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识」的成语故事和用法

2023年05月12日成语故事54

“博闻强识”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自幼天资聪颖,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备。8岁时就能写文章,他的诗词歌赋文笔清新流畅。《典论》中的《论文》一篇是我国文学批判史上杰出作品。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公元220年他废汉自立为皇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中博闻强记什么意思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出自: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原文: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译文:我听说,品行高尚仍常怀恭敬之心的人,必享荣耀;封地辽阔,物产丰富,仍能保持勤俭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仍然保持谦卑的人,是真正高贵的人;
人口众多、军队强大,仍能常怀敬畏之心,防备外患的人,必是胜利的人;自身聪慧、明智但仍觉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但仍觉得自己见识浅陋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扩展资料:
《韩诗外传》被认为是韩婴所作,他为文帝(公元前180—157年在位)时的博士,汉武帝(公元前141—87在位)时他与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年—104年)辩论过。该书为韩婴所写,这从未受到怀疑,很难想象伪造之人会有什么动机采编纂这样的一部著作。
然而关于这部书的完整性却有些疑点,因为《汉书·艺文志》第1708页列举了名为《韩外传》的书6卷及名为《韩内传》的书4卷,《汉书》中的韩婴传也提到了这两部书。
但到了《隋书·经籍志》(第915—916页)时《内传》已经消失,尽管唐代的注家引用了于《韩诗内传》的几条语录。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记的意思是什么?
博闻强识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记:记忆。闻,学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博闻强记而让,敦善行而不怠。——《礼记·典礼上》亦作“博闻强志”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李敖大师博闻强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跪求李敖大师台大演讲 ‘文字’实录??
讲题:台大人的第二命题     今天为止,我的正式学历是台大历史研究所肄业;我记得在台大考研究所时,教授坐了一排对我囗试,每一位教授都不向我提出问题,都看着我,後来文学院院长沈刚伯先生他忍不住,问我一句话:「李敖你现在穿的是长袍,将来考取後还继续穿吗?」我说还继续穿,就这样我考取了台大研究所。可见我在台大历史系是多麽厉害,使教授害怕、胆寒的一个学生。事实上,我还不算厉害,发明制造原子弹的美国天才科学家奥本海默,他二十三岁到德国念博士,三个星期就拿到学位;在博士囗试时,老师问了他一个问题後,赶紧就站起来走了,因为通过了,给他博士,但是老师们怕他反问问题,所以老师跑掉了,可见他是多厉害的学生。      我在台大曾是这样的学生,最後,我骂了教授、文学院院长、台大校长,我离开了,原因就是我真正做到孔子所说的「当仁不让於师」,也就是亚里士多德说的,我爱柏拉图甚於许多东西,可是我爱真理甚於吾师柏拉图。当我批评台大的时候,我历史系陈姓、吴姓两位学长合写一封信向学校建议,我笑他们是「陈胜、吴广起义」,结果每人被记一大过。後来我跟学校翻脸,正式办杂志写文章、公开骂校长,就是现在国民党监察院长小官僚钱复的爸爸,钱校长不敢惹我,也不敢开除我,跑到教育部告我状,教育部长黄季陆跟钱校长说,李敖你们不敢惹他,我们也不敢惹他。今天我站在这里跟大家讲这段话,意思就是说台湾大学曾经出现过这样叛徒型的人物。      而我们那一代的人,有人不是叛徒,也很了不起,他为了理想做了一件事情;我在历史系一年级时,有位同学,从出路不错的化工系转为化学系,当时他的朋友家人都反对说这是没有前途的系,可是他为了兴趣,抛弃未来的前途,毅然决然转到化学系,没想到多少年後拿到诺贝尔化学奖,他就是李远哲。李远哲和我在台大同届,我们那一代的人有一些共同的读物和想法,是你们这一代没有的;李远哲回国後接受访问,曾提到一篇文章「蓝色的毛毯」,登在一个左派刊物,影响了他一生。今天我拿出这篇文章给大家看,他跟我都看过这本共产党办的杂志,日期是三十七年一月十六日,在我手里保存了五十一年。      大家知道李远哲的心态了吗,李远哲在化学上是了不起的巨人,可是政治上是逃兵;在白色恐怖、冰河时期,在多少人对国民党争自由民主、打拚的时候,他做了逃兵、他是美国人,这就是人有他不同的选择;现在李远哲回来了,可是他怎麽面对、解释这逃兵的问题?他有一个离奇的解释,前几天他发表谈话说,很多人当年离开台湾做了美国人,他们没有资格批评台湾的情况。可是李远哲又有多少资格批评我们台湾的情况?      这意思就是我们面对一个问题,怎麽样选择我们的一个方向,就是今天我所讲的题目「台大人的第二命题」。我和台大人讲话,比较不像普通的讲演,因为你们是我的小学弟;我跟你们谈的一点就是,我们常常总是第一命题过去了,忽略第二命题。我讲过,好比说第一命题是,「台湾是主独立国家,两国论好不好」,「好」,第一命题通过了;然後,没有人提出第二命题,就是「两国论可能引发海峡两岸战争,你愿不愿意」,第一命题提出来大家谈得很高兴,以为不会发生第二命题,第二命题会发生的。      我们有一个观念,了解一个人的想法叫「知言」,论语说要知一个人的言,才知道他的人,知言的过程是很复杂,知道话的真谛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以前有一位老先生死在中研院院长任上,大名叫胡适,我和他一起谈过话,也批评写过他,他的本能是悟性极高,你跟他讲上一句,他就知道你下一句要讲什麽意思,他很有耐心听你讲完,可是不表示意见,很知道你要说什麽话,这很了不起。