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王侯将相」

2022年08月08日成语故事168

“王侯将相”的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造成民不聊生。为了修筑北方的长城,募集许多劳工。陈涉、吴广等因为大雨延误行程,按律当斩,他们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揭竿而起,其他豪杰也蜂拥而起,起义军迅速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历史上“王侯将相”都当过的人有哪些?
只有曹操一人。
曹操当过车骑将军,后来被任命为丞相,侯爵,最后汉献帝封他为魏王。王侯将相都当了。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 ,《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扩展资料: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魏政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谯水击蛟
曹操十岁那年,在龙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但曹操毫不畏惧,沉着地与鳄鱼周旋。
鳄鱼无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后来,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曹操大笑,天真地说:“我在龙潭碰到鳄鱼都不怕,你却怕一条蛇,真是可笑!”众人询问,曹操以实相告,无不惊叹少年曹操的胆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来自gyjslw.com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下一句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记载的陈胜起事时说的话。陈胜(?-前208),字涉,楚国阳城县(今河南登封东南)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原文:“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在大泽乡号召起义时说的,意思是有有势的高贵的人,难道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吗?王侯将相的贵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我们应该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敢于起义。表现了陈胜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对命运不公平的不满和对抗。(大泽乡起义为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来自gyjslw.com
古时有王侯将相之称 ...王侯将相之后.....称呼什么呢.?
难道王侯将相之后不能有王侯将相?来自gyjslw.com
古人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古代王和候有何区别?
在古代王和侯有以下区别:
1、古代的王
古代的王一般是诸侯王,拥有于自己的封号、军队和领地,经营于自己的独立王国。这与那些仅拥有爵位封号但没有军政控制的亲王以及仅拥有暂时管理的地区军政长官都有本质的区别。
2、古代的候
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侯爵为“超品”,即为超过一品之意。诸侯王与列侯合称诸侯。是二十等爵位中最高爵位,赐与封邑。候一般只有名号和封地使用。
分封时期的诸侯是奴隶主,郡县时期的藩王是大地主.分封时期的诸侯具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军事、官员任免,郡县时期的藩王力受到朝廷派来的丞相和所在郡县朝廷地方官的严格限制。
古代的王大于侯,因为王是统治者,而侯是王封的。
扩展资料:
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侯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二等。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诸侯国中侯爵国有鲁国、齐国、陈国等。
在秦朝、汉代所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侯爵作为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两等,即列侯(彻侯)、关内侯。列侯(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唐朝、宋朝有县侯;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爵,分三等。
二十等爵中被赐与封邑的仅关内侯与诸侯(列侯与侯王)。列侯与诸侯王的食邑称为“国”,其设置与汉朝中央一般。诸侯王虽掌兵备,发兵却归中央掌有。
古代赐封“王”和“侯”有什么区别: 在西汉,诸侯王就是王。诸侯才是侯。 王的封地大,小国一郡,大国数郡。侯的封地小,只有一县或不足。
参考资料
诸侯王_百度百科
侯爵_百度百科来自gyjslw.com
中国唯一一个把王侯将相都做了个遍的人,为何最后却死在两个小人之手?
在中国历史上总有这样的人,就像成为帝王将相,但是有一个人,把王侯将相都做了个遍的人,为何最后却死在两个小人之手?这个人是谁?
