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的成语故事和用法

2023年04月26日成语故事47

“刚正不阿”的成语故事:

宋朝包拯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赴任扬州天长知县时写诗自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一生敢于犯颜直谏,不谋私利,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不循私情,为民除害,成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历史上有什么人能体现刚正不阿的
一、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在其晚年,因偏爱小儿子叔齐,有意推翻嫡长子制度命次子继承家业。孤竹君去世后,叔齐执意将家业由兄长伯夷继承,然而伯夷也不愿继承,为了避免叔齐为难,遂于夜深远走他乡,但叔齐也是恪守礼制之人,见兄长不告而别,二话不说便寻他而去。
皇天不负有心人,叔齐终寻得其兄长,二人便决定不再回归故里,于是投奔周国,过上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但不久周国举兵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周国于商朝的附国家,以下犯上,视为不仁,便上朝劝谏,二人秉持仁心并未阻止此次讨伐,反倒激怒周武王,惹来杀身之祸,被下令拘禁。
后来周朝建立,伯夷、叔齐仍为出去心中的芥蒂,认为周朝的建立违背礼制,发誓不与周人往来,不食周朝土地上的食物,最后守着心中的执念,饿死在首阳山。伯夷、叔齐的典故被史记撰写者司马迁列入了列传之首,兄弟二人也作为商周时期恪守仁义的典范流传至今。
二、屈原:纵身一跃,千年一叹!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秦国尤甚,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在合纵抗衡的政策下,各国的实力都不同程度的被削减,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只有楚国,因而有“得天下者,非秦必楚,非楚必秦”的说法。
楚怀王即位之初,就任用屈原,下令改革,可见也是雄心万丈。屈原在他的支持下,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
但改革必然会触及贵族利益,于是设计陷害屈原,对楚怀王说:“屈原居功自傲,每次起草法令,都要张扬说是没有我的话就不能成功。”屈原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国家无望,在破城之日自沉汨罗。
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屡屡被流放,但其心虽九死而未悔,最后以身殉国,屈原的纵身一跃,将自己定格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悲剧英雄。
三、苏武牧羊,持节不失
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出使匈奴。但不幸的是,就在苏武即将完成出使任务准备回国时,匈奴缑王图谋劫持单于母阏氏归汉,副使张胜卷入这一活动。事发后,苏武受到牵连,被扣押在匈奴。
当时,匈奴单于为诱逼苏武投降,先将他幽闭于大窖中,苏武以雪和旃毛为饮食,不为屈服。单于决定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
“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而单于只送给他几只公羊。
苏武持着汉节,在风雪交加的北海牧羊,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汉节和几只羊。年复一年,使节上挂著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花白了,但汉节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手。
后来,汉武帝驾崩了,当得知这个消息时,苏武他面向南方,扑倒跪地,放声痛哭,鲜血顺着嘴角流在了地上。从那以后,他终日悲恸的哭泣,谁都劝他不了。
汉昭帝登位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苏武终于能够回到故乡。孔子 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正是苏武最真实的写照。
四、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官职,但到了陶渊明时,家境早已破败。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就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41岁时,在朋友的劝说下,陶渊明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一个人每月有五斗米也就可以饱了,我去过田园生活,虽然劳苦些,还是可以够吃,何必要做县令,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后有人劝他再度出仕为,可他宁愿贫病交加,穷困潦倒也不愿再涉官场。可以说,陶渊明归隐得真守拙得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五、黄庭坚:“凡有问,皆直辞以对”
宋朝在王安石变法之后,士大夫因支持或反对变法而形成了新旧两党,并逐渐演变成了党争,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相互间水火不容,你死我活。黄庭坚曾参与编修《神宗实录》,因为他曾反对变法,被划归旧党。
宋哲宗绍圣间,新党重新掌后,便在《神宗实录》中摘出千余条内容,控告他诬蔑宋神宗。双规、禁闭,诸多手段一齐上。
但是,无论怎样威逼利诱,黄庭坚却始终不承认有诬蔑之辞,“凡有问,皆直辞以对”,不折腰、不惧怕、不屈服,其嶙嶙傲骨、凛然正气,令士大夫莫不叹服。
黄庭坚不会低头认罪,不会忍辱偷生,所以,他受到的打击比其他旧党人士更大,结局也更悲惨。他先贬涪州,后贬黔州,再贬戎州,后来还遭除名,被踢出了干部队伍,羁管宜州,成了阶下囚,最后惨死他乡。
在黄庭坚生命最后一段岁月里,他与宰牛的案板相对焚香读书,用三文钱买的毛笔为朋友写跋,把在城墙上淋雨当成平生快事,永远站着傲笑而不跪着哭泣,哪怕为此颠沛流离,困苦一生。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刚正不阿形容什么人 ?
刚正不阿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gāng zhèng bù ē。意思是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1]
中文名
刚正不阿
外文名
Upright and outspoken
拼音
gāng zhèng bù ē
解释
刚强正直,不逢迎附和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
歇后语
包公铡驸马——刚正不阿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刚正不阿什么意思
刚正不阿,指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和,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刚:刚直;正:正直;不阿:不逢迎。阿:迎合,偏袒。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