我们到飞机场接他,少说也有一、二千人,他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并讲出跟你切身的一句话;这种动作把我们吓坏了,他怎麽这麽好的记忆力?      後来我们才知道没有什麽了不起,以前帮罗斯福总统竞选的总干事高雷,他是可囗可乐的老板,能叫出三万个人的名字,这麽天才、好的记忆力,我非常羡慕。悟性高就是你讲什麽话,我很准确明白你的意思,陶渊明写的「五柳先生传」有句话,「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是不钻牛角尖,就是恰如其分,不把不该有的意思强加进去。      今天我们发生逻辑层次问题,宋楚瑜说他在台湾住得久,陈水扁说:不能以住得久不久来评论你爱不爱台湾,如果以住得久不久做为评判标准的话,那麽年纪最大的人就是他最爱台湾。就好像中国古代的故事,大使去了以後,对方嫌大使年纪小,说他没有胡子;大使说,你要胡子,下次我派只山羊过来,山羊的胡子最长。      上次陈水扁竞选的时候说「台湾人要投台湾人」,意思就是说台湾人不投外省人,因为外省人来的时间比台湾人晚,不过来了五十年,而台湾人可能来了四、五代,或二百年;这意思就隐含了我来得久就比你正常、比你吃得开。同样的逻辑,当你否定宋楚瑜的逻辑关系时,陈水扁、李鸿禧这些人说「台湾人要投台湾人」就不成立,这逻辑关系是不通的。当年李鸿禧在台大,我们同样住在温州街,就在我对面,他是个很用功、很笨的学生,後来台大出来变成名教授,他上课时告诉学生,说当时台大有出名的「二李」,一是李敖,一是李鸿禧;我可以告诉你们,李鸿禧完全捏造历史,当时台大只有「一李」,就是我李敖。      现在讲逻辑关系,陈水扁谈到宋楚瑜背叛蒋家、又背叛李家,背叛了李登辉、蒋家父子;这个逻辑如果成立时,我会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蒋家不对、李家不对,宋楚瑜背叛了他对不对?「对啊!」如果他继续忠於蒋家、李家,难道你陈水扁赞成这个事实吗?所以他背叛了他们,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我再举个例子,两国论发生了,我们不惜一战;就是你承认他是一个主独立国家,他不承认你。变成一种情况,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中华民国」头衔而战,而台湾是为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而战;你说荒不荒谬,但是逻辑就是这麽简单。      为什麽现在有人在逼宋楚瑜表态?「你赞不赞成两国论」;因为,赞成了,他就丢掉了这种坚持中华民国的人的票,要是他宣布不赞成两国论,很多台独份子的票就丢掉了。宋楚瑜滑头不讲,他也不会讲;我个人可以给他意见,「对不起,我现在是选中华民国总统,要遵守中华民国宪法体制,国民大会没有变更宪法条文前,我不能违法回答你的问题。」      台大在台湾应该是一个领导性、指标性的学术单位,它的同学应该站在第一线,带领台湾群众走政治的路线,可是今天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你们小朋友那麽聪明、天真,可是很不幸,你们在成长过程里面被污染了,很多事情你们觉得你们在反叛,事实上想法都被人给设定好了;就是政客要你们怎麽样,你们就怎麽样。当然,我不能要求你们像我在台大那样凶悍,可是,你们至少可以做到一点,就是知道什麽是真的,有这种顿悟的能力。很可能就在今夜,你们听了这个演讲以後,从此不再被人家骗了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记是什么意思
博闻强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读音:bó wén qiáng zhì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翻译:有广博的见识和超强的记忆力却很谦让,做善事很勤勉却不倦怠,这就是君子。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例句:清代颜元,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博学多闻 [ bó xué ō wén ]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翻译: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反义词:
才疏学浅 [ cái shū xué qiǎn ] 见识少,学问不深(多用于自谦)。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臣材朽学浅;不通政事”。
翻译:臣子见识少,学问不深,不懂国家大事。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志。 中的“闻” 是什么意思
【解释】:博:广博;闻:传闻;志:记住,记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识的读音是什么
bo(二声)wen(二声)qiang(三声)(四声)强有勉强,这里引申为努力,尽全力识是“记”的意思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如何锻炼博闻强识的能力
主要在于兴趣和好奇心。 首先要对于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和提问,然后进行了解。如果你对它真的感兴趣,那你就肯定能快速记住。之后,如果碰到你能发挥你记住这些东西的场合,你的正确回答和反应能满足你的成就感和虚荣心,这会强化你的记忆,然后不断积累就博闻强识了。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识的拼音是什么
博闻强识 [ bó wén qiáng zhì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bó wén qiáng zhì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出 处《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例 句1.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近反义词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识”的“识”的读音是什么?
