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同讥”的成语「同浴讥裸」

2023年05月21日成语大全40

成语“同浴讥裸”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tóng yù jī luǒ
成语简拼:TYJL
成语注音:ㄊㄨㄥˊ ㄩˋ ㄐ一 ㄌㄨㄛ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解释: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成语“同浴讥裸”的扩展资料

1. 和“沐浴”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和“沐浴”有关的成语有:
1.
三衅三浴:sān
xìn
sān
mù,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2.
三熏三沐:sān
xūn
sān
mù,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3.
三浴三衅:sān
xìn
sān
yù,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4.
三浴三熏:sān

sān
xūn,再三薰香、沐浴。表示以礼待人,对人尊重。也表示郑重其事。
5.
补天浴日:bǔ
tiān

rì,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6.
同浴讥裸:tóng


luǒ,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裸可以组什么词
裸可以组什么词 :
裸麦、
裸线、
裸壤、
髡裸、
袒裸、
裸葬、
裸袒、
裸袖、
裸见、
裸川、
裸裼、
裸人、
裸裎、
裸民、
裸肤、
裸形、
裸逐、
裸躬、
裸跣、
裸戏、
裸国、
裸虫、
裸兰车、
裸人乡、
裸游馆、
裸子植物、
同浴讥裸、
裸袖揎拳、
掀拳裸袖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讥笑的成语有哪些
嗤之以鼻 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对牛弹琴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干卿底事 干:关涉。管你什么事?常用于讥笑人爱管闲事。 冷嘲热讽 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五十步笑百步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 不值一哂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 不值一笑 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 贵人多忘 贵人:地位贵显的人。指地位显赫的人往往不念旧交或讥笑人健忘。 话里带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话里有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话中带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 居下讪上 指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南蛮鴃舌 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同浴讥裸 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以宫笑角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同什么斩什么的成语
同生共死、
同归于尽、
同仇敌忾、
同床共枕、
同流合污、
同甘共苦、
同病相怜、
同床异梦、
同袍同泽、
同等对待、
同浴讥裸、
同舟遇风、
同心敌忾、
同盘而食、
同气连枝、
同声相呼、
同舟而济、
同甘同苦、
同文共规、
同声同气、
同好弃恶、
同休共戚、
同心合意、
同舟之惧、
同符合契、
同门异户、
同中之异、
同音共律、
同恶相求、
同条共贯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形容洗澡的成语
【同浴讥裸】:在一起洗澡却讥嘲他人赤身裸体。比喻与他人有着同样缺陷,却以此嘲讽他人。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讥的成语有哪些
讥的成语

反唇相讥、
同浴讥裸、
自郐无讥、
负俗之讥、
忧谗畏讥、
郐下无讥、
冷讥热嘲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讥的词语有哪些
讥笑、
讥诮、
讥嘲、
讥刺、
讥讽、
讥骂、
贻讥、
讥关、
诒讥、
讥骂、
讥谪、
怨讥、
讥诽、
诽讥、
讥论、
讥俗、
讥短、
讥察、
讥防、
颇讥、
讥谏、
讥诎、
讥弄、
讥谭、
讥谑、
讥敛、
讥排、
反唇相讥、
同浴讥裸、
自郐无讥、
讥而不征、
负俗之讥、
誓泉之讥、
忧谗畏讥、
反脣相讥、
郐下无讥、
冷讥热嘲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求一篇论文,3000字,要求老子和庄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陈述;从哲学方面、文艺思想
