太无志气,不识潮流,要附人骥尾。”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骥:千里马。依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
成语用法:附人骥尾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附人骥尾”的扩展资料
1. 什么图什么骥成语带有骥的成语 : 按图索骥、老骥伏枥、怒猊渴骥、蝇随骥尾、牛骥共牢、驱骥捕鼠、托骥之蝇、远求骐骥、道远知骥,世伪知贤、百马伐骥、以附骥尾、道远知骥、骥服盐车、人中骐骥、骐骥一毛、附骥名彰、骥子龙文、船骥之托、渴骥怒猊、牛骥同皂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骥的成语
道远知骥、
牛骥共牢、
神骥出枥、
骐骥一毛、
人中骐骥、
远求骐骥、
牛骥同皁、
骥子龙文、
怒猊渴骥、
骥服盐车、
牛骥同皂、
按图索骥、
渴骥奔泉、
附骥名彰、
骥伏盐车、
托骥之蝇、
率马以骥、
老骥嘶风、
家骥人璧、
骐骥过隙、
附骥攀鳞、
老骥伏枥、
牛骥同槽、
附骥攀鸿、
攀龙附骥、
蝇随骥尾、
骐骥困盐车、
道远知骥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3. 请问苍蝇之飞,不过数步,附于骥尾则腾。是什么意思?
有点类似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就是一些人靠趋炎附势飞黄腾达,字面意思下面也说了个大概了。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胜芳人拜把子有什么规矩啊?
下面是拜盟兄弟比较正式的程序:
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即以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同意,选择吉日良辰,在一个大家都认为较适宜的地方,如祠堂等,上挂关公等神像,下摆三牲祭品,即猪肉、鱼、蛋(按人数计算,每人一粒),以及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女结拜为雌鸡),一碗红酒和“金兰谱”(也称立誓言,内容附后)。“金兰谱”每人一份,按年龄大小为序写上各人名字,并按手印。仪式开始后,每人拿一炷香和“金兰谱”。然后,把鸡宰 了,鸡血滴入红酒中,每人左手中指(女人右手)用针尖刺破,把血也滴入红酒中,搅拌均匀,先洒三滴于地上,最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剩下的放在关公神像前。这种形式,有的也叫“歃血立盟”。现在一般不提倡这种关系结拜。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无限定,但古代必须是奇数,同年人同性结拜,男的称兄弟,女的称姐妹,一般 青少年时期进行,多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旧社会结拜礼节习俗较多:是宗亲者不结拜;是姻亲者不结拜;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八字不合者不结拜;破族规者不结拜(以前族内如与别宗族结怨,立誓定规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的族规)等等。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们认为只要彼此好相处,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古代结拜仪式后,参与结拜人之间即以兄弟称呼,有的在称呼前加“契”、“兰”、“谊”等字,也有俗称为老大、老二、老三……意味着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凡遇婚丧喜庆、过年过节等,均以兄弟关系来往。
