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惟”字的成语「惟一惟精」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惟一惟精”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惟精惟一的成语解释、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应该怎么理解、虞迁十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惟精惟一的词语辨析、等
目录索引:
1:成语“惟一惟精”的词条资料
2:惟精惟一的成语解释
3: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应该怎么理解
4:虞迁十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
5:惟精惟一的词语辨析
成语“惟一惟精”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WYWJ
成语注音:ㄨㄟˊ 一 ㄨㄟˊ ㄐ一ㄥ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惟一惟精”的扩展资料
1. 惟精惟一的成语解释精:用功精深;一:心。指用功精深,用心一。
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应该怎么理解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原文出处 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相关释义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通读,其涵义为:人心居高思危,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关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 序》中有着如下释义:“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www.gyjslw.com
3. 虞迁十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
意思是人心危险,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一,诚实保持着中道。原句出自于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尚书》。
1、字词解释:
(1)人心惟危:指心地险恶,不可揣测。
(2)惟精惟一:指精纯一。
(3)允执厥中: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2、原文:
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白话译文:
我赞美你的德行,嘉许你的大功。上天的大命落到你的身上了,你终当升为大君。人心危险,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一,诚实保持着中道。无信验的话不要听,独断的谋划不要用。可爱的不是君主吗?可畏的不是人民吗?众人除非大君,他们拥护什么?君主除非众人,没有跟他守国的人。
要恭敬啊!慎重对待你的大位,敬行人民可愿的事。如果四海人民困穷,天的福命就将永远终止了。虽然口能说好说坏,但是我的话不再改变了。
扩展资料:
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惟精惟一的词语辨析
惟精惟一,达到独一无二。是中国古代及世界哲学的核心文化。月牙山人曰:“一者,谓精也,用心一也,于一境也,不偏、不散、不杂、独不变也,道之用也。故君子执一而不失,人能一则心正,其气精也。人贵取一也,此自然界不二法则。”一的思想为社会自然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观诸圣之一学:基督教曰树一、恒一; 伊斯兰曰独一无二;印度教曰不二; 佛教曰三昧(一境);道教曰贞一; 黄帝曰守一; 管子曰一; 老子曰执一; 孔子曰精一; 山人说的就是一个一,故人戏称山人为一先生、不二先生。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独善其一,国家民族之强盛势必用一,有统一的思想,有惟一的民族哲学理念。出自尧舜薪传十六字心法就是中华薪传十六字心法,简称中华心法。是健康与财富模式,是幸福与成功模式,是社会繁荣发展模式。中华心法是中华密码,中华民族的宝藏。中华心法是中国密码,是世界文化遗产。 中华心法的涵义解释为: 人心居高唯危,所以人们要真诚的把握内心,时刻保持谦虚、谦卑的品性,做到尽职尽责的中道,这谦卑就叫做“中”。大道至简,其中奥妙是非常细微的,所以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做事一精,做到唯精唯一, 心无旁骛,这就是“一”。同时真诚的保持不变换自己的唯一。 大道至简,中华心法用一个字概括叫:中(01)。注释:中字是由一个口(象形0)字和一个一(1)字组成。0为体,1为用。其要是守中、守一。 用两个字概括叫:01,中一,中庸(不偏不易)。注释: “中”是体,代表五德(仁义礼智信),其要在于平和、谦卑; ”一”是用,代表一志,其要在于“唯”和“精”。 用四个字概括叫:谦卑用一,平和精、执中精一。 用八个字概括叫:笃行谦卑、惟精惟一。 十六个字原文是: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注释: 人心惟危,惟在只的意义上同唯,危在高而危险;道心惟微,微在细小、精妙、隐匿,所以要“博学一,审问一,慎思一,明辨之一,笃行一。”一就是一事,一物,一个志向;惟精惟一,精在一纯粹,一在于不二,格一物,精一;允执厥中,允指真诚、诚意,执指坚持、执行、笃行,厥虚词,中指平和、谦虚、谦卑、中用,不偏离目标。
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