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过罪”的成语「赦过宥罪」
成语“赦过宥罪”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赦過宥辠成语读音:shè guò yòu zuì
成语简拼:SGYZ
成语注音:ㄕㄜˋ ㄍㄨㄛˋ 一ㄡˋ ㄗㄨㄟ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易 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赦免过错,宽恕罪行。
成语用法:赦过宥罪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造句:思所以议狱缓死,赦过宥罪,庶因大变,与之更始。《晋书·孝武帝纪》
成语“赦过宥罪”的扩展资料
1. 赦的意思?读音是shè意思是:免除和减轻刑罚:~书。~令。~免。~恕。大~。特~。十恶不~。罪在不~。来自gyjslw.com
2. 赦的意思是什么?
(形声。从攴( pū),赤声。本义:宽免罪过)2. 同本义 [remit;pardon]赦,置也。——《说文》。段注:“赦与舍音义同。非谓赦罪也。后舍行而赦废。赦为赦罪矣。”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公羊传·昭公十八年》先时者杀无赦。——《书·伪允征》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象卦》。疏:“谓放免。”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来自gyjslw.com
3. 带 罪 的成语有哪些
出入人罪 指法庭裁判错误,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 戴罪立功 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吊民伐罪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罚不当罪 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风流罪过 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来自gyjslw.com
4. 宥怎么读?
宥是一个汉字,读作yòu,上下结构,部首为宀。基本字义为宽容,饶恕,原谅:宥罪,宥恕,原宥,宽宥,尚希见宥。
扩展资料
1.宽仁;宽待
宥,宽也。——《说文》
宥,宽也。——《国语·周语》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庄子·在宥》
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当定陵镇静,以道法宥天下。——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
又如:宥世(以宽仁之政治理国家);宥德(宽仁之德)。
2.宽恕
天尊岂可违天擅杀,望天尊暂宥。——《梼杌闲评——明珠缘》
中间驰至九天,以告上帝。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谴责,因而获免。——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宥免(宥恕,宥赦,宥过。宽恕别人的过错);宥愆(宽恕罪过)
3.赦免。
宥,赦也。——《广雅》
流宥五刑。——《虞书》。马注:“宽也。”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暂居里。——《封神演义》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孔颖达疏:“宥谓宽宥,罪谓故犯,过轻则赦,罪重则宥,皆解缓之义也。”
三国同患相恤。后有军事,各出兵车为助。如背此言,神明不宥。——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又如:宥善(赦免善良的人);宥罪(赦免罪过);宥释(赦免释放)
4.在古代还有别宥一词
(1)指区分,甄别。《庄子·天下》:“接万物以别宥为始。” 成玄英 疏:“宥,区域也……区别万有,用斯为本也。”
(2)指破除成见。《吕氏春秋·去宥》:“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陈奇猷 校释引 毕沅 曰:“疑宥与囿同,谓有所拘碍而识不广也。”来自gyjslw.com
5. 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则灾害不生。这句话怎么翻译
赦免过失,宽宥罪责,对已经下狱的犯人进行复核,并不急于执行。 这样刑狱和诉讼就会少很多,天人感应之下,上天也会少降灾害于人间(迷信的说法)。来自gyjslw.com
6. 客赦的意思
1.优容赦免,宽大饶恕。
分解解释:
容 (róng,)容 róng 包含,盛(ch唍g ):容器。容量(li刵g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 对人度量大:容忍。宽容。 让,允许:容让。不容人说话。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容。 或许,也许:容或。 姓。 笔画数:10;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3434251
查看详解
赦 (shè,)赦 shè 免除和减轻刑罚:赦书。赦令。赦免。赦恕。大赦。特赦。十恶不赦。罪在不赦。 笔画数:11; 部首:赤; 笔顺编号:12132343134
查看详解
相关词语
安详
安娴
安闲
安下
安暇
安祥
安心
安谐
安歇
安享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