金兰谱
男用款式:盖闻室满琴书,乐知心之交集;床联风雨,常把臂以言欢。是以席地班荆,衷肠宜吐,他山攻玉,声气相通,每观有序之雁行,时切附光于骥尾。某某等编开砚北,烛剪窗西,或笔下纵横,或理窥堂奥。青年握手,雷陈之高谊共钦;白水旌心,管鲍之芳尘宜步。停云落月,隔河山而不爽斯盟,旧雨春风,历岁月而各坚其志。毋以名利相倾轧,毋以才德而骄矜。义结金兰,在今日既神明对誓,辉生竹林,愿他年当休戚相关。谨序。 女用款式:盖闻诗歌伐木,足征求友之殷;易卜断金,早见知交之笃。是以璇闺绣闼,既 声气之互通;蠹间鸡窗,亦观摩之相得。爰联芝谊,籍订兰交,执牛耳之同盟,效雁门而有序。某某等风前待月,花里闭门,或咏絮吟诗,才夸夫道韫;或辑书著史,技擅于班昭。铜钵敲余,话到更阑之候;玉杯对影,邀来明月之辉。气凛风霜,勿效桃花之轻薄;床联风雨,宜矢松柏之坚贞。不以才相先,不以貌相傲,不以形迹之疏而狐疑莫释,不以声名之异而鹤怨频来。数株之栀子同心,九畹之芝兰结契,对神明而永誓,愿休戚之相关。谨序。 注:金兰:指牢固而融洽的友情,源于《易经·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ù,气味的意思)如兰”。后来用于结拜兄弟姐妹的代称。
其实在咱们这里一般都是,一起吃顿饭喝喝酒,再冲北方磕八个头 拜一下关公像 就行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好运。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为人谋何所图,成了嫌坏骨,败而落匹夫名措。
这句话是“诸葛武侯巧连神数”的第167句,是用来占卜的。从字面上解释是“给别人谋划有什么好处?事成了落一个坏骨头的名声,事不成更成了有勇无谋的匹夫。”但占卜一事不能只看表面意思,汉语博大精深,此中寓意更是极难揣摩,真正意思应视初始语句判断。
另附“诸葛武侯巧连神数”用法及内容:
天地之数,五十又五;时刻之数,九十又六;易象之数,六十又四;共二百一十五数。诸葛武候衡天地时刻推卦象以定吉凶。祸福凡占疑者,遂意三字,或人代书也可,第一字一画作一百,第二字一画作一十,第三字一画作一,以二百一十五数定之,若多,则须减去二百一十五,还多,再除之,除之不足二百一十五数而定,按数查后之某数注载,或成诗句,或长短书句,有虚有实,有明有暗,有反有正,就所占事,念其意味,无不灵验。例如,如“父子一”三字,计四百三十一数,除去二百一十五数,还余二百一十六数,再除二百一十五数,只余一数,即后第一数,乃云:“混沌初开,乾坤乃定;日月合璧,凤凰和鸣”之句,余皆仿此。
001 混沌初开乾坤乃定,日月合壁凤凰和鸣;
002 苍蝇之飞不过数步,附於骥尾,则腾千路;
003 莫言多,莫行过,虽是千伶百俐,不如一推二摩;
004 绝妙,绝妙,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归巢,花艳鱼跃跃几般求景,梦想不到;
005 绿水风皱面,青山为雪白头,诸般皆是天造;
006 不教盘算,偏要盘算,直算得三尺肠子闲着二尺半,儿童拍手笑;
007 船到江心补漏,马监涯坎收缰,鸟入笼中跃耀,鱼在网里洋洋;
008 不是有心赏景,向必踏雪寻梅,孜孜乘兴而往怏怏俯首而回;
009 精细内在当此时糊涂,即便买卖已得,今后经纪休夸;
010 莫欢,莫乐,成而复破,总让尔尽心竭力,寸土不足堵黄河;
011 风兼影莫乱扑,究竟费功夫,慎终仍虑后,祸福不单行;
012 打草惊蛇,敲山镇虎,以持,蛇窜虎扑,唯恐无所措手足;
013 物各有主,须消停,雪里埋尸,久而自明;
014 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弄到其间尽是无益;
015 以蠡测海,坐井观天,虽有见识亦是枉然;
016 燕巢幕上,鱼游釜中,眼前得地,脑后生风;
017 得陇望蜀,得鱼忘筌,天长日久,人憎狗嫌;
018 鼯鼠黔驴有技,有能,考其实迹,能有技净;
019 奇奇海市,妙妙蜃偻,一派佳景,却在浪头;
020 乌云接日,黑猪渡河,青山NN,细观阁楼;
021 雪水烹茶,桂花煮酒,一般清三味,恐难到口;
022 虚而复实,实而却虚,木头产耳,窦里生鱼;