参考论文: 庄子和老子的比较 一、直觉认识论道家与儒家二家在先秦时期即同显于世,汉魏以后又同在’三教’。儒家大师以孔子、孟子并称,道家大师以老子、庄子并称,二者有着一个外表上近乎平行、对称的发展。道家以老庄并称,有益有害。益处是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大师,有重要著述传世,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因而二人的学说可以互释、互明。害处是,既然认为二人在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就可用对老子的研究代替对庄子的研究,用老子的思想代表庄子的思想,因而就出现了单方面的以庄注老,掩盖了老庄的重要差异,忽视了庄子对道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台湾学者龚乐群《老庄异同》认为:’释德清云:’《庄子》一书乃《老子》之注疏。’《笔乘》云:’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可见庄子之学确是出于老子,虽时代稍后,环境略殊,所趣间或有异,然其根本思想固无二致。’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单纯地以《庄子》为《老子》的注疏,不仅掩盖了庄子,而且实际上也不能正确估价老子在道家传统中的地位。老子与庄子二者既不能互明,就只有各生疑惑了。儒家认识论主张由己及人,由强调自我意识和主体行为引申出先人后己,注重的是由主体行为带来的社会效果。儒家的归纳、类比、引申的推理方法是一种独断的逻辑判断,确切地说不是一种逻辑上独立的认识论,而是从和服务于儒家的社会主张的。与儒家完全不同,老子的认识论是他的道论的基础,在他的道家学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老子的认识过程中,全然没有逻辑推理可循。老子哲学的认识论是直觉的认识论,是由认识的对象到认识的对象,由认识的主体到认识的主体,是因其最大内涵的概念的全部,而得到其全称概念自身,而不是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老子·五十四章》:’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老子·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对道家的这一认识论是明确肯定的。道家一派是十分注意逻辑推理的,但是老子和庄子在追求绝对概念之中,从逻辑的相对有条件之处最终又否定了逻辑(形式逻辑)。不是以逻辑推理作为道论的认识基础,而是以直觉的认识方法作为道论的认识基础。逻辑在老子中只是作为形而上学道论的一个比较,在庄子中更是用为对儒、墨的舍弃和批判。形式逻辑是老庄学说的一个侧面,所以严格地说,它并不真正是老庄学说的组成部分。直观的认识方法没有逻辑推理的中间环节,但是有认识主体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老子所说的’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老子·一章》)中的’妙’和’徼’,’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二十一章》)中的’恍’和’惚’,都具有直观的痕迹和特点。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就是对自然物质世界的直观感觉。在直观认识论方面,庄子和老子是相互一致的。《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藏天下于天下’与老子的’以天下观天下’,意义是相同的。庄子所说的’日夜相代于前’与老子的’骤雨’、’飘风’意义是相同的。《秋水》篇中的’知之濠上’与’不窥牖见天道’意义是相同的。二、古代物理学道家认为,道是已然的天地万物的统一性,也是已然的天地万物的根据。在此之中,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都是明显地指出除了抽象的意义之外,还有一个时间的物理的因素。天地万物有一个纯粹物质性的初始状态,叫作’根’。’夫物芸芸,各复其根。’(《老子·十六章》)已然的天地万物不仅在本质上统一于抽象概念的’道’,而且在时间上统一于天地未然万物未分的物质概念的’道’。《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明确地提出在天地万物存在之前,有一个生成天地万物的统一的道。《老子·二十一章》:’孔得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恍中有象,恍惚中有物。’指出这个生成天地万物的道的物质性,及其恍惚、混成的浑沌特点。《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指出这个物质浑沌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据,不仅在’生’上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而且在’化’上是天地万物的复归。庄子也认为宇宙起源于浑沌混一的物质状态,并且进一步把宇宙物质的原始生成分为’未始有物’、’有物而未始有封’和’有封而未始有是非’(《齐物论》)三个阶段。或者阐述为’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和’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天地》)三个阶段。有物有封的阶段又可以分析为’ 韦氏得之,以挈天地’(《大宗师》)的天体与地质生成,和’种有几’(《至乐》)的生物演化二个部分。老子把万物的复归于道称为’自化’(《老子·三十七章》、《老子·五十七章》)。庄子也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秋水》)庄子又进而把生物的演化区分为二类,一类是以形相生,即同种的生物的生殖延续,叫作’自生’。一类是以不同形相禅,即不同种的生物之间的进化蜕化,叫作’物化’。庄子对物质生成的阐述比老子更加详细具体,但二人在注重古代物理学,重视道的实际物质生成过程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三、道论《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庄子·秋水》: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庄子·齐物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迄今为止,学术界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把老子的上述思想叫作朴素辩证主义,而把庄子的上述思想叫作相对主义。