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赫功”「赫赫之功」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赫赫之功”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什么意思呀?、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什么意思、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两句是、()赫赫的四字成语、读过孙子兵法的请进、赫赫之功的意思及成语故事、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前几句是什么?形容功劳的成语有哪些成语什么什么之功功的成语立大功的意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谁说过"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形容功劳的成语有哪些等
目录索引:
1:成语“赫赫之功”的词条资料
2:“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什么意思呀?
3: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什么意思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5:()赫赫的四字成语
6:读过孙子兵法的请进
7:赫赫之功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8: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前几句是什么?
成语“赫赫之功”的词条资料
成语简拼:HHZG
成语注音:ㄏㄜˋ ㄏㄜˋ ㄓˋ ㄍㄨ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大戴礼·劝学》:“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赫赫:盛大显著貌。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
成语用法:赫赫之功作宾语;指人的功劳。
成语造句: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成语“赫赫之功”的扩展资料
1.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什么意思呀?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即是擅长作战的人没有辉煌的战功。要理解这句话就需要同另一句话一同理解。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真正擅长作战的人已经可以将兵、情、战、势,了然于胸。运筹帷幄,用力于消除一切战争隐患。已经没有人,也没有势力可以有能力、有勇气与其战斗。既无战斗,何来战功。而为战争者,无论战胜也好,战败也罢。其目的不就是为了消除战争么。不能战者,战败;能战者,战胜;而善战者,不战,既为此意。善战者已经无需在在战争爆发时才去解决战争了。就如善医者一样,防病于未然。既无病,何须医,又怎来煌煌之名。而能医者未有能过于此的。孙子兵法中云:不战而屈敌之兵,麦克阿瑟一辈子打败仗却能当大官,或许就是这么个道理吧。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什么意思
意思是,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语出战国荀子的《劝学》。
原文节选如下: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译文:
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所接受。
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明白。螣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鼫鼠有五种技能却陷于困境。
扩展资料:
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也就是《劝学》一文的主旨。
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
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
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劝学 (荀子作品)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两句,表达作者对刘裕北伐立下赫赫战功的赞叹。
原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扩展资料:
刘裕北伐: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 晋元兴二年,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
第二年,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
为了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遂欲挂帅北伐。 公元409年二月,南燕军队侵扰淮北,就正好给了刘裕一个机会。他上书皇帝,要求北伐,获得朝廷批准后,他迅速出兵,五月就到了下邳。
刘裕北伐成功的原因:
1、北方的局势混乱不堪,没有凝聚足够力量抵御东晋。当时的北魏、南燕、北燕、后凉、西秦各自为政,相互倾轧。
2、东晋的进攻井然有序,得益于刘裕的军事能力。他尽量巧妙避开强敌,采用各个击破(南燕、后秦)的策略。
3、刘裕镇压了东晋内部的叛乱以后,东晋的军事力量达到巅峰时期,北伐的合适时机到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摘自www.gyjslw.com
4. ()赫赫的四字成语
明明赫赫[ míng míng hè hè ] 基本解释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详细解释1. 【解释】: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2. 【出自】:《诗·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读过孙子兵法的请进
孙子兵法是兵学圣经,劝你多读读,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它全本只有6000多字,除去论据部分、语义重复部分外,基本都是精华。许武隆将军说“战争的最基本原则是收益大于支出”,记住这个就好了,这个是恒不变的绝对原则孙子兵法也不会超出这个基本原则的。比如孙子的速胜观(作战篇),就是为了避免长久作战导致国力衰退、伤亡惨重。还有孙子的全胜观(谋攻篇),就是表明了战争并非解决政治问题的最理想渠道,不战而达到政治目的才是最理想的,但现实并非理想。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6. 赫赫之功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成语】:
赫赫之功
【拼音】:
hè
hè
zhì
gōng
【解释】:
赫赫:盛大显著貌。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
《大戴礼记·劝学》:“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举例造句】: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
【用法】:
作宾语;指人的功劳www.gyjslw.com
7.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前几句是什么?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全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木直 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 无恒安息。靖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 长於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於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 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 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 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 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 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 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 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々之事者无 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 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 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 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 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 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 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 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 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 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 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口赞>。傲,非也;<口赞>,非也; 君子如向矣。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 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 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 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 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 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 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 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 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 “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 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 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 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 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 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 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 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形容功劳的成语有哪些