023 可叹可吟,物却有限,听之弗闻,视而不见;
024 栉风沐雨,戴月披星,何时可歇,到三更;
025 蛙鼓惊梦,虹弓东斜,蜻蜒飞舞,蝴蝶穿花;
026 红日遮天,绿波盖地,渔舟稳坐,长线自持;
027 代柯伐柯,顺少逆多,总有神艺,亦未如何;
028 灯油耗尽,漏声滴彻,一听鸡鸣,逍遥自歇;
029 难矣哉;
030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031 万朵红去连旧府,一轮明月照前川;
032 白玉楼中吹玉笛,红梅阁上落梅花;
033 椿萱并茂,兰玉联红;
034 云来树净,月落楼空;
035 一木焉能支大厦;
036 玉燕投壤;
037 莫轻狂细端详,好鸟枝头皆朋友,落花水面亦文章;
038 棘闹难彻;
039 须谨言慎行,恐孤掌难鸣;
040 鲋鱼只得西江水,霹雳一声到九天;
041 两手劈开名利路,一肩挑尽落阳春;
042 莫气睹莫气睹,虽长鞭,不及马腹;
043 盲人骑瞎马,夜半监深池;
044 真好;
045 老天不害;
046 天覆地载,万物仰赖,鹤鸣九皋,声闻云外;
047 左右运转,前后拥从,夫人不言必有衷;
048 水中之月,镜里之花,几般佳景落谁家;
049 海不扬波,风不鸣,条雪飞,六出半空飘;
050 秋风有意残杨柳,冷露无声老桂花;
051 梅老偏能耐雪冷,菊残却有傲霜枝;
052 能;
053 一心白雪阳春趣,两袖清风明月秋;
054 难;
05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056 春雨发生千野绿,秋凡刮去一天香;
057 昨夜花残犹未落,今朝露湿又重开;
058 好;
059 一朵乌云惊鸟雀,半尺残月映残花;
060 九天日月开昌运,万里风云起宏图;
061 方离发福生财地,又入堆金积玉门;
062 须放开肚皮吃饭,要踮定脚根为人;
063 进一步门庭,添十分春色;
064 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
065 心中无险事,不怕鬼叫门;
066 可也;
067 不能;
068 割鸡之事,焉甩牛刀;
069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070 琼浆润身,甘露滋心;
071 星移斗转,去旧换新;
07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073 鹬蚌相持,鱼翁得利;
074 凤毛济美,麟趾呈祥;
075 芝兰兢秀,玉树生香;
076 不危不险,去而复返;
077 泰阿倒持,於谁有益;
078 春暖鱼肥,秋高鹿鸣;
079 傍虎吃食,有损无益;
080 树欲静而风不息;
081 蜻蜒飞舞在池塘;
082 伐倒大树有柴烧;
083 眼看明月落人家;
084 正遇双星渡雀桥;
085 有想;
086 一条明路直达青天,半途而废可叹可怜;
087 执柯代柯则运不多,不费手脚更无风波;?
088 闲时赏月,忙里跑风,弄到其毕内净外空;
089 仰赖天地何必日利,只须劝俭胜是贸易;
090 浮生若梦,不用妄贪,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091 江水洗心,江月照肝,争南战北,不难不难;
092 好好好,一了百了,不啻雷惊何殊风扫;
093 离而复合,成而必破,再费口舌,亦未如何;
094 前门拒虎,后户进狼,慎之慎之,切勿要强;
095 不作风波於世上,只无冰炭在胸中;
096 莫惆怅莫惆怅,命里八尺难求一丈;
097 间里只夸金屋好,梦中不觉玉山颓;
098 猛虎逗飞龙,争水落石出,草术皆腥;
099 落花流水杳然去,大块文章尽虚;
100 一樽美醴倾荒野,两里春风扫故尘;
101 知足方能图快乐,吃亏才是发财源;
102 苦雨催残桃李色,凄风吹折杨柳枝;
103 发财臻极宜先退,得意至浓便好休;
104 灯花报喜鹊雀叫,燕子双双返故巢;
105 风中烛草上霜,虽耀耀不久长;
106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107 鼎折足车脱轴,日过午风吹灯;
108 小心哉莫务外,壹步错百步歪;