其实老庄二人是十分一致的,老子和庄子都是十分强调地着力阐述其抽象思辨的部分,由此把道家道论升华到形而上学的抽象本体论高度。先秦诸子中儒、墨、名、法诸家,都各有辩资,但是在逻辑思维方面最有成就的仍是法家的韩非和道家的老庄。先秦诸子在逻辑思维方面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形式逻辑的层次,第二即老庄被称为朴素辩证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第三是老庄用以论证抽象绝对的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层次。韩非十分注重名实关系,在逻辑推理方面的论述很多,最著名的比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郢书燕说’等。司马迁所特别称道的《说难》篇,其核心实际上也是在名实关系一点上。《韩子·难一》(又见《难势》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现代汉语中’矛盾’一语即出于此。形式逻辑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就是’矛盾律’。形式逻辑为孟子的距杨墨,韩非的批驳儒墨,秦始皇、李斯的禁百家语,司马迁时期的儒道互绌都提供了依据。马叙伦《庄子义证佚文》辑佚《庄子》有’陷大矛’一语,并以楚人卖矛及盾者作注,事无旁证。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就是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互为成立的条件,同为相对而存在。对此老子和庄子都有很多论述。秦毓鎏《读庄穷年录》读《庄子·秋水》篇是谓反衍、是谓谢施一段说:’谢与施二义相反,然不可相无。不施无所用其谢,不谢无以见其施。言多少之名,相形而见,不可偏废也。’相反相成的双方既不能由其中一方肯定另一方,也不能由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如果有第三方也同样。所以庄子说’莫得其偶’,’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具有更为充分的思辨因素,从哲学的意义上看,较之形式逻辑的层次更高一层。但因为相反相成的双方既不能进行肯定判断,也不能进行否定判断,双方都是有条件的,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而也为庄子所批判,所不取。老子也同样。《老子·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唯’与’阿’皆应声,’唯’是正顺,’阿’是邪谄。善与恶,一褒一贬。而老子则认为唯与阿、善与恶没有本质的区别。得则俱得,失则俱失,二者都不具有绝对的意义。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也被老庄否定了。逻辑思维的第三个层次是具有绝对无条件性的逻辑思维形式。《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庄子·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 ,大勇不忮。’大’是至大,’无’是无对,也就是绝对。字之曰’道’,名之曰’大’。这个至大就是’道’,无对也是’道’。至大的象,涵括了所有的形,所有的象,无所不形,无所不象。有形同于无形,有象同于无象,至大而无对,孤立而自存,故曰’大象无形’。大象无形中的’象’和’形’代换作’有’和’无’,就成为’大有即无’。有即无,无即有,有无合在一起,就是’道’。故《老子·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老子》中最为精奥神秘的一句,其解即在’有’’无’的异名同实和’道’的介于可名可道与非常名非常道之间上。庄子也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齐物论》)又说:’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知北游》)强调道在逻辑概念上的统一和绝对,与老子是十分一致的。老子和庄子由此完成了道家道论在逻辑思辨上的探求和论证。四、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老子和庄子在道论的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的,但是在结论上,在社会观和政治归结方面,老庄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死有无之上。及其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道德经》上下两篇,一曰道,一曰德,德者得也,两篇中一半篇幅是在讨论’得’。’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用心乃在不去。庄子在社会观方面,只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所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恢恢乎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其精义为艺术论。老子在社会观方面是一种独特的治世哲学,所谓’反者道之动’,’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章、二十八章、四十三章。),其精义合于兵法。《庄子·知北游》:’光耀曰:’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以至此哉!’’对于绝对知识的追求如同飞蛾扑火,有一去不复返之势,在抽象思辨的本体论方面长足进取,一贯到底。而老子在本质上则是致用的。老子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行文常以圣人称,如侯王之说策。