这个人就是韩信。韩信在楚汉之争早期不看好刘邦,被萧何追回,之后才成为将军的,之后又一个歇后语形容他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后在公元前二零二年底,韩信当时被封为齐王,将项羽逼死在乌江畔,之后就因为被告谋反被降为淮阴侯,他被封的地方是鲁国。也是这个封地的国君了,之后就被人诬告说是叛乱,之后被人用竹签扎死了。
韩信是非常厉害的,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他的军事才能是令刘邦侧目的,因为韩信告诉刘邦,你的能力就带十万兵马就足够了,而自己则是多多益善。这个评价在一起打江山的时候没事,因为一起创业,但是,打下江山以后,刘邦这个君主还是记住这句话的,因为这个是对他的打击。所以,刘邦一直不放心韩信。
这个也是自己没有低调导致的,老大已经将你的军收走了,就是说明他对你不放心,你要是自己有点自知之明,你就低调一下,不好吗?让老大人认为你没有逆反之心! 这样,老大放心,你就安心。你若是有心,就不会那么傻,所以,作为一个将领,是可以;但是作为政治上的人物,还是稚嫩的。最终被萧何骗走,让吕后杀了。
韩信,一代兵仙就这样消失了,你觉得韩信这个人怎么样?你若是韩信,你会怎么处理这个事情?来自gyjslw.com
求古风歌曲王侯将相的歌词
我一般都回答带时间的lrc同步歌词的问题,你要纯歌词也可,给你贴在下面:
王侯将相
——网游《王侯将相》主题曲
作曲/编曲:小旭-windro
作词:小狐狸
后期:小旭-Masato
海报:南晨
演唱:裂天&玉璇玑
【裂天】黄沙弥漫风似刀光
铁马踏梦血如残阳
这成王 败寇红尘战场生死无常
三尺黄土 将忠骨葬
江山浩荡万里苍茫
引天下英雄竞折腰
这狂妄 一展宏图霸业雄心万丈
名垂青史 千古流芳
谈笑间烽烟四起谁最狂
千军乱沙场 万马尘飞扬
这乱世洪荒 王侯将相有谁能称王
一世英名不过千古随风荡
【玉璇玑】戏腔:
风萧路茫茫 壮士一去成过往
【裂天】清风漾湖光女子香
月色滴落倾城一笑
这风光 一樽浊酒伴你红颜散场
蓦然回望 不诉离殇
谈笑间烽烟四起谁最狂
千军乱沙场 万马尘飞扬
这乱世洪荒 王侯将相有谁能称王
一世英名不过千古随风荡
【玉璇玑】戏腔:
风萧路茫茫 壮士一去成过往
一世英名不过千古随风荡
【裂天】谈笑间烽烟四起谁最狂
千军乱沙场 万马尘飞扬
这乱世洪荒 王侯将相有谁能称王
一世英名不过千古随风荡
谈笑间烽烟四起谁最狂
千军乱沙场 万马尘飞扬
这乱世洪荒 王侯将相有谁能称王
一世英名不过千古随风荡
—终—
完整lrc文件上传附件,方便有需要的朋友下载:(提问者下载免财富值)
下附“部分”小样:
[ti:王侯将相]
[ar:裂天&玉璇玑]
[al:王侯将相]
[by:小虎大笨蛋]
[00:00.98]王侯将相
[00:03.62]
[00:04.19]——网游《王侯将相》主题曲
[00:11.98]
[00:12.38]作曲/编曲:小旭-windro
[00:13.76]作词:小狐狸
[00:14.45]后期:小旭-Masato
[00:15.14]海报:南晨
[00:15.57]演唱:裂天&玉璇玑
[00:19.24]
[00:19.62]【裂天】黄沙弥漫风似刀光
[00:26.87]铁马踏梦血如残阳
[00:33.20]这成王 败寇红尘战场生死无常
[00:41.40]三尺黄土 将忠骨葬
~~~~~~来自gyjslw.com
历史上哪个王侯将相一人全任?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职业: 大将军、左丞相、相国 主要成就: 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爵位: 淮阴侯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来自gyjslw.com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谁说的?