109 桃李争春色,春去桃李撇;
110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11 先如山倒,后若抽丝;
112 失之东隅,收之桑揄;
113 刻鹄娄鹜,画虎成犬;
114 红梅结子,绿竹生孙;
115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16 获罪於天,无所祷也;
117 半途而废,令人落泪;
118 朝琢夕磨,其如命何;
119 命该如此,不可忘想;
120 精卫衔石,枉劳心机;
121 於心难忍,於心难安;
122 事不干已,何必着急;
123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124 管上窥豹,井底观天;
125 既知如此,何必如此;
126 知道莫影,却来问谁;
127 BB在东莫之敢指;
128 拨开黑雾见青天;
129 丸泥可以封函关;
130 花开能有几时红;
131 同心合意步云梯;
132 一杆明月钓秋风;
133 掌中明珠粪土理;
134 池上於今有凤毛;
135 麟趾春深步玉堂;
136 越鹤焉能代鹄卯;
137 鸠竞敢笑大鹏;
138 青草池塘处处蛙;
139 鸟兽不可与同群;
140 青蚨飞去复飞来;
141 柳暗花明别有天;
142 双斧发孤;
143 千辛刺腹;
144 百酸觉肠;
145 寸步难行;
146 痴心妄想;
147 船翻洋沟;
148 青云得步;
149 难;
150 莫轻狂,须开量,好鸟枝头皆朋友,落花水面亦文章;
151 人为万物灵,鬼为万物精,灵而弄精,精而弄灵;
152 堪愁堪忧,大被蒙头睡不醒,醒而云游;
153 穷通有命,富贵在天,南颠北跑,尽是枉然;
154 螟蟊贼,陡生四野,恶之不尽,去之不得;
155 参居於西,商居於东,虽有方位,永不相逢;
156 竹本无心多生枝叶,藕虽有孔不染垢尘;
157 囊内钱空床头金尽,身居闹市谁肯相近;
158 鸟急奔树,拘急跳墙,今逢此事,切勿转向;
159 能;
160 山崩水落,草炙花燃,人人吐火,树树冒烟;
16l 风里烧烛,旱池钓鱼,心思虽有,名利却无;
161 天之生物围材而笃,痴心忘想天亦难顾;
163 莫喜莫喜,始终无底,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164 不揣其本,而遂其未,虽济燃眉,恐遗后祸;
165 夸父遂日,杞人忧天,心小气大,名利茫然;
166 刻舟求剑,剖腹藏珠,血心耿耿,名利虚虚;
167 为人谋何所图,成了赚坏骨,败而落匹夫名措;
168 冰生如水而寒於水,青出於蓝而深於蓝;
169 可奈何,可奈何,中流见砥柱,平地起风波;
170 淄渑之滋味,宜办泾渭之清浊,当分若行,分办不匀;
17l 莫强求,一董一莸,十年尚犹有;
172 与效城狐社鼠,宁为陶犬瓦鸡;
173 走韩卢而搏蹇兔;
174 蜉游今夜落残花;
175 鸡肋不足安尊拳;
176 狗尾续貂;
177 砍竹遮笋;
178 罢罢罢;
179 有想;
180 莫想;
181 既知重轻,何用叮咛,可止则止,可行则行;
182 以卵撞石;
183 海底捞月;
184 景星入户;
185 群蚁附膻;
l86 李生道旁;
187 花发上林;
188 不敢说好;
189 河清海晏;
19O 天下太平;
l9l 绝无所好;
192 发物蒙尘;
193 振枝败叶;
194 一木撑天;
105 破麦剖梨;
196 势若催枯;
197 推枯拉圬;
198 大器晚成;
199 器满必倾;
200 萋斐成锦;
201 城火殃池鱼;
202 可厌可怜花落庭间;
203 有醴难酌,有膳难用,有气睹,有话难言;
204 人即是鬼,鬼即是人,人会鬼,鬼会弃人;
205 明知莫想却来问我;
206 既知是好,何必来占;
207 得意不可再往;
208 好事不如无;
209 是不由已;
210 谁说有成;
211.无可无成可;
2t2 自惹其映;
213 不必;
214 好;
215 虽言富贵在天,穷通有命,亦须行尽人事,以听天命
回答完毕,分数拿来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嵇,姬,骥,彘,蠡什么意思?