致用治世和消极处世,这是老子和庄子的最大差别,也是老子所以能先于儒墨诸家而与秦及汉初的政治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早期道家学说在社会政治实践上共有三条出路。其一是老子的’无为而治’。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战国汉初又称为’君人南面之术’、’黄老道德之术’。汉初,儒学也称为’儒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与儒学同被视为一种政治策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政治概念。其二是庄子的齐生死和归根,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被动的,生如得死如丧,因此要安时处顺。这基本上是指人的生命价值而言,是一种人生观,而不涉及社会政治因素。其三是庄子的随波逐流,要求人要因俗、因众,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一种消极处世的社会观。此外,在秦汉以后又有道教和方士,在人生和社会实践上主张养生、长生,有符录、内外丹等方法流派,但都已不是早期道家的本意。在道教和方士的人生社会实践中,又以养生和长生最为原始。司马谈《六家要指》也说道家’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弊,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后世因而有道家惜命一说。但庄子已明说:’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形养之人,’’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老子也说:’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认为抽象道论中的道超出形体的生死之上,抽象道论上的意义大于生物和生理上的意义。《南齐书·高逸传》载《正二教论》说:’佛明其宗,老全其生,守生者蔽,明宗者通。今道教谓长生不死,名补天正,大乖老之本义。’钱钟书《谈艺录》说:’然释氏末流亦言天堂地狱,修福而不修慧,以较道家末流之言不死飞升,养生而不达生,宜如同浴者不得相讥裸裎。’罗大经《鹤林玉露》引老子大患有身、庄子姬艾之泣、髑髅之对,以证道释一致不悖说:’而方士炼丹形解,适与老庄背道而驰。’并以欧阳修’道家贪生,佛家畏死’之言为非。钱钟书、罗大经等人的见解都是很正确的。早期道家哲学在道论包括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本体论方面基本一致,但是在人生体验和社会政治实践的出路上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何以如此,原因即在于不同的实践主张引申自道论的不同层次。道家在逻辑思维形式上有’相反相成’和’大象无形’两种高低不同的层次。相反相成是两个相反相成的概念互相对立,比如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大象无形是绝对的独立自存的概念,具有最大范围的内涵和外延,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相对称的概念与之对应,没有任何概念与之相参照,以致于这个概念本身也无名无形。这个概念比如称作’大方’、’大器’、’大音’、’大象’、’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等等。老子再三论述的’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中的’翕’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夺’与’与’,和’曲则全,枉则正’中的’曲’与’全’,’枉’与’正’,’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中的’柔’与’坚’等等,都是于相反相成的层次中的成对的概念。老子在哲学本体论上虽然有道论的形而上学的成就,但是在政治观和社会观上,却很大程度地引申于较低的相反相成的层次。所以司马谈、司马迁都是一面说老子的道论最难理解,一面又评价老子的政治主张最为简易可行。司马谈《六家要指》说:道家’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著书称微妙难识’。又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原因即在于此。庄子主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所可用乃为予大用’,庄子的人生追求是要求与’大象无形’的绝对概念相一致。老子多言阴阳,庄子多言有无。阴阳是相互对应的一对概念,二者互为消长。有和无不仅是相互对应,而且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二者异名同实,各自代表着抽象思辨中的不同环节。阴阳是宇宙构成的概念,有无是哲学本体论的概念。老子注重阴阳对立概念的倚伏变化,其结果自然是要倾向为一种人道实践的策略方术。而庄子执着于本体论上的一贯追求,其结果也只有以牺性人的独立人格和人生实践为代价。《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人之于道,如同器物之于大冶造化,须怀着十分的恭敬,谨慎郑重,决不可以任意老子和庄子虽然有极为相同的道论、认识论和逻辑推理,虽然同为早期道家的哲学大师,但是在社会实践方面,却有着不同层次的引申,有着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老、庄虽同为道家大师巨匠,但如从人道和政治实践的角度予以划分衡量,二人却要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想体系。老子与早期儒家以及其他先秦诸子趋向一致,而庄子则独立于诸子百家之外。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9. 裸字有什么成语?