近反义词
近义词:坚强不屈;刚直不阿。
反义词:阿谀奉承
歇后语
包公铡驸马——刚正不阿
典故
宋朝-包拯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赴任扬州天长知县时写诗自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一生敢于犯颜直谏,不谋私利,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不畏贵,不循私情,为民除害,成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刚正不阿之人:包拯、游震得、关羽、海瑞、狄仁杰。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刚正不阿形容哪一个人?
刚正不合适一个褒义词,形容一个人特别正直。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尤其是历史剧,或者是爬上去里面经常会听到刚正不阿这个词。一般刚正不额,代表的是清官好官。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刚正不阿”的“阿”是什么意思?
阿:迎合,偏袒。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解 释 刚:刚直;正: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和
出 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
示 例 浦安修《赤子之心》:“他~的品质,时时牵动着我的心。”
近义词 坚强不屈 ,刚直不阿。
反义词 阿谀奉承
歇后语 包公铡驸马
典 故
宋朝-包拯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赴任扬州天长知县时写诗自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一生敢于犯颜直谏,不谋私利,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不畏贵,不循私情,为民除害,成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英文:be upright and 福俯弟谎郗荷甸捅鼎拉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
俄文:твёрдый и прямолинéйный
〖解释〗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示例〗包公办案,大公无私,刚正不阿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刚正不阿可以形容谁?
刚正不阿,其实在古代一般是形容官员的。形容人的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杨万里刚正不阿文言文翻译
万里为人刚而褊。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因此他没有被起用。韩侂胄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侂胄山峰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的日子。韩侂胄日益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新国事情,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刚正不阿形容哪些人?
有代表性的当然是铁面无私黑包公啊,手握尚方宝剑虎头铡,上至皇室子弟下到草根百姓,如有枉法必不宽容。不阿就是不阿谀奉承。面对官职比自己大的人,也毫不留情,以法为度,认理不认人。不过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当中虽然很少,但却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刚正不阿形容什么人 ?
刚正不阿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gāng zhèng bù ē。意思是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1]
中文名
刚正不阿
外文名
Upright and outspoken
拼音
gāng zhèng bù ē
解释
刚强正直,不逢迎附和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
歇后语
包公铡驸马——刚正不阿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刚正不阿的意思是什么?
刚正不阿的释义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拼音][gāng zhèng bù ē][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刚正不阿什么意思
刚正不阿,指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和,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刚:刚直;正:正直;不阿:不逢迎。阿:迎合,偏袒。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
近反义词
近义词:坚强不屈;刚直不阿。
反义词:阿谀奉承
歇后语
包公铡驸马——刚正不阿
典故
宋朝-包拯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赴任扬州天长知县时写诗自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一生敢于犯颜直谏,不谋私利,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不畏贵,不循私情,为民除害,成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刚正不阿之人:包拯、游震得、关羽、海瑞、狄仁杰。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刚正不阿是什么意思
刚正不阿 [gāng zhèng bù ē] [释义]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刚正不阿”扩展:

成语注音:ㄍㄤ ㄓㄥˋ ㄅㄨˋ ㄜ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谜语:最坚硬的性格
俄文翻译:твёрдый и прямолинéйный
成语解释: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用法:刚正不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
英文翻译:be upright and 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
反义词:阿谀奉承
成语简拼:GZBE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近义词:坚强不屈
繁体成语:剛正不阿
成语读音:gāng zhèng bù ē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造句: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4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