嵇 嵇 <名>
山名。嵇山
嵇jī姓。
部首:山,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五笔86&98:TDNM 仓颉:HDIUU
笔顺编号:312341354252 四角号码:2397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D47
English:
mountain in Henan; surname
康熙字典:【寅集中】【山字部】嵇 ·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9
【正字通】同嵆。
说文解字:【卷九】【山部】嵇
山名。从山,稽省声。奚氏避难特造此字,非古。胡鸡切 文十二 新附
嵇(姓):商音。谯郡。夏少康封子于会稽,遂为稽氏;汉初徙谯,改为嵇氏。
晋有嵇康 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云:“时又有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至景元中坐事诛。”按魏元帝景元凡四年(260——263年),又《晋书·嵇康传》记康被诛时年四十,故《资治通鉴》将时间系于景元三年,即262年,文学史界订嵇康生卒年为223——262年,当是依此而定。关于嵇康被诛的时间,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还见到不同的记载,如干宝、孙盛、习凿齿等人皆云康于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255年)被诛,裴氏认为他们的记载有误,故门作了考辨。又,《世说新语·任诞》云: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徐震先生《世说新语校笺》云:“按《晋书·阮籍传》,籍以魏陈留王奂景元四年卒,年五十四,则其生当在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山涛传》言卒于晋武帝太康四年,年七十九,则当生于建安十年,长阮籍四岁。《嵇康传》但云死时年四十,不言死于何年,《通鉴》系其事于景元三年,则其生当在魏文帝黄初四年,盖小山涛十八岁,小阮籍十四岁,故云“少亚之”。按《通鉴》记嵇康事迹,主要依据《晋书》,但也利用了《三国志》,故录了其中“谯郡嵇康”至“尚奇任侠”一段,而《三国志》云康景元中坐事诛,故《通鉴》将其事系于景元三年,审矣。但《晋书》记嵇康事迹以及徐先生考嵇康生卒年,皆未利用《三国志》的材料,故有所失。
庄万寿先生则认为嵇康的卒年应为景元四年。即景元三年冬钟会虽任镇西将军,但仍有可能兼领司隶校尉,而伐蜀真正开始在景元四年,故嵇康被害的事件下限完全可能在景元四年。根据《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线索,山涛于景元二年除吏部郎,《绝交书》言“前年自河东还,闻……”,则绝交书当作于景元三年。《绝交书》言嵇绍“年八岁”,《晋书》载嵇绍“十岁而孤”,若持景元四年论,自作《绝交书》至嵇康被害间有一年以上,完全可以满足这个时间差,若持景元三年则嵇绍的年龄误差较大。
姬 姬(汉语拼音;jī)
一、释义:(形声本义: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
水名:姬水
相传为黄帝所居为姬水 [Ji River],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国语·晋语》
姓: 姬姓
1、黄帝的姓 [Ji,surname],黄帝长居于姬水,以姬为姓。——《说文》
2、昔少典,取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晋语》。按轩辕子二十五人,惟青阳与仓林氏得姓姬。
3、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史记·三代世表》。按姬姜为古大姓,姬本黄帝裔,故尧赐姓姬也。
4、周人以后稷(黄帝之后)为祖,亦姓姬,又如:姬国(姬姓之国,指周王朝),姬化(周文王姬昌的德化),姬公(周公姬旦,周文王姬昌),姬文(周文王)。
古代称帝王的妾 [concubine]:
1、毋曰薄姬。——《汉书·文帝纪》。注:“内宫也。”
2、王姬、徐姬、蔡姬。——《史记·齐世家》。索隐:“众妾之总称。此名之不正者。”
3、宠姬郑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古代中国对妇人的美称 [lady]。
妖姬静女。——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
又如:艳姬;仙姬。
歌女 [professional female singer]。如:歌姬;一代名姬。
美女的代称 [beauty]。
于是庄王弃其秦姬越女,罢钟鼓之乐。——《吴越春秋》。
周朝的代称:周人为姬姓,故以之相代 [Zhou dynasty]。
姬汉旧邦:——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姬周(周朝),姬汉(周朝和汉朝),姬刘(周朝和汉朝),姬姜(春秋时,周王室姓姬,齐国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泛指美女)。
二、姬姓
在华人的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 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可是,全世界的华人都自称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他们和姓姬的族人有什么分别呢!历史缘源是这样的:
