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和用法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
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hù)和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这一盛会,主盟人晋灵公却拒绝和郑公相见,原因是晋公认为郑国和楚国勾结,对晋国怀有二心。郑国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晋国,给执政大夫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说,郑穆公即位以来和晋国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对楚国强大的压力,也从来不敢对晋国三心二意。信中还反驳了晋君对郑国的无理指责,接着用强硬的口气说:古人有言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到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小国事奉大畏首畏尾 身其余几 是啥意思?
“”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出处节选】《郑子家告赵宣子》——先秦·左丘明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白话译文】古人有言说:“头也害怕尾也害怕,留下身子还能剩余多少不害怕呢?”又说:“鹿要死也就不管自己的声音了。”小国服侍大国,大国以仁德对待它,它就是人;不用仁德对待它,它就是一只鹿,着急了就会疾速走入险境,着急了还能选择吗?
大国无准则地下命令,我们也知道要灭亡了,只能把我国的全部军资集中起来在鯈地等待了,任凭你执政命令我们吧。
扩展资料
1、《郑子家告赵宣子》创作背景
《郑子家告赵宣子》是春秋时期创作的散文,作者是左丘明。主要讲述了郑国是夹在晋、楚两个对立的大国之间的小国,外交关系很难处理,郑子家的这篇外交辞令,利用两大国的矛盾,逐年逐月罗列事实,批评晋的苛刻要求,甚至不惜以决裂相警告,终于迫使晋人让步。
2、《郑子家告赵宣子》鉴赏
这是郑晋外交斗争的一个回合。郑国处于晋楚两强之间,对于近邻的晋国要侍奉,可对于远一些的楚国也要朝拜,这还未计尚须在齐秦的周旋,察言观色仰人鼻息,夹缝中的苟活苦不堪言。但是晋国对此还很不满意。于是,郑国的执政大臣子家给晋国的执政大臣赵宣子写了这封信。
这是一份照会,也可以说相当于一份最后通牒。在信中子家历数了郑君对晋的朝见,暗示其所表现出的恭顺已无以复加,如果晋再如此逼迫,不对现行政策改弦更张,那郑国只能是铤而走险,彻底投靠楚国,和晋国决一死战。
本文涉及的史实发生在鲁文公十七年,即晋灵公继位的第十年,应该说那时他还是个青少年,国家事务的决断,仍须赵盾为之。子家致函赵盾,是相当适宜的,但是作为正式的外交照会,书面上仍然对着晋灵公。公益成语:gyjslw.com
畏首畏尾相似意思的俗语是什么
畏首畏尾的近义词 :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投鼠忌器、缩手缩脚、瞻前顾后、胆小如鼠、诸多忌惮、别再犹豫公益成语:gyjslw.com
做事情思前想后,畏首畏尾,优柔寡断
处事优柔寡断是人的性格和思维判断不确定造成的。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和灵魂,克服不应有的杂念和胆怯心理,保持清晰的思维和观察力,坚强勇敢,持之以恒,就不会这样了。优柔寡断跟什么有关?可能是一种过于谨慎的心理造成的。太过于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
在生活、工作、环境和生命过程中鼓励果断和魄力,它基于人的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在行动中的具体表现是!细节就是人的主动过程,由此获得预期结果也在情理之中。窃以为影响这个过程通顺并使结果的可能无效,关键因素与“过度”思考和优柔寡断密不可分。
要改变就要有及时的心理暗示,提醒自己要果断,做了就不后悔,后悔就不做;其次是在处事时所作的考虑要周全,但不是琐碎而瞻前顾后,缩首畏尾。不要有太多顾虑,即使错了,也是对你的一次帮助,怕什么?没有失败,哪来成功!
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人上街要买台电视机,由于价钱较高,又都不是名牌,往往反复比较,反复动摇。结果跑了许多家商店,去了许多次,就是决定不下来。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处理问题时所表现的这种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心理现象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怎样克服这种遇事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毛病呢?
1.自强自立,他们遇事总喜欢依赖别人,让别人帮自己拿主意。所以当遇到需要自己拿主意的事情的时候,就显得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所以,培养良好的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意志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2.决定取舍,既觉得这个好,又认为那个也不差。要敢于做出取舍。在保持自己原则的同时,不要太过追求完美,而要勇于面对,决定取舍。
3.有胆有识,人的决策水平与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相关。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决策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有胆有识,有识有胆。”。
4.主动思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会自己主动思维,不要想着靠别人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当你遇到一件你难以取舍的事情的时候,先不要盲 目冲动的做决定,也不要等着别人来教你怎么做,要自己冷静的思考、分析,然后自己去做决定,这样多多练习自己主动思考,会让你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不再优 柔寡断。
5.遇事冷静,稳定情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仔细分析,亦有助于培养果断的意志。
如果拿不定主意,就跟着第六感走,不管对或错,成功或失败都不用后悔,至少你努力过!