识_百度汉语
[释义]  
[shí]:
1.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途老马。
2.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3.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
zhì]:
记住:博闻强~。
2.标志,记号。
【成语词条】博闻强识 
【成语拼音】bó wén qiáng shí (zhì)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结构】联合式 【感情色彩】中性词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典故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应用举例】清·许奉恩《里乘》第六卷:“试与谈论古今,~,无所不晓。” 
【英文解释】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日文解释】広く物事を闻き知って,多く记忆に留める,(博闻强志 ともいう)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自幼天资聪颖,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备。8岁时就能写文章,他的诗词歌赋文笔清新流畅。《典论》中的《论文》一篇是我国文学批判史上杰出作品。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公元220年他废汉自立为皇帝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识什么意思
博闻强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读音:bó wén qiáng zhì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翻译:有广博的见识和超强的记忆力却很谦让,做善事很勤勉却不倦怠,这就是君子。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例句:清代颜元,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博学多闻 [ bó xué ō wén ]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翻译: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反义词:
才疏学浅 [ cái shū xué qiǎn ] 见识少,学问不深(多用于自谦)。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臣材朽学浅;不通政事”。
翻译:臣子见识少,学问不深,不懂国家大事。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识,知识,认识,识破中的识哪个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
第一个【博闻强识】的“识”与其他三个词中的“识”读音不同,此处念作zhì,其余的【知识】【认识】【识破】中的“识”皆念作shí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识的拼音
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解释]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自]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中意stp保温工程的回答,请。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博闻强识”中的“识”是什么意思?
识:记忆力。
读音: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内
出处:《礼记·容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造句:
1、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2、清代颜元,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3、他博闻强识,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4、诸葛亮胸藏百汇,博闻强识,善于筹划,善于分析,见微知著,在隆中就已经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
5、李教授是个博闻强识的人。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志”中“志”的意思是?
博闻强识拼音  bó wén qiǎng zhì解释  博:广博。闻:见闻。识: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也可写作“博闻强志”或博闻强识) 近义词:博学多闻,见多识广。 反义词:孤陋寡闻。出处  《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修曰:‘且无论其口似悬河,辩才无碍。适修以丞相所撰《孟德新书》示之,彼观一遍,即能暗诵,如此博闻强记,世所罕有。 ’”例句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博闻强识的成语意思
  博闻强识,亦作“博闻强志”、“博闻彊识”、“博闻强记”。是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博闻强识”扩展: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英文翻译: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读音纠正:强,不能读作“jiànɡ”。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日文翻译:広く物事を聞き知って,多く記憶に留める,(博闻强志 ともいう)
造句: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成语用法:博闻强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成语读音:bó wén qiáng zhì
成语注音:ㄅㄛˊ ㄨㄣˊ ㄑ一ㄤˊ ㄓˋ
成语简拼:BWQZ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错字纠正:识,不能写作“志”。
成语辨析:博闻强识和“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不同在于同样表示见识广;博闻强识偏重在知识面宽;只用于书面语;“见多识广”偏重在阅历多;也用于口语。博闻强识含有“记忆力强”的意思;“见多识广”没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繁体成语:博聞強識
反义词: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近义词: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览群书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6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