在 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 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 氏。 在中国的宗法制度下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的非嫡系子孙就不姓“姬”了。 根据《说文》的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 个部落经过一场阪泉之战(阪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因此,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被打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又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黄帝率领 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的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 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了,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成为其 它的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然而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 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的王朝——周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华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 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 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不过,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 伟,避侯景讳改 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族的血统加入。 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 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创造文明的事业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果把改姓周以后的周氏族人包括在内,姬氏族人的杰出人物就数也数不清了。
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又据《潜夫论.志氏姓》所载,“姞氏封于燕┄┄姞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古时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
关于姬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崇拜龙图腾。相传黄帝出生在一条叫姬的河边,于是黄帝就姓姬。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有功,尧赐与祖姓姬,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开始改为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了12个姓,其中就有姬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都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这样一来,虽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却已经不多见了。.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三 在日语中是公主的意思 。
ひめ[姫] 公主 高贵出身的年轻淑女 hime
骥 骥
jì
【名】
(会意。从马,冀声。按左传,冀之北上,马之所生,是冀亦兼会意。本义:好马;良马)
同本义〖athoroughbredhorse〗
骥,千里马也。——《说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又如:骥子(良马;比喻才能特出的人);骥尾(千里马的尾巴。比喻追随在德行好、地位高或能力强的人的后面);骥足(千里马的脚。比喻高才)
比喻杰出的人才〖acultured,well-bredperson〗
世不乏骥,求则可致。——《晋书·虞预传》
骥骜
jì’ào
〖finehorse〗都是千里马的名称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察今》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骥 <名>
(会意。从马,冀声。按左传,冀之北上,马之所生,是冀亦兼会意。本义:好马;良马)
同本义
骥,千里马也。――《说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又如:骥子(良马;比喻才能特出的人);骥尾(千里马的尾巴。比喻追随在德行好、地位高或能力强的人的后面);骥足(千里马的脚。比喻高才)
比喻杰出的人才
世不乏骥,求则可致。――《晋书·虞预传》
骥骜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察今》
骥jì骏马,好马:按图索~。老~伏栃志在千里(栃:马槽)。
彘 汉初吕后残杀了戚夫人之后,唤其“人彘”。
彘,即猪的意思。
人彘,即讽刺猪狗不如。