一切都过去的! 拿起你的魄力挑战未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公益成语:gyjslw.com
畏首畏尾是什么意思
楼主,你好哇。。【解释】: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示例】: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最是高兴,从不~。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近义词】: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反义词】:无所畏惧、当机立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公益成语:gyjslw.com
畏首畏尾对应的俗语?
畏首畏尾对应的俗语是:前怕狼后怕虎望,谢谢!公益成语:gyjslw.com
我做事畏首畏尾
你缺少自信,但你有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好的习惯要继续保持,至于缺少自信得好好改改,你做事前可以想想如果成功了会怎么样,但也得想想失败的后果,人活着就要敢于去搏,不能畏首畏尾的,不然会失去很多东西,至于缺乏自信你可以经常去开导下别的很不自信的人,你很有助于提高你的自信心,平时还可以对着镜子演讲啊什么的,多去公共场合,多交些新朋友,最好是很有自信的人,那样你也会受感染变的很自信!公益成语:gyjslw.com
畏首畏尾什么意思?
春秋时,执掌晋国政的赵盾召集齐、宋、卫等各国国君会盟于郑国的扈地,庆贺晋灵公立为君主。郑穆公对这次会盟顾虑重重,没有赴会,受到晋灵公的责难。原来郑国地处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既不敢得罪楚国,也不敢得罪晋国。而晋、楚相互争霸,都希望拉拢郑国。后来,郑国的归生写信给赵盾,陈述郑国的艰难处境,希望他原谅郑穆公前次没有去赴会。他在信中说:“郑君怎么敢不尊重晋国呢?这些年来,郑国一会儿朝见楚王,一会儿朝见晋君,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假如今天有一个大国说:‘你使我感到不满意’,郑国就会惶恐不安。郑国就好像一个既怕头部被人伤害,又怕身体被人伤害的人。仔细想来,一个人除了头部和身体之外,还有什么呢?如果大国用仁义对待小国,小国就顺从;如果逼迫太急,小国就只好像鹿一样,哪怕是危险之地也要奔跑而去。”赵盾看了来信,对手下的人说:“归生说的话很在理,晋国真的逼急了,郑国就会投靠楚国。”于是,他派人与郑国讲和,并将弟弟赵穿作为人质送往郑国,以此表示对郑国的友好。公益成语:gyjslw.com
畏首畏尾表示意思相似的俗语是什么
畏首畏尾相似的俗语有小心翼翼,左顾右盼,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公益成语:gyjslw.com
如何解决工作上 畏首畏尾
工作中怕越位,畏首畏尾,不够大胆,要做事就有出错的可能,除非不做,不要怕错,多做多收益,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只过能改善莫大焉。另外,做事之前先考虑好也是必要的,但不能反反复复的考虑。公益成语:gyjslw.com
畏首畏尾与首尾呼应的意思
畏首畏尾[读音][wèi shǒ wèi wěi] [解释]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例句]1. 青年人应当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而不应当~,束手束脚。首尾呼应读音shǒu wěi hū yìng词语释义 头和尾相互接应。原指作战时相互接应。又叫首尾照应。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畏首畏尾”扩展:
反义词:无所畏惧、当机立断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用法:畏首畏尾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错字纠正:畏,不能写作“为”。
读音纠正:首,不能读作“sǒu”。
俄文翻译:бояться всех и вся <всего бояться>
近义词: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造句: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最是高兴,从不畏首畏尾。(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成语注音:ㄨㄟˋ ㄕㄡˇ ㄨㄟˋ ㄨㄟˇ
英文翻译:be overcautious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谜语:不怕中间
成语简拼:WSWW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读音:wèi shǒu wèi wěi
日文翻译:肝(きも)っ玉(たま)が小さく,くよくよと考(かんが)える
其他翻译:<德>übervorsichtig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辨析:畏首畏尾和“瞻前顾后”;都有“顾虑重重”的意思。但畏首畏尾重在胆小怕事;“瞻前顾后”重在犹豫不定;并可用来形容考虑周密;办事谨慎。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