语出《史记·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为了号召农民起义,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来自gyjslw.com
古代王侯将相是什么顺序
王代表君候代表诸候将是武的代表相是文的代表地位高低跟不同的时期有关系来自gyjslw.com
中国历史上王侯将相都当过的人是谁
韩信 将:大将军韩信——一飞冲天。韩信经择地葬母、乞食流浪、胯下受辱之 后,厉尽艰辛,投入楚汉相争的历史洪流,良禽择木,贤臣择主,在萧何的鼎立 推荐之下,被刘邦拜为大将,韩信终于实现了自我,大鹏展翅,飞入苍穹。他为 刘邦献计出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平定三秦,会兵荥阳,为汉王刘邦立足中 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左丞相韩信、相国韩信——威震中原。西出函谷关,立足中原,对于刘 邦来说,只是兴汉的第一步,楚汉相争他处于相当的劣势,随时都有覆卵之危。 刘邦败走彭城之时,三弃其子,其狼狈无奈之状,令人捧腹。在“诸侯皆背汉, 复与楚和”的危急关头,刘邦了张良的计策,让韩信独挡一面。韩信被拜为 左丞相,率兵击魏,亲自指挥了著名的破魏之战和井陉之战,破魏、下燕、平 赵,立下了赫赫战功。当刘邦战事失利,逃出荥阳,再逃出成皋,单身一人与腾公自称是汉王使者,骑马驶入韩信军营,偷偷来到卧室,夺去韩信军印之后,又拜韩信为相国,征发一部分赵军去攻打齐国。韩信大智大勇,又亲自指挥了著名的潍水战役,击败了强大的齐楚联军。这威震中原的三大战役,充分展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是楚汉相争军事史上最浓墨重彩的篇章,彻底扭转了局势,变楚强汉弱为汉强楚弱,决定了汉王刘邦的必然胜利。 王:齐王韩信——举足轻重。韩信在平定了齐国之后,为了镇守齐国,使之 安定,派人向汉王刘邦要求立自己为假(代理)齐王。老狐狸刘邦审时度势,派 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而楚王项羽尝到了韩信的厉害,派武涉前去争取韩信背 汉归楚。齐人蒯彻、韩信的第一大谋臣,则劝韩信独立于楚汉之外。此时韩信确 实处于“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三分天下,则鼎足而居”的举足轻重的 地位。齐王韩信不投楚,不独立,依然服从服务于汉王刘邦,使古代中国避免了 一段三国鼎立的战乱历史,加快了汉王朝建立的进程。 王:楚王韩信——遭忌见疑。汉王刘邦了张良“出捐楚地,以许韩信” 的计策,请出韩信引兵会战。韩信设十面埋伏,将楚王项羽围困于垓下,使项羽 别姬,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终于使楚汉之争圆满结束。项羽乌江自刎后,汉 王刘邦就乘其不备夺取了韩信的军,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可以看出,韩信遭 到了刘邦的最大疑忌。此时刘邦已将韩信视为眼中丁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 汉王朝的最大威胁。剥夺了韩信军之后一个多月,刘邦才比较放心地登上皇帝 宝座。 侯:淮阴侯韩信——悲歌传世。韩信功成失,遭忌见疑,不平之心,可以 想见,立身处事处于举步维艰、进退维谷的境地。曲身忍受,情感备受煎熬;奋 起抗争,恐污一世英明。因此他再次拒绝了,大谋士蒯彻“联横异王,共同反 汉”的建议。韩信出于友情,收容了项羽的逃亡将领钟离昧;违背心愿,献出钟 离昧首级,仍未免被缚坐牢。刘邦问心有愧,将韩信赦罪贬爵,改封为淮阴侯。 陈豨造反,刘邦出征;韩信称病,被疑涉嫌叛逆。吕后视之为心腹大患,与萧何 合谋,将韩信诱杀于长乐宫钟室。一代神帅,含恨离世,英雄悲歌,传颂千古。 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结尾处采用曲笔,写出韩信对于汉家的功勋,差不多可 以和周朝的功臣周公旦、召公爽、太公吕尚相比,对韩信及其宗族的悲惨结局表 示十分痛惜……来自gyjslw.com

成语“王侯将相”扩展:

反义词:平民百姓
成语简拼:WHJX
成语注音:ㄨㄤˊ ㄏㄡˊ ㄐ一ㄤˋ ㄒ一ㄤˋ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解释: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繁体成语:王矦將相
成语用法:王侯将相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贵族。
成语出处:《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自gyjslw.com
近义词:王公贵族、达官贵人
英文翻译:princes and earls, generals and ministers
造句:王侯将相,岂有种乎。(清 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读音:wáng hóu jiàng xiàng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