彘
zhì
彘 <名> 汉武帝原名刘彘
(象形。小篆字形。矢声,其余象猪头、脚。本义:彘本指大猪,后泛指一般的猪)
同本义 :
彘,豕也。后蹏废谓之彘。――《说文》
彘,猪也。――《小尔雅》
食黍与彘。――《礼记·月令》。注:“水畜也。”
彘者,北方之牲也。――《贾子胎教》
竹山有兽焉,名曰毫彘。――《西山经》。注:“貆猪也。吴楚呼鸾猪。”
故明主表信,如曾子杀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鸡豚狗彘。――《孟子·梁惠王上》
赐之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又
与一生彘肩。
又
加彘肩上。
又如:彘狗不如;如彘牢;猪圈),(彘肩(即肘子。
彘zhì〈古〉指猪。大猪。
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南山经》
又:
周朝边境——今山西霍县东北
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史记·晋世家第九》。
刘彘
此为汉武帝刘彻乳名,七岁时他的父亲汉景帝把他的名字改为“刘彻”。<“刘彻”更多:http://baike.baidu.com/view/628904.htm
蠡 蠡拼音: lí,lǐ,luó, 笔划: 21
部首: 虫 五笔输入法: xejj
基本解释:
--------------------------------------------------------------------------------
蠡
lǐ
虫蛀木,引申为器物经久磨损要断的样子。
笔画数:21;
部首:虫;
笔顺编号:551353334251214251214
lí
〈名〉
瓠瓢,用葫芦做的瓢 [calabash shell serving as dipper]
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
又如:蠡升(容量一升的瓢子);蠡帽(防矢石的盔帽。其形似瓠瓢,故名);蠡勺(一瓢勺);蠡见(喻肤浅的见识);蠡酌管窥(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另见lǐ;luó
蠡测
lícè
[measure the sea with an oyster shell—have a shallow understanding of a person or subject;shortsighted] 即蠡酌。以瓠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短浅,以浅见量度人,“以蠡测海”的略语
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
蠡测管窥
蠡
lǐ
〈动〉
虫蛀木 [eat;insect eats a wood]。引申为器物久磨将断的样子
蠡,虫啮木中也。——《说文》。段玉裁注:“蠡之言剺也,如刀剺物。”
以追蠡。——《孟子》
蠡
lǐ
——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蠡县(在河北省中部);蠡湖(在江苏无锡市东南)
另见lí;luó
蠡
luó
<名>
通“蠃”。蜾蠃 [eumenid]
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汉·班昭《东征赋》。注:“蠡与蠃古字通。”
另见 lí;lǐ
具体你可以在百度百科里面查。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青蝇之飞,不过数武;附之骥尾,可致千里
青蝇:苍蝇武:人走半步为一武。骥:良马,千里马。致:到达。苍蝇飞来飞去,不过是人走几步的距离。但当它附着在宝马的尾巴上,就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写人的成语有那些
人百其身 人比黄花瘦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不可貌相 人不聊生 人不人,鬼不鬼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知,鬼不觉 人不知鬼不觉 人不自安 人才辈出 人才出众 人才济济 人才难得 人材出众 人财两空 人财两失 人稠物穰 人存政举 人单势孤人道主义 人地两生 人地生疏 人丁兴旺人定胜天 人多成王 人多口杂 人多阙少人多势众 人多手乱 人多手杂 人多语乱人多智广 人多嘴杂 人恶礼不恶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烦马殆 人非草木 人非木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土木 人非物是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扶人兴 人浮于食 人浮于事 人各有能有不能人各有志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知心 人贵自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海战术 人喊马叫 人喊马嘶人何以堪 人欢马叫 人荒马乱 人给家足人极计生 人急计生 人急偎亲 人急智生人己一视 人迹罕至 人间地狱 人间行路难人间天上 人间天堂 人间重晚晴 人杰地灵人尽其才 人镜芙蓉 人君犹盂 人困马乏人来客去 人来客往 人来人往 人老心不老人老珠黄 人离家散 人离乡贱 人伦并处人马平安 人满为患 人满之患 人面狗心人面鬼心 人面鸟咮 人面兽心 人面桃花人面逐高低 人民城郭 人命关天 人命危浅人模狗样 人模人样 人莫若故 人莫予毒人莫知其子之恶 人谋不臧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贫志短人贫智短 人平不语 人凭志气虎凭威 人弃我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人千人万 人前背后 人强马壮人强胜天 人怯马弱,不习之过 