不世之功、功高盖世、功标青史、功盖天下、功德无量、不赏之功、赫赫之功、功高望重等。
一、不世之功
释义:意思是形容功劳极大
出自: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出生于多国相争,政混乱的时代,应该拿着自己的剑去创下极大的军功(功劳)
二、功高盖世
释义: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出自:唐浩明《曾国藩》二部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三、功标青史
释义: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流传千古。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
译文:希望大家跟着君主做善于国家人民的事情,好将自己的名字留在竹帛上,将功劳记在史书上。
四、功盖天下
释义:功劳天下第一。
出自: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盖天下,四海扬名,英雄豪杰,莫不归附。”
译文:现在秦王功劳天下第一,四海八方的国家都知道,所有的英雄豪杰,都希望归附于他手下。
五、赫赫之功
释义:解释为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
出自: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译文:不能心一志,苦干一番,也不会有显著的功绩。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9. 成语什么什么之功
『包含有“之功”字的成语』 (共16则)
[b] 不赏之功 不世之功
[c] 尺寸之功
[h] 横草之功 赫赫之功 汗马之功
[j] 金石之功
[m] 渑池之功 毛发之功
[q] 丘山之功
[s] 丝发之功
[t] 田父之功 贪天之功
[y] 一得之功 一篑之功
[z] 咫尺之功
『毛发之功』
『拼音』 máo fà zhī gōng
『首拼』 mfzg
『释义』 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康熙字典』 毛、发、之、功。
『出处』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示例』 无
『金石之功』
『拼音』 jīn shí zhī gōng
『首拼』 jszg
『释义』 金指钟鼎类。石指碑碣类。刻在钟鼎碑碣之上,永不磨灭的功勋。
『康熙字典』 金、石、之、功。
『出处』 无
『示例』 无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0. 功的成语
班功行赏 班:排列等级,依次。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不世之功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功劳 酬功给效 赏赐有功劳者 带罪立功 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 急功近利 急于谋求眼前的功利 将功补过 将:拿。用功劳来补偿过错 矜功自伐 以为功高而自我夸耀 力倍功半 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列功覆过 罗列功绩,掩盖过错 马上功成 指凭武功建国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不赏之功 形容功劳极大。 称德度功 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尺寸之功 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大功告成 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戴罪立功 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德言容功 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顿学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伐功矜能 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妨功害能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丰功伟绩 丰:大。伟大的功绩。 歌功颂德 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功标青史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功成名遂 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功成行满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功德圆满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功成身退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功高盖世 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功行圆满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功到自然成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功德无量 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功亏一篑 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功成名就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功高震主 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功薄蝉翼 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功败垂成 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功成不居 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赫赫之功 赫赫:盛大显著貌。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 好大喜功 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汗马功劳 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计日程功 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急于事功 指做事急于求成。 计功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积德累功 积累仁德与功业。 将功赎罪 拿功劳补偿过失。 计功补过 计:考定。过失。考定一个人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 建功立业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成就大业。 将功折罪 拿功劳补偿过失。 开国功臣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九转功成 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居功自傲 自以为有功劳,觉得了不起。 立功赎罪 以立功来抵偿罪过。 劳苦功高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马到成功 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劳而无功 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论功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毛发之功 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面壁功深 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丘山之功 比喻功绩伟大。 前功尽弃 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使功不如使过 使:用。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使其能将功补过。 事半功倍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失败为成功之母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贪天之功 贪:贪图。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通功易事 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 文治武功 比喻政治与军事。 同功一体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徒劳无功 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无功受禄 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一得之功 一得:一点心得,一点收获;功:成绩。一点微小的成绩。 疑事无功 工作信心不足,就不会有效果。 咫尺之功 咫尺:比喻微小。微小的功劳。 转败为功 指将失败转化为胜利。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自矜功伐 指居功自傲。 