裸裎袒裼 袒裼:露臂;祼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袒裼裸裎 袒裼:露臂;祼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赤身裸体 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裸袖揎拳 挽起衣袖,露出拳头,形容浪荡。同浴讥裸 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掀拳裸袖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揎拳裸臂 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揎拳裸手 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揎拳裸袖 犹言揎拳捋袖。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0. 如何评价老子和庄子的学说
老子和庄子在道论的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的,但是在结论上,在社会观和政治归结方面,老庄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死有无之上。及其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道德经》上下两篇,一曰道,一曰德,德者得也,两篇中一半篇幅是在讨论’得’。’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用心乃在不去。庄子在社会观方面,只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所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恢恢乎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其精义为艺术论。老子在社会观方面是一种独特的治世哲学,所谓’反者道之动’,’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章、二十八章、四十三章。),其精义合于兵法。《庄子·知北游》:’光耀曰:’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以至此哉!’’对于绝对知识的追求如同飞蛾扑火,有一去不复返之势,在抽象思辨的本体论方面长足进取,一贯到底。而老子在本质上则是致用的。老子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行文常以圣人称,如侯王之说策。致用治世和消极处世,这是老子和庄子的最大差别,也是老子所以能先于儒墨诸家而与秦及汉初的政治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
  早期道家学说在社会政治实践上共有三条出路。其一是老子的’无为而治’。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战国汉初又称为’君人南面之术’、’黄老道德之术’。汉初,儒学也称为’儒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与儒学同被视为一种政治策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政治概念。其二是庄子的齐生死和归根,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被动的,生如得死如丧,因此要安时处顺。这基本上是指人的生命价值而言,是一种人生观,而不涉及社会政治因素。其三是庄子的随波逐流,要求人要因俗、因众,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一种消极处世的社会观。此外,在秦汉以后又有道教和方士,在人生和社会实践上主张养生、长生,有符录、内外丹等方法流派,但都已不是早期道家的本意。
  在道教和方士的人生社会实践中,又以养生和长生最为原始。司马谈《六家要指》也说道家’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弊,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后世因而有道家惜命一说。但庄子已明说:’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形养之人,’’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老子也说:’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认为抽象道论中的道超出形体的生死之上,抽象道论上的意义大于生物和生理上的意义。《南齐书·高逸传》载《正二教论》说:’佛明其宗,老全其生,守生者蔽,明宗者通。今道教谓长生不死,名补天正,大乖老之本义。’钱钟书《谈艺录》说:’然释氏末流亦言天堂地狱,修福而不修慧,以较道家末流之言不死飞升,养生而不达生,宜如同浴者不得相讥裸裎。’罗大经《鹤林玉露》引老子大患有身、庄子姬艾之泣、髑髅之对,以证道释一致不悖说:’而方士炼丹形解,适与老庄背道而驰。’并以欧阳修’道家贪生,佛家畏死’之言为非。钱钟书、罗大经等人的见解都是很正确的。
  早期道家哲学在道论包括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本体论方面基本一致,但是在人生体验和社会政治实践的出路上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何以如此,原因即在于不同的实践主张引申自道论的不同层次。
  道家在逻辑思维形式上有’相反相成’和’大象无形’两种高低不同的层次。相反相成是两个相反相成的概念互相对立,比如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大象无形是绝对的独立自存的概念,具有最大范围的内涵和外延,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相对称的概念与之对应,没有任何概念与之相参照,以致于这个概念本身也无名无形。这个概念比如称作’大方’、’大器’、’大音’、’大象’、’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等等。老子再三论述的’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中的’翕’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夺’与’与’,和’曲则全,枉则正’中的’曲’与’全’,’枉’与’正’,’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中的’柔’与’坚’等等,都是于相反相成的层次中的成对的概念。老子在哲学本体论上虽然有道论的形而上学的成就,但是在政治观和社会观上,却很大程度地引申于较低的相反相成的层次。所以司马谈、司马迁都是一面说老子的道论最难理解,一面又评价老子的政治主张最为简易可行。司马谈《六家要指》说:道家’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著书称微妙难识’。又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原因即在于此。
  庄子主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所可用乃为予大用’,庄子的人生追求是要求与’大象无形’的绝对概念相一致。老子多言阴阳,庄子多言有无。阴阳是相互对应的一对概念,二者互为消长。有和无不仅是相互对应,而且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二者异名同实,各自代表着抽象思辨中的不同环节。阴阳是宇宙构成的概念,有无是哲学本体论的概念。老子注重阴阳对立概念的倚伏变化,其结果自然是要倾向为一种人道实践的策略方术。而庄子执着于本体论上的一贯追求,其结果也只有以牺性人的独立人格和人生实践为代价。《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人之于道,如同器物之于大冶造化,须怀着十分的恭敬,谨慎郑重,决不可以任意。
  老子和庄子虽然有极为相同的道论、认识论和逻辑推理,虽然同为早期道家的哲学大师,但是在社会实践方面,却有着不同层次的引申,有着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老、庄虽同为道家大师巨匠,但如从人道和政治实践的角度予以划分衡量,二人却要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想体系。老子与早期儒家以及其他先秦诸子趋向一致,而庄子则独立于诸子百家之外。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1. 前面带有同的词语