人亲骨肉香 人琴俱逝人琴俱亡 人琴两亡 人情冷暖 人情练达人情世故 人情世态 人情物理 人情汹汹人情汹汹 人情之常 人穷反本 人穷气短人穷志不穷 人穷志短 人穷智短 人穷嘴碎人取我与 人去楼空 人人得而诛之 人人皆知人人有分 人人自危 人如潮涌 人杀鬼杀人山人海 人涉卬否 人神共愤 人神共嫉人神同愤 人神同嫉 人生朝露 人生地不熟人生观 人生行乐耳 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生路不熟人生面不熟 人生七十古来稀 人生如朝露 人生如风灯人生如寄 人生如梦 人生若寄 人生识字忧患始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人生在勤 人生在世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声鼎沸 人师难遇 人世沧桑人似秋鸿 人事不省 人事不醒 人事不知人事代谢 人事无常 人手一册 人寿几何人寿年丰 人殊意异 人孰无过 人熟理不熟人鼠之叹 人死留名 人所共知 人天永隔人同此心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人头畜鸣 人亡邦瘁人亡家破 人亡物在 人亡政息 人望所归人微轻 人微望轻 人微言贱 人微言轻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文荟萃 人我是非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人无貌相,水无斗量 人无完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五人六 人遐室迩 人小鬼大 人心不古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大快 人心隔肚皮人心归向 人心涣漓 人心涣散 人心皇皇人心惶惶 人心莫测 人心难测 人心难测,海水难量人心叵测 人心齐,泰山移 人心如秤 人心如镜人心如面 人心丧尽 人心世道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人心思治 人心所归 人心所向 人心惟危人心无尽 人心向背 人心汹汹 人烟稠密人烟凑集 人烟辐辏 人烟阜盛 人烟浩穰人烟稀少 人言不足恤 人言藉藉 人言籍籍人言可畏 人言凿凿 人言啧啧 人眼是秤人仰马翻 人妖颠倒 人一己百 人以群分人有脸,树有皮 人语马嘶 人欲横流 人怨神怒人怨天怒 人约黄昏 人云亦云 人在人情在人赃并获 人赃俱获 人之常情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之水镜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人之云亡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人中豪杰 人中龙虎 人中骐骥 人中狮子人中之龙 人众胜天 人自为斗 人自为战人自为政 人足家给 人皆掩鼻 矮人观场矮人看场 矮人看戏 爱人好士 爱人利物爱人以德 巴人下里 傍人篱壁 傍人篱落傍人门户 饱人不知饿人饥 逼人太甚 避人耳目避人眼目 步人后尘 才人行短 趁人之危成人之美 成人之善 乘人不备 乘人之厄乘人之危 吃人不吐骨头 痴人说梦 持人长短侈人观听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稠人广众 稠人广坐稠人广座 丑人多作怪 出人口,入人耳 出人头地出人望外 出人意表 出人意料 出人意外楚人戎言 词人才子 词人墨客 催人泪下达人立人 达人雅志 达人知命 打人骂狗大人不记小人过 大人不见小人怪 大人不曲 大人虎变大人君子 大人无己 大人先生 代人受过代人说项 代人捉刀 待人接物 单人独马单人匹马 蹈人旧辙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得人死力得人为枭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低人一等 丢人现眼动人心脾 动人心魄 动人心弦 端人正士夺人所好 夺人之爱 恶人先告状 恶人自有恶人磨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二人同心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发人深省发人深思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非人不传 逢人且说三分话逢人说项 逢人只说三分话 夫人裙带 妇人醇酒妇人女子 妇人孺子 妇人之见 妇人之仁附人骥尾 感人肺腑 感人肺肝 感人心脾感人至深 高人胜士 高人雅士 高人雅志高人雅致 高人一筹 高人一等 高人一着高人逸士 个人崇拜 个人主义 各人自扫门前雪故人之情 故人之意 寡人之疾 贵人多忘贵人多忘事 贵人贱己 贵人善忘 贵人眼高国人皆曰可杀 骇人视听 骇人听闻 骇人闻见骇人闻听 害人不浅 害人先害己 汉人煮箦坏人坏事 坏人心术 黄人捧日 黄人守日诲人不倦 诲人不惓 豁人耳目 活人手段快人快事 畸人侔天 吉人天相 吉人自有天相急人所急 急人之困 急人之难 急人之危急人之忧 瘠人肥己 济人利物 寄人篱下寄人门下 寄人檐下 加人一等 佳人薄命佳人才子 家人父子 假人辞色 假人假义奸人之雄 兼人好胜 兼人之材 兼人之量兼人之勇 蹇人上天 蹇人升天 觉人觉世揭人之短 解人难得 解人颐 金人缄口金人三缄 金人之缄 金人之箴 尽人皆知尽人事,听天命 荆人涉澭 惊人之举 救人救彻救人救彻,救火救灭 救人须救彻 巨人长德 拒人千里拒人于千里之外 钜人长德 距人千里 看人行事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 看人说话 看人下菜看人下菜碟 看人下菜碟儿 可人风味 扣人心弦块人独处 快人快性 快人快语 拉人下水挟人捉将 降人以心 立人达人 令人吃惊令人齿冷 令人发竖 令人发指 令人寒心令人满意 令人莫测 令人喷饭 令人捧腹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