一心同功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事倍功半 〖解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拔剑论功 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称功颂德 称颂功德。 处实效功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德容言功 见“德言容功”。 分劳赴功 分担劳苦,尽职建功。 讽德诵功 赞美、颂扬功德。 丰功厚利 指巨大的功利。 丰功茂德 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 丰功盛烈 犹言丰功伟绩。巨大隆盛的功业。 丰功硕德 同“丰功茂德”。 丰功懿德 同“丰功茂德”。 功成弗居 见“功成不居”。 功成骨枯 语本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它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功盖天下 功劳天下第一。 功高不赏 功:功勋,功业。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功高望重 功:功劳,功绩。望:名望,声望。功劳和名望都很大。 功名富贵 指升官发财。 功名利禄 名利地位。 功若丘山 功:功绩。若:像,如同。功绩像山一样。比喻功绩非常大。 功遂身退 谓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 功一美二 功:功绩。做一方面的事情而取得两方面的美名。 鬼功神力 形容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为。 汗马之功 谓战功。 横草之功 横草:把草踩倒。如同将草踩倒的那样功劳。比喻轻微的功劳。 计功程劳 计算功劳。 急功好利 见“急功近利”。 急功近名 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计功量罪 谓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计功谋利 计较功名,谋求私利。 计功受爵 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计功受赏 同“计功行赏”。受,授。 记功忘过 见“记功忘失”。 记功忘失 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计功行封 犹言计功行赏。 计日奏功 可以数日子看到功效。谓成功极快。 建功立事 犹“建功立业”。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书》:“见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则幕之。” 将功抵罪 用功劳来抵罪 将功折过 同“将功折罪”。 矜功不立 矜:自夸。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矜功伐能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矜功伐善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极不虚心。 矜功负气 矜:自恃。自以为有功而赌气。 矜功恃宠 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宠。 金石之功 金:指钟鼎类。石:指碑碣类。刻在钟鼎碑碣之上,永不磨灭的功勋。 进贤兴功 谓荐举贤士功臣。 乐事劝功 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论功封赏 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功受赏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论功行封 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马到功成 见“马到成功”。 渑池之功 渑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南。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讴功颂德 犹言歌功颂德。 评功摆好 评定成绩,摆出优点。 前功皆弃 功:功绩。皆:全部。弃:丢掉。以前取得的功劳全部丢掉了。亦作“前功尽弃”、“前功尽灭”。 前功尽废 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费 前功尽灭 见“前功尽弃”。 全功尽弃 功:功效,功绩;弃:丢掉。全部功效都丧失干净。 赏不当功 谓赏赐与功劳不相称。 赏功罚罪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神功圣化 指帝王的功绩和教化。旧时对人君的颂扬之辞。 身退功成 谓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事半功百 同“事半功倍”。 事捷功倍 事情易办而功效很大。 丝发之功 丝发:一根丝,一根头发。指功劳极微小。 颂德歌功 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塔尖上功德 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贪功起衅 贪求事功而挑起争端。 田父之功 指不预其事而轻易得到好处。 伟绩丰功 同“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无功而禄 见“无功受禄”。 邀功求赏 求取功劳和奖赏。 邀功希宠 求取功名和宠信。 以功补过 用功劳来弥补过错。 一篑之功 篑: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指日成功 谓不久即可成功。 祖功宗德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坐享其功 见“坐享其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示例】~,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 大功毕成 〖解释〗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钝学累功 〖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积功兴业 〖解释〗指建立功业,实现抱负。 照功行赏 〖解释〗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不同奖赏。 阿保之功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 有功之臣 嘴上功夫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坚持到底,否则,虽然只差一点,也会前功尽弃。历代许多激励人们坚持不懈的格言警句都出自于这句话,如“功勤一篑可成山,由少而多莫惧烦”等。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1. 立大功的意思
赫赫之功:赫赫:盛大显著貌。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
功盖天地:功;功绩;盖:压倒,胜过。功绩大,胜过天地。形容功劳极大。
功高盖世: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功盖天下:功劳天下第一。
功高不赏或不赏之功:功:功勋;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功德无量:功德: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功高望重:望:名望,声望。指功劳大而名望高。
功莫大焉:功劳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莫”是无指代词,即“没有什么”。“焉”是兼词,于此。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有,== 我今年才学,找找先
有了:原文: 劝学 荀 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乌鸟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讬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荀子》中<劝学>语句,意思是说:
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
无边江河,都是一个个小溪小河汇聚而成;
引申意思是如果做事不从一点一滴中做起,
那 就不可能有所成就。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3. 谁说过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出自战国时期荀况的《荀子·劝学》一文。原文: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这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劝学》删节部分。 译文: 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所接受。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明白。螣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鼫鼠有五种技能却陷于困境。《诗》云:“布谷鸟住在桑树上,七只小鸟它喂养。那些善人君子啊,坚持道义一个样。坚持道义真一,思想就像打了结。”所以君子学习时总是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4. 形容功劳的成语有哪些
不世之功、功高盖世、功标青史、功盖天下、功德无量、不赏之功、赫赫之功、功高望重等。
一、不世之功
释义:意思是形容功劳极大
出自: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出生于多国相争,政混乱的时代,应该拿着自己的剑去创下极大的军功(功劳)
二、功高盖世
释义: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出自:唐浩明《曾国藩》二部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三、功标青史
释义: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流传千古。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
译文:希望大家跟着君主做善于国家人民的事情,好将自己的名字留在竹帛上,将功劳记在史书上。
四、功盖天下
释义:功劳天下第一。
出自: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盖天下,四海扬名,英雄豪杰,莫不归附。”
译文:现在秦王功劳天下第一,四海八方的国家都知道,所有的英雄豪杰,都希望归附于他手下。
五、赫赫之功
释义:解释为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
出自: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译文:不能心一志,苦干一番,也不会有显著的功绩。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