同舟遇风 比喻同遭逆境。 同舟共命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同舟共济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同舟敌国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同源异派 见“同源异流”。 同源异流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头、流向。比喻同一,统一。 同浴讥裸 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同忧相救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同音共律 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 同业相仇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同休共戚 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同休等戚 见“同休共戚”。 同心一意 心志一致。 同心一力 同“同心协力”。 同心一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叶力 同“同心协力”。 同心协力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协济 见“同心共济”。 同心协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 心:思想;德:信念。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同心戮力 指齐心合力。 同心僇力 见“同心戮力”。 同心竭力 同“同心毕力”。 同心合意 同“同心一意”。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合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合胆 见“同心共胆”。 同心共济 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同心共胆 亦作“同心合胆”。心志一致。 同心断金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后以“同心断金”形容心齐力量大。 同心敌忾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同心并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毕力 齐心尽力。 同文共轨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同文共规 见“同文共轨”。 同条共贯 条:枝条;贯:钱串。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事理相通,脉络连贯。 同堂兄弟 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同是天涯沦落人 同室操戈 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 同声一辞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同声相应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同声相求 谓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同声同气 见“同声共气”。 同声共气 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 同生死,共存亡 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同生共死 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同日而语 指相提并论。 同日而言 同“同日而论”。 同日而论 犹言相提并论。 同日而道 同“同日而论”。 同然一辞 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同气相求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同气连枝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同袍同泽 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同盘而食 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同年而语 犹言相提并论。 同年而校 犹言相提并论。 同明相照 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 同门异户 名义一样,实质不同。 同美相妒 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 同流合污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同利相死 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同力协契 犹言同心协力。 同类相求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 同类相妒 形容同类者不易相处。 同类相从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 同归于尽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同归殊途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同归殊涂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同功一体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同工异曲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同甘共苦 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同符合契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同恶相助 亦作“同恶相恤”。谓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 同恶相恤 见“同恶相助”。 同恶相求 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同恶相济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同恶相党 共为恶者相结为党。 同恶共济 见“同恶相济”。 同德一心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同德协力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同德同心 见“同心同德”。 同垂不朽 一同流传,永不磨灭。 同床异梦 异:不同。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同床共枕 谓同床并头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同床各梦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同船合命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同出一辙 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同仇敌忾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同仇敌慨 见“同仇敌忾”。 同尘合污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同病相怜 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同敝相济 犹同恶相济。 同胞共气 喻指亲兄弟。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2. 关于同的成语?
关于同的成语有不约而同、志同道合、同生共死、异口同声、视同陌路等等。
1、志同道合,汉语成语,拼音是zhì tóng dào hé,意思是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 ——闻一多《杜甫》
2、不约而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是bù yuē ér tóng,释义: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成语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用法:紧缩式;作状语;指行动、动作相同。(动作不同不可以用)
示例:茅盾《子夜》二:“这一声不约而同的叫唤,像禁咒似的立刻奏效。
3、同生共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tóng shēng gòng sǐ,意思是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出自《隋书·郑译传》。
示例:一对同生共死的战友,肩并着肩;火热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4、异口同声,汉语成语,读音为yì kǒu tóng shēng,意思是不同的人同时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出自《宋书·庾炳之传》。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示例:浩然《艳阳天》第56章:“组织互助组那会儿,全院的人异口同声:’搞!’”
5、视同陌路,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tóng mò lù,意思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出自《野叟曝言》。
成语用法:作谓语;指关系疏远
示例:以前他们的关系很好,现在视同陌路了。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70468.html