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义”「辞不达义」
成语“辞不达义”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辭不達義成语读音:cí bù dá yì
成语简拼:CBDY
成语注音:ㄘˊ ㄅㄨˋ ㄉㄚˊ 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辞不达意
反义词:言必有中
成语出处:语出《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摘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本《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成语用法:辞不达义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表达不当。
成语造句:语言糊涂曰辞不达义。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二
英文翻译:the language fails to express the idea
成语“辞不达义”的扩展资料
1. 言不达意和言不及义的区别1、二者的意思不同。言不达意意思是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言不及义意思是说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2、二者的出处不同。言不达意出自《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以译者言不达意,复为书晓之。”言不及义出自《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魏书·杨固传》:“臣位卑识昧,言不及义,圣明广访,敢献瞽言。”
3、二者的适用对象不一样。言不达意适用于形容思维混乱或语言组织能力差的人,言不及义适用于形容说话罗唆或者信口开河故意绕开话题的人。
扩展资料:
与言不达意和言不及义容易弄混的成语还有:
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言不由衷: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言不达意
百度百科-言不及义摘自gyjslw.com
2. 小时候说话词不达意 ,长大后说话言不由衷
小时候有话表达不出,长大后表达能力有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了顾虑,往往讲出违心的话摘自gyjslw.com
3. 词不达意,意不达心,心不满意,你就完蛋下一句怎么接?
弹丸之地。地大物博。博大精深。声明大义。义薄云天。天长地久。九九归一。一帆风顺。顺心顺意。异想天开。开门见山。姗姗来迟。摘自gyjslw.com
4. 小时候我们词不达意,长大了我们言不由衷。什么意思?
小时候我们词不达意,是因为我们的词汇量不够多,没有办法将我们想要说的意思表达出来;长大了我们言不由衷,是因为我们懂得了人情世故,有些话虽然是事实,但是说出口,会伤害彼此的感情。我们知道,小孩子说的话,说对了别人不会太较真,说错了会被别人当成笑话,一笑而过,无须顾忌。但是,当我们长大了,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在我们的人际关系里,会有很多因素让我们有很多顾虑,有时候也需要顾虑。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在说出口之前,我们的心里就自然而然的有了一番考量,这样我们就变得言不由衷了!摘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